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太上老君不言不語,只瞪他一眼。
遠方又有道音茫茫,只見西方接引道人帶一頭五顏六色孔雀過來,押住那心有不甘的准提道人,行至殷守跟前,恭敬俯首,閉目目口答:“吾西方願止戰,願受管制——”
殷守瞧了一眼那孔雀,便曉得那是孔宣。
接引道人見他望住孔宣,只說:“吾為他救人,他願為吾西方大法,聽命一萬年,封孔雀大明王。”
“人救好了麼?”
接引道人眼眸微垂,眉眼溫和,說:“聖人所傷,難以治療,吾那十二品蓮台,餵她食去三品,如今降為九品,那小妖需在金蓮中睡一萬年,孔雀大明王願守。”
那孔雀應聲化為人形,只淡淡看了殷守一眼,便是轉身走去。
接引道人施禮道別,口言:“吾等西方,准提多有搗亂,吾願管教,往後無故必不插手這廂。”
“願天地平穩。”殷守說。
接引道人笑道:“願。”
西方兩位聖人離去,法戒背住那重傷不醒的羽翼仙,也應勢逃離。
戰場突然安靜對峙,只聽殷守下令:“截教眾仙聽令,止戰!”
那廂元始天尊目瞪口呆,他那等闡教弟子死傷慘重,又被威壓駭得渾身發抖,已然無心戰鬥,顯然是等著師尊下令。
再打下去,真是要全軍覆沒了。
“還看不清楚?”太上老君瞧住他,在他耳邊低聲開口:“方才師尊來了,吾見著了師尊,此回,頭回觀清了師尊面容,原始,吾等聽命罷!”
原始天尊修為不及太上老君,方才光陰靜默,唯有太上老君看見,以及遠處的接引道人通透感知,此人,天道認可,有意擁護。
並且,殷守與鴻鈞,一模一樣。
但他顯然不是鴻鈞,鴻鈞已然合道。
然而,不管他是誰,他修為足以屠殺在場的所有聖人大能,這等強悍,已然無人能及。
元始天尊轉頭一看,只見戰場已然血流成河,闡教弟子所剩無幾。
他的雙眼遙遙望見遠方封神台中,眾仙魂魄正是一一排隊。
“罷了。”他瞧了通天一眼,說:“吾輸了。”
“闡教止戰!”元始天尊下令:“各種回洞府修煉,莫要再插手人間之事!”
殷守扶住通天,他見通天雙目微紅,只看住原始天尊,說:“爾等總說,通天所收弟子乃是為次為左,卻不想,當初鴻鈞立他為聖,便是看中此點。”
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同時一怔,但見殷守雙目茫茫,清明而慈悲:“萬物皆是有命有運,並非爾等刻意排擠掐滅螻蟻妖孽,便能止步,便能以爾等所掌來撐天地,天地大仁,天地至鋼至脆,爾等獨自不可得也不可撐,聖人不過是萬物之一罷了,萬物才是支撐天地的根本。”
二人頭回聽這等說教,當然,除卻早已合道的鴻鈞,無人修為高過他等,他等傲慢而自我,六教同出一源又道理迥異,各守偏執,各自為聖。
唯有被人徹底壓抑,才能安靜聽言。
世界需要治理,聖人需要管教,聖人並非天地,皆是有心有私,便是有劫。
太上也永遠斬不了三屍,只能做做一氣三清的把戲。
太上老君雙目睜大,殷守這般一說,他瞬間如醍醐灌頂,仿佛看見遙遠的未來,天地滿目瘡寧,聖人皆是隕落,世界腐朽。
原始天尊滿臉通紅,只聽殷守嘆道:“回宮禁閉罷,想明白了,來紫霄宮。”
兩人靜默許久,終是大嘆一聲,各自帶傷回宮。
聖人相繼撤離,戰場終於回到了人間。
姜子牙不曉得去了哪裡,西岐將兵無人指揮,戰將死的死逃的逃,撤的撤,如無頭蒼蠅、落荒水狗一般胡亂逃竄。
通天教主身受重傷,殷守命四大弟子帶六仙回碧游宮閉宮療傷修道。
三霄死了兄長,皆是守在封神台,待趙公明封神。
殷守將通天放到營帳,見他瞳孔微紅,雙目無神,略微渙散,趕緊與他救治。
“阿守。”紂王進來,說:“三軍整頓完畢。”
“哪個時辰了?”殷守問。
“卯時了。”紂王說:“玉都掛了免戰牌。”
殷守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通天,說:“去罷,攻城。”
————————
玉都百姓,今夜註定不眠。
外頭殺聲一片,城門‘嘭’‘嘭’大響,每一擊,仿佛令人心跳快一分。
家家戶戶老小瑟瑟發抖,抱作一團,城內燈火盡數熄滅,人人禁聲躲住,玉都仿佛一座死城。
但這座城卻是亮得仿佛白日,喧鬧得仿佛要失聰,血腥味遠遠的,隨風便是傳來。
“繳械不殺——”殷守大聲喊道:“投降不殺!”
