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清韻在一旁聽得好笑。
幾個丫鬟齊齊看著她,正巧這時候她們的小世子哭了,清韻就抱著他哄起來。
小世子直往她懷裡拱,明顯是餓了要吃奶。
清韻是自己奶孩子的,雖然幾個丫鬟和蔣媽媽都不贊同,但清韻固執己見,誰也沒轍,而且這麼點在清韻看來是應該的事,還驚動了老夫人和皇后,她們都勸清韻,清韻依然沒有改主意。
生了孩子自己餵養,天經地義,又不是沒有奶水,何必假手於人。
餵了奶,吃飽喝足,孩子就睡了。
清韻就將他放在搖搖床里。
幾個丫鬟站在一旁看著,等清韻直起身子,青鶯就望著她了,她們實在好奇清韻在笑什麼。
可清韻就是一句話不說。
幾個丫鬟撓心撓肺啊,青鶯忍不住要問了,外面進來一丫鬟,上前福身道,“王妃,太后下令明日午時西街菜市口處死安郡王,處以絞刑,而且爆嗮三日。”
這回,不止青鶯幾個愣住了,就連清韻都詫異了,問道,“太后見過安王妃了?”
“見過了,”丫鬟點頭道。
清韻更驚訝,“是太后親自下的令?”
丫鬟點頭如搗蒜,“是太后親自下的命令。”
說了這一句後,丫鬟把知道的倒豆子似的倒出來。
安郡王在太后跟前說了一通,大體他是無辜的,興國公和寧太妃死不足惜,丫鬟聽到這裡,就趕緊稟告清韻知道。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太后宮裡的丫鬟急於想清韻通風報信立功,就錯過了後面的事。
安郡王是一口一個委屈,一臉孺慕的看著太后,可太后聽了非但沒有感動,而且臉更冷了。
她一句話沒說,讓人傳安王妃進宮,詢問於她。
安王妃自然是向著兒子的,她跟太后坦白,她當年生的的確是個女兒。
太后笑了。
然後……賜死了安王妃。
這樣的結果,叫人大吃一驚。
就連安郡王自己都想不到哪裡出了紕漏,明明一切都跟他預想的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他的叫委屈計策雖然好,可惜他對他當年出生的事知道的並不多,寧太妃和興國公死了,死無對證,安王妃是他親娘,肯定會護著他的,所以他說的一板一眼,就像是真有其事。
安王妃生產,太后身份尊貴,自然不可能進產房的,可是太后不去,季嬤嬤卻是進了產房的,她是親眼看著產婆把安郡王抱起來的,也是她向太后抱的喜。
安王妃生的是個兒子,太后沒有親眼見到,季嬤嬤卻是看見的,現在再跟她說,這是興國公和寧太妃的計謀,這不是逗太后玩嗎?
死到臨頭了,還百般狡辯,欲博取太后的憐惜,把太后當傻子愚弄,太后能輕饒了他們?
之前,太后一直對安王妃存了幾分憐惜,她是先皇賜給先太子的太子妃,安王妃的父親是位將軍,早些年為先皇擋箭而死,先皇對她多有疼愛,才將她賜婚給先太子,再加上先太子被偷梁換柱的事,和她無關。
看在先皇的面子上,太后才對她網開一面,沒有殺她。
可她為了安郡王撒謊,太后就不能容忍了。
就這樣,安郡王偷雞不成蝕把米,把自己親娘給搭上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冤枉
太后懿旨,處死安郡王,並暴屍三日。
那三天,陽光燦爛。
可是三天之後,就下起了瓢潑大雨,嘩啦啦的從天上落下來,沖刷著地面,像是要將所有的塵埃和污垢洗淨。
雨下了一天兩夜。
這一日早上,天才麻麻亮,清韻就被哭聲吵醒了,睡眼惺忪的從床上爬起來,把睡在一旁的兒子抱在懷裡,輕輕拍著,然後餵奶。
青鶯幾個已經起了,正等在屋外呢,聽到哭聲歇了,就知道清韻起來了,便推開門,進屋伺候。
要她們說啊,王妃根本就沒必要吃這個苦,什麼樣的奶娘請不到,一定要自己喂,夜裡要起兩三回呢,身子骨哪裡熬的住?
