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張萊擦了擦眼淚,看她取了支針管,針頭扎破橡膠,扎進一個小玻璃瓶里,汲完瓶中透明液體,又扎入劉珂的血管,推著活塞,藥液流入血液之中。這時,劉珂才哼了一聲。
護士速度很快,不到兩分鐘,就讓劉珂自己摁著棉花團走了。
好像有什麼,在她尚懵懂的記憶中殘留下來。
那名護士長相普通,看過即忘,可她當時的動作、姿態,張萊怎麼也忘不掉。
高中畢業後,劉珂問她想做什麼,張萊驀地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脫口而出:護士。好像,這不是一時之念,而是長期以來的理想。
劉珂自己沒主意,回家問了爸媽,覺得護理可以,又確實想和張萊一起,便一道上了醫專。
所以,不僅僅是“共過生死”,還有這一層。
其實就像張萊對護士“一見鍾情”,劉珂也曾對“老師”動心過。
高中班主任出差兩天,找了個代課老師。很年輕,二十多歲。穿一襲長裙,一頭長髮燙了波浪卷。這在那時,是很時髦的打扮。
在班主任的魔爪下苟活了這麼久,陡然來這麼一個溫溫柔柔的老師,他們很不適應。
不過很快他們就愛上了她。
只知道老師姓趙,不知何名。她上課不愛叫同學看課本,總是像閒聊一樣,東扯西扯,最後一節課過完了,課文也沒教到一半。但他們都聽得出來,她是見過世面的。她聊美國,聊政治,聊藝術,還聊課本上沒有的詩人的八卦。
以前劉珂上語文課,不是看課外書,就是睡覺。那兩天,她卻破天荒地,撐著下巴,聽老師講“課”。
班主任回來,她還失落了很久。她第一次那麼喜歡一個老師。
她身上有很多他們所不具有的東西。它有著極強吸力,緊緊地吸住劉珂全部注意力。
可惜,她一走,她身上的特質,連帶著那種吸力,一起消失了。
*
在醫專里,劉珂就是級花。她的名聲都傳去隔壁工大醫學系了。
醫學系是陰盛陽衰的重災區,還都是些頭髮稀疏、木頭木腦的男生,單身率特高。
醫專和隔壁大學醫學系一起去醫院實習,有個男生,學臨床學的,大三。對劉珂一見鍾情,實習結束,他就開始追求劉珂。他只要一得空,就跑來給劉珂送奶茶、零食,幫她打水、買感冒藥,殷勤得不行。
戲劇性的是,張萊也喜歡上了他。當然,直到他們在一起,又分手,她也沒告訴過任何人。
他們在一起半年多,劉珂也帶他見過父母。他母親是個勢利眼,嫌她家條件不好,百般阻撓,後來就黃了。
雖是他提出的分手,可他比被甩的劉珂還要死要活。
聽他朋友說,請了兩天假,在上課時也心不在焉,被老師批評了好幾次。中午吃飯也沒食慾,塞幾塊餅乾了事。
這是把心、魂都丟劉珂那兒了。
張萊不忍心見喜歡的男生難受,勸劉珂。
她說:“既然都分了,再在一起,如果無法廝守,也是給雙方增添痛苦。”
張萊說:“也許可以爭取一下呢?”
劉珂搖搖頭,“他媽媽的態度你又不是不知道,算了吧。”
張萊知道,劉珂是個很理智的人。從小到大都是。哪像她,莽莽撞撞的,不知在無意中闖了多少禍、犯了多少錯。連愛上一個人,也是直直的,沒一點緩衝。
她見劉珂以前寫過一句話:痴人才信永垂不朽。張萊不懂,“痴人”是指她嗎?她憧憬愛情,也信地老天荒。
漸漸地,那男生也從失戀的苦痛中走出來了,沒過多久,又找了個新女友,長得沒劉珂好看。這些是劉珂聽張萊說的,也才知道,原來張萊暗戀過他那麼久。
其實,她沒太大感覺。他雖是她的初戀,但她說不上多愛他,兩人關係也僅止於親吻。
過年回家,父母問起去年帶回來的男朋友,劉珂一聲不咸不淡的“分了”就打發了。父母以為她傷心,不敢多問。
除夕,他打來電話,她沒接。十二點整,電視中的煙花炸開,春晚主持人齊齊祝賀新年快樂。她收到一條簡訊,來自他:
珂珂,新年快樂。
那年頭,不興在社交軟體上群發祝福。祝福簡單些,情意卻更厚重。
去年,他是當面對她說的這句話。如今物是人非,說的、聽的人,心境都不一樣了。
她看了眼,出於禮貌,也回了句“新年快樂”,隨後刪掉。
既然斷,就斷得乾脆些,不要藕斷了,絲還牽連著。
畢業前,劉珂又另外談了兩個,都不超過半年,就因為各種原因分了。最後一個,他提出想要上床,劉珂沒同意。她並非保守,只是覺得時候未到。她想留給恰當的人,即便無法相守一生,她也不會遺憾。說到底,是不夠愛。
反而是張萊,剛進中心醫院,就和一個病人好上了。
那男的是來吊水的,張萊扎了好幾下都沒扎中血管,男人哭笑不得,也沒罵她。吊完水,也是她給他拔的針,口裡哼著歌,動作比扎針時利索。他找她要聯繫方式,她沒回過神。男人沖她一笑,那笑很簡單純粹,她就給他了。