城門‘轟隆’一聲,終於到了下來!
城中百姓應聲一抖。
商軍勢如破竹,西岐大軍如鳥獸奔走,卻還是有人奮力抵抗。
商軍執起火把,如一條火龍般殺入城內!
殷守偏頭一看,只見民宿裡頭,窗格罅隙間火光映照出一雙雙驚恐雙眸。
將兵步伐冰冷得仿若收割人命的機械,兵刃哐當作響,每每碰撞,皆是令人咯牙打顫。
紂王望了一眼殷守,只大聲下令:“不殺平民!投降不殺——”
君王一聲令下,各方將領相繼傳令呼喊,將兵人人恪守紀律,日日背那軍規,無人不從。
王令傳來,民宿裡頭有人嗚咽出聲,抵抗的將兵終於痛哭流涕,丟掉兵刃,舉手投降。
殷守在左,紂王在右,兩人一身將服,只抬眼望向那主屋。
商兵將那府邸圍得水泄不通,兩人踏上台階,一步步行去。
那府邸黑得冰冷,燭光昏暗得像是沒有人氣,物件皆是橫七豎八,侍從左右也不曉得卷了細軟,逃去了哪裡。
“啊——”
忽聞女子撕心裂肺慘叫,殷守、紂王二人對視一眼,連忙沿那聲音跑去。
月光往雲梢打了出來,銀色的光往門口灑落而進,腳步聲踏踏作響。
殷守站在那門口,只見一女子懷裡抱住一人,那人面色嘴唇烏青,顯然是中毒而亡。
那女子轉過臉,露出一張蒼白的臉,她淚水不斷湧出,看住殷守,說:“賢王,救救子適罷!求您了!”
“誰給他餵毒的?”
句青捂住嘴,哽咽道:“他自己吃了蛇毒,吾不曾注意,他便是死了!”
“吾學道而歸,他卻入不了道,吾見他活得卑微,便想著幫他造勢,令他得人間至尊也好,不曾想卻是這般的難!吾不知天高地厚,皆是吾!不關他事!賢王!錯的是我!您殺了我便好,求您救他!”她哽咽道:“我一個人,活不了啊!”
殷守眼眸微垂,他雙目在月光下漂亮得令人膽寒,他緩緩開口,冰冷至極:“你這般自私,那子適,遇見你也是不幸。”
句青雙目睜大,淚水滴在子適額心,划過他眼角,仿佛在哭。
只聽殷守又是開口:“吾不救他,也是救不了,他已然不曾有留戀,魂魄大約投胎了罷,也算是解脫了。”
“你等造反,罪無可恕。”殷守說:“但你有修為在身,乃是女媧所賜,她如今正缺個人伺候,去火雲洞恕罪罷!”
殷守眼眸一動,見那站在角落的魂魄,輕嘆一聲,終於無所留戀,去了輪迴。
殷守轉身走了兩步,紂王見殷守不殺她,也不動手。
忽的聽聞後頭有利器微鳴,只聞血腥味漸漸加重,紂王轉頭一看,見那句青已然自刎死去。
殷守腳步不曾停留,只朝那主屋行去,紂王在旁問道:“你曉得那句青要自刎?”
