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
離著臨安城千里之遙的太原城外有一處地兒叫做謝家灣子,三丫便是嫁到了謝家灣子,做了謝長壽的三子謝貴的媳婦。
自從新皇登基,那傳旨與送賞賜的太監來了之後,謝貴一家子真可謂是一步登天,與以前可是大大不同了!
三丫被封了個縣君,謝貴便是那宗人府儀賓,有了封自然就有賞,良田百畝又有莊園一座,城中還有一座宅子。
這還是小事,還有每年朝廷與縣裡給的不少俸祿,夠他們使奴喚婢一輩子了!
這天上掉下來了富貴,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只三丫兩口子關上門來,說悄悄話時,三丫卻是皺著眉道,
「我那大姐夫與大姐姐別瞧著如今風光無限,前頭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受了多少累才有了今日……」
她們姐妹雖不在一處,但每月里的信卻是一封也少不了的,二丫的,四丫的,爹娘的還有大姐姐的,三丫雖遠在太原但外頭的事兒也是知道不少,別瞧著大姐姐如今風光,當初在沙場之上可是同男人一般,提著刀子上去與人拼命的,大姐姐能坐上皇后的寶座可是用命換來的!
反倒是她們這些做妹子的,半點忙也幫不上,如今富貴了,倒帶攜著妹妹們也跟著享福,想起來都覺著心裡過意不去!
當下用手肘捅了捅丈夫的腰側道,
「雖說如今是比以前有些不同了,但也沒有我們仗勢凌人的份兒,你這心裡可要給我警醒些!」
謝貴聽了嗡聲嗡氣應道,
「你放心,我也不是那愛出風頭的人兒!」
這些日子聖旨到了,他們家也是熱鬧起來了!
每日裡進進出出不少人,來道喜的有,來瞧熱鬧的有,來瞻仰聖旨和御賜寶物的也有,還有那平日裡少有走動的,趁機想來尋機會沾光的親戚鄉鄰也有!
謝貴是個老實性子,每日裡只知耕田鋤地,遇上這種事兒心裡便慌了起來,一時也不知如何應對,聽著媳婦吩咐他小心做人,自然是連連點頭道,
「你放心,你說甚麼便是甚麼,我聽你的!」
三丫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自家這男人雖比不上大姐夫能做萬萬人之上的皇帝,不過好就好在勤快肯干又老實聽話是個安生過日子的人!
「你肯聽我的就好!你只管專心把皇帝姐夫給的一百畝良田伺弄好,其餘不用你管!」
謝貴聽了大喜,伸手抱了媳婦道,
「這是最好了,我旁的不會,種田卻是最能了……」
頓了頓話風一轉又道,
「三丫,我們有了這麼多良田,家裡餘糧不少,不如再多生幾個娃兒,我們如今也養得起了了!」
大不了我白日夜裡都多賣些力氣就是!
三丫聽得伸手擰他,
「都五年抱三個啦,你還要生,就想著那檔子事兒!」
謝貴呵呵的笑,
「跟自己媳婦睡一塊兒,不想這事兒,想甚麼!」
……
夫妻二人折騰到半夜,才摟抱著沉沉睡去,待到第二日謝貴早早起身燒火做飯,叫了三丫起床,夫妻二人伺候著老大、老二、老三吃罷了早飯,這才抱著孩子過去謝長壽那院子。
謝長壽膝下有兒子五個,如今都在跟前,女兒兩個早已嫁給同鄉。若是放在以前早飯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吃,如今三丫做了縣君,雖還在家裡住著,只飯卻不好在一處吃了,便讓謝貴兩口子在自己院子裡吃。
謝貴兩口子過來給父母見禮,謝長壽夫妻卻再不敢坐著受禮了,待要起身被三丫上前一步按住了婆婆苗氏,
「公爹、婆母,前頭皇后娘娘派的人還在家裡,媳婦也不敢說,如今他們走了,關上門便只剩我們一家人了,那甚麼縣君的稱號都是給外頭人叫的,我們一家子關了大門過活,以前甚麼樣兒,如今還是甚麼樣兒,那些虛禮就莫要講究了!」
謝長壽也是個老實的莊稼人,活了半輩子做夢也沒想到,這家裡竟出了個縣君兒媳,老兩口子這幾日夜裡都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心裡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有了這縣君兒媳在,以後家裡族裡的後生們讀書科舉,出外謀生做買賣自然要便利許多,若是祖宗保佑,說不得這家裡還能出幾個做官的老爺來。
好處雖有,不過以後每日見著兒媳都要矮上半截,這樣的日子謝長貴種了一輩子田也是沒有遇上的,也不知是過得還是過不得!
