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但宋玠從小習武,這套劍法她七歲上就已練起——雖然所學的是香艷版叫羅帶輕解。最初純以劍招克敵,之後用內力催動,劍隨心至,無往不利。她少時沉迷武功,時時刻刻都在琢磨招式,又在費夫人的蓄意調//教下吃了許多苦頭。
從前對於仍是凡人的她,最難的步驟在於凝劍,非但要凝劍,還要能任意化形。如今在靈力作用下,用不是自己靈氣所凝聚的靈劍,力量之強,氣勢之宏,速度之快,連她自己都有些吃驚。
她不禁懷疑,當時師父小氣或是記錯了,不願給她利器,非要讓她凝氣成劍。明明用別人的劍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威力。
比宋玠更吃驚的是嚴子敬。
兩人曾二度交手,這一次是第三次。
明鏡宗界碑處首次交手,他保存五分實力,被宋玠打個措手不及,速速敗退。當時是顧忌周圍有旁人,顯出自己已是練氣修士。通玄界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修士不得在凡人界動手。儘管時而有人違反,但都不曾叫人見到,在人家宗門口用靈力,即便能贏,回去逃不了宗門責罰。
鏡湖邊第二次交手,嚴子敬只藏一分實力,若在江繁出現之前,他已然確定宋則失去武功,必定會全力以赴,將宋則與宋玠二人斃於劍下。
不為其他。
這些年,幾大宗門明面上相處和平,不起紛爭,但若是一宗之主在明鏡宗內被殺,必然能挑起兩大宗門戰爭,對至道宗有利。而他這個功臣,少不了宗門內好戰長老的庇護。
前任宗主身死之後,不少效忠他的同門表面上對他的一些做法不滿,願意繼續效忠現任杜宗主,但心裡不知多想回到從前至道為尊的年代。他們蓄勢待發,都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理由。他師父廣濟便是其中一員。
哪怕他有過渾水摸魚強占一宗之主的念頭,在更好的機會之前,他自然會選擇更為有利的那一個。故而他率先出手襲擊宋玠,就是試探宋宗主是否身有異樣。
如同未曾料到宋玠先下手一步,他同樣沒有料到鏡湖邊會有江繁。
也難怪他會犯此錯誤,畢竟,躲進別人宗門總要找個無人角落,他也確實查探過一二,鏡湖邊少巡視弟子,乏人問津,確實是極好的藏身之處,也是極好的殺人之所。
他又怎會想到,一場近乎鬧劇,牽動整個凡人武林的懸賞,會是兩大宗門領袖聯手而為。要是他曉得真相,怕是立刻會吐血三升。
此番與宋玠第三度交手,他已全力而為,將之前隱藏的實力放出,加之在宗門受罰,修為精進,已較鏡湖邊那時為強。之前與別宗弟子比試過多次,均是輕鬆獲勝。豈料宋玠除卻一開始尚有遲疑,之後越戰越勇,在接連攻勢之下,竟然能保持靈力的不斷輸出。
嚴子敬早就知道她會明心劍法,卻不知全力施展會是這般模樣。明明輕靈無比,卻好像有萬千氣象,將他壓向大海深處、泥濘沼澤,難以翻身,難以掙扎。
那種壓迫感,仍在不斷加重,不斷加重,好似一股又一股浪潮,永不終止,永不停歇。
最終他會在狂潮一般的氣勢之下,被壓得粉身碎骨,化成齏粉。
哪怕知道對方的靈力終會耗竭,但此刻,嚴子敬沒有感受到宋玠的靈力有分毫減弱。
他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認輸離開,力竭而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他認輸並不困難,但是他不甘心。眾目睽睽之下,挑釁明鏡宗與隱神宗在先,若就這樣認輸,將來宗門內怕是沒有他的容身之處。原就因為他的善於經營,宗門內有些弟子對他不甚友好。
電光火石之間,想起上一次交手,宋玠所用的招數和今次再見宋玠表現出的不認得,嚴子敬立刻有了計較。
只見他護住周身要害,賣一破綻,露出敗象。果不其然,正打得興起,嫌劍招不夠痛快的宋玠如前次一樣,以劍為刀,催發靈力,使出了化名“破天”的至道宗功法。
周遭空氣頓時冰寒起來,似疾風驟雪襲城,勢如破竹。
嚴子敬護體真氣已破,被靈力擊飛,撞到法陣上又彈了回來。
鮮血從眼耳口鼻滲出,他只有一句質問:“為何你會我宗功法。”
言罷,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為何?宋玠不知道,她壓根沒聽清楚他在說甚麼。
她滿腦子想著:哎呀哎呀,賤人要斷氣了,宋宗主呢,這劍那麼靈光好用……全然不知已被對方算計。
至道宗領隊乃是杜宗主的親傳弟子林焱,她本就不喜嚴子敬師徒做派,對他一二三再而三出言挑釁二宗極度不滿。她也不知這人緣何斯文在外,整個人就好像得了瘋狗病似的,死咬著宋玠不放。
別說,林焱還真想過嚴子敬由愛生恨。又看這宋玠從頭至尾不像認得他的樣子,而嚴子敬對她倒是熟悉,更堅定了這個想法,使她越發厭惡嚴子敬其人。
但是作為領隊弟子,她必須對每個宗門弟子負責,加上宋玠最後所用確實是至道宗的功法——風雷卷劈山法門,不由得她不理會此事。
