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諸葛亮在夏口對劉備說:“事情已經很緊急了,請讓我向孫權將軍求救(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劉備早就聽說過孫權,但之前從未與他打過交道。論年齡劉備與孫權的父親孫堅差不多,在反抗董卓的時代,二人也可以稱為戰友。但是,對於時年26歲的孫權,劉備實在陌生得很。
沒有交□□情就不好辦,但除了貿然登門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劉備決定讓諸葛亮試試。於是,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孫吳,目的只有一個,想方設法說服孫權聯合對抗眼前的曹操。
☆、穿越諸葛亮姐姐(八)
劉表死後,孫權就派魯肅以弔喪的名義前來勸降劉備。可是,在魯肅還沒有趕到襄陽時,劉備已逃了出來,他們在當陽相遇。魯肅開門見山,轉達了孫權的想法,與劉備共論天下大勢。
魯肅問劉備:“劉豫州下一步想往哪裡去?”
劉備回答:“我和蒼梧太守吳巨有些交情,想到那裡投靠他。”蒼梧郡屬交州,大體在如今的廣西一帶,治所在今天的廣西梧州市,當時叫廣信縣,是一個特別偏僻荒涼的地方。吳巨其人事跡不詳,只知道他是劉表的舊部,由此推斷,劉備或許真的認識他並和他有交情。
魯肅對劉備的這個打算不以為然:“孫權將軍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東英豪都歸附他,目前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成就大事。現在為您計議,不如派心腹之人出使江東,雙方聯合起來,共創大業。而吳巨不過是凡人一個,又地處偏遠,馬上就會被人吞併,怎麼可以以身相托呢?”
劉備聽完魯肅的話之後的反應是大喜,原來他沒有打算真的去投吳巨,那些話只是個託詞,目的是看魯肅下面怎麼說。當陽失敗後,劉備先到了鄂縣,即今湖北省黃岡附近,在那裡派遣諸葛亮隨同魯肅一起面見孫權,完成結盟的任務。
魯肅在當陽與諸葛亮有過一次私下談話,在這次談話里魯肅告訴諸葛亮,他是子瑜的朋友。
子瑜即諸葛諾的大哥諸葛瑾,興平二年(195),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離開老家前往豫章郡,諸葛瑾沒有同行,而是攜父母一起來到江東避難。
從魯肅那裡,諸葛亮進一步了解到哥哥的情況。原來,諸葛瑾到江東後,開始並沒有受到重視,生活也很清貧,後來他結識了孫權的姐夫弘咨,在他的推薦下,諸葛瑾受到了孫權的重視,開始了在孫吳的仕途。
諸葛瑾目前在孫權那裡擔任長史,類似於州政府或者將軍府里的秘書長,這是一個重要的職務。
這一次意外得到大哥諸葛瑾的消息,諸葛諾也就隨弟弟諸葛亮一同前往柴桑。諸葛亮在柴桑見到了孫權,他們二人年齡相差一歲,諸葛亮年長。
沒有太多客套話,諸葛亮直接對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起兵於江東,劉豫州擁兵於漢南,都在與曹操並爭天下。現在曹操占領荊州,威震四海。根據眼下的局勢,我為將軍考慮,無外乎兩條出路: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曹操抗衡,不如早下決心;如果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
孫權聽了有些不爽:“如果真如先生所說,劉備為什麼不投降(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
看到孫權急了,諸葛亮不慌不忙,一本正經地說:“田橫是齊國的壯士,尚且能守義不辱。劉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命運不濟(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怎麼能幹投降敵人的事?”
孫權一聽大怒,這不是小看人嗎,劉備是英雄,我孫權難道不是?
孫權說道:“我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反而受制於人。我意已決,不是只有劉豫州能抵擋曹操,劉豫州失敗了,還有我!”
諸葛亮要的就是這個,別看他只比孫權大一歲,但老練得多。
諸葛亮趁熱打鐵:“劉豫州雖然敗於長坂坡,但手下人馬加上關羽統率的水軍還有萬人之多,劉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馬也不下萬人。曹軍遠道而來,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投降過去的軍民又未必心服。將軍如果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劉豫州同心協力,必然能打敗曹操!”