今日見得三兒媳婦能如此通情達理,卻也是十分欣喜當下連連點頭道,
「老三家的果然是好的,以後便依你就是!」
一旁謝貴的幾兄弟並幾個妯娌見三丫這般一說也都鬆了一口氣,個個臉上的笑都真誠了幾分,大嫂上來拉了三丫的手道,
「老三家的,難怪家裡能出皇后娘娘呢,瞧這見識就比我們強!」
都是這家裡的媳婦,以前還好好的,突然之間見面說話還要行禮作揖,矮人一頭,任是誰都怕這位妯娌仗勢壓人,聽她這麼一說自然心裡高興的!
三丫聽了只是笑,過去與幾位妯娌說話,謝貴幾兄弟拿了傢伙什兒,便要跟著謝長壽出去做活,婆婆苗氏跟出去拉了三兒子悄悄問道,
「老三呀!聽說你們要搬去皇帝賜的新宅子住?」
謝貴摳了摳後腦殼想起昨晚上媳婦的吩咐,憨憨應道,
「娘,這事兒我也不知曉,聽三丫說這是皇家的規矩,要不您問問她去?」
苗氏瞪了他一眼氣道,
「我也不知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木頭腦袋,如今你身份大大不同了,怎得還是這般糊裡糊塗的!」
謝貴呵呵一笑再不理會她,快走幾步追前頭父兄去了,苗氏想了想回去打發了幾個媳婦做事,只將三丫留了下來,卻是坐在那處躊躇不知應如何開口。
三丫是個機靈的,見婆母有話難講,便先開口問道,
「婆母是有何話同媳婦講?」
苗氏想了想嘆氣道,
「唉!這事兒我倒真是不好開口……」
三丫應道,
「婆母有甚麼事兒為難,講出來媳婦同你參詳參詳,若是好辦便辦了,若是不好辦……咱們想法子就是了!」
苗氏道,
「倒是不難辦……只是聽說你們如今有皇帝賜了宅子,又賜了良田,你大舅家裡昨兒過來倒是問過我,說是宅子裡可是缺人手,若是缺人手想讓你大表哥兩口子過去……」
三丫聽在耳中,心中暗道,
「怪不得大姐姐私下裡寫信提醒我,果然這人若是一直貧窮倒也罷了,只似我們這般一步富貴的,接著來的事兒就多了,幸得我昨日早早的囑咐過謝貴……」
自家這婆母,三丫也是知曉的,公公謝長壽是個老實本份的人,旁人若是有說起這事兒的,他多半是搖頭只推不好過問兒媳婦的事,便推卻了。
但婆母苗氏平日裡有些爭強好勝,好個臉面,想來必是自己做了縣君,她在娘家也有了光彩,說話難免張狂了些,遇上有心攀附的自然便順著杆子往上爬了!
