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醫生:“……”

  不是很懂這個數據是好還是壞。

  聽起來挺多的,應該算很好吧?

  劉倩點開評論頁面,把手機推李醫生面前讓他看上面的粉絲留言:“你看,有人誇你又高又帥!”

  李醫生看了一眼,發現上面滿屏都是“發現小哥哥”“小哥哥我來了”“聽說這裡可以看我老公”以及其他花式夸陸則的話,整個屏幕上只有左下角有一句“只有我覺得另一隊的領隊又高又帥嗎”。

  李醫生:“……”

  行吧,她們高興就好。

  ……

  裴舒窈導師訂的剛好是那天旅行團吃飯的飯館,陸則按時到達吃飯的地方,裴舒窈她們也剛到,正在點菜。

  老闆見到陸則,一下子把他認了出來。

  這位敦厚老實的中年人當即停下手上的事,熱情地過來招呼陸則,還表示要給他們打折。

  上回的事上了熱搜,把他們這家飯店也帶火了,每天都顧客大增,他們一直特別感謝陸則。

  當老闆的主動打折,陸則自然不會拒絕,朝老闆道了謝。

  裴舒窈導師這段時間在忙,大半時間都呆在墓里,沒空注意網上的消息。聽老闆說起前段時間發生的事,導師頗為好奇:“那小陸你現在可算是出名了啊!”

  陸則說:“網上的熱度不會持久。”

  他並不怎麼關注網上的討論,不管是夸是罵,網友們的記憶都不會長久,沒必要太在意。

  導師早就認識陸則,當初裴舒窈到他那報到還是陸則送的。

  這兩小孩給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主要是他倆到校後飯也不吃,擱下東西直接跑去科學院聽講座。

  講座結束後裴舒窈是一個人回來的。

  當時他問裴舒窈:“送你來的那孩子呢?”

  裴舒窈說:“他不是送我來的,他是搶到入場資格來聽講座而已。”

  裴舒窈認為地鐵可以直達學校,送來送去又麻煩又沒意義,直接在科學院門口和陸則分道揚鑣,一個回學校報到,一個去車站坐車!

  這些還是其次,要緊的是這兩小孩在那講座的提問環節輪流提了幾個問題,角度十分刁鑽,思考十分深入,當場把那位主講人問倒了。

  要不是主講人挺有風度,他倆指不定會被當成找茬的給人趕出去。

  導師笑著調侃:“你這心態可有點老成了,一點都不像個年輕人。”

  陸則笑了笑,沒有接這個話茬,轉頭和其他人一一打招呼。

  其他人不少是沒見過陸則的,都對他挺好奇。

  陸則卻沒有繼續和他們聊下去,禮貌地維持完基本的見面禮儀就趁著還沒上菜和裴舒窈湊到一起聊了起來。

  陸則和裴舒窈學東西比別人快的人,興趣愛好比別人廣泛,至少在學習方面他們除了自己專業之外還積極吸收各個領域的新知識。

  挺長時間沒見,他們先交流最近掃的書單,不拘原文什麼語言,有趣就看,反正大部分不算冷門的語言他們基本都入了門。

  兩個人認識好幾年了,哪怕一段時間沒見也不覺生疏,交換了隨身攜帶的小本本開始在上面刷刷刷地寫。

  裴舒窈在陸則的小本本上寫了個書名:“這本書不錯,裡面提供了好幾個解決新思路。”

  陸則在裴舒窈的小本本上寫了個作者:“我覺得這個作者的想法很有趣,雖然有點不切實際,但也可以看看。”

  一開始旁邊的人還很有興趣聽他們旁聽,等看到兩個人隨身攜帶的本子上交換的書單越寫越多,光看書名就知道這些書專業相差十萬八千里、語言還各不相同,都開始犯暈。

  到陸則和裴舒窈開始交流最近遇到的問題,所有人都放棄往下聽。

  算了算了,還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陸則和裴舒窈倒不覺得這種交流有什麼不對,畢竟一直以來他們都是這樣往來的。

  那會兒陸則可以想辦法從老師那邊搞來新題,裴舒窈也可以從她爸爸那裡弄到難題,兩個人上學期間定時交換題庫快樂刷題、放學之後交流或者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感覺超棒。

  一頓飯吃完,陸則滿足地帶著寫滿好幾頁的書單和交流心得走了。

  裴舒窈的幾個師兄師姐都鬆了口氣。

  要是他們交流得慢點,以他們的水平應該還是能聽懂一點的。但是他倆默契太好,一個人說了上句另一個人馬上接下句,別人還沒消化完他們已經跳到下一個話題!

  唉,真不想承認自己堂堂研究生根本跟不上兩個師弟師妹的思維。

  裴舒窈導師就沒那麼多想法了,他早叫服務員倒了茶,一邊喝茶一邊戴上耳機看現場發來的錄像、提前了解那邊的地形地貌。

  人啊,只要認清現實,不勉強自己去做明顯不可能做到的事,生活就沒那麼多煩惱了。

  飯吃完了,裴舒窈一行人也馬不停蹄地往鹿鳴山出發。

  一般古墓都與外界隔絕,裡面的文物會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外界空氣突然湧入可能會對文物和壁畫造成損傷。

  過去一般都是工地施工時挖出古墓群,像這種這種由天災暴露出的古墓比較罕見,但不管是怎麼暴露的,往往要及時進行搶救性挖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