“我哪曉得?”殷守說:“不過是想為女媧減份罪罷了,此二人姻緣因女媧而成孽,終有一日得要女媧來還,該還債時,必然是要醒來的。”
紂王似懂非懂,他推開那主屋門扉,外頭月光與風同時湧進,滿地的絲絹應風而起舞,燭光閃爍不定,姬發抱住那玉兔,正坐其中。
殷守接住那絲絹,再仰頭一看,見那滿屋子絲絹皆是‘天命’二字。
“武王的字寫得極好。”殷守說。
姬發從容至極,他背脊挺直,衣衫也不亂一分,只撫了撫那兔,笑道:“賢王謬讚,但寫得再好,這雙手,今日過後,再也拿不起筆了。”
紂王拿刀指住他,殺氣四溢。
他不慌不忙,只捧著那白兔,與殷守笑道:“此兔可愛至極,吾養了許多年,聽聞這等野物,一年便是十歲,如今他也老了,這兩天仿佛不太愛動了。”
“也算是安穩過來一生罷。”
殷守低頭一看,見那白兔雙目緊閉,安靜的睡在他手上,不知何時,已然死了。
姬發低頭看了半晌,待那手心冰涼,他深吸一口氣,將那白兔裝進一木盒裡,而後翻開一塊地板,將那木盒放了進去。
而後他坐在地上,紂王一刀割下他頭顱。
紂王用布包好他頭顱,邊走邊問:“那兔有何特別?姬發竟是這般珍惜?”
殷守雙目望向前方,說:“不過是平常野兔罷了,或許是他西岐算術,自以為曉得命理,誰曉得呢,人總是要有些寄託的,不然活不了。”
“姬發一無妻妾,二無子嗣,許是早曉得有這天。”
“那他怎的要這般做無用功來抵抗?”
“誰曉得呢,或許真是等著那兔安穩老死也說不定。”
紂王沉默不語,整個府邸安靜至極,唯有兩人腳步聲踏踏輕響,頭頂月光悄悄灑落。
世界一片空靈銀白。
“有朝一日,阿守也是看吾,如那白兔一般罷?”紂王直望前方,忽的開口。
殷守轉頭看他,見他那髮鬢,仔細去看,也是有了幾根白髮,月光照下來,他那髮絲仿佛淺了幾分。
殷守笑道:“大王說甚話?”
紂王說:“阿守曾說過,要守在吾身邊的?”
“凡人百載,於你而言,不過彈指。”紂王停下腳步,望住殷守,說:“阿守可還記得那話?”
殷守笑道:“自然記得。”
他突然又收斂笑意,只望住前方,喃喃道:“若是修道,不過彈指,若是渡那光陰,也是與凡人無異,萬物皆是無別。”
遠方又有道音茫茫,只見西方接引道人帶一頭五顏六色孔雀過來,押住那心有不甘的准提道人,行至殷守跟前,恭敬俯首,閉目目口答:“吾西方願止戰,願受管制——”
殷守瞧了一眼那孔雀,便曉得那是孔宣。
接引道人見他望住孔宣,只說:“吾為他救人,他願為吾西方大法,聽命一萬年,封孔雀大明王。”
“人救好了麼?”
接引道人眼眸微垂,眉眼溫和,說:“聖人所傷,難以治療,吾那十二品蓮台,餵她食去三品,如今降為九品,那小妖需在金蓮中睡一萬年,孔雀大明王願守。”
那孔雀應聲化為人形,只淡淡看了殷守一眼,便是轉身走去。
接引道人施禮道別,口言:“吾等西方,准提多有搗亂,吾願管教,往後無故必不插手這廂。”
“願天地平穩。”殷守說。
接引道人笑道:“願。”
西方兩位聖人離去,法戒背住那重傷不醒的羽翼仙,也應勢逃離。
戰場突然安靜對峙,只聽殷守下令:“截教眾仙聽令,止戰!”
那廂元始天尊目瞪口呆,他那等闡教弟子死傷慘重,又被威壓駭得渾身發抖,已然無心戰鬥,顯然是等著師尊下令。
再打下去,真是要全軍覆沒了。
“還看不清楚?”太上老君瞧住他,在他耳邊低聲開口:“方才師尊來了,吾見著了師尊,此回,頭回觀清了師尊面容,原始,吾等聽命罷!”
原始天尊修為不及太上老君,方才光陰靜默,唯有太上老君看見,以及遠處的接引道人通透感知,此人,天道認可,有意擁護。
並且,殷守與鴻鈞,一模一樣。
但他顯然不是鴻鈞,鴻鈞已然合道。
然而,不管他是誰,他修為足以屠殺在場的所有聖人大能,這等強悍,已然無人能及。
元始天尊轉頭一看,只見戰場已然血流成河,闡教弟子所剩無幾。
他的雙眼遙遙望見遠方封神台中,眾仙魂魄正是一一排隊。
“罷了。”他瞧了通天一眼,說:“吾輸了。”
“闡教止戰!”元始天尊下令:“各種回洞府修煉,莫要再插手人間之事!”