當即,她請隱神宗弟子收起陣法,探知嚴子敬靈力枯竭,身受重傷,但性命無憂,便命另一名弟子帶嚴子敬先行療傷。一雙美目看向得勝後由衷喜悅正四處找人的宋玠。
林焱蹙眉。
從前對於仍是凡人的她,最難的步驟在於凝劍,非但要凝劍,還要能任意化形。如今在靈力作用下,用不是自己靈氣所凝聚的靈劍,力量之強,氣勢之宏,速度之快,連她自己都有些吃驚。
她不禁懷疑,當時師父小氣或是記錯了,不願給她利器,非要讓她凝氣成劍。明明用別人的劍也可以發揮更大的威力。
比宋玠更吃驚的是嚴子敬。
兩人曾二度交手,這一次是第三次。
明鏡宗界碑處首次交手,他保存五分實力,被宋玠打個措手不及,速速敗退。當時是顧忌周圍有旁人,顯出自己已是練氣修士。通玄界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修士不得在凡人界動手。儘管時而有人違反,但都不曾叫人見到,在人家宗門口用靈力,即便能贏,回去逃不了宗門責罰。
鏡湖邊第二次交手,嚴子敬只藏一分實力,若在江繁出現之前,他已然確定宋則失去武功,必定會全力以赴,將宋則與宋玠二人斃於劍下。
不為其他。
這些年,幾大宗門明面上相處和平,不起紛爭,但若是一宗之主在明鏡宗內被殺,必然能挑起兩大宗門戰爭,對至道宗有利。而他這個功臣,少不了宗門內好戰長老的庇護。
前任宗主身死之後,不少效忠他的同門表面上對他的一些做法不滿,願意繼續效忠現任杜宗主,但心裡不知多想回到從前至道為尊的年代。他們蓄勢待發,都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理由。他師父廣濟便是其中一員。
哪怕他有過渾水摸魚強占一宗之主的念頭,在更好的機會之前,他自然會選擇更為有利的那一個。故而他率先出手襲擊宋玠,就是試探宋宗主是否身有異樣。
如同未曾料到宋玠先下手一步,他同樣沒有料到鏡湖邊會有江繁。
也難怪他會犯此錯誤,畢竟,躲進別人宗門總要找個無人角落,他也確實查探過一二,鏡湖邊少巡視弟子,乏人問津,確實是極好的藏身之處,也是極好的殺人之所。
他又怎會想到,一場近乎鬧劇,牽動整個凡人武林的懸賞,會是兩大宗門領袖聯手而為。要是他曉得真相,怕是立刻會吐血三升。
此番與宋玠第三度交手,他已全力而為,將之前隱藏的實力放出,加之在宗門受罰,修為精進,已較鏡湖邊那時為強。之前與別宗弟子比試過多次,均是輕鬆獲勝。豈料宋玠除卻一開始尚有遲疑,之後越戰越勇,在接連攻勢之下,竟然能保持靈力的不斷輸出。
嚴子敬早就知道她會明心劍法,卻不知全力施展會是這般模樣。明明輕靈無比,卻好像有萬千氣象,將他壓向大海深處、泥濘沼澤,難以翻身,難以掙扎。
那種壓迫感,仍在不斷加重,不斷加重,好似一股又一股浪潮,永不終止,永不停歇。
最終他會在狂潮一般的氣勢之下,被壓得粉身碎骨,化成齏粉。
哪怕知道對方的靈力終會耗竭,但此刻,嚴子敬沒有感受到宋玠的靈力有分毫減弱。
他面前只有兩個選擇,認輸離開,力竭而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他認輸並不困難,但是他不甘心。眾目睽睽之下,挑釁明鏡宗與隱神宗在先,若就這樣認輸,將來宗門內怕是沒有他的容身之處。原就因為他的善於經營,宗門內有些弟子對他不甚友好。
電光火石之間,想起上一次交手,宋玠所用的招數和今次再見宋玠表現出的不認得,嚴子敬立刻有了計較。
只見他護住周身要害,賣一破綻,露出敗象。果不其然,正打得興起,嫌劍招不夠痛快的宋玠如前次一樣,以劍為刀,催發靈力,使出了化名“破天”的至道宗功法。
周遭空氣頓時冰寒起來,似疾風驟雪襲城,勢如破竹。
嚴子敬護體真氣已破,被靈力擊飛,撞到法陣上又彈了回來。
鮮血從眼耳口鼻滲出,他只有一句質問:“為何你會我宗功法。”
言罷,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為何?宋玠不知道,她壓根沒聽清楚他在說甚麼。
她滿腦子想著:哎呀哎呀,賤人要斷氣了,宋宗主呢,這劍那麼靈光好用……全然不知已被對方算計。
至道宗領隊乃是杜宗主的親傳弟子林焱,她本就不喜嚴子敬師徒做派,對他一二三再而三出言挑釁二宗極度不滿。她也不知這人緣何斯文在外,整個人就好像得了瘋狗病似的,死咬著宋玠不放。
別說,林焱還真想過嚴子敬由愛生恨。又看這宋玠從頭至尾不像認得他的樣子,而嚴子敬對她倒是熟悉,更堅定了這個想法,使她越發厭惡嚴子敬其人。
但是作為領隊弟子,她必須對每個宗門弟子負責,加上宋玠最後所用確實是至道宗的功法——風雷卷劈山法門,不由得她不理會此事。
當即,她請隱神宗弟子收起陣法,探知嚴子敬靈力枯竭,身受重傷,但性命無憂,便命另一名弟子帶嚴子敬先行療傷。一雙美目看向得勝後由衷喜悅正四處找人的宋玠。
林焱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