丫鬟進屋時,清韻剛餵好奶,小世子在懷裡咯咯的笑呢,清韻抱著孩子站在自己的雙膝上,一臉的溫柔和滿足的笑。
要說遺憾,也不是沒有,就是孩子到現在都還沒有取名字。
雖然兒子是她生的,她有權利決定他叫什麼,可這裡是古代,尤其她抱著的這個還是皇長孫,取名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是要皇上賜名的,連楚北都不能擅自做主,可皇上知道有了皇長孫,就是不傳信回來說給他取什麼名字,這一拖再拖,就到現在了。
清韻就給孩子取了個小名,叫南兒。
這會兒清韻一口一個南兒,南兒嘴裡吐著泡泡,一雙眼睛像極了楚北,黑亮如墨玉,泛著褶褶光輝。
青鶯幾個端著銅盆進屋來,喜鵲去把窗戶打開。
頓時一股徐徐清風吹進來,清新怡人。
喜鵲就笑道,“今兒是個好天氣呢,陽光燦爛,下午能抱小少爺去花園走走。”
昨天雨下的大,清韻窩在屋子裡一整天,就盼著雨停呢,她搖了搖南兒,又將他放在床榻上,拿了東西給他玩,就起了身。
她穿著一身鵝黃色裡衣,秋荷捧了衣裳過來,伺候她穿戴。
那邊紫箋幾個已經擺飯了,嗅著香味,清韻就覺得肚子好餓。
只梳了個尋常髮髻,清韻就坐下來用飯。
等她吃完,天邊朝霞絢爛,像是雲錦橫撲天際,美的驚人。
剛歇下象牙銀筷,香蘭就打了珠簾進來,一臉高興的道,“王妃,王爺有信送回來。”
她將信送到清韻跟前。
清韻伸手接了信,她是難得收到楚北的信,倒不是他不願意寫,而是邊關的戰況極少送回來,皇上御駕親征,邊關大小戰事,皇上了如指掌,邊關沒有派人送信回來的必要,一般送信回來,十有八九是缺了什麼,要寧王和朝廷幫忙籌備,送至邊關。
也就這時候,楚北才會捎帶一封信回來。
清韻將信封打開,抽出裡面的信來,信上只有寥寥數字,但清韻看了卻是高興不已。
楚北說,兩個月之內,皇上就會班師回朝了。
這是滿朝文武都期盼的事,只是大家都沒想到,這一仗能這麼快就結束,要知道戰爭打的是民脂民膏,打的越久,戰爭帶來的傷害就越大。
而且之前北晉有和談的想法,只是大錦提出來的要求,北晉做不到,就不會再給第二次機會了,看來皇上是要在兩個月之內滅了北晉朝廷。
有炸藥在,兩個月之內滅了北晉,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把北晉融入大錦,雖然大錦朝朝廷對待百姓溫和,叫北晉百姓羨慕,可他們期盼的是他們有這樣賢明君王,而不是被大錦給滅了。要知道,大錦有多少將士死在北晉人手裡,北晉又有多少男兒死在大錦的刀槍之下。
要想他們能和睦相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任重道遠著呢。
清韻把信疊好,塞進信封里,交給喜鵲拿下去收好。
她淨手,然後去看南兒。
小孩子就是好,無憂無愁,吃飽了就睡了。
清韻閒來無事,拿了繡簍子做針線,剛繡好一朵梅花,外面就傳來一陣哐啷啷東西,銅盆摔地的聲音。
青鶯眉頭皺了皺,“誰啊,這麼毛手毛腳的!”
她一邊說,一邊往外走,要去呵斥人了。
還沒走到珠簾處,紫箋就快步走了過來,一邊道,“王妃,有急事。”
清韻抬頭望著她,紫箋進屋來,福身道,“獻王府派了人來說逸郡王妃動了胎氣,要生孩子了,總管怕出什麼事,特地來請王妃您去一趟。”
清韻聽得一怔,“好端端的,怎麼會動胎氣?”
紫箋搖頭,她不知道。
清韻不敢耽擱,蘇棠兒的預產期還有半個月,太醫每日去給她請脈,好著呢,怎麼會動胎氣早產呢。
怕有什麼急事,清韻就要趕去獻王府。
只是她走了,南兒就不知道怎麼辦了,他太小,不能帶她出門。
不過好在清韻雖然自己奶孩子,但是王府里還是請了奶娘的,就怕清韻什麼時候有事要離府,餓了孩子。
簡單叮囑了幾句,清韻都沒有重新梳妝,就帶著青鶯出了門。
火急火燎的趕到獻王府,總管趕緊迎了上來。
清韻一邊下馬車,一邊問道,“情況如何了?”
總管忙回道,“府里請了穩婆,這會兒正給郡王妃接生。”
接到消息,她沒有耽擱就來了,前後不過小半個時辰,沒有把孩子生下來很正常。
她一邊往王府里走,一邊問道,“郡王妃怎麼就動胎氣了?”
總管就有些支支吾吾了。
清韻瞥了他,問道,“不便說嗎?”
