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桓憧憬著未來。

  其餘各人,心中或激動,或膽怯,或感激,或怨恨,隨著車隊,緩緩的進入了城中。

  大家都以為,哪怕趙構不出城迎接,至少也會準備酒宴給眾人壓驚。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什麼都不曾準備,甚至連出來見一面都不曾。

  他只是派楊存中將這些人領到城北的一處空房子中,命他們無令不得外出後,就不再理會了。

  前世的趙構,曾經害怕過這些人回來,那是因為他不夠強,威望不夠高。

  但現在,他根本不在乎。

  是他重振山河,是他再次奪得天下,手握重兵,擁有數張王牌的人,還是他。

  他絲毫不介意,在必要的時候,對這些人舉起屠刀。反正——他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手上都沒幹淨過。

  他甚至,連表面功夫也懶得做了。

  但他不管,並不代表有人肯安分。

  韋太后昔日的好姐妹喬貴妃,是第一個前來套關係求情的。

  當趙構在韋太后的宮中,見到喬貴妃的時候,一點都不意外。

  甚至對方不用說來意,他就已經明白。

  前世,這位貴妃對自己不錯。

  重生後,也是這位貴妃給自己求情,才讓趙佶沒有把自己殺死。

  趙構未等喬貴妃開口,便道:“喬娘子想去何處都使得,便是就在這宮裡,朕也是歡迎的。”

  見喬貴妃還想開口說話,趙構臉色一沉:“當日喬娘子救過朕,朕也承你的情,至於其它的事情,朕自有計較,不用再多說了。”

  當趙構離開韋太后處的時候,他的眉頭微蹙,對身邊的楊存中道:“怎麼那三個人,沒在路上死掉?”

  楊存中躬身,感到有些為難:“他們飲食都很警惕,找不到好的機會下手。如今來到城中,恐怕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趙構毫不在意的拍了拍自己衣袖上沾染的浮塵,道:“有什麼好從長計議的?晚上你帶幾個人去,直接……”說著,趙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楊存中吃了一驚:“這……行嗎?”

  趙構笑了笑:“難道他們是封疆大吏,是手握重兵威望極高的將軍,謀殺前還需找個名目?他們不過是一堆蠹蟲,還配不上朕花腦筋來對付。”

  楊存中悚然,隨即他就想起了——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威望及高的將軍——只有岳飛。

  三天後,有三個人病死了。

  趙佶,趙桓,趙諶。

  他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責罵兒子,沒來得及跟巴結趙構,更加沒來得及在叔叔面前好好表現。

  他們關於回國後的一切構想,尚未構想完整,更沒來得及實行,就全部中斷。

  “怎麼會病死呢?”有人私下議論。

  “是陛下做的罷?”有人私下揣測。

  “父兄死了,陛下連眼圈都沒紅,大概是他吧?”更有人有理有據。

  “也或許不是他做的吧?不然還接回來幹什麼呢?”亦有人提出疑問。

  “對啊,陛下從未濫殺過,也不是嗜血之人。殺父弒兄什麼的……”更有人附和。

  “就算是做了,也不失為一代明君。唐有李世民……”還有人在幫趙構開脫。

  這種聲音很長時間都沒有停歇,甚至在趙構上朝的時候,都聽到過這種聲音,但那些只是竊竊私語,一看到他來了,就馬上閉嘴。

  趙構有些愜意的想:同樣是殺人,當初殺那個人的時候,聽到這種聲音,心中就好像被刀割一般,終身都不能夠安寧。卻如今,聽到這種聲音,竟泰然自若,絲毫不能夠撼動自己內心半點。

  他有些出神的看著殿中的柱子,自己給自己開了一個玩笑:莫須有的風波冤獄,唯一的好處,就是讓自己更加的無恥不要臉。

  他的嘴角微微上揚,似乎沉浸在什麼美好的事物之中。

  隨即,他回過神來,神色漠然:“兩位天眷以上皇禮安葬,這件事情到此結束。王樞密,岳飛何時班師回朝?”

  第31章 謎底

  樞密使躬身而出,道:“回陛下,剛剛收到岳少保的奏報,他已於十五天前班師,算算日子,大概再等半個月,他就到了吧。”

  趙構的雙眼微眯,他看著殿外漏盡的陽光,灰塵在這些光束中跳躍,仿佛飛舞的精靈。他的鼻尖甚至聞到了春日花的香味。

  趙構想起岳飛曾經說過的話:它時過此,勒功金石。

  趙構決定送給此次的大功臣一個讓他喜歡的禮物。

  當岳飛率軍抵達黃河渡口的時候,他忽然意外的看到了對岸新立了一個石碑,石碑上的字,異常熟悉。

  岳飛跳下馬,朝著那石碑走去,上面的字跡溫雅,刻著一首字。

  “將軍提三軍雄師,討盪賊穴,盪清天下,內安百姓民心,外揚中華威風,使君上枕虞,社稷無憂,立當世之奇功,建萬世之偉業。朕每思之,心嚮往之,唯精忠岳飛也。”

  落款是:炎興八年春三月二十八日,書與黃河岸邊。

  末尾畫著趙構專用的押。

  岳飛一時之間感概萬千,他在石碑前立了一會兒,回顧左右道:“我知道近日有些不利於陛下的謠言,但從今往後,不准再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