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高淳仿佛聽見了什麼好笑的事情,他凝視榮焉一會,回手拿起桌上的筆,輕輕蘸了蘸墨,遞到他手裡,又將供狀擺到他面前,看著他簽好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在梁稷的份上,我便成全你。」
說完,他將供狀收好,回身看了看桌上的毒酒,滿含深意地看了榮焉一眼,起身出了門。
殿內重新安靜下來,榮焉枯坐了許久,慢慢站起身來,走到桌邊,伸手拿起那壺酒,湊在鼻息間輕輕嗅了嗅,面上露出一個極為痛楚的笑容,眼淚洶湧而下。
一隻溫暖的手不知從哪裡伸了過來,輕輕抹去榮焉臉上的淚痕,榮焉愣了愣,猛地睜開了眼,對上一雙熟悉的眼睛,才徹底從方才的夢境之中清醒過來。
梁稷的眼底里滿是疼惜,輕輕地摸了摸榮焉的臉:「做噩夢了?」
榮焉下意識地抬手在臉上摸了摸,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方才在睡夢中也哭得滿臉是淚,他深深地吸了口氣,仔仔細細地擦乾了臉,才回道:「夢見一點以前的事,沒什麼事。」
梁稷仔細觀察了他的神色,確認他緩過來了,才將人扶了起來,極為自然地拉過他的手,二人並肩向外面走去。
榮焉回頭看了一眼越來越遠的地牢:「審完了?」
「嗯,太子先行進宮復命去了。」梁稷道,「我送你回家。」
「嗯。」榮焉應了一聲,想了想又問道,「他交代什麼了?」
「沒有。」梁稷淡淡道,「他這人生來冷漠,骨肉親情在他眼裡不值一提,到了今日這種地步,已經沒有什麼事能夠讓他在意了,所以耽擱了半天,只聽他嘲諷我與太子了。不過事情道了今天這個地步,他說與不說,也不會影響什麼。」
「他那人……」提起高淳,榮焉忍不住又想起方才的夢境。
那時他被困在冷宮裡,對外面的局勢並不怎麼清楚,所以也不知道其實不僅僅是梁稷,壽光帝本人似乎也不是很相信太子會謀反,所以才會讓人先將榮焉關在冷宮之中不理會,安排梁稷去調查。
只是前世的壽光帝沒想到韓讓早已站在了紀王那邊,打著壽光帝的旗號讓紀王的人混進冷宮一再審問榮焉,想從他這裡當做突破口給太子定罪。卻沒想到榮焉看似膽小懦弱,卻極為固執,各種刑罰在他身上用了個遍,都沒能讓他認罪。
而梁稷在外面的調查不斷推進,讓紀王開始急躁起來,便想了用梁稷來威脅榮焉的方法。
其實若仔細想想,便能發現那一日紀王話里的紕漏,他若是真的能有辦法將梁稷扯進事端給太子定罪,也不會在榮焉身上浪費那麼多功夫。
不過就算那一日榮焉就算想到這一點,無論如何都不肯就迫,紀王也還是會讓他喝下那杯毒酒。
他終究還是要死在那一日的。
在臨死前極盡冷嘲熱諷與梁稷斷絕關係,說盡傷人的話,讓他心灰意冷再無心去查探太子一案,是前世那個懦弱單純的榮焉在臨死之前唯一能想到保全梁稷的辦法。
只可惜道最後並沒什麼用。
榮焉偏過頭看了梁稷一眼,沉默了許久,終於忍不住問道:「所以你前世最後,是不是也被高淳所害?」
梁稷沒想到榮焉會又突然問起此事,愣了一下而後搖了搖頭:「或許是,但我也不太確認。」
當日榮焉死後,梁稷心灰意冷,只想帶著榮焉的屍首南下安葬。
他離開隴城的時候,在城外遇見了假意出來相送的高淳。
那時梁稷已經失去了理智,他歇斯底里地質問高淳,為何孫翌能夠混進冷宮對榮焉刑訊逼供,又為何如此急迫的在榮焉認罪之後送上一壺毒酒。
是不是因為他心中清楚,太子謀反一案另有隱情?