三丫想了想應道,
「那宅子和良田雖是皇帝御賜的,不過卻是由太原官府打理著,裡頭應是按著規制配了人手的,媳婦同謝貴還沒來得及過去瞧上一眼……」
苗氏應道,
「那你們趕緊過去瞧瞧,想來那宅子必是不小,總會有空缺的,不如叫了你們大表哥兩夫妻去,總歸是自己人,用起來也比外人放心!」
三丫聽了心中暗道,
「甚麼自己人,不好打不好罵,用得好也就罷了,用得不好便是得罪親戚的事兒,還比不上用外人呢!」
只這話不好當著婆母講,便笑應道,
「那……隔幾日田裡的事兒少了,我便同謝貴過去瞧瞧,若是缺人便讓大表哥與表嫂過去!」
苗氏聽了點頭,
「好!這樣自是最好的!」
三丫本是推脫之辭,只苗氏記在心裡,第二日就催了兒子同媳婦過去接收宅子與良田,三丫無奈只得讓謝貴套了車,領著三個孩子過去,太原府衙早得了吩咐,派出一位錢糧師爺專辦此事,那宅子在太原城中,離著穆家的老宅子不遠,乃是三進三出的宅子。
三丫瞧見熟悉的街道與來往的人群,卻是喜得流下淚來,
「還是大姐姐知我!」
嫁到太原城外倒是處處好,只少了城中的熱鬧與美食,讓她時時相念,如今又能回來就住在離老家不遠處,如何不歡喜?
謝貴瞧著這三進的宅子卻有些瞠目結舌,
「這麼大的宅子,就我們四人住?」
那錢糧師爺笑道,
「儀賓放心,這宅子雖大但其中護院家丁二十人,又後宅買了四個婆子,八個丫頭,若是不夠還可再添加!」
按制這縣君府上可配下人五十的!
謝貴聽了連連擺手,
「夠了!夠了!緊夠了!」
這每日裡不過吃喝拉撒一點子平常事兒,哪兒用得著幾十個人伺候!
三丫聽了倒是不動聲色,
「家裡姐妹們都得了封賞,她們在臨安也是如此,四丫也寫信同我講了講家裡下人們如何分配調度,看來還要好好學學才是!」
又聽那錢糧師爺道,
「這家裡下人不缺,只前院後宅管帳主事的卻少了兩個,不知縣君是預備著自己帶來還是衙門裡指派?」
三丫想了想應道,
「衙門裡指派吧!」
自從新皇登基,那傳旨與送賞賜的太監來了之後,謝貴一家子真可謂是一步登天,與以前可是大大不同了!
三丫被封了個縣君,謝貴便是那宗人府儀賓,有了封自然就有賞,良田百畝又有莊園一座,城中還有一座宅子。
這還是小事,還有每年朝廷與縣裡給的不少俸祿,夠他們使奴喚婢一輩子了!
這天上掉下來了富貴,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只三丫兩口子關上門來,說悄悄話時,三丫卻是皺著眉道,
「我那大姐夫與大姐姐別瞧著如今風光無限,前頭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受了多少累才有了今日……」
她們姐妹雖不在一處,但每月里的信卻是一封也少不了的,二丫的,四丫的,爹娘的還有大姐姐的,三丫雖遠在太原但外頭的事兒也是知道不少,別瞧著大姐姐如今風光,當初在沙場之上可是同男人一般,提著刀子上去與人拼命的,大姐姐能坐上皇后的寶座可是用命換來的!
反倒是她們這些做妹子的,半點忙也幫不上,如今富貴了,倒帶攜著妹妹們也跟著享福,想起來都覺著心裡過意不去!
當下用手肘捅了捅丈夫的腰側道,
「雖說如今是比以前有些不同了,但也沒有我們仗勢凌人的份兒,你這心裡可要給我警醒些!」
謝貴聽了嗡聲嗡氣應道,
「你放心,我也不是那愛出風頭的人兒!」
這些日子聖旨到了,他們家也是熱鬧起來了!
每日裡進進出出不少人,來道喜的有,來瞧熱鬧的有,來瞻仰聖旨和御賜寶物的也有,還有那平日裡少有走動的,趁機想來尋機會沾光的親戚鄉鄰也有!
