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少林寺的方丈親自接待了他們,對於穆念慈列出來的書單全都要了,雖然說有些已經重複了,但是也可以再對照一下,看看其中有什麼錯誤沒有。

  這些年穆念慈收集的東西很多,而且不少在旁人看來都是破銅爛鐵,不明真相的人還稱她為活菩薩,畢竟這些東西沒有用,但是交換的時候都是花了大價錢的,這不是補貼那些窮人還能是什麼?

  本來楊一已經接受被拒接的事情了,畢竟這年頭知識的傳遞不發達,很多人對自己掌握的知識敝帚自珍。

  婦人對自己陪嫁的菜方,繡東西的方子寶貝的很,文人對自己家中的孤本寶貝的很,還想著趁著半夜,自己用上輕功過來偷看呢,沒想到這麼光明正大的就能過來看了。

  從古到今少林寺的方丈不說是正義還是披著正義皮的反派,但所有的方丈眼光都不錯,不是那種目光短淺的人。

  方丈直接就說,拿出來一本珍貴的藏經,就可以在藏經閣裡面看上一天。

  穆念慈身上根本就沒有帶著這些書本,於是就在藏經閣裡面默寫了出來。

  她通常是寫一會兒,然後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看看藏經閣裡面的藏書。

  進來的只有她和楊一兩個人,少林寺收集的書籍很多,而且來路都很光明,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雖然有些偏門的書籍,但大部分都是莊嚴的書,就算武功,那走的也都是大氣的路子,從來不講究什麼捷徑。

  楊一對這些東西不敢興趣,一些偏門的武功通常都是早起進展很快,很容易就能看出來效果,馬上就能用上,但是一些正派的武功,走的就是穩重的路子,前期練的很慢,效果自然也看不出來。

  楊一喜歡前者,他看書的時候,自然也挑著這些東西看,穆念慈沒有阻擋他,在她看來兒子就是天之驕子,有條件任性一些,比常人擁有更多的資格。

  不過在他看完那些偏門的書籍之後,穆念慈還是給他推薦了幾本正統的書,其中就有易筋經,楊一看了之後也開始默默的練了起來。

  穆念慈也很中意這門武功,它能積累人的底子,讓內力渾厚,而且進展平和,可以包容其他的武功。

  兩個人藏經閣呆了一個月,方丈仍然十分平靜,但是其他的和尚就有些不滿了。

  不過等到出來的時候,兩人身上都乾乾淨淨的,沒有私藏什麼東西,而且穆念慈已經寫出了十幾本薄薄的冊子。

  佛經都是短小精悍的,要不然在中,也不會動不動就抄經書百遍奉到佛祖面前盡孝心了。

  本來穆念慈列出來的書單只是幾本,但全是珍品,現在多出了一倍,其他的和尚面色也緩和了一些,覺得穆念慈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在裡面呆的時間長了一些,但是拿出來的東西也不少。

  倒是方丈臉色沒有變,一直笑眯眯的。

  楊一在自己家人面前十分放鬆,動作輕鬆肆意,眼神靈活,十足的一個機靈調皮的小子,但是在外人面前就把自己良好教養的一面徹底展示出來了。

  整個就是一個翩翩公子,再加上他服飾貴重,束頭髮的玉帶,腰間的玉佩,誰都知道這就是富貴鄉里長大的小公子,見了他絕對不會說什麼窮小子,臭小子,只會稱呼他為公子,就是叫一聲小王爺,也沒有什麼不妥的。

  此時他安靜的呆在母親身後,雖然沒有說話,但也不會讓人忽視。

  方丈把東西接過來,但一眼沒看,首先念佛:“多謝施主了。”

  “反而是我應該謝謝方丈呢,我這個兒子從小長在蜜窩裡面,我相公去世的早,但是家境優渥,真是恨不得什麼都給了他,他聰明無比,現在考上秀才了,竟然說什麼讀萬卷書,行千里路,非得出來看看天下不行,我真是操碎了心,一路跟著他過來。”

  “夫人也是一片慈心。”

  “我對他是一片慈心,對外人就不一樣了,他粗通一些拳腳功夫,而且喜歡,想到寺中藏經閣看看,我無論如何也要滿足他的願望,幸好方丈之前同意了我的提議,要不然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唉。”

  方丈點頭,也沒有多說,低頭去看桌子上面的經書,發現雖然多了一些,但還是之前列的單子上面的那幾本,只不過一半是漢字寫的,另一半是梵文寫的。

  他首先拿起了一本梵文寫的看著,半晌之後才嘆道:“夫人大才,沒想到竟然懂梵文。”

  “我就知道方丈大師肯定也懂一些,所以寫的時候就用了兩種語言,我祖上也是詩書世家,有愛佛之人學了這語言,我也學了一些。”

  “不知祖上是”

  穆念慈笑道:“只是一個鄉野人家罷了,不值一提。”

  穆念慈和方丈說著場面話,楊一在一邊認真的聽,他並不覺得說這些話有什麼不好的,一路上穆念慈不知道給自己編了多少個身份,而且聽起來都很正常,更重要的是這些身份很應景,讓他們辦事的時候十分方便。

  而且每次母親都會展示出來所表露身份相應的素養,再謹慎的人也不會看出一點端倪。

  這可一點都不容易,如果沒有親身實踐,肯定不會做的這麼像,楊一現在正在努力朝著母親學習。

  每次結束之後,他都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明明千難萬難的事情,到了母親這裡,竟然變得這麼容易。

  漸漸的他對自己能有千幅面孔,不管遇到什麼人都能迅速融入到其中去的事情非常的感興趣。

  聽到穆念慈和方丈說話,他也會在其中插上兩句,不但不惹人反感,反而讓人覺得他十分的會說話。

  母子兩個離開藏經閣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少林寺中的一個客院裡面住了下來。

  兩人在這裡也不突兀,每天不知道多少人過來燒香拜佛,還有窮書生過來借宿的。這裡非常清靜,環境優雅無比,而且住宿吃食也不要錢,但是可不要以為少林寺這麼做是虧本的買賣,有錢人過來布施的錢,足以讓這裡每天都住人,而且好酒好肉的供著。

  當然了,這裡只有素齋,絕對不會有葷腥,穆念慈不方便出去,楊一倒是混的如魚得水。

  等到穆念慈嘗遍了這裡的素齋,弄明了做法之後,一行人就開始接著趕路,他們一路往南走去,因為住的都是條件好的酒樓,裡面的武林人士不多,書生倒是很多,越往南去,文風越盛,楊一很是參加了幾場文辯。

  這倒是讓他增長了見識,怪不得人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呢,有些人好色風流,吃裡爬外,心胸狹窄,其貌不揚看著沒有一點的有用之處,但是做起詩文來真是文採風流,讓人讀起來齒頰生香。

  雖然這些人寫的都是一些閨怨詩,風景詩,其中都是柔情,和豪邁沾不上一點邊,有些甚至都是一些拍馬屁的富貴詩,但是讓人讀著也是叫好。

  起碼這種雅詞堆疊的詩文一般人根本做不出來啊。

  雖然看的時間長了,還會讓人覺得有些膩歪,但是偶爾欣賞一下覺得挺不錯的。

  他遊歷的時候,也沒有忘了往京城裡面寫信,朋友之間就是互相聯繫感情才會深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