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頁
「這些事情留待以後再慢慢調查,即便查到了也沒有任何意義,伊拉克和俄國之間進行軍工貿易,沒有第三方能夠干涉,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善後,美國政府耗費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受到這麼大的損失,必須要給美國民眾一個交代,哪怕是象徵性的說法。」總統先生說道。
「只能和掌握伊拉克命運的僱傭軍團談判,要求撒達姆離開伊拉克,我們美國承受不住戰爭的損失,伊拉克政府我們還要難受的多,為了大局考慮,他離開是對雙方最有利的結果。」國務卿說道。
這次偷襲事件讓全世界都感到極度震驚,幾年前,在南盟的轟炸也有這麼一次,把兩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變成了殘廢,到最後美國政府只能是送給了僱傭軍團。
五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聯合作戰,幾十艘現代化軍艦配合,放眼全球,也是美國海軍能夠拿出這樣的陣容,怎麼被一次偷襲搞成這個樣子?尤其是美國海軍嚷嚷著遭到電磁脈衝彈的攻擊,這更是聞,你們在巴格達空投電磁脈衝彈,怎麼轉眼被別人模仿了?
「美國國防部的聯絡人賽莉娜,剛才給我打來了電話,美國總統府正式邀請馬卡斯進行工作訪問,邀請名單還有湯普森在內,這意味著還不到半年的伊拉克戰爭,馬要結束了。」
「通知各部隊暫時停止反擊行動,地駐防等待談判結果,實際也不用等了,現在可以對千瘡百孔的伊拉克南部和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戰爭已經讓大半個國家成了癱瘓狀態。」吳宸說道。
伊拉克表面占據了風,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但自身的確是快撐不住了,除了僱傭軍團控制的北部地區安然無恙,其餘的大小城市,包括野外的油井和輸油管道,加煉油企業等,都被美軍飛機炸成了廢墟,光是清理城市垃圾,最少也得一兩年時間,戰後重建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這次戰爭導致了十幾萬士兵和幾萬民眾的死亡,還有那些戰火負傷的輕重傷員,這要牽涉到多少家庭的不幸?幾百萬從南部和部湧入北部的難民,將來政府要怎麼安置,到那裡居住?生活和工作怎麼辦?
伊拉克政府目前的財政已經成了零蛋,戰爭花乾淨了帳面最後一塊錢,實在是沒有能力搞戰後重建,清理垃圾、規劃城市、基礎建設等等,這都需要大筆的投入,還有油井和煉油企業等,這是國家的支柱!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轉機
僱傭軍團和美國政府的談判並不順利,實際能順利才叫怪事,美國的國防部強烈要求在伊拉克設置軍事基地,因為巴林和科威特兩國政府不會再讓美軍駐紮,這樣美國失去了在海灣地區的威懾力。
但是負責談判的馬卡斯和湯普森斷然拒絕這個條件,你們美國人真是喜歡異想天開,想在金三角聯邦國際合作組織成員國境內設置軍事基地,這是挑釁僱傭軍團的做法。
這出現了一個怪的現象,兩邊的高層在談判桌吵得天翻地覆,誰也不想讓步,可是伊拉克軍隊和美隊,卻在戰場進入了和平共處模式,雙方誰也不打擾誰。
進入伊拉克境內的美國空軍和陸軍的各支軍隊,忙著做撤退前的準備,整理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把傷員儘快送回國內治療,把死去戰友的屍體運回國內安葬,制定撤離計劃,實際早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心思了。
伊拉克軍隊則是忙著清理城市,主要是把發電廠和自來水廠先搞定,沒有水電生活要受到很大影響。僱傭軍團的後勤部門派來了多支工程隊,利用大量的工程設備,先清理機場維修跑道搭建塔台,好讓運輸機降落為城市提供支援。
「各位觀眾,巴林和科威特兩國的民眾,包括沙特的部分民眾,紛紛到政府門前遊行,要求把美隊從本國的領土趕出去,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甚至與維持治安的警察發生了激烈衝突。」
「礙於強大的呼聲和輿論壓力,三個國家的政府高層不得不召開記者招待會,正式向全國民眾表示,將會在一周內開始與美國政府洽談軍隊撤離事宜,至此,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都將成為歷史......」金三角聯邦國家電視台報導。
在僱傭軍團和美國政府僵持不下的時候,金三角聯邦國家氣象局和墨西哥國家氣象局聯合發布了颶風警報,要求墨西哥灣所有的船隻躲避風暴,海油田暫時關閉鑽井平台,並且向美國政府發出預警。
颶風卡特里娜於八月旬時候,在巴哈馬群島附近生成,並且迅速增強為颶風,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以小型颶風的強度開始登陸,隨後數個小時後進入了墨西哥灣。
八月底,颶風在密西西河口登陸時為極大的三級颶風,由此帶來的風暴潮,為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州及阿拉巴馬州造成災難性的破壞。
用來分隔龐恰特雷恩湖和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的防洪堤,因風暴潮的衝擊而決堤,該市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遭到洪水淹沒。
「馬卡斯先生,美國政府知道僱傭軍團在墨西哥東北部有多個物資儲備倉庫,儲備著大量的帳篷、食品、藥品和油料等物資,當地駐軍還有大量運輸直升機和戰術運輸機,車輛也很多,韋拉克魯斯港海軍基地有多艘大型運輸軍艦,總統府請求金三角聯邦政府給予必要的救災援助。」
「美國政府願意全部以高出市場價採購僱傭軍團的戰略儲備物資,並且請求僱傭軍團調動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官兵和一個旅的空降兵,進入紐奧良市救災,美國政府給予必要的權限,所有的官兵按照僱傭軍團的價格支付酬勞。」國防部長說道。
「只能和掌握伊拉克命運的僱傭軍團談判,要求撒達姆離開伊拉克,我們美國承受不住戰爭的損失,伊拉克政府我們還要難受的多,為了大局考慮,他離開是對雙方最有利的結果。」國務卿說道。
這次偷襲事件讓全世界都感到極度震驚,幾年前,在南盟的轟炸也有這麼一次,把兩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變成了殘廢,到最後美國政府只能是送給了僱傭軍團。
五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聯合作戰,幾十艘現代化軍艦配合,放眼全球,也是美國海軍能夠拿出這樣的陣容,怎麼被一次偷襲搞成這個樣子?尤其是美國海軍嚷嚷著遭到電磁脈衝彈的攻擊,這更是聞,你們在巴格達空投電磁脈衝彈,怎麼轉眼被別人模仿了?