孫權聽了很高興,立即召集會議進行研究。當時主張投降的人也很多,但孫權決意一戰,在周瑜、魯肅等主戰派的支持下,孫權很快組織起一支三萬人的兵團,任命周瑜為前敵總指揮(左都督),老將軍程普為前敵副總指揮(右都督),魯肅為參謀長(贊軍校尉),沿長江西進,迎擊曹軍。
諸葛亮說動孫權後,出使江東的任務便已結束,由於哥哥諸葛瑾並不在柴桑,他也沒有太多的事做。但他也沒有立即跟周瑜一起回夏口,而是在柴桑多逗留了幾天。
諸葛亮來到柴桑後給江東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張昭,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希望他跳槽到孫吳來,還特意把他推薦給孫權。
但諸葛亮拒絕了這番好意,有朋友
不解,諸葛亮解釋說:“孫將軍算得上一個好領導,然而據我觀察,他能重任我,卻未必能讓我盡情施展才華,所以還是算了。”
領導信任你、重用你卻未必都能讓你盡情發揮才華,真正頂尖的人才不在乎掙多少,不在乎官多大,在乎的是自我價值是否能最大化。諸葛亮沒投曹操,也沒有早早地跑到劉表那裡謀差事,等了很久才等來劉備,他是不會輕易換主人的。
幾天後,諸葛亮回到了夏口。
接下來的戰鬥,是由聯軍總司令周瑜指揮的。根據史書記載,雙方相遇於赤壁,此時曹軍中發生了疫情。剛一交戰,曹軍就敗退了,曹操下令在江北紮營,周瑜率軍駐守在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現在敵眾我寡,難以持久。我發現曹軍船艦首尾相接,可以採取火攻。”於是找了數十艘小戰船,裡面裝上柴草,澆上油脂,外面裹上帷幕,上面再插上牙旗。黃蓋先給曹操送去一封詐降信。又準備輕舟,系在大船後面,一塊前進。曹軍將士伸著脖子都在那裡觀望,都以為是黃蓋來投降。黃蓋趁機放出諸船,同時點火。這時風很大,全部燒向曹軍水營。頃刻之間,煙炎張天,人馬燒死和落水溺死的很多,曹軍大敗,退保南郡。
看起來不像一場有謀劃的大戰役,倒像一場沒有準備好倉促打起來的遭遇戰。
諸葛諾在此期間,前往江東去見父母和哥哥,告訴他們自己結婚了,還把景灝介紹給他們認識,告知他們幾兄妹的經歷。
☆、穿越諸葛亮姐姐(九)
諸葛諾曾經想著是不是讓諸葛亮選擇曹操一方,免於最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諾曾經想著讓大哥諸葛瑾不要投身孫權名下,儘量與弟弟諸葛亮選擇一主;諸葛諾曾經想著父母仍在,是不是能讓他們一家人安然隱居,但是每次諸葛諾想要有所改變的時候,都會受到天道的警告。如果諸葛諾一意孤行,就會受到懲罰,甚至直接送出這個時空。
諸葛諾穿越的三國是正史上的三國,她每次有所改變,都會讓她身體虛弱至少一年。她救了自己的父母和叔叔諸葛玄的性命,自己在床上就躺了三年。她憑空讓這個時空多了景灝這個人,也讓她在床上又多躺了兩年。因此,諸葛諾的身體在別人眼中就是個病秧子。
劉備早就聽說過孫權,但之前從未與他打過交道。論年齡劉備與孫權的父親孫堅差不多,在反抗董卓的時代,二人也可以稱為戰友。但是,對於時年26歲的孫權,劉備實在陌生得很。
沒有交□□情就不好辦,但除了貿然登門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劉備決定讓諸葛亮試試。於是,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孫吳,目的只有一個,想方設法說服孫權聯合對抗眼前的曹操。
☆、穿越諸葛亮姐姐(八)
劉表死後,孫權就派魯肅以弔喪的名義前來勸降劉備。可是,在魯肅還沒有趕到襄陽時,劉備已逃了出來,他們在當陽相遇。魯肅開門見山,轉達了孫權的想法,與劉備共論天下大勢。
魯肅問劉備:“劉豫州下一步想往哪裡去?”
劉備回答:“我和蒼梧太守吳巨有些交情,想到那裡投靠他。”蒼梧郡屬交州,大體在如今的廣西一帶,治所在今天的廣西梧州市,當時叫廣信縣,是一個特別偏僻荒涼的地方。吳巨其人事跡不詳,只知道他是劉表的舊部,由此推斷,劉備或許真的認識他並和他有交情。
魯肅對劉備的這個打算不以為然:“孫權將軍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東英豪都歸附他,目前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成就大事。現在為您計議,不如派心腹之人出使江東,雙方聯合起來,共創大業。而吳巨不過是凡人一個,又地處偏遠,馬上就會被人吞併,怎麼可以以身相托呢?”
