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幾十年的交道打下來, 凌夏此人她最為了解。
她看著一副整天忙忙碌碌停不下來的樣子。可與其說她事業心重,還不如說她心軟。
這些年裡:何處有遭災了,她要管;何處出瘟疫了,她要管;甚至哪處有拐子擄人成風了,她也要管。
明明並不會帶給她任何名利的事,人卻做的津津有味的,簡直一活聖母!
況凌夏那人對顧氏一個丑夫,簡直寵到骨子裡去了。
純親王府的福蕤郡公(天恩)都快二十幾了,不許人家也不成親,也不見這兩口子急。
更重要的是,這兩人大婚二十六載,除了福蕤這一個獨生子外,就再也沒有生養過。
年少時凌雲知道他們夫妻感情好,但也對凌夏宣稱的再無異性子之說嗤之以鼻。
但她卻真做到了。
這些年裡,不管有多少誘惑,她都能堅定不移的說聲“不”……這看著並不難,但古往今來,多少恩愛夫妻,都敗在這一聲拒絕上。
能對發夫這般重情重諾的人。
就是讓她做了皇帝,這帝位遲早也能傳到凌家人的手裡。
所以她究竟是不是自己嫡親的妹妹又有什麼要緊呢?
……
凌夏的登基大典舉行的還是很順利的,眾臣山呼萬歲,四海皆道如意。
連坤寧宮養的幾個小八哥,也被底下的太監們教的甚是嘴甜。
顧澤搬進後宮的第一天,那幾個紅嘴綠豆眼兒的小八哥一邊撲騰騰著飛,一邊怪聲怪調的叫:“皇后殿下美若天仙,皇后殿下美若天仙,皇后殿下美若天仙……”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調/教的,但一時間十幾隻學舌鳥兒異口同聲地拍馬屁,場面還真有種“星宿老怪,法力無邊”的詭異感。
顧澤的臉當場就黑了!
凌夏反應過來後,也差點兒笑進了桌子底下……這群小太監也不知道是太機靈了,還是太缺心眼兒。
這大明朝上上下下,哪個不知道純親王府的正夫長得醜。
這要是其他男人,一進宮門,就在聖上面前出這麼大醜,非得把人剝皮抽筋了不可。
他們倒好,哪壺不開提哪壺。
凌夏看這群小太監都快被嚇死了,忍著笑吟聲道:“賞!朕的皇后本來就風華絕代。”
小太監們一聽這話,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心頭又有點兒酸酸的:聖上可真可憐啊!
…
…
當皇帝的日子比想像中的更辛苦,不僅凌夏,連顧澤也不得安寧。
凌夏還好,就是起床起得早一點,然後每天跟一幫子老狐狸打機鋒。
看看哪裡又受災了,需不需要朝廷免稅、賑災;聽聽邊境的駐軍發來賀電,說草原上的異族今年還是沒來搶東西;翻一翻密折,品一品哪裡的官員又貪贓枉法,草菅人命了……
這些問題倒不難辦,畢竟這些事只要把住“是非曲直”這四個字,屁股不要歪,就算上手慢一點,但怎麼也能妥善處理。
比較傷腦筋的,還是黨爭這種事兒,一群吃飽了撐得沒事幹的官員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
根本不講什麼大是大非,青紅皂白,只要一抓住對頭的小辮子,就在朝堂上瘋狂地diss對方。
大有種……抓住一切機會搞死了你,我才能上位的荒謬感。
關於這種行為,凌夏只能說:還是作業太少……呸,還是公務太少了。
這幫子走科舉上來的官員,最擅長的就是以聖人之言為藉口,發散曲解聖人之意,並以這些被扭曲過得玩意兒大打口水仗。
仿佛哪個不會這麼一手,就枉為讀書人了。
而這些人整天都忙著拉小圈子排除異己,開辯論會。那公務誰干呢……當然是師爺、幕僚們了!
種花明、清時代,官場上有句俗言:無皂不成衙,無胥難為部。
這話就充分的顯示了一衙之內師爺、主簿等的重要性。
科考取官的大人們整天忙著撕逼、拉關係,而作為幕僚,師爺們就得承擔衙門大部分的工作量。
可饒是如此,撕逼吃瓜也消耗了黨爭官員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如此一來,公務的辦事效率可想而知。
當然,不搞黨爭老老實實幹活的官員也不是沒有——可太少了,要不是數量實在稀少,純臣/直臣也不會那麼受帝王青睞。
其實凌夏也挺能理解官員不好好當差,搞小團體的原因。
因為歷史證明,往往最先跪的,都是不參與黨爭的官員。
有黨派的官員不管是被人構陷出了事,還是真的貪贓枉法,知法犯法了。
不管是為了本派的公信力,還是保全黨派的有生力量,都有本派的大佬們盡力周旋著。
這死刑判死緩,死緩改流放,皇帝要是忘性大了,過幾年來一個大赦天下,人就又召回來了。
可沒黨派的……有皇帝撐腰的還好;沒有的,呵呵,您死就死了吧!
