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不想你有危險,粱澤也不想。”邢桐拒絕了她。

  “可是我怕我再也見不到他了,現在去,最起碼還能見他一面。我保證我會躲的遠遠的,不讓狼妖傷害到我。”三三保證道。

  三三的央求很有效,因為邢桐明白她的意思。他總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所以最後他還是帶上了三三。

  在馬上車,邢桐將這麼些年來的準備告訴了三三。

  那年聖上駕崩後,謀逆的親王沉寂了一段時日,同時與他勾結的官員都消失隱匿起來。邢桐沒有辦法將那些與之勾結的官員一一抓獲,只得暗中調查,這一查便是十年。十年間,有大大小小的官員露出馬腳,被他抓獲。但還有一些老狐狸藏的太深,他抓不到。

  易青瀾知道所有的事,包括他父親如何死,他自己如何死而復生。重獲新生的易青瀾擁有法力,不知道是因為體內有妖血的緣故,還是他被仙君所救的緣故。他一心想要報仇,想要剷除狼妖一派。他幫著邢桐調查朝中官員,他同意與宋丞相四小姐成親,便是想藉此查查宋丞相的底細。他在與宋家多次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宋府上空時常有冤魂飄動,且府內常有結界。他斷定,宋丞相也是與妖物勾結在一起的人。

  這次易太傅被陷害,也是想將計就計,引蛇出洞。畢竟,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徹底剷除狼妖。

  在易太傅入獄後,易青瀾布在城中的暗線終於發現宋夕涵在為誰做事。他們看到宋夕涵悄悄去國師府見了沈寧禾,易青瀾及邢桐由此斷定,狼妖便是那宋寧禾。

  邢桐一直知道十年前抓獲的狼妖是假的,因為在他們結案後,城中還是有人離奇死亡。他沒有將此事告訴沈寄青,是怕他知道後更痛苦。因為這樣的話,睿兒姐弟就是白死了,他會更自責。他將沈寄青調離王城,也是希望他能平復心情,淡忘那些傷痛。可惜誰知,這麼多年,沈寄青還是一直放不下這個心結,以至於無意中將睿兒的魂魄扣在了凡間許久。

  “聖上怎麼想?”三三最關心的問題是這個。

  如果如沈寄青所言,他是注重皇家顏面的,想要封鎖當年的往事,那麼就算邢桐他們聯手將狼妖殺了,他們最後也不會活命。

  “聖上遠沒有看起來那麼迂腐。如果不是他故意放寬了對我的管束,我這幾年,也不能拿那些官員怎麼樣。”邢桐分析道。

  朝中官差職權變動,勢必牽一髮而動全身,邢桐能拿下那些與狼妖有過勾結的官員,沒有皇帝暗中允許,是不可能實行的。

  “我與易青瀾所有的行動都是在計劃之中,那麼三三你呢?你是怎麼回事?你與狼妖做了什麼交易,能讓他決定放我們一馬。”邢桐定定望向三三。

  因為邢桐想要做的事是有可能需要豁出性命的,所以他對每個人都會懷疑一下,包括三三。他知道三三與沈寧禾有往來,所以當他身陷大理寺時,對她有過懷疑,三三是不是與狼妖其實是一夥的。

  但是剛剛他被放出大理寺,沈寄青來接他,得知是三三與狼妖做了交易,狼妖才答應將他們放出。就此,邢桐不再懷疑三三。

  “他說他要娶我,我答應他了。”三三誠實道。見邢桐聽後面露厲色,一幅要“教訓”自己的樣子,又急急補充道:“我又不傻,等他放了你們,我難道不會跑嗎。”

  “三三,此事還是太兇險了,你以後萬不可以自行做決定。”邢桐後怕地搖搖頭。

  “我知道了,以後我天天跟著你們,不讓你們出事,也不讓自己出事。”三三討巧賣乖道。

  “唉……你啊!”邢桐聞她此言,無奈地直搖頭。

  沈寧禾答應幫三三救人,用的不是什麼好方法。他找到一個替死鬼,控制了他的心神,讓他去跟皇上說,那把匕首是自己栽贓給易太傅的。

  替死鬼就是宋丞相,他被人揭發在家中私藏官銀。朝廷派人調查,在他臥室里搜出了兩把刻有易家標誌的匕首,由此被抓。他被押到皇帝面前,拒不否認,說栽贓的理由是太傅與自己不和,想要掰倒他,提拔自己人坐到那個位置上。

  他說的有頭有臉,皇帝不知道出於哪種心思,真就將易家父子與邢桐放了,同時將宋丞相關了起來。

  這時,易青瀾進宮告發了沈寧禾,說宋丞相是聽了他的旨意,才栽贓的易家。他沒有證據,只求當面與沈寧禾對峙。皇帝聞言,又召了沈寧禾入宮。

  易青瀾趁此機會,派人到國師府,假傳沈寧禾的命令,將三三接了出來。他原本的打算是一口氣將他送出關外,但是不曾想,三三死活不肯走,轉頭就回來了。

  “如果不是為了你,小澤不會這麼急切的和沈寧禾正面對決。所以三三,你不要辜負他的良苦用心。他這段時間疏遠你,也是想保護你。”邢桐解釋道。

  “他不該瞞著我,不該故意疏遠我。我是什麼人,他不清楚嗎?他這麼做,只會讓我傷心!”三三怨憤道。

  三三一直覺得,愛一個人,就該給他她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三三與邢桐趕到宮中,局勢已經有些劍拔弩張。易青瀾與沈寧禾對峙,但是沒有證據,便想要傳喚沈寧禾府中的下人。他說沈寧禾府上的人都不是正常人,而是被沈寧禾控制了心神的活死人。但因為沈寧禾是朝廷命官,位高權重,如果沒有明確的證據就過去抓人,事後調查結果若不是易青瀾說的那樣,皇帝也會比較難做。因為朝中大臣會覺得他們的君主可以胡亂聽信無知小輩的讒言,對自己不信任,到時人心動盪,皇帝的龍椅也坐不踏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