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七救了人回來,便把金剛塔放出,這座寶塔一晃,便有數百丈高大,金光四射,把八素雲旗過了一層佛光,助長威力。同時陳七也把至穢黑蓮放出,繞城緩緩遊動,所過之處,黑水潮頭上的陰兵,紛紛被吸引的自相殘殺,不拘勝者敗者,都被這座至穢黑蓮吞了精氣。

  陳七這時候,也來不及管万旗,萬芳,羅浮六女,司馬卓遼這些人了,把自己的法術盡情放出,四下里去抵擋陰河黑水。這一次來撲福陽府城的陰河黑水,勢頭太大,比淹沒玄英山的那股水勢,大了千倍不止。雖然陰河黑水奈何不得陳七等人,但是水勢一大,光是這壓力,就沉重萬鈞。李玄一運使八素雲旗,和周圍的黑水一碰,法力激盪,把層層黑水浪頭阻止,登時身上就如被壓了四極大海一般,縱然有陳七之助,也讓這名少年道人,全身都被無邊壓力鎮住,端坐在福陽府城頭,再也動轉不得,只能全力運使法力相抗。

  陳七比他幸運些,只用了金剛塔來輔助,所承受的壓力稍小,但一樣感覺到自家所有的法術,至穢黑蓮也罷,《天皇金經》也罷,八部天龍神幡也罷,都如被山嶽鎮壓一般,縱然還能運使,每一次轉都,都要消耗巨大的法力。陳七也是這時候才知,陰河黑水一旦這般勢大,想要壓制就有這般難處。

  還好五眼神知道輔佐主人,加之它領悟的三種小神通,以兩界十方金剛胎藏大陣為首,最善封鎮,不知有多少陰兵都被這頭王蟲,後背上的五隻怪眼所發的五彩光圈一兜,就被五眼神鎮壓住了,成為自家的法力源頭。五眼神每鎮壓一批陰兵,身軀就龐大一分,晃眼就漲到了十餘里長短,只懸浮在陳七的頭上,比起被壓力按在城頭動彈不得的李玄一,陳七這裡明顯氣派更大,許多城中的百姓,又惦念剛才陳七救命之恩,許多祈禱求肯謝恩之聲,都是衝著陳七來的,一晃眼,福陽府城中,許多消息都不脛而走,陳七已經成了救苦救難的大仙師。

  二百一十五、雷光電耀十萬里

  晃眼間,陰河黑水圍困福陽府城,已經超過七日。

  這七日中,不知有多少百姓在城中日日祈禱,希望這股妖異的黑水能退去。李玄一運使八素雲旗和淨火紅蓮護住了這一城的百姓,同時也被無量黑水壓在城頭動轉不得。貂雪,鸞兮,豬九罡,夏玉娘等能夠飛遁的修士,都四下去營救散落在城外的百姓,就連揚州四英和玄玄派的弟子,還有福陽府城潛居的各路散修,都出手幫忙抵禦黑水中漏網的陰兵。

  陰河黑水此時漲的已經比福陽府城還要高了三丈九尺,許多陰兵踏浪而來,雖然大半都被八素雲旗和淨火紅蓮粉碎,陳七的至穢黑蓮繞城環飛,亦殺滅不少,但總有漏網之魚,闖入了福陽府城,大肆殺戮。

  八素雲旗雖然是一等一的防禦法器,但是因為李玄一將之擴張的太大,許多地方,就不免有些薄弱,防護不周。

  陳七雖然也出力佑護這一方百姓,但是他心底卻總有幾分怪異之感,這七八天,他救活的人,比他當了七八年山賊,殺的人還要多出百倍。而且,因為出力最大的李玄一,被陰河黑水四面八方用來的力量,壓在城頭,其餘人等,以他為首,所有在福陽府城的百姓心中,這個殺人如麻的小賊頭,乃是救苦救難的大仙師,每日不知有多少人在為他祈禱長壽,無形中似乎增加了許多莫名的運道,就連修煉起來,也比之前順暢,陳七本來受阻與入竅境界的太上化龍訣,似乎也因此有些進境,巋然不動的瓶頸,也似乎有些鬆散。

  「我的金剛塔中,有兩萬餘口蝙蝠精,他們日日念經,讓金剛塔中充滿願力,雖然大半都化為的金剛符錢,卻也有許多跟金剛塔融為一體,讓這座金剛塔中,自稱一方小天地,修煉法術,加倍快速,領悟道行來,也比外面明悟。這些百姓的祈福,祝願之念,似乎也能有些運用,只是……我可不懂得運使的法門啊!」

  陳七雖然覺得可惜,但是他實在沒有相應法門,也只能作罷,他這幾日雖然也出力,幫福陽府城的百姓,抵禦陰河黑水的侵蝕,但是大半的經歷,卻用來鑽研一門法術上。他開啟了佛門口識之後,三識合一,智慧通達,本我意識能一分為七,分出七個念頭來。

  上一次,陳七跟蠻牛妖將鬥法,把一個念頭用來操縱五眼神,領悟了些許妙處,這些日子,他都在嘗試,能否把五眼神煉化為一個分身,禦敵時把一個念頭分化出去,駕馭了這頭王蟲,比自家的本身法力,可要高明的多。

  只是五眼神身軀怪模怪樣,不利於法術運使,陳七想要試著把這頭王蟲,修煉成人身。

  其實飛禽走獸,修成人身並不難,只要打通獸身的竅穴,便可以變化人身,許多修為不高的妖怪,亦能變化人身,比如小狐狸荀玉藻,跟陳七初見時,修為比陳七還不如,就已經能變化成美貌的少女。

  但有些異獸,天生有極大神通,或者蟲豸之類,智慧甚低,或者植株之屬,身軀笨重,往往修為到了極高境界,可能也仍舊無法變化人身。

  天蠱仙娘也從未想過,讓這些蠱蟲變化人身,她操縱蠱蟲禦敵,反而是原形更為合用,辛神子這一脈的法術,反而略略有些,刻意壓制蠱蟲智慧成長,免得失去控制的傾向。這一脈的道術,最後要把一頭蠱蟲抹去神識,便為身外化身,成就元神之道,蠱蟲智慧越低,反而越容易修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