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後霍仲孺這個渣男還另娶妻室,完全不認與衛少兒的這段艷情和霍去病這個兒子。霍去病長大成人後,偶然得知自己的父親還在世,竟不計前嫌,在打仗途中親自去找他下跪認親,還給他送錢送宅子;甚至對霍仲孺妻室所生的嫡子,也就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還大力提攜。

  對待拒不承認自己的生父以及素未謀面的弟弟,霍去病都能如此孝順與大氣的給予照應,更何況是給了他再生為人機會的這具身體的血親呢。

  能如此顧及霍家奶奶和霍小弟,這才是真正的霍去病原本的為人素質。

  “而且這次回去,我打算告知霍家祖母,我與你的關係。”霍去病接下來的話,將正在神遊天際回顧歷史資料的小胖子給帶了回來:“我查過年曆,10月26日是結婚成禮的好日子。”

  “啥?”這回小胖子驚呆了:“你這結婚的意思是,還要辦婚禮?”

  許涵之前本以為霍去病說的結婚,就是得到兩邊家長的同意就算結了,可他完全沒想過霍去病還要辦婚禮。

  將軍大人微微用力捏了一把小胖子的臉蛋,語氣極為嚴肅:

  “當然!大漢重禮。婚禮更是大漢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我既生為漢朝子民,怎可不顧此等大禮?”

  大概是談到原則性的問題,霍去病的態度頗為強硬,話語間還不知不覺帶了一絲古意。

  “呃……辦!婚禮當然要辦!你怎麼安排,我都聽你的。”小胖子見將軍的眉頭微蹙,趕緊討好地用手給他揉了揉眉心。

  於是,十天之後,地瓜先生與土豆先生,帶著重要的革命任務踏上了返鄉的旅途。

  ……

  地瓜先生的老家在山西省臨汾西南邊的霍家村。

  許涵和霍去病坐火車到達臨汾的火車站轉車時,交通還挺便捷。

  畢竟是歷史悠久的“華夏第一都”,臨汾作為西南經濟重鎮,市中心也十分繁華,途經臨汾的城中心,還能看到著名的平陽鼓樓,氣勢雄偉,古韻濃郁。

  汽車開過臨汾城中心,往西南面行駛,一路繁華雖漸漸淡去,卻能路過不少罕見的古建築,比如始建於晉代的堯廟、唐貞觀年間的鐵佛寺和大雲寺等。

  七月盛夏,又是中午,日頭毒辣,因此一路上都鮮少有人經過,唯有隨處可見的黃土默默無聲的歡迎著旅途中的客人。

  霍家村地處臨汾西南隅比較邊緣的地帶,不算很偏僻,但離市區也著實不近。

  重生之後的霍去病,和許涵一樣,也是頭一次去霍家村。因此兩人兜兜轉轉,多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在當地老鄉的幫助下找到正確的路。

  霍去病在要回霍家村之前就已經與霍熊飛聯繫過。

  霍熊飛知道大哥摔壞了腦子不記得回老家的路,本來是說好要到臨汾火車站去接他們的,可沒想到一大早就被隔壁村表姑母家拉去幫忙迎親去了,再要趕去火車站,時間已然不夠,所以只能改成在村口等著接哥哥和許涵。

  時隔幾月未見,霍小弟一見到大哥和一起走到村口的許涵,很是興奮,老遠就朝兩人猛揮手。

  也許這天一直都在外頭忙碌,霍小弟的臉被太陽曬得通紅,額頭上也有不少汗水。

  他三兩步就跑上前來,激動地摟了摟霍去病,而後又興高采烈的和許涵握手。

  三人一路走一路說,約莫走了十來分鐘,總算到了地方。

  推開像是重新粉過漆的木製院門,許涵和霍去病在霍小弟的帶領下,終於抵達“地瓜先生”家。

  霍家和很多當地的農家一樣,有著獨立的二層小樓,但從牆壁外斑駁的痕跡能看出,這小樓已經修了有些年頭了。

  進了霍家大門是一個小院,院口處有一方石井,院子的左側擺著一張矮木桌和幾隻木製的小凳,右邊則有一些曬框和曬籃,其上鋪著不少干辣椒和八角、桂皮等佐料。

  “奶!我哥他們回來了!”霍熊飛亮著嗓子朝木門大開的屋子裡喊道。

  霍小弟居然沒和當地的老鄉們一樣說方言,而是朝他奶奶說的普通話?許涵歪了歪頭,微微有些詫異。

  “哎!”裡面很快響起一聲回應,聽聲音並不蒼老,反而透著一股清靈的爽利。

  許涵好奇地將視線從院中那些曬的干辣椒和調料移往屋子的大門口,恰巧看見一位頭髮銀白,可容貌卻相當年輕的老人(?)從屋子裡慢悠悠地走出來。

  “許哥你別介意,我奶身體最近不太好,剛才一直在裡屋躺著,所以沒能和我一起來迎你們。”霍小弟抹了一把臉側滴下來的汗水,憨厚的對許涵笑著說。

  “不會。”許涵也笑著朝他搖搖頭。

  霍奶奶的步子有些慢,這時才拄著拐杖走到兩人面前。

  霍去病喚了她一聲,剛想伸手去扶她,卻見她笑眯眯地拉起許涵的手,渾濁的眼珠來回打量著許涵的臉:“地瓜回來啦,你旁邊這位就是許涵先生吧?”

  許涵:“……?”

  霍去病:“……?”

  霍小弟嗨了一聲,黑紅的臉上現出幾分尷尬:“奶,你拉錯人啦。旁邊那個才是我哥,你拉著的那位是許哥。”

  “哦哦。小伙子,別介意啊,老太婆我歲數大啦,眼花。”霍奶奶歉然地拍了拍許涵的手背,而後轉頭對霍去病說:“地瓜你們快來屋裡坐,屋裡涼快,別都在外頭站著,太陽曬著多熱。”

  許涵望著老太太消瘦卻挺拔的背脊,和陽光下也顯得頗為細膩光滑的皮膚、閃閃發亮的銀髮,感覺十分怪異。

  剛才在進村的路上,霍小弟曾和他說過一些霍奶奶的事,說老人家60多歲了,身體不好,經常生病,視覺和聽覺也有一些衰弱退化的跡象,所以霍奶奶在許涵的想像中是一位頭髮花白、老態龍鐘的老太太。

  可親眼見到這位老太太(?)的頭髮卻是像雪一樣的銀白,皮膚細膩,走路雖然慢,卻不是那種老態盡顯的慢,而是悠然的慢。

  而且,無論是從她的穿著打扮、她所說的語言,還是她所展現出來的氣質,都與當地村民毫無相似相類之處,這一點也相當可疑。

  好像只有臉色蒼白這一點,和霍小弟說她身體不好的這話相吻合……

  這位老人家,怎麼給人的感覺這麼奇怪呢?並且她居然會將自己和霍去病認錯?這點才是最讓許涵感到驚訝的。

  “來,喝點茶。這麼遠趕回來,路上一定很辛苦吧。”沒有太多的時間給許涵細想,霍奶奶從窗台上端來幾杯早已泡好的茶。

  茶杯被置於面前的桌子上,一股清香撲面而來。許涵對茶葉一向都有些研究,一看杯中的茶葉,更是感到奇怪。

  這裡是山西臨汾,按道理來說霍奶奶應該會給他們沖泡當地的茶飲。可眼前這青嫩的芽葉,分明就是丹陽的吟春碧芽。

  直到這會兒,許涵實在是憋不住了,於是好奇地問霍奶奶:“奶奶,您不是這裡人嗎?普通話很標準呢,一點兒口音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