誰讓不是我們的人呢。
朝廷上的資源就那麼些,有人死了就有人把位置空出來,大家都巴不得呢。
可理解歸理解,但凌夏本人對這種不干正事兒,還相互構陷的飯圈文化深惡痛絕。
她看著一副整天忙忙碌碌停不下來的樣子。可與其說她事業心重,還不如說她心軟。
這些年裡:何處有遭災了,她要管;何處出瘟疫了,她要管;甚至哪處有拐子擄人成風了,她也要管。
明明並不會帶給她任何名利的事,人卻做的津津有味的,簡直一活聖母!
況凌夏那人對顧氏一個丑夫,簡直寵到骨子裡去了。
純親王府的福蕤郡公(天恩)都快二十幾了,不許人家也不成親,也不見這兩口子急。
更重要的是,這兩人大婚二十六載,除了福蕤這一個獨生子外,就再也沒有生養過。
年少時凌雲知道他們夫妻感情好,但也對凌夏宣稱的再無異性子之說嗤之以鼻。
但她卻真做到了。
這些年裡,不管有多少誘惑,她都能堅定不移的說聲“不”……這看著並不難,但古往今來,多少恩愛夫妻,都敗在這一聲拒絕上。
能對發夫這般重情重諾的人。
就是讓她做了皇帝,這帝位遲早也能傳到凌家人的手裡。
所以她究竟是不是自己嫡親的妹妹又有什麼要緊呢?
……
凌夏的登基大典舉行的還是很順利的,眾臣山呼萬歲,四海皆道如意。
連坤寧宮養的幾個小八哥,也被底下的太監們教的甚是嘴甜。
顧澤搬進後宮的第一天,那幾個紅嘴綠豆眼兒的小八哥一邊撲騰騰著飛,一邊怪聲怪調的叫:“皇后殿下美若天仙,皇后殿下美若天仙,皇后殿下美若天仙……”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調/教的,但一時間十幾隻學舌鳥兒異口同聲地拍馬屁,場面還真有種“星宿老怪,法力無邊”的詭異感。
顧澤的臉當場就黑了!
凌夏反應過來後,也差點兒笑進了桌子底下……這群小太監也不知道是太機靈了,還是太缺心眼兒。
這大明朝上上下下,哪個不知道純親王府的正夫長得醜。
這要是其他男人,一進宮門,就在聖上面前出這麼大醜,非得把人剝皮抽筋了不可。
他們倒好,哪壺不開提哪壺。
凌夏看這群小太監都快被嚇死了,忍著笑吟聲道:“賞!朕的皇后本來就風華絕代。”
小太監們一聽這話,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心頭又有點兒酸酸的:聖上可真可憐啊!
…
…
當皇帝的日子比想像中的更辛苦,不僅凌夏,連顧澤也不得安寧。
凌夏還好,就是起床起得早一點,然後每天跟一幫子老狐狸打機鋒。
看看哪裡又受災了,需不需要朝廷免稅、賑災;聽聽邊境的駐軍發來賀電,說草原上的異族今年還是沒來搶東西;翻一翻密折,品一品哪裡的官員又貪贓枉法,草菅人命了……
這些問題倒不難辦,畢竟這些事只要把住“是非曲直”這四個字,屁股不要歪,就算上手慢一點,但怎麼也能妥善處理。
比較傷腦筋的,還是黨爭這種事兒,一群吃飽了撐得沒事幹的官員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
根本不講什麼大是大非,青紅皂白,只要一抓住對頭的小辮子,就在朝堂上瘋狂地diss對方。
大有種……抓住一切機會搞死了你,我才能上位的荒謬感。
關於這種行為,凌夏只能說:還是作業太少……呸,還是公務太少了。
這幫子走科舉上來的官員,最擅長的就是以聖人之言為藉口,發散曲解聖人之意,並以這些被扭曲過得玩意兒大打口水仗。
仿佛哪個不會這麼一手,就枉為讀書人了。
而這些人整天都忙著拉小圈子排除異己,開辯論會。那公務誰干呢……當然是師爺、幕僚們了!
種花明、清時代,官場上有句俗言:無皂不成衙,無胥難為部。
這話就充分的顯示了一衙之內師爺、主簿等的重要性。
科考取官的大人們整天忙著撕逼、拉關係,而作為幕僚,師爺們就得承擔衙門大部分的工作量。
可饒是如此,撕逼吃瓜也消耗了黨爭官員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如此一來,公務的辦事效率可想而知。
當然,不搞黨爭老老實實幹活的官員也不是沒有——可太少了,要不是數量實在稀少,純臣/直臣也不會那麼受帝王青睞。
其實凌夏也挺能理解官員不好好當差,搞小團體的原因。
因為歷史證明,往往最先跪的,都是不參與黨爭的官員。
有黨派的官員不管是被人構陷出了事,還是真的貪贓枉法,知法犯法了。
不管是為了本派的公信力,還是保全黨派的有生力量,都有本派的大佬們盡力周旋著。
這死刑判死緩,死緩改流放,皇帝要是忘性大了,過幾年來一個大赦天下,人就又召回來了。
可沒黨派的……有皇帝撐腰的還好;沒有的,呵呵,您死就死了吧!
誰讓不是我們的人呢。
朝廷上的資源就那麼些,有人死了就有人把位置空出來,大家都巴不得呢。
可理解歸理解,但凌夏本人對這種不干正事兒,還相互構陷的飯圈文化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