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晏兒一得到什麼好東西,就馬不停蹄跑來找我。第一次我還以為他孝順,特意送給我的呢,誰知他說‘一半給娘,另一半給素素’,還問我送那些東西合不合規矩。小小年紀就知道討好娘和未來媳婦,真是個小滑頭。”
“哪怕晏兒遭逢變故,也未曾忘卻對她的那份情誼。好歹也是自己身上的肉,疼了那麼多年,我哪捨得他受苦呢?好在那丫頭也是真心待晏兒好,不曾因他落難而拋棄他,如此我才想著撮合他們二人,好不容易才讓陛下鬆了口,讓他們二人得償所願,要不然這兩個孩子怕是這輩子也不能在一起了。”
“只是,唉,那個孩子……不該有那個孩子的啊!說起來,我居然也到了做祖母的年紀了……”
“他們有什麼錯呢?他們沒錯,可是這世間道理哪是對與錯就能明斷的呢?”
……
夜色深了,安靜空曠的大殿內,太后時而輕緩時而恬淡的聲音絮絮道來,然後是久久的沉默,她望著窗外暗沉無光的天際,直到更漏提醒已至二更時分,才從回憶中醒過神來,看著身邊的荀嬤嬤,拍了拍她的手,含笑道:“孩子大了,我也老了,是時候誠心侍奉佛祖了。”
荀嬤嬤點頭,也笑了:“是,奴婢明日便將宮中事宜交託處理完畢。”
太后沒有回答,仿佛沒聽到荀嬤嬤這句話,凝視著天幕邊一顆暗沉的星子,眉目寡淡,喃喃道:“也當為我家晏兒祈福了。素衣那孩子抄經幾年,我這為娘的也該為孩子盡一點心。”
————————————
“陛下,那位已跪了一天一夜了。”
議事殿中,年邁的老公公弓著腰溫聲對年輕的小皇帝道。
“哦?”少年停下批註的硃筆,筆頭抵著下頜,挑了挑眉,本來清澈的嗓音因故作老成顯得有些低啞沉鬱,“我這皇嫂倒是深情。嘖,可惜那雙腿怕是廢了。”他的臉上露出一個單純無害的笑,似是無意嘀咕,“一個傻子,一個瘸子,倒也相配。”
陳公公視若無睹聽若未聞,眼角笑意不變,沉心靜氣地垂首磨墨,眼觀鼻鼻觀心。
當今聖上少年登基,至今不過四五載,在太后和丞相的幫助下坐穩皇位,如今羽翼初豐,正是展露鋒芒之際。雖尚未完全把握朝政,但聖上處理政事的手段果斷狠厲,完全不似十五六歲的少年郎,再加他心思難測,喜怒無常,悄無聲息就收拾了朝中幾個瞧不起他“小兒當政”的大臣,其手段之血腥之強硬,讓不少自恃老資歷的大臣也心驚膽戰。
“太后那邊傳話來,老人家身子日漸不適,不宜操勞過多,不日將遷往西郊行宮休養,為天下百姓,也為皇家子嗣誠心禮佛,還請陛下知曉。”
“皇家子嗣?”少年冷笑一聲,眼中血色霎那蔓延,通紅一片,猝不及防一揮手,桌案上的奏摺硯台筆洗刷啦摔打在地,“我看她眼裡只有我那好皇兄!呵,居然肯為了那傻子犧牲這麼多?朕就知道她的心都偏到不知何處去了!好好好,好得很!從小到大,所有人,都是如此!只看得到我那個好皇兄!”
少年面目猙獰,眼神陰鷙狠厲,駭得一旁見慣他喜怒無常的陳公公也不敢妄動,老老實實地縮在角落裡垂首不語。
“可惜……他們現下還不是怕朕?”少年臉上的笑忽而燦爛起來,一時竟如春花璨璨,可惜也只是一瞬,下一刻他的臉色恢復面無表情,剛才的笑臉仿佛只是幻覺。
少年不說話了。陳公公站在陰影中一動不動,仿佛一塊石頭。
許久,他終於出聲,沉沉問道:“陳建,你親眼看見那是朕的小侄女?”
“回陛下,奴才親眼所見,千真萬確!跟在奴才身邊的幾個人也看得清清楚楚,確實是個女娃娃。”陳建連忙應聲。淳王妃跪釘板之事鬧得京城人盡皆知,陛下不可能假作不知,今早下朝後就派他和幾個心腹內侍去“探望”以示聖恩。
“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少年神色緩和些許,重新坐下。
陳公公立時上前將地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收拾好。
“傳朕口諭,淳王與淳王妃涉嫌謀逆證據確鑿,本當誅滅。然朕寒心之餘又感念兄弟情分,不忍下罪,更不欲母后為此憂心,遂免除其死罪。即日起,淳王一家貶為庶人,不得踏入京城一步。淳王府一應事物盡數充公。其餘人等不准懷私偏幫,否則罪如同犯!今日立即執行!”