幾個丫鬟齊齊看著她,正巧這時候她們的小世子哭了,清韻就抱著他哄起來。
小世子直往她懷裡拱,明顯是餓了要吃奶。
清韻是自己奶孩子的,雖然幾個丫鬟和蔣媽媽都不贊同,但清韻固執己見,誰也沒轍,而且這麼點在清韻看來是應該的事,還驚動了老夫人和皇后,她們都勸清韻,清韻依然沒有改主意。
生了孩子自己餵養,天經地義,又不是沒有奶水,何必假手於人。
餵了奶,吃飽喝足,孩子就睡了。
清韻就將他放在搖搖床里。
幾個丫鬟站在一旁看著,等清韻直起身子,青鶯就望著她了,她們實在好奇清韻在笑什麼。
可清韻就是一句話不說。
幾個丫鬟撓心撓肺啊,青鶯忍不住要問了,外面進來一丫鬟,上前福身道,“王妃,太后下令明日午時西街菜市口處死安郡王,處以絞刑,而且爆嗮三日。”
這回,不止青鶯幾個愣住了,就連清韻都詫異了,問道,“太后見過安王妃了?”
“見過了,”丫鬟點頭道。
清韻更驚訝,“是太后親自下的令?”
丫鬟點頭如搗蒜,“是太后親自下的命令。”
說了這一句後,丫鬟把知道的倒豆子似的倒出來。
安郡王在太后跟前說了一通,大體他是無辜的,興國公和寧太妃死不足惜,丫鬟聽到這裡,就趕緊稟告清韻知道。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太后宮裡的丫鬟急於想清韻通風報信立功,就錯過了後面的事。
安郡王是一口一個委屈,一臉孺慕的看著太后,可太后聽了非但沒有感動,而且臉更冷了。
她一句話沒說,讓人傳安王妃進宮,詢問於她。
安王妃自然是向著兒子的,她跟太后坦白,她當年生的的確是個女兒。
太后笑了。
然後……賜死了安王妃。
這樣的結果,叫人大吃一驚。
就連安郡王自己都想不到哪裡出了紕漏,明明一切都跟他預想的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他的叫委屈計策雖然好,可惜他對他當年出生的事知道的並不多,寧太妃和興國公死了,死無對證,安王妃是他親娘,肯定會護著他的,所以他說的一板一眼,就像是真有其事。
安王妃生產,太后身份尊貴,自然不可能進產房的,可是太后不去,季嬤嬤卻是進了產房的,她是親眼看著產婆把安郡王抱起來的,也是她向太后抱的喜。
安王妃生的是個兒子,太后沒有親眼見到,季嬤嬤卻是看見的,現在再跟她說,這是興國公和寧太妃的計謀,這不是逗太后玩嗎?
死到臨頭了,還百般狡辯,欲博取太后的憐惜,把太后當傻子愚弄,太后能輕饒了他們?
之前,太后一直對安王妃存了幾分憐惜,她是先皇賜給先太子的太子妃,安王妃的父親是位將軍,早些年為先皇擋箭而死,先皇對她多有疼愛,才將她賜婚給先太子,再加上先太子被偷梁換柱的事,和她無關。
看在先皇的面子上,太后才對她網開一面,沒有殺她。
可她為了安郡王撒謊,太后就不能容忍了。
就這樣,安郡王偷雞不成蝕把米,把自己親娘給搭上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冤枉
太后懿旨,處死安郡王,並暴屍三日。
那三天,陽光燦爛。
可是三天之後,就下起了瓢潑大雨,嘩啦啦的從天上落下來,沖刷著地面,像是要將所有的塵埃和污垢洗淨。
雨下了一天兩夜。
這一日早上,天才麻麻亮,清韻就被哭聲吵醒了,睡眼惺忪的從床上爬起來,把睡在一旁的兒子抱在懷裡,輕輕拍著,然後餵奶。
青鶯幾個已經起了,正等在屋外呢,聽到哭聲歇了,就知道清韻起來了,便推開門,進屋伺候。
要她們說啊,王妃根本就沒必要吃這個苦,什麼樣的奶娘請不到,一定要自己喂,夜裡要起兩三回呢,身子骨哪裡熬的住?