謝貴是個老實性子,每日裡只知耕田鋤地,遇上這種事兒心裡便慌了起來,一時也不知如何應對,聽著媳婦吩咐他小心做人,自然是連連點頭道,
「你放心,你說甚麼便是甚麼,我聽你的!」
三丫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自家這男人雖比不上大姐夫能做萬萬人之上的皇帝,不過好就好在勤快肯干又老實聽話是個安生過日子的人!
「你肯聽我的就好!你只管專心把皇帝姐夫給的一百畝良田伺弄好,其餘不用你管!」
謝貴聽了大喜,伸手抱了媳婦道,
「這是最好了,我旁的不會,種田卻是最能了……」
頓了頓話風一轉又道,
「三丫,我們有了這麼多良田,家裡餘糧不少,不如再多生幾個娃兒,我們如今也養得起了了!」
大不了我白日夜裡都多賣些力氣就是!
三丫聽得伸手擰他,
「都五年抱三個啦,你還要生,就想著那檔子事兒!」
謝貴呵呵的笑,
「跟自己媳婦睡一塊兒,不想這事兒,想甚麼!」
……
夫妻二人折騰到半夜,才摟抱著沉沉睡去,待到第二日謝貴早早起身燒火做飯,叫了三丫起床,夫妻二人伺候著老大、老二、老三吃罷了早飯,這才抱著孩子過去謝長壽那院子。
謝長壽膝下有兒子五個,如今都在跟前,女兒兩個早已嫁給同鄉。若是放在以前早飯都是一大家子一起吃,如今三丫做了縣君,雖還在家裡住著,只飯卻不好在一處吃了,便讓謝貴兩口子在自己院子裡吃。
謝貴兩口子過來給父母見禮,謝長壽夫妻卻再不敢坐著受禮了,待要起身被三丫上前一步按住了婆婆苗氏,
「公爹、婆母,前頭皇后娘娘派的人還在家裡,媳婦也不敢說,如今他們走了,關上門便只剩我們一家人了,那甚麼縣君的稱號都是給外頭人叫的,我們一家子關了大門過活,以前甚麼樣兒,如今還是甚麼樣兒,那些虛禮就莫要講究了!」
謝長壽也是個老實的莊稼人,活了半輩子做夢也沒想到,這家裡竟出了個縣君兒媳,老兩口子這幾日夜裡都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心裡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有了這縣君兒媳在,以後家裡族裡的後生們讀書科舉,出外謀生做買賣自然要便利許多,若是祖宗保佑,說不得這家裡還能出幾個做官的老爺來。
好處雖有,不過以後每日見著兒媳都要矮上半截,這樣的日子謝長貴種了一輩子田也是沒有遇上的,也不知是過得還是過不得!
今日見得三兒媳婦能如此通情達理,卻也是十分欣喜當下連連點頭道,
「老三家的果然是好的,以後便依你就是!」
一旁謝貴的幾兄弟並幾個妯娌見三丫這般一說也都鬆了一口氣,個個臉上的笑都真誠了幾分,大嫂上來拉了三丫的手道,
「老三家的,難怪家裡能出皇后娘娘呢,瞧這見識就比我們強!」
都是這家裡的媳婦,以前還好好的,突然之間見面說話還要行禮作揖,矮人一頭,任是誰都怕這位妯娌仗勢壓人,聽她這麼一說自然心裡高興的!
