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了,被動遷墳呢,就是墳塋被政府或者個人占了,要搞建設了。

  大規模遷墳,在整個萊鋼縣範圍內,也發生過很多次。

  比如說靠近魯中鋼鐵廠的那些村子,因為蓋廠房,好多人家的墳塋就被迫遷到別的地方了。

  一開始東坡遷西坡,後來整個村子的空閒地都被占了,然後墳塋也沒地方放了,於是好多村子便蓋了骨灰盒屋子,有專人看著,專門放骨灰盒用的。

  2007年的時候,萊鋼縣內的張莊、城子坡、逯家莊等村子,就都建有骨灰盒屋子。

  萊鋼縣倒是也有公墓,在棋山山麓,風水很好,不少革命烈士也埋在這邊,也有專人看管,好多魯中鋼鐵廠的職工去世後呢,會選擇埋在棋山這邊的公墓裡面,然而萊鋼縣當地的老百姓呢,則極少會有這樣打算的。

  畢竟,一塊公墓,巴掌大的地方,棺材大了都放不進去,就得要一千五百塊錢,老百姓的老思想是接受不了的。

  農村老百姓,還是習慣將骨灰放進棺材裡面,然後埋在家族林地裡面,這樣的話,其實屍體火化和不火化,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墳塋還是一樣大的。

  萊鋼縣當地風俗,逢忌日、寒食、孝子生日,都要給父母上墳,逢春節和中元節,都要將祖先請到家中,擺上牌位祭祀。

  萊鋼縣風俗,春節和中元節祭祀,多的寫五代宗親排位,少的只寫三代宗親排位。

  五代宗親呢,就是寫太高祖、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五代祖先;三代宗親呢,則只寫曾祖、祖父和父三代祖先牌位。

  實際上就算是寫著太高祖牌位的,你要是找他問問,你的太高祖的墳塋在哪兒呢,他也很難說出個一二三來。

  歷經多年,動亂逃荒的,到了2007年的時候,問一個六十歲左右的男子,能說出自己祖父墳塋在哪兒的就算是不錯的了,至於說曾祖,幾乎沒有人知道了。

  趙青山要搬遷總共兩萬零三百二十一戶老百姓,然後這些戶主家的墳塋數量,總共統計出來的,是八千一百二十四個,然後趙青山立刻安排人找棋山公墓管委會,讓他們擴建出足夠數量的公墓出來,一個公墓的價格是一千五。光買墓地,又花了趙青山一千多萬。

  就像房價一樣,在2007年的時候,公墓的價格,尤其是像在萊鋼縣這樣的小縣城,小地方,還是很低的。

  後來沒過多久呢,萊鋼縣的公墓價格,也慢慢得漲了上來,到2016年的時候,已經普遍漲價到七八千塊錢的樣子了。

  這個水平呢,基本上跟當地房價差不多。

  當然了,也有貴的,萊鋼縣最豪華的墓地,也有十幾萬的。

  搬遷安置各家的墳塋,這可確實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好在老百姓也怕麻煩,要是都像崔三這樣,挖開墳塋之後,進去還得哭一場。大多數情況呢,則是大家高高興興得拿了補償款,然後臨挖穴之前呢,都到父母祖父母墳塋前燒點紙,嘴中念叨幾句,說什麼要給老人家搬家了,讓收拾一下,然後就躲到一邊去,看著挖掘機開始工作了。

  趴到墓穴裡面挖祖先骨灰的,再說了,年代久遠,要是墓穴封不嚴絲合縫,衝進泥土去,這情況也不是少見的。

  講究的呢,墓穴挖開,跳進父母墳井裡面,用白布捧一把土,然後就當做是祖宗骨灰了。

  不講究的呢,也不進墳井裡面折騰,下一步就打算在骨灰盒裡面放個父母照片當事了。

  趙青山處理完了崔三的事情,然後便離開了丈八丘村,向著通香峪村的方向而去。

  牟汶河兩條支流,一條發源於鳳凰嶺村,另一條則發源於通香峪村,整個牟汶河的上下游,趙青山都安排劉文東修上了沿河路,沿著自己修的沿河路一路向東,十幾分鐘之後,便來到了通香峪村。

  村頭,通香峪村的村主任,年僅三十二歲的趙東,滿臉著急得來回走動著。

  趙青山從車上下來,趙東一眼看到,忙快走兩步,迎了過來。

  「趙總,哎,我們村怎麼出了程猴子這個難纏的鬼呢?」

  「怎麼?老趙,你沒有把那小子的工作做通?」劉文東跳下車來,大聲嚷嚷道。

  「嗨,別提了,那個畜生差點把我給打了!」

  趙青山皺著眉頭,心說這又是個什麼傢伙呢?

  第0539章 路不平我踩平

  一邊往前走著,趙青山一邊聽著通香峪村村支書說的這個外號叫「程猴子」的釘子戶。

  前世的印象裡面,自己沒有聽到過這個人。

  然而聽趙東話里的意思,這個「程猴子」在村里就是個潑皮破落戶,村里人沒有幾個願意跟他打交道的。

  此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占便宜。

  聽了一番介紹,趙青山明白了,這是個小人啊。

  對付這樣的人,趙青山也有辦法。

  小人,要打怕他!

  崔三不是小人,你若打他,他不會服。而且,崔三那樣的人,就像是蜜罐一樣,被他盯上了,這輩子也別想有什麼安穩覺了。

  根據趙青山前世的記憶,得罪了崔三的人,這傢伙就算是挖地道,也要挖到對方家裡面報仇。

  此人心胸極度狹小,有仇必報,有恩報不報不好說,這樣的人,你不能去得罪他,只能說是大面上讓著他點,還得給他戴高帽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