丫鬟進屋時,清韻剛餵好奶,小世子在懷裡咯咯的笑呢,清韻抱著孩子站在自己的雙膝上,一臉的溫柔和滿足的笑。
要說遺憾,也不是沒有,就是孩子到現在都還沒有取名字。
雖然兒子是她生的,她有權利決定他叫什麼,可這裡是古代,尤其她抱著的這個還是皇長孫,取名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是要皇上賜名的,連楚北都不能擅自做主,可皇上知道有了皇長孫,就是不傳信回來說給他取什麼名字,這一拖再拖,就到現在了。
清韻就給孩子取了個小名,叫南兒。
這會兒清韻一口一個南兒,南兒嘴裡吐著泡泡,一雙眼睛像極了楚北,黑亮如墨玉,泛著褶褶光輝。
青鶯幾個端著銅盆進屋來,喜鵲去把窗戶打開。
頓時一股徐徐清風吹進來,清新怡人。
喜鵲就笑道,“今兒是個好天氣呢,陽光燦爛,下午能抱小少爺去花園走走。”
昨天雨下的大,清韻窩在屋子裡一整天,就盼著雨停呢,她搖了搖南兒,又將他放在床榻上,拿了東西給他玩,就起了身。
她穿著一身鵝黃色裡衣,秋荷捧了衣裳過來,伺候她穿戴。
那邊紫箋幾個已經擺飯了,嗅著香味,清韻就覺得肚子好餓。
只梳了個尋常髮髻,清韻就坐下來用飯。
等她吃完,天邊朝霞絢爛,像是雲錦橫撲天際,美的驚人。
剛歇下象牙銀筷,香蘭就打了珠簾進來,一臉高興的道,“王妃,王爺有信送回來。”
她將信送到清韻跟前。
清韻伸手接了信,她是難得收到楚北的信,倒不是他不願意寫,而是邊關的戰況極少送回來,皇上御駕親征,邊關大小戰事,皇上了如指掌,邊關沒有派人送信回來的必要,一般送信回來,十有八九是缺了什麼,要寧王和朝廷幫忙籌備,送至邊關。
也就這時候,楚北才會捎帶一封信回來。
清韻將信封打開,抽出裡面的信來,信上只有寥寥數字,但清韻看了卻是高興不已。
楚北說,兩個月之內,皇上就會班師回朝了。
這是滿朝文武都期盼的事,只是大家都沒想到,這一仗能這麼快就結束,要知道戰爭打的是民脂民膏,打的越久,戰爭帶來的傷害就越大。
而且之前北晉有和談的想法,只是大錦提出來的要求,北晉做不到,就不會再給第二次機會了,看來皇上是要在兩個月之內滅了北晉朝廷。
有炸藥在,兩個月之內滅了北晉,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把北晉融入大錦,雖然大錦朝朝廷對待百姓溫和,叫北晉百姓羨慕,可他們期盼的是他們有這樣賢明君王,而不是被大錦給滅了。要知道,大錦有多少將士死在北晉人手裡,北晉又有多少男兒死在大錦的刀槍之下。
要想他們能和睦相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任重道遠著呢。
清韻把信疊好,塞進信封里,交給喜鵲拿下去收好。
她淨手,然後去看南兒。
小孩子就是好,無憂無愁,吃飽了就睡了。
清韻閒來無事,拿了繡簍子做針線,剛繡好一朵梅花,外面就傳來一陣哐啷啷東西,銅盆摔地的聲音。
青鶯眉頭皺了皺,“誰啊,這麼毛手毛腳的!”
她一邊說,一邊往外走,要去呵斥人了。
還沒走到珠簾處,紫箋就快步走了過來,一邊道,“王妃,有急事。”
清韻抬頭望著她,紫箋進屋來,福身道,“獻王府派了人來說逸郡王妃動了胎氣,要生孩子了,總管怕出什麼事,特地來請王妃您去一趟。”
清韻聽得一怔,“好端端的,怎麼會動胎氣?”
紫箋搖頭,她不知道。
清韻不敢耽擱,蘇棠兒的預產期還有半個月,太醫每日去給她請脈,好著呢,怎麼會動胎氣早產呢。
怕有什麼急事,清韻就要趕去獻王府。
只是她走了,南兒就不知道怎麼辦了,他太小,不能帶她出門。
不過好在清韻雖然自己奶孩子,但是王府里還是請了奶娘的,就怕清韻什麼時候有事要離府,餓了孩子。
簡單叮囑了幾句,清韻都沒有重新梳妝,就帶著青鶯出了門。
火急火燎的趕到獻王府,總管趕緊迎了上來。
清韻一邊下馬車,一邊問道,“情況如何了?”
總管忙回道,“府里請了穩婆,這會兒正給郡王妃接生。”
接到消息,她沒有耽擱就來了,前後不過小半個時辰,沒有把孩子生下來很正常。
她一邊往王府里走,一邊問道,“郡王妃怎麼就動胎氣了?”
總管就有些支支吾吾了。
清韻瞥了他,問道,“不便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