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多少人?”老教授繃著臉聽完陸則的介紹,開口問。

  就這樣,陸則暗中從首都撬了一波牆角,甚至還忙裡偷閒和裴舒窈去看了個電影。

  電影是以《黃台瓜辭》為背景的故事。

  《黃台瓜辭》相傳是武則天次子李賢所寫,寫的是“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暗喻武則天不該將兒子們趕盡殺絕。

  故事的主角卻不是李賢,而是唐中宗李顯,他是歷史上一個傳奇人物:他爹是皇帝,他媽是皇帝,他自己是皇帝,他弟是皇帝,他兒子也還是皇帝。

  相比他這傳奇經歷,他本人表現比較普通,在電影裡也像個旁觀者。一開始他和兄長李賢在鬥雞,兄長的幕僚、身為“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寫了首《檄英王雞》助興,惹得武則天大發雷霆,認為王勃挑動兄弟相爭,把王勃驅逐出府……

  這樣一個並不平靜的開端,預示著接下來可能會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角逐。

  整個電影從李顯的角度見證了唐高宗駕崩、武則天改旗易幟的那段歷史,演員大多是老戲骨,年輕一輩演技也過得去,整個電影拍得很不錯。

  陸則看完發現能挑的刺不是很多,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小問題,全程很少有出戲的地方。

  他正準備和裴舒窈討論討論,卻眼尖地在片尾的“藝術指導”一欄看到個熟悉的名字。

  不是裴舒窈又是誰。

  走出電影院,陸則才和裴舒窈說起自己的發現:“怪不得你選這個電影。”

  劇情怎麼樣不說,至少場景和服飾還原得很好,有閃著光的小情小愛,也有震撼人心的大場面。

  作為一部踏踏實實講故事的歷史電影,它其實有些偏離目前的大眾口味,不過全程電影院裡都有笑有淚,出來後不少小情侶或小家庭都在討論電影內容。

  如果說這個電影是想要展現大唐風華以及塑造一個有血有肉的一代女帝,那無疑是成功的,導演輕輕鬆鬆把人帶進了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裡面。

  兩個人邊聊著電影邊牽著手往外走,準備到地鐵站分別。

  陸則飛過來挖完人,還得連夜飛回去,趕著上明天的早班。

  論文已經在《生命》那邊刊出,裴正德那邊打的申請自然也通過了,現在他只要順利結束實習、通過考試就可以拿到幾個證。

  越是臨近實習結束,越是要有始有終好好干。

  陸則和裴舒窈說了說接下來的安排,因為要把別人三年的內容壓縮到這短短兩三個月裡面,哪怕是他也得認真準備,免得到時丟了裴正德的臉。

  兩個人經過一家商場時,一個年輕女人推著嬰兒車從商場裡走出來,嬰兒車旁掛著逛超市買來的大包小包。

  陸則掃了眼嬰兒車裡躺著的小孩,忽然頓住腳步。

  那小孩還不到半歲,原本該舒舒服服裹在襁褓里,陸則看過去時他卻忽然屈曲起來,全身出現抽搐症狀。

  小孩媽媽把手握著嬰兒車,正在和人通話:“今晚又有應酬?好吧,那我不做你的飯了。”因為正在打電話的原因,小孩媽媽並沒有注意到小孩的異狀。

  通話結束後,小孩媽媽推著孩子準備回家。

  陸則和裴舒窈對視一眼,鬆開交握的手上前攔下小孩媽媽說:“您好,我是個實習醫生,有件事想和您說。”

  小孩媽媽一愣,見陸則長相俊秀,氣質清正,不像是騙子或壞人,不由問:“什麼事?”

  陸則說:“我剛才注意到您的孩子有抽搐症狀,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他平時會偶發抽搐?就是四肢屈曲、上肢呈擁抱狀。”

  小孩媽媽有些茫然:“我沒怎麼注意這個,好像有看到過你說的情況。”哪怕還只是嬰兒,小孩子也是不安份的,她父母和公婆都沒空過來給他們帶孩子,所以產假期間基本是她自己在家忙前忙後,沒法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看。

  陸則耐心地問:“一歲以內孩子應該每三個月去體檢一次,你有帶孩子去醫院吧?”

  小孩媽媽說:“有去,上次檢查沒什麼事,只打了預防針。”

  陸則說:“那他出現這種情況是最近的事?”

  小孩媽媽認真回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她確實看到過一兩次,但沒怎麼在意,覺得只是孩子在活動手腳。

  陸則說:“您得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個全面的檢查,他這是在痙攣,可能是嬰兒痙攣症,要是不及時治療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小孩子的病非常難治,嬰兒痙攣症也是其中之一,它的成因很不好找,一旦發作只能先用藥物控制。要是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比較嚴重的腦損傷。

  小孩媽媽是個新手媽媽,很多事都沒經驗,聽完陸則的介紹臉色頓時有些白。

  她和陸則道了謝,準備帶著孩子回去放下東西就去醫院。

  陸則見她把話聽進去了,沒再做什麼,和裴舒窈一起進了地鐵站。

  裴舒窈看完陸則攔下小孩媽媽的全程,感覺陸則這樣可能有點危險。

  裴舒窈側頭看著陸則:“以前不是講究‘醫不叩門’嗎?”

  不是所有人都樂意被人找上門說“你有病”或者“你小孩有病”的,要是遇上個脾氣暴躁的說不定會掄起拳頭打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