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4頁
這裡是總統府,是臨時政府最高權力機關的所在地,要是被一桿平民包圍了三兩天,臨時政府可就顏面掃地,威嚴大喪了。
外國駐俄羅斯的使臣裡頭,倒是有人在催促克倫斯基儘快下定決心,以『雷霆手段』來維護俄羅斯政府中樞的權威。但他們純屬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只有上帝才知道俄羅斯的局面是多麼的糟糕,眼下適合俄羅斯的政策只有一個——休養生息。
如果可以,那是駐俄大使,克倫斯基是一個都不想見。
俄羅斯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可不僅僅是中國索要的戰爭賠款的緣故,英法等國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的手比中國人伸的更長,早幾十年前就在俄羅斯內部扶持政治力量,插手俄羅斯證據。俄羅斯現如今的糟糕局面離不了他們的貢獻。
克倫斯基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琢磨了半天,最終也拿不定主意,更想不出萬全之策。
在這座城市裡頭,有太多的制肘在限制著他了。而事實上要解決這種亂局最最需要的就是強權。
用強權建立一個秩序,哪怕它不合理,哪怕它有多麼的糟糕,但這也比沒有秩序要強。
自由主義在現下這個變革的大時代中是很有市場力的,而一旦泛濫起來,那也是能讓任何政府為之頭疼的事兒。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克倫斯基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克倫斯基被千百個念頭所充斥的大腦登時為之一清,他拿起桌上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冬宮衛隊長驚慌失措的聲音。
「閣下,我聽到了槍聲,示威人群中響起了槍聲。但是我敢發誓,衛隊沒有開槍,我們這裡的人誰也沒有開槍。閣下,現在這裡全亂了,全亂了……」
本來冬宮外頭的示威人群並不是很有秩序,即便有人在組織他們。但是,當槍聲響起來的時候,這點秩序的力量也瞬間化作了烏有。衛隊長也不知道自己眼前的示威人群有多少人,反正是徹底的亂了。
就像沒有了約束的羊群,就像突然受驚的馬群……
衛隊長的話讓克倫斯基在這一瞬間裡有了崩潰的感覺。「是誰開的槍?是哪個混蛋下的命令?」
話筒里還傳來了無數人的吶喊聲,驚慌失措的叫喊聲。克倫斯基頹廢的坐回了椅子上。
「好好善後!」
克倫斯基內心裡有滿肚子的話,可最終千言萬語就只匯城了這樣的四個字。
他已經不去想是誰主導的這件事兒了。克倫斯基的大腦已經在考慮著接下來自己要如何應對了。
不過克倫斯基首先站起身來,走出了辦公室。只是他剛打開門,就看見一人裡面走來,正是冬宮的衛隊長。槍聲的事情必須從衛隊身上摘下來,否則被扣上了一個槍殺平民的帽子在頭上的克倫斯基,就要徹徹底底的遺臭萬年了。
這種事情的影響非常非常惡劣,會被人抓到把柄的。而且這種『強勢』鎮壓遊行人群的時候還與他對外宣揚的政治理念嚴重不符,很有可能會整個人的外在形象都崩壞的。那樣一來,克倫斯基就再沒有什麼政治前途可言了。
一次就死個徹徹底底,連半點舊灰復燃的可能都沒有。
這顯然不是克倫斯基所需要的。
冬宮衛隊有兩千多人,這裡是一個加強團的配置,衛隊長與克倫斯基關係密切。就見在其他人趕來之前,克倫斯基與衛隊長頭對頭的說了幾句悄悄話,衛隊長驚慌的臉色先是猛地一僵,然後是狠狠地一咬牙……
二十分鐘後,親自現身冬宮外的克倫斯基在全力安撫受傷群眾的時候,被一顆飛來的子彈擊中腹部,人當場昏死了過去。才歷經了代總統換位的臨時政府似乎又要迎來第三位代總統了。
後記(三)尼古拉二世
在昏昏沉沉中,格奧爾吉似乎是聽到了親人喊叫聲,他努力睜開了眼睛。
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里的格奧爾吉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他父親是一個沙俄老兵,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前線和中國人打了近兩年的仗,被提升為下士,獲得兩枚格奧爾吉十字勳章,一枚是因為俘虜了一名日本軍官而得,一枚是由於身負重傷而得。那一次重傷讓他在軍醫院裡呆了足足半年時間,然後戰爭結束了,他幸運的回到了故鄉卡盧加省做起了鞋匠,娶了格奧爾吉的母親,生下了格奧爾吉和他的姐姐。
卡盧加省的日子很困難,全家四口只有一間房屋,家中的房子小得幾乎無法容納一家四口同時居住。但擠死總比凍死強。童年時,格奧爾吉在一所教會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後,父親便帶他到聖彼得堡來學手藝。先在他舅舅皮利欣的毛皮作坊里當學徒,父親也留在了聖彼得堡,後來他的母親和姐姐也來到了聖彼得堡。一家人算是移民到了聖彼得堡,長大後他的姐姐也嫁在了聖彼得堡。
格奧爾吉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工作很累,他都堅持自學,夜間湊近廁所里的暗淡的電燈做功課。去年他參加了市立中學全部課程考試,取得合格的成績。
知識讓格奧爾吉了解了更多地外界消息,也獲得了更多地得到外界消息的通道。他的眼界變得開闊,他具有了更強烈的探索精神,對於俄羅斯社會的探索,對於歐洲社會的探索,對於東方帝國的探索,對於赤色思想的探索……
