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被裴正德遊說著來了個中西醫雙肩挑,平時已經足夠忙碌,哪還有精力去身兼多職。

  蔣饒也沒勉強,只讓他下次再遇到什麼特別的案子可以聯繫他。

  轉眼到了九月底,陸則結束了內科的實習,在眾人喜迎國慶時轉到了新的科室:婦產科。

  自古以來,婦產科的男醫生地位就頗為尷尬,古時舊曾有個大夫因為事急從權幫一位將軍的愛妻生產,順利接生之後被將軍一刀劈了。

  到了現代,也有許多患者丈夫、男朋友不理解。

  可惜現實非常殘酷,由於醫療人才有限,婦產科醫生依然是男性居多。

  省醫還算男女平衡,婦產科一半醫生是女的,一般來說患者要求女醫生負責檢查或接生也會滿足她們的要求。

  婦產科主任也是女的,姓柳。

  柳主任對陸則早有耳聞,這會兒陸則落到她手上,哦不,輪轉到婦產科,讓她很想看看這年輕人會不會覺得尷尬。

  陸則卻表現得很專業,他平時就不是多話的人,到了婦產科之後更是一本正經得很。

  身為婦產科主任,柳主任非常忙碌,一整天都雷厲風行地在會診室、病房、產房等等區域往來不停。

  目前陸則只是個實習生,到婦產科自然也不能獨立給人看病。柳主任因為本身工作繁多,不方便帶實習生,給他安排了一位年輕的女醫生當帶教老師。

  女醫生姓朱,今年三十五歲,精力還算不錯,每天的號也總是早早掛滿。

  婦產科又分婦科和產科,朱醫生主要負責產科,陸則也跟著學習生產前後的相關知識,已經如何協調安排好孕婦們的產程。

  作為一個未婚青年,陸則每天都一本正經地跟在朱醫生後面查房,聽朱醫生與待產或者養胎的孕婦們閒聊。

  在取得產婦和家屬的同意時,他還能旁聽問診和進產房助產。

  由於孩子不會挑時間出生,所以醫院婦產科國慶不放假

  幾天下來,陸則已經熟練掌握了剖腹產、自然分娩和無痛分娩的基本技巧。

  親眼看過幾輪生產過程之後,陸則對於生孩子的辛苦有了更直觀的認知,悄然和裴正德要了幾個滋補湯方,休假時回去煲湯給徐淑珍喝。

  這天早上科室開會,柳主任給陸則安排了一個新任務,讓他接下來負責周末的孕產婦保健講座。

  這課程每個周末都會開,偶爾有專家開講,平時都由普通的醫生護士來主持。

  材料都是現成的,注意事項也是整個科室的經驗結晶,陸則不需要過多的發揮,只要記熟相關內容耐心地給產婦們講解和答疑就好。

  現在大部分產婦都是上班族,一般會上班到生產前才休假,她們周末才有足夠的空閒時間來聽課,所以這個課程安排在周末。

  別人都忙,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陸則頭上。

  要是換成別的實習生,柳主任不一定放心把事情交給他們,可陸則不一樣,陸則可是上國家電視台都不慫的人,主持個孕產婦保健講座怎麼了?

  陸則對此沒有意見,取了資料表示會好好準備。

  這天中午,產房接收了一個特別的孕婦。

  對方是朱醫生的同學,今年也三十五歲,第一胎,預產期還沒到,但吃過午飯後突然發動,她丈夫馬上火急火燎地把人送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小陸:區區產科,難不倒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難了

  產婦叫孫莉莉, 來得急, 路上宮口已經開到差不多三指,一來就被送進產房。

  丈夫是高校教授, 看起來是個靦腆內斂的人,可惜遇上這樣的事也著急得很。

  好在產婦一直有定時產檢, 各項資料非常齊全,血型、傷病史、過敏史這些朱醫生都心裡有數, 人一到朱醫生馬上親自替這位老同學安排無痛分娩。

  在歐美各國無痛分娩的普及率非常高,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女性生完孩子辦個手續就能活動自如地回家。

  相比之下, 國內的無痛分娩普及率比較低,老一輩的大多迷信順產對孩子比較好, 無論什麼情況都希望能“順產”。

  事實上隨著醫學發展, 麻醉技術日臻成熟,對人體的傷害已經降到最低,只要產婦身體情況適宜, 完全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根據醫生建議選擇痛苦更小的分娩方式。

  每個人對痛苦的承受力不一樣, 身體、心理情況也不一樣, 要是在產婦極其痛苦或者恐懼的情況下非要追求順產, 無異於在現代醫學條件下要求人不打麻醉咬咬牙忍著從身上割幾十分鐘肉。

  男人都做不到,更何況是體質偏弱的女人。

  陸則依然緊跟在朱醫生身邊打下手,孫莉莉自己也曾是省院的婦產科醫生, 只是前幾年出了點事才退到社區去了。

  對於陸則這個男實習醫生, 孫莉莉接受良好。

  省院的無痛分娩屬於半身麻醉, 產婦意識是清醒的, 打完麻醉後孫莉莉還是能感覺到宮縮,只是之前那種馬上要生出來的感覺好像緩和了些。

  孫莉莉還有心思和陸則開玩笑:“小師弟在產科實習過,以後是不是會更疼老婆?”

  陸則點頭:“會。”

  女孩子太辛苦了,那么小的身體要孕育出另一個生命,有些不靠譜的父母和丈夫還會因為分娩方式的選擇爭執起來,施加給產婦更大的壓力和痛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