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沒錯,仁王妃剛剛過府的那年秋天,仁王府辦了賞菊宴,仁王妃請了娘家人來觀賞幾盆皇宮賜下來的名菊,聽說那田樂珠以堯舜禪讓開啟話題,講起堯把兩個女兒給了舜為妻,然後說起娥皇女英共侍舜的故事,又一直強調自己多捨不得姊姊,真想天天陪在嫡姊身邊云云。
據說田樂珠隨娘,長得十分貌美,只不過這番大膽言論並沒有獲得仁王任何反應。
這位庶?當初想勾引仁王,現在還有臉求仁王妃幫忙?
宋萃玉一面覺得自己對古人的臉皮有了新認知,一面把信扔到紙簍中,這種信仁王妃看了只會生氣而已。
看看,這封仁王的,仁王的,喔,出現給她的了,萃晴的字。
萃晴信上說自己嫁入溫家後生了個兒子,不過丈夫溫二爺喜歡表妹姨娘,院中帳冊鑰匙都交給姨娘,那姨娘有權後囂張得很,在府中都假裝正妻不存在,下人勢利,也不把她這正房太太當一回事,溫太太因為那姨娘是自己的姨甥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事情求自已的親爹跟嫡母都沒用,只能求她。
宋萃玉傻眼,問了郝嬤嬤,“這我能做什麼?”萃晴好歹是她堂妹,不能不管,但這夫妻之間的事情,她能怎麼幫忙?讓她派人去打溫二爺嗎?可以是可以,但只怕夫妻更要離心了。
“這簡單,去跟大老爺說,大老爺自然知道怎麼整治那溫二爺,宋家現在勢頭正好,溫家做生意還要仰仗宋家關照,居然這祥對我們家的姑奶奶,我們家如果還幫溫家忙,那真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那嬤嬤替我跑一趟,我怕信上說不清楚。”宋萃玉想了想,又道:“嬤嬤辛苦點,再去溫家一趟,拿一千兩給萃晴。”
帳冊既然不在她手上,想必她手中沒什麼錢銀。
大伯父眼中只有兒子,萃睛又是個庶女,嫁妝肯定有限,說不定早就已經用完了,一個沒錢沒權的主母,日子可想而知。
一方面她又忍不住感嘆,萃晴以前在家裡跟萃真吵得凶,不是你趁別人不注意推我一把,就是我趁別人不注意絆你一腳,現在應該知道那不過是姊妹吵架,婚後才有得心煩,姨娘這種生物就不該存在。
暫時處理好萃晴的信,宋萃玉拿起下一封,是自己的,但那字、那字……
宋萃玉的雙手不由得顫抖,是趙天霽的字。
郝嬤嬤見她手抖得拿不住信,連忙過來扶住她的手,“王妃,這是怎麼了?”
“嬤、嬤嬤,幫、幫我拆開這信。”
郝嬤嬤替她拆信,鋪平在桌面上。
是趙天霽!
真是趙天霽!
他沒死,他還活著。
信上說他被南召國的商船給救了,因為冬天掉落冰河水,加上撞擊到河中石頭,因此昏迷了很久,醒來時間已 經是隔年三月,知道她一定心急,所以寫信告訴她,自己已經在回家路上,只不過大病初癒,無法急行,恐怕要夏天過後才能回到京城。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宋萃玉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都會背了,還覺得看不夠。
這幾個月來,她作過好多次相同的夢,總是在夢中幸福得要命,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在哭,這封信是真的,還是她又作夢了?她連忙掐了自己一把,會疼,不是夢。
一切都是真的。
軒哥兒的爹要回來了。
直到郝嬤嬤替她擦淚,她才發現自己淚流滿面,“嬤嬤,我、我得去跟仁王妃說這好消息。”
“日頭這麼曬,嬤嬤替王妃拿信去吧。”
“不,我自己去。”
她要親自去告訴王妃,您的兒子要回來了,然後她要遞牌入宮告訴太妃,您的孫子要回來了。
原來老天對她這麼好,只是把趙天霽藏一陣子就還給她,而不是讓她一個人想念到老。趙天霽,我不急,你身體不好慢慢來就好,我等你。
【第十四章 終於回來了】
一大早,仁王府便隱隱有種歡欣的躁動,齊太妃、仁王、仁王妃,成王妃宋萃玉抱著軒哥兒,全都在大廳等著。
趙天霽昨天已經到城處驛站,就算車行再慢,今天也會回府。
齊太妃早在聽說孫兒沒死那天就從宮中回到仁王府,把那封信反覆看了多次,一邊哭著罵這孫子不孝,一邊又喜孜孜的讓人準備熱水,她要焚香沐浴後去佛堂上香,感謝佛祖保佑。
仁王妃原本已經精神不濟好幾個月,這會兒全好了,也不用宋萃王哄著,每天乖乖吃飯,算著馬車大概到哪裡了,想著還有幾天能見到兒子,就這麼翻來覆去天天一樣,那張羊皮地圖都被摸得起毛邊了,仁王妃也不厭倦。
仁王算是最平靜的,看到信時只說“沒事就好”,但是宋萃玉卻發現他的手在顫抖,想必也是高興至極,只不過礙於面子,總不能像齊太妃或者仁王妃那樣又哭又笑。
皇上知道後也很高興,更表示成王既然已經封了,就沒道理收回,成王是獨子,倒不用分府,以後一府兩王,還派人加緊趕工成王的馬車送去南召。
眾人就這樣等了一天又一天,直過了快三個月,黃昏時分有人快馬來報,成王已經入住城郊驛站。
若是乘坐馬車,那驛站距離仁王府不過兩個時辰的路,所以隔天一大早,仁王府的人都不淡定了,各自吃了早飯後便到了大廳。
據說田樂珠隨娘,長得十分貌美,只不過這番大膽言論並沒有獲得仁王任何反應。
這位庶?當初想勾引仁王,現在還有臉求仁王妃幫忙?
