第2356頁
鄧尼金並不是尼古拉二世的死忠,相反,在之前的歲月里他還對沙皇滿腹牢騷,所以在臨時政府中,鄧尼金還是比較受信任的將領。比高爾察克這位海軍上將的下場可好多了。雖然沙皇被迫遜位後,高爾察克是第一位宣誓效忠臨時政府的海軍上將。他還說:「我不是為這種或那種形式的政府服務,而是為被我視為高於一切的祖國服務。」但高爾察克就是得不到臨時政府的信任。
他的地位太高了,黑海艦隊的司令官。
高爾察克被免去了黑海艦隊司令的位置,被任了一個海軍部的參謀長這個沒有實權的虛職,但這卻不是高爾察克站到臨時政府對立面的根本原因。
讓高爾察克對臨時政府徹底失望的根本原因是這些日子裡俄羅斯的不斷沉淪。從政變到現在,四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臨時政府都幹了什麼?
那麼多腐敗無能的貴族被打到,但新上來的那些人就不腐敗無能了嗎?
看看現在政府部門中的那些高官,貪污索賄,情婦多,沙皇舊政權的弊政被一一重演,充分貫徹了教皇利奧十世的那句「名言」:「因為上帝給了我們這職務,讓我們享受它。」
高爾察克忍無可忍了,他希望中的俄羅斯不是這樣的一個俄羅斯,這還不如舊日的沙皇政府呢。
但是高爾察克很清楚,臨時政府已經團結了絕大部分的資產階級力量,只要臨時政府還存在著,就依靠他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另立爐灶的。而這個時候中國的情報系統與他有了接觸,然後的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俄羅斯政府內部從來不缺乏改革派力量,對比現在那些表現的十分醜陋和糟糕的資產階級力量,高爾察克更傾心於原先沙俄政府中的改革派。而且有了沙皇這個名頭後,他還能團結起來不少的保皇黨力量。
再加上中國的支持,高爾察克有信心在莫斯科另建一個俄羅斯。
當然,尼古拉二世也需要表現出相應的誠意出來,比如說給出一筆『行動』資金來。沙皇的政府是窮的國庫里跑老鼠,但沙皇本人不窮啊。沙皇的家族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產業,包括在中國。另外年初風起雲湧的變革來臨之前,已經嗅到了一絲不對的尼古拉二世把自己和妻子的150個大箱子的私人財產送到了英國的英格蘭銀行,同時還有超過五噸的黃金送入了中國的銀行。
尼古拉二世只是授權高爾察克使用了很小一部分資金,就讓高爾察克的行動獲得了充沛的經費。
這次的行動對於他們雙方都是一個賭博。
沙皇用自己的權利來贖買自己一家人的自由。些許錢財算的了什麼,一家人的自由和安全在被囚了一百多天的尼古拉二世眼中才是最最重要的。
所以他簽署了那份秘密文件,在中國的見證之下,尼古拉二世答應「賜給」俄羅斯公民人身不可侵犯的權利,公民信仰、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召開立法性的國家杜馬(代表會議,類似議會),不經國家杜馬同意,任何法律無效。凡未經杜馬同意,以君主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杜馬同意,以君主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杜馬同意,凡藉口君主特權,為君主而徵收,或供君主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杜馬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等等。
不能說尼古拉二世徹底的喪失了權利,但他也被架空了大半權利了。
可尼古拉二世認為值得。
他現在最後悔的就是沒在亂起的第一時間離開皇宮,似這種政變,他們一家人的安全完全握在別人的手中,這太不安全,太不保險了。
路易十六的前車之簽,尼古拉二世不得不警惕。尤其是尼古拉二世曾經向他的表親英國的喬治五世提出政治避難的請求,最初英國這邊是答應了的,而且是政府表態同意了。但是後來喬治五世還是拒絕了尼古拉二世的避難請求,不僅喬治五世拒絕了,德意志的威廉二世也拒絕了。
要知道歐洲王室就那麼幾個,彼此之間都是親戚。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從小長在維多利亞女王身邊,是維多利亞的外孫女,但實際上她是德國王室的成員。
這讓尼古拉二世的感情大受傷害,這次投向中國的懷抱也是無奈之下的必然。
對於尼古拉二世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賭博,還有可能是在賭命。拒絕了尼古拉二世政治避難請求的英地兩國,很難再成為尼古拉二世的支持力量。這兩個國家本是沙皇的無形支持力,現在卻一下子快變成了反對力量了,這事兒一處,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地位就不那麼牢固了。
如果這次出逃阻止,尼古拉二世很難想像自己會面臨著什麼樣的困境。路易十六之所以送命與他的出逃就有著很大的關聯。自己的出逃失敗之後,臨時政府完全能把他視為轉移國內矛盾的一個工具,把路易十六在歷史上留下的那些『罪責』一個不少的扣在他的頭上……
當然,克倫斯基的遇刺肯定會讓臨時政府一片混亂。那裡可是有著一大群無時無刻不再想望著肉骨頭的狗……
話說那克倫斯基的遇刺可真不是高爾察克的手筆,高爾察克只是要挑撥工人糾察隊與臨時政府的矛盾,可從沒想過刺殺克倫斯基。
後記(四)敞開懷抱到叉開雙腿的距離
他的地位太高了,黑海艦隊的司令官。
高爾察克被免去了黑海艦隊司令的位置,被任了一個海軍部的參謀長這個沒有實權的虛職,但這卻不是高爾察克站到臨時政府對立面的根本原因。
讓高爾察克對臨時政府徹底失望的根本原因是這些日子裡俄羅斯的不斷沉淪。從政變到現在,四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臨時政府都幹了什麼?