“喏。”陳建俯首接旨,畢恭畢敬地行完禮後才小心離開。
就在他要打開議事殿大門離開時,忽然聽到身後幽幽的聲音意有所指:“京外匪賊猖獗,也是時候找個機會收拾一通了……”
他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聖上的意思,心底一顫,回身無聲行了一禮:“喏。”
坐在殿內的少年看不清神色,略有些清稚的面容在窗格透過的光影間時隱時現,那雙眸子竟比深潭還要幽深。
陳公公不敢再多看一眼,疾步走出殿門,直到被刺骨的冬風颳得一激靈,才緩緩流下一滴冷汗。看著頭頂偏西的太陽,他再不敢耽擱,立即準備出宮宣旨事宜。
“哪怕晏兒遭逢變故,也未曾忘卻對她的那份情誼。好歹也是自己身上的肉,疼了那麼多年,我哪捨得他受苦呢?好在那丫頭也是真心待晏兒好,不曾因他落難而拋棄他,如此我才想著撮合他們二人,好不容易才讓陛下鬆了口,讓他們二人得償所願,要不然這兩個孩子怕是這輩子也不能在一起了。”
“只是,唉,那個孩子……不該有那個孩子的啊!說起來,我居然也到了做祖母的年紀了……”
“他們有什麼錯呢?他們沒錯,可是這世間道理哪是對與錯就能明斷的呢?”
……
夜色深了,安靜空曠的大殿內,太后時而輕緩時而恬淡的聲音絮絮道來,然後是久久的沉默,她望著窗外暗沉無光的天際,直到更漏提醒已至二更時分,才從回憶中醒過神來,看著身邊的荀嬤嬤,拍了拍她的手,含笑道:“孩子大了,我也老了,是時候誠心侍奉佛祖了。”
荀嬤嬤點頭,也笑了:“是,奴婢明日便將宮中事宜交託處理完畢。”
太后沒有回答,仿佛沒聽到荀嬤嬤這句話,凝視著天幕邊一顆暗沉的星子,眉目寡淡,喃喃道:“也當為我家晏兒祈福了。素衣那孩子抄經幾年,我這為娘的也該為孩子盡一點心。”
————————————
“陛下,那位已跪了一天一夜了。”
議事殿中,年邁的老公公弓著腰溫聲對年輕的小皇帝道。
“哦?”少年停下批註的硃筆,筆頭抵著下頜,挑了挑眉,本來清澈的嗓音因故作老成顯得有些低啞沉鬱,“我這皇嫂倒是深情。嘖,可惜那雙腿怕是廢了。”他的臉上露出一個單純無害的笑,似是無意嘀咕,“一個傻子,一個瘸子,倒也相配。”
陳公公視若無睹聽若未聞,眼角笑意不變,沉心靜氣地垂首磨墨,眼觀鼻鼻觀心。
當今聖上少年登基,至今不過四五載,在太后和丞相的幫助下坐穩皇位,如今羽翼初豐,正是展露鋒芒之際。雖尚未完全把握朝政,但聖上處理政事的手段果斷狠厲,完全不似十五六歲的少年郎,再加他心思難測,喜怒無常,悄無聲息就收拾了朝中幾個瞧不起他“小兒當政”的大臣,其手段之血腥之強硬,讓不少自恃老資歷的大臣也心驚膽戰。
“太后那邊傳話來,老人家身子日漸不適,不宜操勞過多,不日將遷往西郊行宮休養,為天下百姓,也為皇家子嗣誠心禮佛,還請陛下知曉。”
“皇家子嗣?”少年冷笑一聲,眼中血色霎那蔓延,通紅一片,猝不及防一揮手,桌案上的奏摺硯台筆洗刷啦摔打在地,“我看她眼裡只有我那好皇兄!呵,居然肯為了那傻子犧牲這麼多?朕就知道她的心都偏到不知何處去了!好好好,好得很!從小到大,所有人,都是如此!只看得到我那個好皇兄!”
少年面目猙獰,眼神陰鷙狠厲,駭得一旁見慣他喜怒無常的陳公公也不敢妄動,老老實實地縮在角落裡垂首不語。
“可惜……他們現下還不是怕朕?”少年臉上的笑忽而燦爛起來,一時竟如春花璨璨,可惜也只是一瞬,下一刻他的臉色恢復面無表情,剛才的笑臉仿佛只是幻覺。
少年不說話了。陳公公站在陰影中一動不動,仿佛一塊石頭。
許久,他終於出聲,沉沉問道:“陳建,你親眼看見那是朕的小侄女?”
“回陛下,奴才親眼所見,千真萬確!跟在奴才身邊的幾個人也看得清清楚楚,確實是個女娃娃。”陳建連忙應聲。淳王妃跪釘板之事鬧得京城人盡皆知,陛下不可能假作不知,今早下朝後就派他和幾個心腹內侍去“探望”以示聖恩。
“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少年神色緩和些許,重新坐下。
陳公公立時上前將地上亂七八糟的東西收拾好。
“傳朕口諭,淳王與淳王妃涉嫌謀逆證據確鑿,本當誅滅。然朕寒心之餘又感念兄弟情分,不忍下罪,更不欲母后為此憂心,遂免除其死罪。即日起,淳王一家貶為庶人,不得踏入京城一步。淳王府一應事物盡數充公。其餘人等不准懷私偏幫,否則罪如同犯!今日立即執行!”
“喏。”陳建俯首接旨,畢恭畢敬地行完禮後才小心離開。
就在他要打開議事殿大門離開時,忽然聽到身後幽幽的聲音意有所指:“京外匪賊猖獗,也是時候找個機會收拾一通了……”
他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聖上的意思,心底一顫,回身無聲行了一禮:“喏。”
坐在殿內的少年看不清神色,略有些清稚的面容在窗格透過的光影間時隱時現,那雙眸子竟比深潭還要幽深。
陳公公不敢再多看一眼,疾步走出殿門,直到被刺骨的冬風颳得一激靈,才緩緩流下一滴冷汗。看著頭頂偏西的太陽,他再不敢耽擱,立即準備出宮宣旨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