三丫聽了只是笑,過去與幾位妯娌說話,謝貴幾兄弟拿了傢伙什兒,便要跟著謝長壽出去做活,婆婆苗氏跟出去拉了三兒子悄悄問道,
「老三呀!聽說你們要搬去皇帝賜的新宅子住?」
謝貴摳了摳後腦殼想起昨晚上媳婦的吩咐,憨憨應道,
「娘,這事兒我也不知曉,聽三丫說這是皇家的規矩,要不您問問她去?」
苗氏瞪了他一眼氣道,
「我也不知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木頭腦袋,如今你身份大大不同了,怎得還是這般糊裡糊塗的!」
謝貴呵呵一笑再不理會她,快走幾步追前頭父兄去了,苗氏想了想回去打發了幾個媳婦做事,只將三丫留了下來,卻是坐在那處躊躇不知應如何開口。
三丫是個機靈的,見婆母有話難講,便先開口問道,
「婆母是有何話同媳婦講?」
苗氏想了想嘆氣道,
「唉!這事兒我倒真是不好開口……」
三丫應道,
「婆母有甚麼事兒為難,講出來媳婦同你參詳參詳,若是好辦便辦了,若是不好辦……咱們想法子就是了!」
苗氏道,
「倒是不難辦……只是聽說你們如今有皇帝賜了宅子,又賜了良田,你大舅家裡昨兒過來倒是問過我,說是宅子裡可是缺人手,若是缺人手想讓你大表哥兩口子過去……」
三丫聽在耳中,心中暗道,
「怪不得大姐姐私下裡寫信提醒我,果然這人若是一直貧窮倒也罷了,只似我們這般一步富貴的,接著來的事兒就多了,幸得我昨日早早的囑咐過謝貴……」
自家這婆母,三丫也是知曉的,公公謝長壽是個老實本份的人,旁人若是有說起這事兒的,他多半是搖頭只推不好過問兒媳婦的事,便推卻了。
但婆母苗氏平日裡有些爭強好勝,好個臉面,想來必是自己做了縣君,她在娘家也有了光彩,說話難免張狂了些,遇上有心攀附的自然便順著杆子往上爬了!
三丫想了想應道,
「那宅子和良田雖是皇帝御賜的,不過卻是由太原官府打理著,裡頭應是按著規制配了人手的,媳婦同謝貴還沒來得及過去瞧上一眼……」
苗氏應道,
「那你們趕緊過去瞧瞧,想來那宅子必是不小,總會有空缺的,不如叫了你們大表哥兩夫妻去,總歸是自己人,用起來也比外人放心!」
三丫聽了心中暗道,
「甚麼自己人,不好打不好罵,用得好也就罷了,用得不好便是得罪親戚的事兒,還比不上用外人呢!」
只這話不好當著婆母講,便笑應道,
「那……隔幾日田裡的事兒少了,我便同謝貴過去瞧瞧,若是缺人便讓大表哥與表嫂過去!」
苗氏聽了點頭,
「好!這樣自是最好的!」
三丫本是推脫之辭,只苗氏記在心裡,第二日就催了兒子同媳婦過去接收宅子與良田,三丫無奈只得讓謝貴套了車,領著三個孩子過去,太原府衙早得了吩咐,派出一位錢糧師爺專辦此事,那宅子在太原城中,離著穆家的老宅子不遠,乃是三進三出的宅子。
三丫瞧見熟悉的街道與來往的人群,卻是喜得流下淚來,
「還是大姐姐知我!」
嫁到太原城外倒是處處好,只少了城中的熱鬧與美食,讓她時時相念,如今又能回來就住在離老家不遠處,如何不歡喜?
謝貴瞧著這三進的宅子卻有些瞠目結舌,
「這麼大的宅子,就我們四人住?」
那錢糧師爺笑道,
「儀賓放心,這宅子雖大但其中護院家丁二十人,又後宅買了四個婆子,八個丫頭,若是不夠還可再添加!」
按制這縣君府上可配下人五十的!
謝貴聽了連連擺手,
「夠了!夠了!緊夠了!」
這每日裡不過吃喝拉撒一點子平常事兒,哪兒用得著幾十個人伺候!
三丫聽了倒是不動聲色,
「家裡姐妹們都得了封賞,她們在臨安也是如此,四丫也寫信同我講了講家裡下人們如何分配調度,看來還要好好學學才是!」
又聽那錢糧師爺道,
「這家裡下人不缺,只前院後宅管帳主事的卻少了兩個,不知縣君是預備著自己帶來還是衙門裡指派?」
三丫想了想應道,
「衙門裡指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