殷守扶住通天,他見通天雙目微紅,只看住原始天尊,說:“爾等總說,通天所收弟子乃是為次為左,卻不想,當初鴻鈞立他為聖,便是看中此點。”
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同時一怔,但見殷守雙目茫茫,清明而慈悲:“萬物皆是有命有運,並非爾等刻意排擠掐滅螻蟻妖孽,便能止步,便能以爾等所掌來撐天地,天地大仁,天地至鋼至脆,爾等獨自不可得也不可撐,聖人不過是萬物之一罷了,萬物才是支撐天地的根本。”
二人頭回聽這等說教,當然,除卻早已合道的鴻鈞,無人修為高過他等,他等傲慢而自我,六教同出一源又道理迥異,各守偏執,各自為聖。
唯有被人徹底壓抑,才能安靜聽言。
世界需要治理,聖人需要管教,聖人並非天地,皆是有心有私,便是有劫。
太上也永遠斬不了三屍,只能做做一氣三清的把戲。
太上老君雙目睜大,殷守這般一說,他瞬間如醍醐灌頂,仿佛看見遙遠的未來,天地滿目瘡寧,聖人皆是隕落,世界腐朽。
原始天尊滿臉通紅,只聽殷守嘆道:“回宮禁閉罷,想明白了,來紫霄宮。”
兩人靜默許久,終是大嘆一聲,各自帶傷回宮。
聖人相繼撤離,戰場終於回到了人間。
姜子牙不曉得去了哪裡,西岐將兵無人指揮,戰將死的死逃的逃,撤的撤,如無頭蒼蠅、落荒水狗一般胡亂逃竄。
通天教主身受重傷,殷守命四大弟子帶六仙回碧游宮閉宮療傷修道。
三霄死了兄長,皆是守在封神台,待趙公明封神。
殷守將通天放到營帳,見他瞳孔微紅,雙目無神,略微渙散,趕緊與他救治。
“阿守。”紂王進來,說:“三軍整頓完畢。”
“哪個時辰了?”殷守問。
“卯時了。”紂王說:“玉都掛了免戰牌。”
殷守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通天,說:“去罷,攻城。”
————————
玉都百姓,今夜註定不眠。
外頭殺聲一片,城門‘嘭’‘嘭’大響,每一擊,仿佛令人心跳快一分。
家家戶戶老小瑟瑟發抖,抱作一團,城內燈火盡數熄滅,人人禁聲躲住,玉都仿佛一座死城。
但這座城卻是亮得仿佛白日,喧鬧得仿佛要失聰,血腥味遠遠的,隨風便是傳來。
“繳械不殺——”殷守大聲喊道:“投降不殺!”
城門‘轟隆’一聲,終於到了下來!
城中百姓應聲一抖。
商軍勢如破竹,西岐大軍如鳥獸奔走,卻還是有人奮力抵抗。
商軍執起火把,如一條火龍般殺入城內!
殷守偏頭一看,只見民宿裡頭,窗格罅隙間火光映照出一雙雙驚恐雙眸。
將兵步伐冰冷得仿若收割人命的機械,兵刃哐當作響,每每碰撞,皆是令人咯牙打顫。
紂王望了一眼殷守,只大聲下令:“不殺平民!投降不殺——”
君王一聲令下,各方將領相繼傳令呼喊,將兵人人恪守紀律,日日背那軍規,無人不從。
王令傳來,民宿裡頭有人嗚咽出聲,抵抗的將兵終於痛哭流涕,丟掉兵刃,舉手投降。
殷守在左,紂王在右,兩人一身將服,只抬眼望向那主屋。
商兵將那府邸圍得水泄不通,兩人踏上台階,一步步行去。
那府邸黑得冰冷,燭光昏暗得像是沒有人氣,物件皆是橫七豎八,侍從左右也不曉得卷了細軟,逃去了哪裡。
“啊——”
忽聞女子撕心裂肺慘叫,殷守、紂王二人對視一眼,連忙沿那聲音跑去。
月光往雲梢打了出來,銀色的光往門口灑落而進,腳步聲踏踏作響。
殷守站在那門口,只見一女子懷裡抱住一人,那人面色嘴唇烏青,顯然是中毒而亡。
那女子轉過臉,露出一張蒼白的臉,她淚水不斷湧出,看住殷守,說:“賢王,救救子適罷!求您了!”
