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頁
那個時候,她也猶豫了許久。
她這一生都未曾有過這樣膽大的時候,可只要想著若是連試都不去試一下,她這余後的一生肯定是要後悔的。
因此她不顧旁人的阻攔,跑到了他的面前。
那個時候的她一定難看極了,可她卻不後悔,她前十多年,循規蹈矩從來不敢有一絲錯,禮儀規範的就連宮中的貴人都常常誇起她,可再好聽的名聲又有什麼用?若是連自己的未來都不去爭一爭,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
所以…
她很慶幸那一次的膽大。
外間行人漸漸多了起來,伴隨著外頭的歡鬧聲,是許婉看著趙盱柔聲說道:“我也很慶幸。”
慶幸你我能夠在一起。
作者有話要說: 趙盱和許小姐的故事,正文沒怎麼提,所以就在番外圓滿了下~
第167章 番外(完)
雲禧十五年。
江南魚米之鄉慣來是繁華而又熱鬧的, 此時一輛馬車正穿梭在長街上,趕車的是一個身穿黑衣的男子, 而他的身旁是一個身穿水碧色的婦人, 卻是暗一和水碧。
他們這一行人正從邊城過來,大概是馬車步入了這南地, 連帶著身上的那股子黃沙氣也消散了不少,瞧著前頭一座刻有“嘉興樓”的標誌,水碧便轉過頭朝裡頭笑著說道:“主子,夫人, 我們快到了。”
她這話剛落, 裡頭便傳來了一道綿軟的女聲:“到了嗎?”
緊跟著是一隻保養得極好的纖纖素手掀起了一角車簾, 車簾被掀起, 裡頭的光景倒也能夠窺見幾分。如今手握車簾的正是一個美貌婦人,她的面容清麗, 右側臉頰上有一顆小痣, 一雙眼睛也不知是不是剛剛睡醒的緣故還添著幾分水意, 這般望過去竟也辨不出她如今是何年紀了。
她就這樣握著車簾看著外頭, 在看到“嘉興樓”三字的時候便輕笑著說道:“幾年未曾來了,倒也怪有些想念那處的味道了。”
等這話說完——
裡頭便又傳來了一道男聲:“你若喜歡, 把裡頭的大廚請回去便是, 也省得你總記著。”
女子耳聽著這話便落下了手中的車簾,往身後看去,端坐在軟榻上的那個男人著一身玄服,滿頭青絲僅用一支玉簪束起, 他如今也有四十的年紀了,或許是因為歲月的沉澱,倒是讓他的面容也少了些年少時候的淡漠,多了些儒雅。
除了那雙眼睛,仍舊黑沉沉得,恍若一口幽深的古井。
不過在看到婦人朝他看來的時候,他眼中的那抹黑沉也就漸漸散開,化作幾分笑意…他合了手中的書,而後是伸手拂過婦人微亂的頭髮,跟著是又一句:“不喜歡?”
“再好的美味佳肴日日享用也就失了味道…”婦人一面說著話,一面是笑著朝人倚去,她任由男子撫著她的面容,口中是又繼續說道:“何況如今你我每年都會出來,路過的時候吃上一口,豈不正好?”
男子聞言倒也未再多說什麼,只是依舊握著她的手,攬著她的腰肢坐著。
兩人正是沈唯和趙睢。
當年沈唯誕下一雙兒女後便被迎入了中宮,她所生的兒子在滿月禮上就被封為太子,女兒也被賜了“安平”作為封號。此後十餘年,番邦小國因為趙睢的名聲不敢進犯,慶雲國中也實屬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那些曾今對沈唯有過質疑的大臣也早在沈唯誕下兒女之後歇了心思。
自然,也有些大臣覺得後宮只沈唯一人實在不像話,時常會上摺子勸諫趙睢選秀,不過每回那些大臣呈上去的摺子沒過去多久,趙睢便會賞賜不少女人進他的府邸…那段時日,汴梁城中還當真是每日趣聞不斷。
不是今日李姓大臣家吵翻了天,就是明日許姓大臣妻妾哭斷了腸。
久而久之,這朝中誰還敢說道這些?
後來,太子日益長大,自從他可以掌政之後,趙睢和沈唯兩人就時常把朝中事務拋給太子,去外頭遊玩。這次他們就是剛從邊城探望霍飛光和梁令岳回來,要回汴梁的時候路過江南,索性便打算在這處歇歇腳,也滿足下沈唯的口腹之慾。
馬車已經停下。
水碧和暗一也早已搬好了腳凳置在外頭。
趙睢先行下了馬車,而後是扶著沈唯一道走下了馬車。
嘉興樓的吃食一直遠近聞名,因此縱然如今還未到飯點,此處也已很是熱鬧,幾人倒也未曾避諱,只舉步往裡頭走去。那原先坐在大廳中說話的吃客在瞧見這一行人進來,還是忍不住有些微怔,就連原先的說話聲也都停了下來。
走在前頭的一男一女,雖然並未作什麼打扮,可身上的貴氣卻是怎麼也掩不住,尤其是配著那一副面容,更是讓人有些心神微怔。
不過他們也委實不敢多看。
那名玄衣男子雖然什麼也不曾說,面上的神色也依舊是淡淡的模樣,可只要他們的眼神落到他身側那名婦人的時候,他那輕飄飄恍若似無的眼神看過來,總讓人覺得身後冒出冷汗,就跟有一把利劍懸在他們的頭頂一樣。
沈唯看著趙睢這幅模樣,眼中的笑意卻是又深了些。
她也未說什麼,只是輕輕拉了拉他的袖子,等到他收回了眼,而後才與人一道朝二樓走去。
包廂已經備下,正是舊時他們常坐的地方。
她這一生都未曾有過這樣膽大的時候,可只要想著若是連試都不去試一下,她這余後的一生肯定是要後悔的。
因此她不顧旁人的阻攔,跑到了他的面前。
那個時候的她一定難看極了,可她卻不後悔,她前十多年,循規蹈矩從來不敢有一絲錯,禮儀規範的就連宮中的貴人都常常誇起她,可再好聽的名聲又有什麼用?若是連自己的未來都不去爭一爭,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
所以…
她很慶幸那一次的膽大。
外間行人漸漸多了起來,伴隨著外頭的歡鬧聲,是許婉看著趙盱柔聲說道:“我也很慶幸。”
慶幸你我能夠在一起。
作者有話要說: 趙盱和許小姐的故事,正文沒怎麼提,所以就在番外圓滿了下~
第167章 番外(完)
雲禧十五年。
江南魚米之鄉慣來是繁華而又熱鬧的, 此時一輛馬車正穿梭在長街上,趕車的是一個身穿黑衣的男子, 而他的身旁是一個身穿水碧色的婦人, 卻是暗一和水碧。
他們這一行人正從邊城過來,大概是馬車步入了這南地, 連帶著身上的那股子黃沙氣也消散了不少,瞧著前頭一座刻有“嘉興樓”的標誌,水碧便轉過頭朝裡頭笑著說道:“主子,夫人, 我們快到了。”
她這話剛落, 裡頭便傳來了一道綿軟的女聲:“到了嗎?”