格奧爾吉在今年沙皇的統治被推翻不久,就成為了一名工人糾察隊的隊員,還加入了社工黨。
外國駐俄羅斯的使臣裡頭,倒是有人在催促克倫斯基儘快下定決心,以『雷霆手段』來維護俄羅斯政府中樞的權威。但他們純屬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只有上帝才知道俄羅斯的局面是多麼的糟糕,眼下適合俄羅斯的政策只有一個——休養生息。
如果可以,那是駐俄大使,克倫斯基是一個都不想見。
俄羅斯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可不僅僅是中國索要的戰爭賠款的緣故,英法等國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的手比中國人伸的更長,早幾十年前就在俄羅斯內部扶持政治力量,插手俄羅斯證據。俄羅斯現如今的糟糕局面離不了他們的貢獻。
克倫斯基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琢磨了半天,最終也拿不定主意,更想不出萬全之策。
在這座城市裡頭,有太多的制肘在限制著他了。而事實上要解決這種亂局最最需要的就是強權。
用強權建立一個秩序,哪怕它不合理,哪怕它有多麼的糟糕,但這也比沒有秩序要強。
自由主義在現下這個變革的大時代中是很有市場力的,而一旦泛濫起來,那也是能讓任何政府為之頭疼的事兒。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克倫斯基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克倫斯基被千百個念頭所充斥的大腦登時為之一清,他拿起桌上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冬宮衛隊長驚慌失措的聲音。
「閣下,我聽到了槍聲,示威人群中響起了槍聲。但是我敢發誓,衛隊沒有開槍,我們這裡的人誰也沒有開槍。閣下,現在這裡全亂了,全亂了……」
本來冬宮外頭的示威人群並不是很有秩序,即便有人在組織他們。但是,當槍聲響起來的時候,這點秩序的力量也瞬間化作了烏有。衛隊長也不知道自己眼前的示威人群有多少人,反正是徹底的亂了。
就像沒有了約束的羊群,就像突然受驚的馬群……
衛隊長的話讓克倫斯基在這一瞬間裡有了崩潰的感覺。「是誰開的槍?是哪個混蛋下的命令?」
話筒里還傳來了無數人的吶喊聲,驚慌失措的叫喊聲。克倫斯基頹廢的坐回了椅子上。
「好好善後!」
克倫斯基內心裡有滿肚子的話,可最終千言萬語就只匯城了這樣的四個字。
他已經不去想是誰主導的這件事兒了。克倫斯基的大腦已經在考慮著接下來自己要如何應對了。
不過克倫斯基首先站起身來,走出了辦公室。只是他剛打開門,就看見一人裡面走來,正是冬宮的衛隊長。槍聲的事情必須從衛隊身上摘下來,否則被扣上了一個槍殺平民的帽子在頭上的克倫斯基,就要徹徹底底的遺臭萬年了。
這種事情的影響非常非常惡劣,會被人抓到把柄的。而且這種『強勢』鎮壓遊行人群的時候還與他對外宣揚的政治理念嚴重不符,很有可能會整個人的外在形象都崩壞的。那樣一來,克倫斯基就再沒有什麼政治前途可言了。
一次就死個徹徹底底,連半點舊灰復燃的可能都沒有。
這顯然不是克倫斯基所需要的。
冬宮衛隊有兩千多人,這裡是一個加強團的配置,衛隊長與克倫斯基關係密切。就見在其他人趕來之前,克倫斯基與衛隊長頭對頭的說了幾句悄悄話,衛隊長驚慌的臉色先是猛地一僵,然後是狠狠地一咬牙……
二十分鐘後,親自現身冬宮外的克倫斯基在全力安撫受傷群眾的時候,被一顆飛來的子彈擊中腹部,人當場昏死了過去。才歷經了代總統換位的臨時政府似乎又要迎來第三位代總統了。
後記(三)尼古拉二世
在昏昏沉沉中,格奧爾吉似乎是聽到了親人喊叫聲,他努力睜開了眼睛。
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里的格奧爾吉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他父親是一個沙俄老兵,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前線和中國人打了近兩年的仗,被提升為下士,獲得兩枚格奧爾吉十字勳章,一枚是因為俘虜了一名日本軍官而得,一枚是由於身負重傷而得。那一次重傷讓他在軍醫院裡呆了足足半年時間,然後戰爭結束了,他幸運的回到了故鄉卡盧加省做起了鞋匠,娶了格奧爾吉的母親,生下了格奧爾吉和他的姐姐。
卡盧加省的日子很困難,全家四口只有一間房屋,家中的房子小得幾乎無法容納一家四口同時居住。但擠死總比凍死強。童年時,格奧爾吉在一所教會小學讀書。小學畢業後,父親便帶他到聖彼得堡來學手藝。先在他舅舅皮利欣的毛皮作坊里當學徒,父親也留在了聖彼得堡,後來他的母親和姐姐也來到了聖彼得堡。一家人算是移民到了聖彼得堡,長大後他的姐姐也嫁在了聖彼得堡。
格奧爾吉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工作很累,他都堅持自學,夜間湊近廁所里的暗淡的電燈做功課。去年他參加了市立中學全部課程考試,取得合格的成績。
知識讓格奧爾吉了解了更多地外界消息,也獲得了更多地得到外界消息的通道。他的眼界變得開闊,他具有了更強烈的探索精神,對於俄羅斯社會的探索,對於歐洲社會的探索,對於東方帝國的探索,對於赤色思想的探索……
格奧爾吉在今年沙皇的統治被推翻不久,就成為了一名工人糾察隊的隊員,還加入了社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