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但現在趙構卻更加明白,為什麼自己每次見到蕭山的時候,特別是見到他和趙瑗在一起的時候,心底的那種厭惡和怪異之感從何而來了——有這樣一個人在皇帝身邊太危險了。
趙構隔了一會兒才對蕭山點頭:“老朽和官家有些體己話想說,你先下去吧。”
蕭山也不便在留在這裡,只能朝這趙瑗行禮後離開。趙構微微扭頭,去看趙瑗的神色,趙瑗此刻正目送著蕭山離開,眼中的愛戀一望便知。
趙構在心中組織了一下語言,對趙瑗笑道:“你們好了很長時間了麼?”
趙瑗一愣,萬萬沒想到趙構第一句話竟然是這個,趙構卻接下去說道:“蕭山這孩子老朽瞧著是不錯,但他手握重兵,你們卻是這種關係,不太合適吧?”
趙瑗不解:“阿爹這話怎麼說?”
趙構道:“萬一有一天你玩兒膩了,他卻手握重兵,不怕他反麼?”
趙瑗笑了起來:“太上官家多慮了,不會有這樣一天的。”
趙構嘿然不語,過了一會兒道:“我趙氏開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你應該知道吧,將領不易久握兵權,也是以防萬一。如今天下已定,你大可將其罷官削職,重收兵權,這才是一個帝王該做的事情。”
趙瑗沉下臉來:“阿爹是要讓朕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麼?”
趙構見趙瑗有些不高興,不敢和他正面衝突,便道:“他手上若沒有了和你相抗衡的力量,豈不是能夠任你所為?鳥盡弓藏未必不好,可以藏之金屋嘛。”
趙瑗猛然回頭,盯著趙構,臉色陰沉。
趙構則笑道:“老朽今日總算是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多年,卻只有愉兒一個孩子了。往日要利用他,做也做了,大丈夫為成大事不拘小節,也沒什麼。但如今似乎不必如此了吧?況且蕭山常年在外,也不大妥當。”
趙瑗哼了一聲,拂袖而去,可在夜間的時候,趙構的話卻不覺的躍入了他的心頭。
自己很想和蕭山在一起,非常想……若是當真能夠金屋藏嬌,每天都能夠和他一起入眠,同時醒來,似乎很誘人……
但這個念頭只是在趙瑗的心中一轉,便被他用力的甩開。他不是甘心那樣生活的人,雄鷹當馳騁在蒼穹,而不是被綁縛住翅膀,淪為人的玩物。
趙瑗微微的閉上眼,他發現自己無法想像蕭山終日坐在深宮中等著自己臨幸的樣子,那不是自己所愛的樣子。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蕭山提出自己的構想——當趁著收復舊都,金國主力被滅,我軍士氣高漲的機會,一鼓作氣的收復燕雲地區。
蕭山這個構想由來已久,如果宋朝沒有長城和燕雲一帶的北邊屏障的話,即便是現在擊敗了金兵,也無法阻擋幾十年後蒙古成吉思汗的崛起,到時候又是接近兩代人的和平,宋朝在失去北面屏障的情況下,恐怕很難抵禦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一切都會倒轉回原點,之前的這番努力算是白費了。
只有在抵擋住蒙古的進攻後,才有可能為這片多災多難的大地贏來一個持續發展的時間,能夠有時間進行更為困難和耗時漫長的政治和社會的變革,從而真正的改變歷史的走向,使得生產力飛速發展,免除近代史的屈辱。
但蕭山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甚至連趙瑗也不太理解。平心而論,國家征戰多年,百姓負擔很重,趙瑗現在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休養生息,而不是繼續開戰。現在金國明擺著沒有任何還手之力,而奪取了中原,已經是天大的功勳了,北伐到此,應該告一段落了。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和趙瑗的意見差不多,除了虞允文。虞允文在蕭山說這些話的時候,一直沒吭聲,直到下朝了之後,才找了個機會單獨問蕭山道:“賢弟,你已經得了天大的功勞,卻還想要冒天下之大功,不會沒有理由的吧?為兄想不出你為什麼一定要堅持收復燕雲。”
蕭山笑了笑,道:“大哥你認為我是為什麼?”
虞允文盯著蕭山,過了一會兒才緩緩道:“太宗皇帝出兵北伐,想要奪取燕雲,最後失敗,曾經留下遺言,凡能收復燕雲者,可封異姓王。你也無子嗣,連認養的都沒有,即便是封王也就止於你一人,和現在並無太大的區別,我想你不是衝著這個去的。”
蕭山被虞允文這樣一說,反而想起來這件事情了,當年宋朝開國的時候,同遼軍作戰失敗。後來靖康之禍也就是因為童貫要收復燕雲而引起的。現如今……
現如今蒙古部落因為和金國有世仇,其部落的首領俺巴孩汗在和金國作戰的時候,被金人釘在木驢上刺死,聽聞趙瑗大敗金兵,已經給趙瑗送來請求聯合出兵金國的邀請書。
這位請求出兵的部落首領叫做忽圖刺,蕭山不太清楚他和成吉思汗是什麼關係,但是根據時間的推算,再過四五年,成吉思汗便會誕生。
蕭山微微的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為了封王,就如你所說,我並無子嗣,僅有義父義母,他們年紀也大了,封王也止於我一人。我只是……只是在擔心以後的事情,希望能夠改變一些事情,保住這些年來辛苦得來的成果。”
虞允文當然不會明白蕭山所說的“以後的事情”是指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他將其理解為蕭山和趙瑗以後的事情。他伸手拍了拍蕭山的肩膀:“若是擔心以後的事情,不如辭去軍務,討要高官和封賞,再收養個孩子。”他很想勸說蕭山自己生一個,不過看目前這樣子,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趙構隔了一會兒才對蕭山點頭:“老朽和官家有些體己話想說,你先下去吧。”
蕭山也不便在留在這裡,只能朝這趙瑗行禮後離開。趙構微微扭頭,去看趙瑗的神色,趙瑗此刻正目送著蕭山離開,眼中的愛戀一望便知。
趙構在心中組織了一下語言,對趙瑗笑道:“你們好了很長時間了麼?”