緊跟著是一隻保養得極好的纖纖素手掀起了一角車簾, 車簾被掀起, 裡頭的光景倒也能夠窺見幾分。如今手握車簾的正是一個美貌婦人,她的面容清麗, 右側臉頰上有一顆小痣, 一雙眼睛也不知是不是剛剛睡醒的緣故還添著幾分水意, 這般望過去竟也辨不出她如今是何年紀了。
她就這樣握著車簾看著外頭, 在看到“嘉興樓”三字的時候便輕笑著說道:“幾年未曾來了,倒也怪有些想念那處的味道了。”
等這話說完——
裡頭便又傳來了一道男聲:“你若喜歡, 把裡頭的大廚請回去便是, 也省得你總記著。”
女子耳聽著這話便落下了手中的車簾,往身後看去,端坐在軟榻上的那個男人著一身玄服,滿頭青絲僅用一支玉簪束起, 他如今也有四十的年紀了,或許是因為歲月的沉澱,倒是讓他的面容也少了些年少時候的淡漠,多了些儒雅。
除了那雙眼睛,仍舊黑沉沉得,恍若一口幽深的古井。
不過在看到婦人朝他看來的時候,他眼中的那抹黑沉也就漸漸散開,化作幾分笑意…他合了手中的書,而後是伸手拂過婦人微亂的頭髮,跟著是又一句:“不喜歡?”
“再好的美味佳肴日日享用也就失了味道…”婦人一面說著話,一面是笑著朝人倚去,她任由男子撫著她的面容,口中是又繼續說道:“何況如今你我每年都會出來,路過的時候吃上一口,豈不正好?”
男子聞言倒也未再多說什麼,只是依舊握著她的手,攬著她的腰肢坐著。
兩人正是沈唯和趙睢。
當年沈唯誕下一雙兒女後便被迎入了中宮,她所生的兒子在滿月禮上就被封為太子,女兒也被賜了“安平”作為封號。此後十餘年,番邦小國因為趙睢的名聲不敢進犯,慶雲國中也實屬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而那些曾今對沈唯有過質疑的大臣也早在沈唯誕下兒女之後歇了心思。
自然,也有些大臣覺得後宮只沈唯一人實在不像話,時常會上摺子勸諫趙睢選秀,不過每回那些大臣呈上去的摺子沒過去多久,趙睢便會賞賜不少女人進他的府邸…那段時日,汴梁城中還當真是每日趣聞不斷。
不是今日李姓大臣家吵翻了天,就是明日許姓大臣妻妾哭斷了腸。
久而久之,這朝中誰還敢說道這些?
後來,太子日益長大,自從他可以掌政之後,趙睢和沈唯兩人就時常把朝中事務拋給太子,去外頭遊玩。這次他們就是剛從邊城探望霍飛光和梁令岳回來,要回汴梁的時候路過江南,索性便打算在這處歇歇腳,也滿足下沈唯的口腹之慾。
馬車已經停下。
水碧和暗一也早已搬好了腳凳置在外頭。
趙睢先行下了馬車,而後是扶著沈唯一道走下了馬車。
嘉興樓的吃食一直遠近聞名,因此縱然如今還未到飯點,此處也已很是熱鬧,幾人倒也未曾避諱,只舉步往裡頭走去。那原先坐在大廳中說話的吃客在瞧見這一行人進來,還是忍不住有些微怔,就連原先的說話聲也都停了下來。
走在前頭的一男一女,雖然並未作什麼打扮,可身上的貴氣卻是怎麼也掩不住,尤其是配著那一副面容,更是讓人有些心神微怔。
不過他們也委實不敢多看。
那名玄衣男子雖然什麼也不曾說,面上的神色也依舊是淡淡的模樣,可只要他們的眼神落到他身側那名婦人的時候,他那輕飄飄恍若似無的眼神看過來,總讓人覺得身後冒出冷汗,就跟有一把利劍懸在他們的頭頂一樣。
沈唯看著趙睢這幅模樣,眼中的笑意卻是又深了些。
她也未說什麼,只是輕輕拉了拉他的袖子,等到他收回了眼,而後才與人一道朝二樓走去。
包廂已經備下,正是舊時他們常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