“誰給他餵毒的?”
句青捂住嘴,哽咽道:“他自己吃了蛇毒,吾不曾注意,他便是死了!”
“吾學道而歸,他卻入不了道,吾見他活得卑微,便想著幫他造勢,令他得人間至尊也好,不曾想卻是這般的難!吾不知天高地厚,皆是吾!不關他事!賢王!錯的是我!您殺了我便好,求您救他!”她哽咽道:“我一個人,活不了啊!”
殷守眼眸微垂,他雙目在月光下漂亮得令人膽寒,他緩緩開口,冰冷至極:“你這般自私,那子適,遇見你也是不幸。”
句青雙目睜大,淚水滴在子適額心,划過他眼角,仿佛在哭。
只聽殷守又是開口:“吾不救他,也是救不了,他已然不曾有留戀,魂魄大約投胎了罷,也算是解脫了。”
“你等造反,罪無可恕。”殷守說:“但你有修為在身,乃是女媧所賜,她如今正缺個人伺候,去火雲洞恕罪罷!”
殷守眼眸一動,見那站在角落的魂魄,輕嘆一聲,終於無所留戀,去了輪迴。
殷守轉身走了兩步,紂王見殷守不殺她,也不動手。
忽的聽聞後頭有利器微鳴,只聞血腥味漸漸加重,紂王轉頭一看,見那句青已然自刎死去。
殷守腳步不曾停留,只朝那主屋行去,紂王在旁問道:“你曉得那句青要自刎?”
“我哪曉得?”殷守說:“不過是想為女媧減份罪罷了,此二人姻緣因女媧而成孽,終有一日得要女媧來還,該還債時,必然是要醒來的。”
紂王似懂非懂,他推開那主屋門扉,外頭月光與風同時湧進,滿地的絲絹應風而起舞,燭光閃爍不定,姬發抱住那玉兔,正坐其中。
殷守接住那絲絹,再仰頭一看,見那滿屋子絲絹皆是‘天命’二字。
“武王的字寫得極好。”殷守說。
姬發從容至極,他背脊挺直,衣衫也不亂一分,只撫了撫那兔,笑道:“賢王謬讚,但寫得再好,這雙手,今日過後,再也拿不起筆了。”
紂王拿刀指住他,殺氣四溢。
他不慌不忙,只捧著那白兔,與殷守笑道:“此兔可愛至極,吾養了許多年,聽聞這等野物,一年便是十歲,如今他也老了,這兩天仿佛不太愛動了。”
“也算是安穩過來一生罷。”
殷守低頭一看,見那白兔雙目緊閉,安靜的睡在他手上,不知何時,已然死了。
姬發低頭看了半晌,待那手心冰涼,他深吸一口氣,將那白兔裝進一木盒裡,而後翻開一塊地板,將那木盒放了進去。
而後他坐在地上,紂王一刀割下他頭顱。
紂王用布包好他頭顱,邊走邊問:“那兔有何特別?姬發竟是這般珍惜?”
殷守雙目望向前方,說:“不過是平常野兔罷了,或許是他西岐算術,自以為曉得命理,誰曉得呢,人總是要有些寄託的,不然活不了。”
“姬發一無妻妾,二無子嗣,許是早曉得有這天。”
“那他怎的要這般做無用功來抵抗?”
“誰曉得呢,或許真是等著那兔安穩老死也說不定。”
紂王沉默不語,整個府邸安靜至極,唯有兩人腳步聲踏踏輕響,頭頂月光悄悄灑落。
世界一片空靈銀白。
“有朝一日,阿守也是看吾,如那白兔一般罷?”紂王直望前方,忽的開口。
殷守轉頭看他,見他那髮鬢,仔細去看,也是有了幾根白髮,月光照下來,他那髮絲仿佛淺了幾分。
殷守笑道:“大王說甚話?”
紂王說:“阿守曾說過,要守在吾身邊的?”
“凡人百載,於你而言,不過彈指。”紂王停下腳步,望住殷守,說:“阿守可還記得那話?”
殷守笑道:“自然記得。”
他突然又收斂笑意,只望住前方,喃喃道:“若是修道,不過彈指,若是渡那光陰,也是與凡人無異,萬物皆是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