宋萃玉一面覺得自己對古人的臉皮有了新認知,一面把信扔到紙簍中,這種信仁王妃看了只會生氣而已。
看看,這封仁王的,仁王的,喔,出現給她的了,萃晴的字。
萃晴信上說自己嫁入溫家後生了個兒子,不過丈夫溫二爺喜歡表妹姨娘,院中帳冊鑰匙都交給姨娘,那姨娘有權後囂張得很,在府中都假裝正妻不存在,下人勢利,也不把她這正房太太當一回事,溫太太因為那姨娘是自己的姨甥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事情求自已的親爹跟嫡母都沒用,只能求她。
宋萃玉傻眼,問了郝嬤嬤,“這我能做什麼?”萃晴好歹是她堂妹,不能不管,但這夫妻之間的事情,她能怎麼幫忙?讓她派人去打溫二爺嗎?可以是可以,但只怕夫妻更要離心了。
“這簡單,去跟大老爺說,大老爺自然知道怎麼整治那溫二爺,宋家現在勢頭正好,溫家做生意還要仰仗宋家關照,居然這祥對我們家的姑奶奶,我們家如果還幫溫家忙,那真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那嬤嬤替我跑一趟,我怕信上說不清楚。”宋萃玉想了想,又道:“嬤嬤辛苦點,再去溫家一趟,拿一千兩給萃晴。”
帳冊既然不在她手上,想必她手中沒什麼錢銀。
大伯父眼中只有兒子,萃睛又是個庶女,嫁妝肯定有限,說不定早就已經用完了,一個沒錢沒權的主母,日子可想而知。
一方面她又忍不住感嘆,萃晴以前在家裡跟萃真吵得凶,不是你趁別人不注意推我一把,就是我趁別人不注意絆你一腳,現在應該知道那不過是姊妹吵架,婚後才有得心煩,姨娘這種生物就不該存在。
暫時處理好萃晴的信,宋萃玉拿起下一封,是自己的,但那字、那字……
宋萃玉的雙手不由得顫抖,是趙天霽的字。
郝嬤嬤見她手抖得拿不住信,連忙過來扶住她的手,“王妃,這是怎麼了?”
“嬤、嬤嬤,幫、幫我拆開這信。”
郝嬤嬤替她拆信,鋪平在桌面上。
是趙天霽!
真是趙天霽!
他沒死,他還活著。
信上說他被南召國的商船給救了,因為冬天掉落冰河水,加上撞擊到河中石頭,因此昏迷了很久,醒來時間已 經是隔年三月,知道她一定心急,所以寫信告訴她,自己已經在回家路上,只不過大病初癒,無法急行,恐怕要夏天過後才能回到京城。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宋萃玉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都會背了,還覺得看不夠。
這幾個月來,她作過好多次相同的夢,總是在夢中幸福得要命,醒來後卻發現自己在哭,這封信是真的,還是她又作夢了?她連忙掐了自己一把,會疼,不是夢。
一切都是真的。
軒哥兒的爹要回來了。
直到郝嬤嬤替她擦淚,她才發現自己淚流滿面,“嬤嬤,我、我得去跟仁王妃說這好消息。”
“日頭這麼曬,嬤嬤替王妃拿信去吧。”
“不,我自己去。”
她要親自去告訴王妃,您的兒子要回來了,然後她要遞牌入宮告訴太妃,您的孫子要回來了。
原來老天對她這麼好,只是把趙天霽藏一陣子就還給她,而不是讓她一個人想念到老。趙天霽,我不急,你身體不好慢慢來就好,我等你。
【第十四章 終於回來了】
一大早,仁王府便隱隱有種歡欣的躁動,齊太妃、仁王、仁王妃,成王妃宋萃玉抱著軒哥兒,全都在大廳等著。
趙天霽昨天已經到城處驛站,就算車行再慢,今天也會回府。
齊太妃早在聽說孫兒沒死那天就從宮中回到仁王府,把那封信反覆看了多次,一邊哭著罵這孫子不孝,一邊又喜孜孜的讓人準備熱水,她要焚香沐浴後去佛堂上香,感謝佛祖保佑。
仁王妃原本已經精神不濟好幾個月,這會兒全好了,也不用宋萃王哄著,每天乖乖吃飯,算著馬車大概到哪裡了,想著還有幾天能見到兒子,就這麼翻來覆去天天一樣,那張羊皮地圖都被摸得起毛邊了,仁王妃也不厭倦。
仁王算是最平靜的,看到信時只說“沒事就好”,但是宋萃玉卻發現他的手在顫抖,想必也是高興至極,只不過礙於面子,總不能像齊太妃或者仁王妃那樣又哭又笑。
皇上知道後也很高興,更表示成王既然已經封了,就沒道理收回,成王是獨子,倒不用分府,以後一府兩王,還派人加緊趕工成王的馬車送去南召。
眾人就這樣等了一天又一天,直過了快三個月,黃昏時分有人快馬來報,成王已經入住城郊驛站。
若是乘坐馬車,那驛站距離仁王府不過兩個時辰的路,所以隔天一大早,仁王府的人都不淡定了,各自吃了早飯後便到了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