或許因為那些話警醒了高淳,又或者,他本就打算徹底除掉梁稷已保萬無一失。
而梁稷一路帶著榮焉的靈柩南下,將他安葬在他母后的陵寢旁,自己也在陵園裡住了下來,每日在榮焉墳前飲酒回憶。
之後的某一日,他醉到不省人事,等睜開眼時,已然是新生。
到底是不是高淳的人對醉倒的自己動的手,又是如何動的手,連梁稷自己也不得而知。
他轉過頭看了榮焉一眼,唇邊漾出溫柔笑意:「先前或許試圖探究過,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或許命中注定該是如此,他才能獲得重來一次的機會,才能重新有機會握住榮焉的手。
榮焉愣了一下,也笑了起來:「是啊,確實都不重要了。」
他用力回握梁稷的手,聲音卻很溫柔:「我們先不回府吧,我想去食肆?」
梁稷輕輕點頭,應聲道:「好。」
天大地大,不管榮焉想去哪裡,他都會毫不猶豫地陪在左右。
作者有話要說: 這段本來想寫在正文裡,但後來想想,為了不讓梁稷更加自責,榮焉永遠都不會跟他提及這些,所以就在番外里,當成我們跟榮焉的秘密吧。
不知道我有沒有表達清楚,也不知道有沒有bug。
反正就是,榮焉確確實實沒怪過梁稷,他一直在等梁稷來接自己出去,面對各種拷打審問也是硬撐著,直到最後高淳拿梁稷作為要挾。他臨死之前對梁稷說的那些話也只是徹底想讓梁稷死心而保護他。而重生之後的榮焉一開始之所以那麼對梁稷也不是因為恨他,只是不希望像前世那樣最後將梁稷捲入其中。但是面對梁稷的時候他又難以自持。
說完,他將供狀收好,回身看了看桌上的毒酒,滿含深意地看了榮焉一眼,起身出了門。
殿內重新安靜下來,榮焉枯坐了許久,慢慢站起身來,走到桌邊,伸手拿起那壺酒,湊在鼻息間輕輕嗅了嗅,面上露出一個極為痛楚的笑容,眼淚洶湧而下。
一隻溫暖的手不知從哪裡伸了過來,輕輕抹去榮焉臉上的淚痕,榮焉愣了愣,猛地睜開了眼,對上一雙熟悉的眼睛,才徹底從方才的夢境之中清醒過來。
梁稷的眼底里滿是疼惜,輕輕地摸了摸榮焉的臉:「做噩夢了?」
榮焉下意識地抬手在臉上摸了摸,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方才在睡夢中也哭得滿臉是淚,他深深地吸了口氣,仔仔細細地擦乾了臉,才回道:「夢見一點以前的事,沒什麼事。」
梁稷仔細觀察了他的神色,確認他緩過來了,才將人扶了起來,極為自然地拉過他的手,二人並肩向外面走去。
榮焉回頭看了一眼越來越遠的地牢:「審完了?」
「嗯,太子先行進宮復命去了。」梁稷道,「我送你回家。」
「嗯。」榮焉應了一聲,想了想又問道,「他交代什麼了?」
「沒有。」梁稷淡淡道,「他這人生來冷漠,骨肉親情在他眼裡不值一提,到了今日這種地步,已經沒有什麼事能夠讓他在意了,所以耽擱了半天,只聽他嘲諷我與太子了。不過事情道了今天這個地步,他說與不說,也不會影響什麼。」
「他那人……」提起高淳,榮焉忍不住又想起方才的夢境。
那時他被困在冷宮裡,對外面的局勢並不怎麼清楚,所以也不知道其實不僅僅是梁稷,壽光帝本人似乎也不是很相信太子會謀反,所以才會讓人先將榮焉關在冷宮之中不理會,安排梁稷去調查。
只是前世的壽光帝沒想到韓讓早已站在了紀王那邊,打著壽光帝的旗號讓紀王的人混進冷宮一再審問榮焉,想從他這裡當做突破口給太子定罪。卻沒想到榮焉看似膽小懦弱,卻極為固執,各種刑罰在他身上用了個遍,都沒能讓他認罪。
而梁稷在外面的調查不斷推進,讓紀王開始急躁起來,便想了用梁稷來威脅榮焉的方法。
其實若仔細想想,便能發現那一日紀王話里的紕漏,他若是真的能有辦法將梁稷扯進事端給太子定罪,也不會在榮焉身上浪費那麼多功夫。
不過就算那一日榮焉就算想到這一點,無論如何都不肯就迫,紀王也還是會讓他喝下那杯毒酒。
他終究還是要死在那一日的。
在臨死前極盡冷嘲熱諷與梁稷斷絕關係,說盡傷人的話,讓他心灰意冷再無心去查探太子一案,是前世那個懦弱單純的榮焉在臨死之前唯一能想到保全梁稷的辦法。
只可惜道最後並沒什麼用。
榮焉偏過頭看了梁稷一眼,沉默了許久,終於忍不住問道:「所以你前世最後,是不是也被高淳所害?」
梁稷沒想到榮焉會又突然問起此事,愣了一下而後搖了搖頭:「或許是,但我也不太確認。」
當日榮焉死後,梁稷心灰意冷,只想帶著榮焉的屍首南下安葬。
他離開隴城的時候,在城外遇見了假意出來相送的高淳。
那時梁稷已經失去了理智,他歇斯底里地質問高淳,為何孫翌能夠混進冷宮對榮焉刑訊逼供,又為何如此急迫的在榮焉認罪之後送上一壺毒酒。
是不是因為他心中清楚,太子謀反一案另有隱情?
或許因為那些話警醒了高淳,又或者,他本就打算徹底除掉梁稷已保萬無一失。
而梁稷一路帶著榮焉的靈柩南下,將他安葬在他母后的陵寢旁,自己也在陵園裡住了下來,每日在榮焉墳前飲酒回憶。
之後的某一日,他醉到不省人事,等睜開眼時,已然是新生。
到底是不是高淳的人對醉倒的自己動的手,又是如何動的手,連梁稷自己也不得而知。
他轉過頭看了榮焉一眼,唇邊漾出溫柔笑意:「先前或許試圖探究過,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或許命中注定該是如此,他才能獲得重來一次的機會,才能重新有機會握住榮焉的手。
榮焉愣了一下,也笑了起來:「是啊,確實都不重要了。」
他用力回握梁稷的手,聲音卻很溫柔:「我們先不回府吧,我想去食肆?」
梁稷輕輕點頭,應聲道:「好。」
天大地大,不管榮焉想去哪裡,他都會毫不猶豫地陪在左右。
作者有話要說: 這段本來想寫在正文裡,但後來想想,為了不讓梁稷更加自責,榮焉永遠都不會跟他提及這些,所以就在番外里,當成我們跟榮焉的秘密吧。
不知道我有沒有表達清楚,也不知道有沒有bug。
反正就是,榮焉確確實實沒怪過梁稷,他一直在等梁稷來接自己出去,面對各種拷打審問也是硬撐著,直到最後高淳拿梁稷作為要挾。他臨死之前對梁稷說的那些話也只是徹底想讓梁稷死心而保護他。而重生之後的榮焉一開始之所以那麼對梁稷也不是因為恨他,只是不希望像前世那樣最後將梁稷捲入其中。但是面對梁稷的時候他又難以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