「美國國防部的聯絡人賽莉娜,剛才給我打來了電話,美國總統府正式邀請馬卡斯進行工作訪問,邀請名單還有湯普森在內,這意味著還不到半年的伊拉克戰爭,馬要結束了。」
「通知各部隊暫時停止反擊行動,地駐防等待談判結果,實際也不用等了,現在可以對千瘡百孔的伊拉克南部和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戰爭已經讓大半個國家成了癱瘓狀態。」吳宸說道。
伊拉克表面占據了風,取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但自身的確是快撐不住了,除了僱傭軍團控制的北部地區安然無恙,其餘的大小城市,包括野外的油井和輸油管道,加煉油企業等,都被美軍飛機炸成了廢墟,光是清理城市垃圾,最少也得一兩年時間,戰後重建需要五到十年時間。
這次戰爭導致了十幾萬士兵和幾萬民眾的死亡,還有那些戰火負傷的輕重傷員,這要牽涉到多少家庭的不幸?幾百萬從南部和部湧入北部的難民,將來政府要怎麼安置,到那裡居住?生活和工作怎麼辦?
伊拉克政府目前的財政已經成了零蛋,戰爭花乾淨了帳面最後一塊錢,實在是沒有能力搞戰後重建,清理垃圾、規劃城市、基礎建設等等,這都需要大筆的投入,還有油井和煉油企業等,這是國家的支柱!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轉機
僱傭軍團和美國政府的談判並不順利,實際能順利才叫怪事,美國的國防部強烈要求在伊拉克設置軍事基地,因為巴林和科威特兩國政府不會再讓美軍駐紮,這樣美國失去了在海灣地區的威懾力。
但是負責談判的馬卡斯和湯普森斷然拒絕這個條件,你們美國人真是喜歡異想天開,想在金三角聯邦國際合作組織成員國境內設置軍事基地,這是挑釁僱傭軍團的做法。
這出現了一個怪的現象,兩邊的高層在談判桌吵得天翻地覆,誰也不想讓步,可是伊拉克軍隊和美隊,卻在戰場進入了和平共處模式,雙方誰也不打擾誰。
進入伊拉克境內的美國空軍和陸軍的各支軍隊,忙著做撤退前的準備,整理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把傷員儘快送回國內治療,把死去戰友的屍體運回國內安葬,制定撤離計劃,實際早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心思了。
伊拉克軍隊則是忙著清理城市,主要是把發電廠和自來水廠先搞定,沒有水電生活要受到很大影響。僱傭軍團的後勤部門派來了多支工程隊,利用大量的工程設備,先清理機場維修跑道搭建塔台,好讓運輸機降落為城市提供支援。
「各位觀眾,巴林和科威特兩國的民眾,包括沙特的部分民眾,紛紛到政府門前遊行,要求把美隊從本國的領土趕出去,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甚至與維持治安的警察發生了激烈衝突。」
「礙於強大的呼聲和輿論壓力,三個國家的政府高層不得不召開記者招待會,正式向全國民眾表示,將會在一周內開始與美國政府洽談軍隊撤離事宜,至此,美國在海灣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都將成為歷史......」金三角聯邦國家電視台報導。
在僱傭軍團和美國政府僵持不下的時候,金三角聯邦國家氣象局和墨西哥國家氣象局聯合發布了颶風警報,要求墨西哥灣所有的船隻躲避風暴,海油田暫時關閉鑽井平台,並且向美國政府發出預警。
颶風卡特里娜於八月旬時候,在巴哈馬群島附近生成,並且迅速增強為颶風,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以小型颶風的強度開始登陸,隨後數個小時後進入了墨西哥灣。
八月底,颶風在密西西河口登陸時為極大的三級颶風,由此帶來的風暴潮,為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州及阿拉巴馬州造成災難性的破壞。
用來分隔龐恰特雷恩湖和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的防洪堤,因風暴潮的衝擊而決堤,該市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遭到洪水淹沒。
「馬卡斯先生,美國政府知道僱傭軍團在墨西哥東北部有多個物資儲備倉庫,儲備著大量的帳篷、食品、藥品和油料等物資,當地駐軍還有大量運輸直升機和戰術運輸機,車輛也很多,韋拉克魯斯港海軍基地有多艘大型運輸軍艦,總統府請求金三角聯邦政府給予必要的救災援助。」
「美國政府願意全部以高出市場價採購僱傭軍團的戰略儲備物資,並且請求僱傭軍團調動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官兵和一個旅的空降兵,進入紐奧良市救災,美國政府給予必要的權限,所有的官兵按照僱傭軍團的價格支付酬勞。」國防部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