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誠懇地說道:「能娶到靈子是我的福氣,必須以最莊重的禮儀對待,只望子明能夠理解,靈子能夠理解。」

  陳定國想了想也有道理,兄長陳寅在他臨行前曾囑咐他,一切都由著趙氏安排。樂氏需要趙氏,能有這樣的姻親在外扶持,不但與有榮焉,而且也能確保正卿之位永固。

  於是他便說道:「婚期之事自然是由男方確定,大將軍派使者去送完聘禮後告知家主即可,女方不會置喙。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事……」

  他微微沉吟後道:「家主讓我來問,陪嫁的媵,是大將軍自選,還是讓樂氏選?」

  ……

  「必須有媵麼?」趙無恤沉默半響後問道。

  「必須有。」陳定國很嚴肅,卿大夫及諸侯娶嫁必有媵妾,這是千百年來的規矩。

  所謂媵妾,是春秋戰國的一項婚姻制度,也就是在新娘嫁人時,還要陪嫁與她同姓的女子。這樣嫁過去的前者就是妻,後者便是媵妾了。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會等等。

  「且容我想想罷。」趙無恤有些頭疼,這時代結個婚真是麻煩。他讓陳定國先下去,反正準備派去宋國送聘禮的使者正是子貢,他應該就在側室里旁聽呢,也不知莒國的事情處理得怎樣了。

  陳定國離開時,子貢正好從側面繞進來,兩人相對見禮,陳定國不敢怠慢,既能在側室旁聽,子貢在趙氏家臣中的地位之高不言自明,方才的談話,都被他盡收耳底了吧?

  子貢上堂後趨行到趙無恤案幾下十步外,見了一禮,又繼續前進到三步內的坐席上坐定,一鞠到底:「恭賀主君。」

  無恤笑了笑:「子貢辛苦了,不知何賀之有?」

  子貢道:「不但與樂氏淑女的婚期定下,而且莒國之事也不費刀兵便取得大捷,此可謂雙喜臨門!」

  ……

  「果然不出主君所料,莒君見了其叔庚輿的首級後大喜,相信了吾等的誠意,願意與魯國簽訂密約。」

  無恤問:「莒國願意付出多少?」

  子貢笑道:「很多。」

  他將手中那張帛書獻到趙無恤案前展開,指點著上面的條款說道:「首先,魯國與莒國秘密訂約,若吳國侵莒,魯國要給予支援。若魯國與齊國開戰,莒國會假裝助齊,實則兩不相幫……」

  無恤頷首道:「這對莒國有利無害,他們自然會答應。」

  子貢猶豫了一會道:「讓齊國失去莒國的策應本是好事,但若吳國攻莒,魯國真的要與吳為敵麼?恐怕有些力不能及罷。」

  趙無恤卻一點不擔心,他道:「吳國只是我用來嚇唬莒子的虎影,吳人雖然看似可怕,但其國力有限,西與楚國爭陳、蔡,南有越國擊其後,根本無力北上。上次宋之亂,夫差只帶了一師之眾前來就是明證。吳國如今的戰略方向是滅越,但越人勇悍,若不出我所料,至少六七年內,吳國的精力會集中在越國身上,不足為慮也。」

  子貢思索了一會點了點頭:「的確如此……」

  無恤這麼篤定是有依據的,沒記錯的話,老吳王闔閭很快就要死於伐越之戰了,這之後夫差上位,為了報父仇,和勾踐開始了一對cp的相愛相殺。他這隻來自後世的小蝴蝶雖然讓晉、魯、宋的歷史面目全非,但並未影響到吳越之爭,只希望越王勾踐能發揮歷史上的韌性,好好磨一磨吳國人。

  說起越國,趙無恤又想起三人,那便是興越三傑:計然、范蠡和文種!

  去年在宋國,與疑似計然的漁夫驚鴻一見,開春後後無恤又差人多次去尋訪,卻總是不得其蹤跡,傳聞是去楚國雲遊了。至於范蠡、文種,這兩人正是不得志的楚人,也不知道去投靠越國沒?

  趙無恤眨了眨眼,決定過些天派幾個天道教的巫祝,以遊歷的名義去楚國忽悠下那些虔誠的鬼神信徒,順便尋覓尋覓這幾位人才。

  他繼續問道:「我最想要的出海口,子貢為我賺來沒?」

  子貢指著密約里附帶的地圖:「然,紀障城以南的三十里魚鹽之地,從此便是主君的湯沐邑了!」

  「代價是什麼?莒國想要什麼?」

  子貢道:「莒君想以此地換穆稜關以南的地方,被臣拒絕了。」

  無恤道:「拒絕的好!那可是魯國掐斷齊莒陸路交通的險要之地,我甚至特地讓那裡的東地大夫遷走,改由幕府僚吏守備,豈能說給就給?」

  「故莒君便退而求其次,要求魯國以莒父城交換。」

  趙無恤掃了一眼地圖:「莒父城是二十多年前莒國大夫帶著投奔過來的,離莒都甚近,只隔著一條山脈,何況裡面還有莒國公族的陵墓,能換回此邑,莒子便能安心不少。我短期內不會謀莒,與他們各取所需,這是個公平的買賣,給他們就是!」

  他又興致勃勃地問起重點:「那片魚鹽之地地勢如何,交通如何?」

  「此地位於紀障城以南,莒吳邊界以北,地勢平坦,面朝東海,廣三十里,寬十里。兩國在那一帶人煙稀少,無城郭都邑,卻有道路直達魯國東地,所產的魚鹽一日之內便能入魯!」

  趙無恤對此很滿意,莒子的主意他當然知道,就是要讓魯國在那裡設據點,擋在他們和吳國中間。不過趙無恤卻不擔心吳國,吳人在淮北、鍾吾的統治十分薄弱,甚至有不少魯國東地農民越過邊境,跑去那邊開荒種稻,吳人領主卻一無所知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