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得智通說,就連伏虎尊者也誇讚陳七,智慧悟性為大戟寺之冠,萬宵古這才把心頭的一點懷疑悄悄抹去。只是這位鎮國太師,城府太深,就連陳七也瞧不出來,他曾有懷疑自己的想法。

  待得宴席散後,陳七和智通便即告辭,陳七隨著智冠,走出了太師府之後,就笑著說道:「虧得師兄拉了我來,不然如何能夠忽然頓悟禪機,又多了兩種小神通傍身?金剛真身也就罷了,只不過是爭鬥的神通,天龍禪唱可是奧妙無窮,對我誦讀經文,有莫大助益,與修為上益處更多。」

  智通雖然受了一番驚嚇,但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他便也不提。這位胖大和尚憨厚笑道:「師弟說哪裡話,還是師弟資質超凡,又得了機緣,就算沒有為兄請你來太師府,也必然會有別的契機,讓師弟頓悟神通。不過經此一來,師弟學生的小神通就有四種之多,在本寺僧眾中也算罕見了。說定再有一番機緣,師弟也能突破佛門第四識,猶如智真師兄一般。」

  陳七呵呵一笑,他可是知道佛門真識,想要突破究竟有多難。那根本就是沒譜的事兒,說也不知是下一刻就頓悟,還是下輩子才能頓悟。這也是陳七一直都沒有把佛門功法,當作主要功法,還是全心全意的去鑽研四部道訣的主要原因。

  兩師兄弟談談說說,倒是關係又拉近了些,原本的那位智冠和尚,因為有細作的身份,對各位師兄弟都不敢交往。陳七卻沒這等顧慮,他本來就是個豪爽的性子,不然也不會在福陽府,見到許鯉和應鷹,就一見如故,更不會跟顧龜靈短短時間,就成了生死之交。

  雖然陳七也是細作,但是他的膽子,可比真正的那位智冠和尚大的多。所以智通既然願意跟他親近,陳七就來者不拒。回到了聖壽萬金寺,陳七就跟智通分手,回到了自家的院子。

  第二日陳七才起,就有小沙彌過來傳信,說後日就要召開法會,為天子祈福,讓陳七多做準備。因為到時候,不但天子要來,可能太后,皇后,還有許多皇親國戚,王公貴族,朝中高官都要來隨喜。陳七一笑置之,反正這些事兒,都是智真和尚在忙,他到時候只要出人就是了。

  因為法會將近,聖壽萬金寺也漸漸忙碌起來,天子從其餘的寺廟,抽調了許多和尚,都把來給智真調派。這些和尚,日後也就要在聖壽萬金寺定居,成為這座大叢林的一員。智真和尚本來還愁,這座聖壽萬金寺倒是夠大了,但是和尚太少,得了這些其他寺廟抽調來的僧人,心頭也十分高興。

  若無意外,智真和尚必然就是這座聖壽萬金寺的主持,有了這般身份,他日後結交權貴,推行大戟寺道統,就多了許多便利。

  陳七倒是一直安閒,自從那日去過太師府之後,這小賊頭就閉門不出,只是演習道法。從陳七的院子裡,經常放出百丈佛光,聲勢煊赫,現在已經人人都知道,這位「玉僧」智冠,最近參悟佛法忽然頓悟,道行法力,都是大進。有心人已經想到,若是陳七也開啟了第四識,豈不是智真和尚的競爭對手?一時間大戟寺這三十六名僧人中間,也隱隱起了許多傳聞……

  二百五十六、位列仙班

  天子聖壽,萬民都須朝賀,大戟寺這次派出來三十六名僧眾,一百零八名小沙彌,恰好奉迎了天子的喜好,所以格外得恩寵。

  陳七也雜混在僧群之中,每日隨著大家念經做法,一面感悟佛門真諦。他修成了「四種」小神通,有開闢了口識之後,在大戟寺眾僧中,威望便水漲船高,每日都有師兄弟,在法會以後,前來拜望。

  陳七開始還覺得這些和尚市儈,但是不出一日,陳七就忽然醒悟,明白了過來,這是伏虎尊者,或者白象法王設下的圈套,鼓勵這些和尚勾心鬥角,其實都是為了磨練他們的禪心道境。若是這些和尚陷進去,便可為佛門開世俗之業,若是這些和尚能超拔出來,便可繼承佛門正宗道果。反正是左右都兩利的事兒。

  陳七明白了此節,心頭便對佛門多了一分忌憚,按照佛門這些手段,世俗之輩,蠅營狗苟,可以爭權奪利。大德之輩,頓悟是非,可以為佛門中流,久後必然橫霸一界,傳播開來,仙道中人,只是自家修煉,根本不會去管人間順逆,必然是不如佛家流傳廣的。

  不過陳七隨後又想,我自家修煉,管這些事情做甚?何況我如今佛法也入了門徑,說不定日後,做和尚也有份,佛門廣大,於我說不定也有好處,再念叨這些,莫有些杞人憂天。

  忽忽數日過去,聖壽萬金寺中就傳了宮中令旨,說天子要來,然後便又是一陣雞飛狗跳,手嗎手忙腳亂,無數禿子都被催使的騾馬一樣,把聖壽萬金寺重新打掃一遍,把破損的圍牆修好,免得有甚閒雜人等,忽然闖進來,驚擾了聖駕。

  反正許多事情,紛紛繞繞,待得天子駕臨那日,聖壽萬金寺又復另外一番氣象。許多破敗之處,都已經重新整飭,不知有多少官吏,多少兵丁,多少百姓被驅趕出來,或吹捧奉迎,或維護治安,或夾道做歡迎狀,本朝天子也非是明君,那些百姓夾道歡迎時,倒是心中咒罵的多些,無幾個心中真箇歡欣鼓舞。

  但是在天子眼中,只覺得萬民順服,和諧穩定,全不管天下已經亂的不成樣子,天子之令連雲州都出不去,九州之地,有八州都快要割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