劉備聽完魯肅的話之後的反應是大喜,原來他沒有打算真的去投吳巨,那些話只是個託詞,目的是看魯肅下面怎麼說。當陽失敗後,劉備先到了鄂縣,即今湖北省黃岡附近,在那裡派遣諸葛亮隨同魯肅一起面見孫權,完成結盟的任務。
魯肅在當陽與諸葛亮有過一次私下談話,在這次談話里魯肅告訴諸葛亮,他是子瑜的朋友。
子瑜即諸葛諾的大哥諸葛瑾,興平二年(195),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離開老家前往豫章郡,諸葛瑾沒有同行,而是攜父母一起來到江東避難。
從魯肅那裡,諸葛亮進一步了解到哥哥的情況。原來,諸葛瑾到江東後,開始並沒有受到重視,生活也很清貧,後來他結識了孫權的姐夫弘咨,在他的推薦下,諸葛瑾受到了孫權的重視,開始了在孫吳的仕途。
諸葛瑾目前在孫權那裡擔任長史,類似於州政府或者將軍府里的秘書長,這是一個重要的職務。
這一次意外得到大哥諸葛瑾的消息,諸葛諾也就隨弟弟諸葛亮一同前往柴桑。諸葛亮在柴桑見到了孫權,他們二人年齡相差一歲,諸葛亮年長。
沒有太多客套話,諸葛亮直接對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起兵於江東,劉豫州擁兵於漢南,都在與曹操並爭天下。現在曹操占領荊州,威震四海。根據眼下的局勢,我為將軍考慮,無外乎兩條出路: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曹操抗衡,不如早下決心;如果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投降。”
孫權聽了有些不爽:“如果真如先生所說,劉備為什麼不投降(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
看到孫權急了,諸葛亮不慌不忙,一本正經地說:“田橫是齊國的壯士,尚且能守義不辱。劉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如果成不了大事,那是命運不濟(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怎麼能幹投降敵人的事?”
孫權一聽大怒,這不是小看人嗎,劉備是英雄,我孫權難道不是?
孫權說道:“我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反而受制於人。我意已決,不是只有劉豫州能抵擋曹操,劉豫州失敗了,還有我!”
諸葛亮要的就是這個,別看他只比孫權大一歲,但老練得多。
諸葛亮趁熱打鐵:“劉豫州雖然敗於長坂坡,但手下人馬加上關羽統率的水軍還有萬人之多,劉琦所率的江夏郡人馬也不下萬人。曹軍遠道而來,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投降過去的軍民又未必心服。將軍如果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劉豫州同心協力,必然能打敗曹操!”
孫權聽了很高興,立即召集會議進行研究。當時主張投降的人也很多,但孫權決意一戰,在周瑜、魯肅等主戰派的支持下,孫權很快組織起一支三萬人的兵團,任命周瑜為前敵總指揮(左都督),老將軍程普為前敵副總指揮(右都督),魯肅為參謀長(贊軍校尉),沿長江西進,迎擊曹軍。
諸葛亮說動孫權後,出使江東的任務便已結束,由於哥哥諸葛瑾並不在柴桑,他也沒有太多的事做。但他也沒有立即跟周瑜一起回夏口,而是在柴桑多逗留了幾天。
諸葛亮來到柴桑後給江東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張昭,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希望他跳槽到孫吳來,還特意把他推薦給孫權。
但諸葛亮拒絕了這番好意,有朋友
不解,諸葛亮解釋說:“孫將軍算得上一個好領導,然而據我觀察,他能重任我,卻未必能讓我盡情施展才華,所以還是算了。”
領導信任你、重用你卻未必都能讓你盡情發揮才華,真正頂尖的人才不在乎掙多少,不在乎官多大,在乎的是自我價值是否能最大化。諸葛亮沒投曹操,也沒有早早地跑到劉表那裡謀差事,等了很久才等來劉備,他是不會輕易換主人的。
幾天後,諸葛亮回到了夏口。
接下來的戰鬥,是由聯軍總司令周瑜指揮的。根據史書記載,雙方相遇於赤壁,此時曹軍中發生了疫情。剛一交戰,曹軍就敗退了,曹操下令在江北紮營,周瑜率軍駐守在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現在敵眾我寡,難以持久。我發現曹軍船艦首尾相接,可以採取火攻。”於是找了數十艘小戰船,裡面裝上柴草,澆上油脂,外面裹上帷幕,上面再插上牙旗。黃蓋先給曹操送去一封詐降信。又準備輕舟,系在大船後面,一塊前進。曹軍將士伸著脖子都在那裡觀望,都以為是黃蓋來投降。黃蓋趁機放出諸船,同時點火。這時風很大,全部燒向曹軍水營。頃刻之間,煙炎張天,人馬燒死和落水溺死的很多,曹軍大敗,退保南郡。
看起來不像一場有謀劃的大戰役,倒像一場沒有準備好倉促打起來的遭遇戰。
諸葛諾在此期間,前往江東去見父母和哥哥,告訴他們自己結婚了,還把景灝介紹給他們認識,告知他們幾兄妹的經歷。
☆、穿越諸葛亮姐姐(九)
諸葛諾曾經想著是不是讓諸葛亮選擇曹操一方,免於最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諾曾經想著讓大哥諸葛瑾不要投身孫權名下,儘量與弟弟諸葛亮選擇一主;諸葛諾曾經想著父母仍在,是不是能讓他們一家人安然隱居,但是每次諸葛諾想要有所改變的時候,都會受到天道的警告。如果諸葛諾一意孤行,就會受到懲罰,甚至直接送出這個時空。
諸葛諾穿越的三國是正史上的三國,她每次有所改變,都會讓她身體虛弱至少一年。她救了自己的父母和叔叔諸葛玄的性命,自己在床上就躺了三年。她憑空讓這個時空多了景灝這個人,也讓她在床上又多躺了兩年。因此,諸葛諾的身體在別人眼中就是個病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