剛開始,她還忸怩著,不肯答應他的約會,後來一來二去,也就在一起了。
護士速度很快,不到兩分鐘,就讓劉珂自己摁著棉花團走了。
好像有什麼,在她尚懵懂的記憶中殘留下來。
那名護士長相普通,看過即忘,可她當時的動作、姿態,張萊怎麼也忘不掉。
高中畢業後,劉珂問她想做什麼,張萊驀地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脫口而出:護士。好像,這不是一時之念,而是長期以來的理想。
劉珂自己沒主意,回家問了爸媽,覺得護理可以,又確實想和張萊一起,便一道上了醫專。
所以,不僅僅是“共過生死”,還有這一層。
其實就像張萊對護士“一見鍾情”,劉珂也曾對“老師”動心過。
高中班主任出差兩天,找了個代課老師。很年輕,二十多歲。穿一襲長裙,一頭長髮燙了波浪卷。這在那時,是很時髦的打扮。
在班主任的魔爪下苟活了這麼久,陡然來這麼一個溫溫柔柔的老師,他們很不適應。
不過很快他們就愛上了她。
只知道老師姓趙,不知何名。她上課不愛叫同學看課本,總是像閒聊一樣,東扯西扯,最後一節課過完了,課文也沒教到一半。但他們都聽得出來,她是見過世面的。她聊美國,聊政治,聊藝術,還聊課本上沒有的詩人的八卦。
以前劉珂上語文課,不是看課外書,就是睡覺。那兩天,她卻破天荒地,撐著下巴,聽老師講“課”。
班主任回來,她還失落了很久。她第一次那麼喜歡一個老師。
她身上有很多他們所不具有的東西。它有著極強吸力,緊緊地吸住劉珂全部注意力。
可惜,她一走,她身上的特質,連帶著那種吸力,一起消失了。
*
在醫專里,劉珂就是級花。她的名聲都傳去隔壁工大醫學系了。
醫學系是陰盛陽衰的重災區,還都是些頭髮稀疏、木頭木腦的男生,單身率特高。
醫專和隔壁大學醫學系一起去醫院實習,有個男生,學臨床學的,大三。對劉珂一見鍾情,實習結束,他就開始追求劉珂。他只要一得空,就跑來給劉珂送奶茶、零食,幫她打水、買感冒藥,殷勤得不行。
戲劇性的是,張萊也喜歡上了他。當然,直到他們在一起,又分手,她也沒告訴過任何人。
他們在一起半年多,劉珂也帶他見過父母。他母親是個勢利眼,嫌她家條件不好,百般阻撓,後來就黃了。
雖是他提出的分手,可他比被甩的劉珂還要死要活。
聽他朋友說,請了兩天假,在上課時也心不在焉,被老師批評了好幾次。中午吃飯也沒食慾,塞幾塊餅乾了事。
這是把心、魂都丟劉珂那兒了。
張萊不忍心見喜歡的男生難受,勸劉珂。
她說:“既然都分了,再在一起,如果無法廝守,也是給雙方增添痛苦。”
張萊說:“也許可以爭取一下呢?”
劉珂搖搖頭,“他媽媽的態度你又不是不知道,算了吧。”
張萊知道,劉珂是個很理智的人。從小到大都是。哪像她,莽莽撞撞的,不知在無意中闖了多少禍、犯了多少錯。連愛上一個人,也是直直的,沒一點緩衝。
她見劉珂以前寫過一句話:痴人才信永垂不朽。張萊不懂,“痴人”是指她嗎?她憧憬愛情,也信地老天荒。
漸漸地,那男生也從失戀的苦痛中走出來了,沒過多久,又找了個新女友,長得沒劉珂好看。這些是劉珂聽張萊說的,也才知道,原來張萊暗戀過他那麼久。
其實,她沒太大感覺。他雖是她的初戀,但她說不上多愛他,兩人關係也僅止於親吻。
過年回家,父母問起去年帶回來的男朋友,劉珂一聲不咸不淡的“分了”就打發了。父母以為她傷心,不敢多問。
除夕,他打來電話,她沒接。十二點整,電視中的煙花炸開,春晚主持人齊齊祝賀新年快樂。她收到一條簡訊,來自他:
珂珂,新年快樂。
那年頭,不興在社交軟體上群發祝福。祝福簡單些,情意卻更厚重。
去年,他是當面對她說的這句話。如今物是人非,說的、聽的人,心境都不一樣了。
她看了眼,出於禮貌,也回了句“新年快樂”,隨後刪掉。
既然斷,就斷得乾脆些,不要藕斷了,絲還牽連著。
畢業前,劉珂又另外談了兩個,都不超過半年,就因為各種原因分了。最後一個,他提出想要上床,劉珂沒同意。她並非保守,只是覺得時候未到。她想留給恰當的人,即便無法相守一生,她也不會遺憾。說到底,是不夠愛。
反而是張萊,剛進中心醫院,就和一個病人好上了。
那男的是來吊水的,張萊扎了好幾下都沒扎中血管,男人哭笑不得,也沒罵她。吊完水,也是她給他拔的針,口裡哼著歌,動作比扎針時利索。他找她要聯繫方式,她沒回過神。男人沖她一笑,那笑很簡單純粹,她就給他了。
剛開始,她還忸怩著,不肯答應他的約會,後來一來二去,也就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