那麼多腐敗無能的貴族被打到,但新上來的那些人就不腐敗無能了嗎?
看看現在政府部門中的那些高官,貪污索賄,情婦多,沙皇舊政權的弊政被一一重演,充分貫徹了教皇利奧十世的那句「名言」:「因為上帝給了我們這職務,讓我們享受它。」
高爾察克忍無可忍了,他希望中的俄羅斯不是這樣的一個俄羅斯,這還不如舊日的沙皇政府呢。
但是高爾察克很清楚,臨時政府已經團結了絕大部分的資產階級力量,只要臨時政府還存在著,就依靠他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另立爐灶的。而這個時候中國的情報系統與他有了接觸,然後的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俄羅斯政府內部從來不缺乏改革派力量,對比現在那些表現的十分醜陋和糟糕的資產階級力量,高爾察克更傾心於原先沙俄政府中的改革派。而且有了沙皇這個名頭後,他還能團結起來不少的保皇黨力量。
再加上中國的支持,高爾察克有信心在莫斯科另建一個俄羅斯。
當然,尼古拉二世也需要表現出相應的誠意出來,比如說給出一筆『行動』資金來。沙皇的政府是窮的國庫里跑老鼠,但沙皇本人不窮啊。沙皇的家族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產業,包括在中國。另外年初風起雲湧的變革來臨之前,已經嗅到了一絲不對的尼古拉二世把自己和妻子的150個大箱子的私人財產送到了英國的英格蘭銀行,同時還有超過五噸的黃金送入了中國的銀行。
尼古拉二世只是授權高爾察克使用了很小一部分資金,就讓高爾察克的行動獲得了充沛的經費。
這次的行動對於他們雙方都是一個賭博。
沙皇用自己的權利來贖買自己一家人的自由。些許錢財算的了什麼,一家人的自由和安全在被囚了一百多天的尼古拉二世眼中才是最最重要的。
所以他簽署了那份秘密文件,在中國的見證之下,尼古拉二世答應「賜給」俄羅斯公民人身不可侵犯的權利,公民信仰、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召開立法性的國家杜馬(代表會議,類似議會),不經國家杜馬同意,任何法律無效。凡未經杜馬同意,以君主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杜馬同意,以君主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杜馬同意,凡藉口君主特權,為君主而徵收,或供君主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杜馬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等等。
不能說尼古拉二世徹底的喪失了權利,但他也被架空了大半權利了。
可尼古拉二世認為值得。
他現在最後悔的就是沒在亂起的第一時間離開皇宮,似這種政變,他們一家人的安全完全握在別人的手中,這太不安全,太不保險了。
路易十六的前車之簽,尼古拉二世不得不警惕。尤其是尼古拉二世曾經向他的表親英國的喬治五世提出政治避難的請求,最初英國這邊是答應了的,而且是政府表態同意了。但是後來喬治五世還是拒絕了尼古拉二世的避難請求,不僅喬治五世拒絕了,德意志的威廉二世也拒絕了。
要知道歐洲王室就那麼幾個,彼此之間都是親戚。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從小長在維多利亞女王身邊,是維多利亞的外孫女,但實際上她是德國王室的成員。
這讓尼古拉二世的感情大受傷害,這次投向中國的懷抱也是無奈之下的必然。
對於尼古拉二世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賭博,還有可能是在賭命。拒絕了尼古拉二世政治避難請求的英地兩國,很難再成為尼古拉二世的支持力量。這兩個國家本是沙皇的無形支持力,現在卻一下子快變成了反對力量了,這事兒一處,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地位就不那麼牢固了。
如果這次出逃阻止,尼古拉二世很難想像自己會面臨著什麼樣的困境。路易十六之所以送命與他的出逃就有著很大的關聯。自己的出逃失敗之後,臨時政府完全能把他視為轉移國內矛盾的一個工具,把路易十六在歷史上留下的那些『罪責』一個不少的扣在他的頭上……
當然,克倫斯基的遇刺肯定會讓臨時政府一片混亂。那裡可是有著一大群無時無刻不再想望著肉骨頭的狗……
話說那克倫斯基的遇刺可真不是高爾察克的手筆,高爾察克只是要挑撥工人糾察隊與臨時政府的矛盾,可從沒想過刺殺克倫斯基。
後記(四)敞開懷抱到叉開雙腿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