趙瑗一愣,萬萬沒想到趙構第一句話竟然是這個,趙構卻接下去說道:“蕭山這孩子老朽瞧著是不錯,但他手握重兵,你們卻是這種關係,不太合適吧?”
趙瑗不解:“阿爹這話怎麼說?”
趙構道:“萬一有一天你玩兒膩了,他卻手握重兵,不怕他反麼?”
趙瑗笑了起來:“太上官家多慮了,不會有這樣一天的。”
趙構嘿然不語,過了一會兒道:“我趙氏開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你應該知道吧,將領不易久握兵權,也是以防萬一。如今天下已定,你大可將其罷官削職,重收兵權,這才是一個帝王該做的事情。”
趙瑗沉下臉來:“阿爹是要讓朕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麼?”
趙構見趙瑗有些不高興,不敢和他正面衝突,便道:“他手上若沒有了和你相抗衡的力量,豈不是能夠任你所為?鳥盡弓藏未必不好,可以藏之金屋嘛。”
趙瑗猛然回頭,盯著趙構,臉色陰沉。
趙構則笑道:“老朽今日總算是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多年,卻只有愉兒一個孩子了。往日要利用他,做也做了,大丈夫為成大事不拘小節,也沒什麼。但如今似乎不必如此了吧?況且蕭山常年在外,也不大妥當。”
趙瑗哼了一聲,拂袖而去,可在夜間的時候,趙構的話卻不覺的躍入了他的心頭。
自己很想和蕭山在一起,非常想……若是當真能夠金屋藏嬌,每天都能夠和他一起入眠,同時醒來,似乎很誘人……
但這個念頭只是在趙瑗的心中一轉,便被他用力的甩開。他不是甘心那樣生活的人,雄鷹當馳騁在蒼穹,而不是被綁縛住翅膀,淪為人的玩物。
趙瑗微微的閉上眼,他發現自己無法想像蕭山終日坐在深宮中等著自己臨幸的樣子,那不是自己所愛的樣子。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蕭山提出自己的構想——當趁著收復舊都,金國主力被滅,我軍士氣高漲的機會,一鼓作氣的收復燕雲地區。
蕭山這個構想由來已久,如果宋朝沒有長城和燕雲一帶的北邊屏障的話,即便是現在擊敗了金兵,也無法阻擋幾十年後蒙古成吉思汗的崛起,到時候又是接近兩代人的和平,宋朝在失去北面屏障的情況下,恐怕很難抵禦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一切都會倒轉回原點,之前的這番努力算是白費了。
只有在抵擋住蒙古的進攻後,才有可能為這片多災多難的大地贏來一個持續發展的時間,能夠有時間進行更為困難和耗時漫長的政治和社會的變革,從而真正的改變歷史的走向,使得生產力飛速發展,免除近代史的屈辱。
但蕭山的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甚至連趙瑗也不太理解。平心而論,國家征戰多年,百姓負擔很重,趙瑗現在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休養生息,而不是繼續開戰。現在金國明擺著沒有任何還手之力,而奪取了中原,已經是天大的功勳了,北伐到此,應該告一段落了。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和趙瑗的意見差不多,除了虞允文。虞允文在蕭山說這些話的時候,一直沒吭聲,直到下朝了之後,才找了個機會單獨問蕭山道:“賢弟,你已經得了天大的功勞,卻還想要冒天下之大功,不會沒有理由的吧?為兄想不出你為什麼一定要堅持收復燕雲。”
蕭山笑了笑,道:“大哥你認為我是為什麼?”
虞允文盯著蕭山,過了一會兒才緩緩道:“太宗皇帝出兵北伐,想要奪取燕雲,最後失敗,曾經留下遺言,凡能收復燕雲者,可封異姓王。你也無子嗣,連認養的都沒有,即便是封王也就止於你一人,和現在並無太大的區別,我想你不是衝著這個去的。”
蕭山被虞允文這樣一說,反而想起來這件事情了,當年宋朝開國的時候,同遼軍作戰失敗。後來靖康之禍也就是因為童貫要收復燕雲而引起的。現如今……
現如今蒙古部落因為和金國有世仇,其部落的首領俺巴孩汗在和金國作戰的時候,被金人釘在木驢上刺死,聽聞趙瑗大敗金兵,已經給趙瑗送來請求聯合出兵金國的邀請書。
這位請求出兵的部落首領叫做忽圖刺,蕭山不太清楚他和成吉思汗是什麼關係,但是根據時間的推算,再過四五年,成吉思汗便會誕生。
蕭山微微的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為了封王,就如你所說,我並無子嗣,僅有義父義母,他們年紀也大了,封王也止於我一人。我只是……只是在擔心以後的事情,希望能夠改變一些事情,保住這些年來辛苦得來的成果。”
虞允文當然不會明白蕭山所說的“以後的事情”是指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他將其理解為蕭山和趙瑗以後的事情。他伸手拍了拍蕭山的肩膀:“若是擔心以後的事情,不如辭去軍務,討要高官和封賞,再收養個孩子。”他很想勸說蕭山自己生一個,不過看目前這樣子,是不太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