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他說的:孫家和她,我都要。
從前他們只覺得師父是個傳統老派的讀書人,書里寫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他們心裡頭就是說師父的。
後來,西北動亂,南境守衛權,盛京內亂,一樁樁一件件都逼著孩子們在心頭好與家國道之間做選擇。
孩子們長大了,從前年少時不上心的回憶都湧上了心頭;從前師父也像他們一樣,需要為了少年之志去努力,努力活著。最後師父熬過了所有的黑暗等到了黎明,等到可以“只讀聖賢書”的一日。
今年德雲書院的典藝日格外的盛大,倒不是說往年有什麼不好,而是今年這一開春就歷經變故再想想年前的盛京動亂與西北有異,那幾番風雨下這半山院牆堅不摧。外出的別家的都想過來看看。
孩子們都想給大先生行個禮,謝謝他,保住了一眾人的信仰。
大先生今兒一早就來了書院,坐在內堂主位上,一旁還空著於先生的位置。
原本用不著這麼早就過來的,只是自從祭台事之後,先生就更是沉默寡言了一些,有時目光沉沉盯著硯台半天也不說一句話。
這都一個多月了,楊九都抱著孩子從蘇州回盛京來了,夫人抱著倆孩子說不清是喜極而泣還是難得心安,一下就掉了淚下來。
唯獨大先生,一直沉默寡言著悲喜不明。其實這也不是頭一回了,於大爺說過一回,先生一副樣子幾十年前有過一回。
侯老先生逝世的那幾年,先生還是年少之時;舉步維艱且嫉惡如仇。
如今不同,多了一個詞兒,心灰意冷。
對這現世,對這眾生。
時辰一到,於先生坐上了左主位,大先生於右,高先生與史先生等幾位教習依次坐下,臉上都帶著少見的笑意。
怎麼說也是大劫之後的盛典,怎麼說也為這一年開開運啊。
孩子們該上前行禮了,按著規矩這雲字輩的兒徒得是頭一批上來的,可今兒是典藝日又不是院慶,一會兒外頭還得比賽呢,費不得時辰。
索性呢就倆科一塊兒上前行禮,省省時辰。
少爺與陶陽站在了最前頭,二爺和岳師哥各立一側,三人先是拱手一鞠;三哥燒餅在右側,堂主和九良在左側緊隨著的就是九齡和大楠,九芳幾個九字輩的爺。
兄弟人,右腿一踢撩袍橫掃,屈膝一跪,這動作行雲流水。
“師父,先生,福壽安康。”
——————————————
抱拳拱手願諸位,招財進寶,日進斗金。
——民間有一小曲,名為《大實話》
第一百九十九章 番外
沒有番外。
————————
《大德雲》全屬虛構,勿上升真人。
2018年9月5號~2019年2月10號。
感謝每一位書粉陪伴著《大德雲》的每一個夜晚,從起初的三四個到如今的無數個還有未來的每一個,誠懇致謝。
感恩相遇,謝謝大家。
這一篇算是告別,算是致謝,剩下的就是解答。這就當做是大伙兒坐一塊兒,煮茶閒話吧。
我從小愛好寫文,又因為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而喜歡戲劇和詩詞等古文化。最初寫《大德雲》的時候也是一時興起,只在備忘錄寫了一個小篇章而已;原因是看了歡樂喜劇人第四季,當時覺得楊九郎先生很可愛,一時靈感上頭。
在此之前,我對相聲的記憶只有郭老師與於老師兩位,其他時間聽京劇、潮劇多一些。
當那一時興起的小篇章上傳之後,我在抖音有了兩個小書粉,私信多次希望我能多寫一些;於是,2018年9月5號《大德雲》正式開書。
當時張雲雷先生的粉絲是120萬+
孟鶴堂先生還沒有參加相聲節目
秦霄賢先生的粉絲不超過10萬
張九齡先生和王九龍先生還沒辦專場。
以上是寫《大德雲》的原因,初衷就是因為有兩位高考的小姑娘喜歡而去堅持。
寫文之後,我聽到了許多面的評價,能力有限,不敢討賞賜,但是言語指責我侮辱兄弟情,這我就不敢苟同了。
相聲界有句話: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
無論文中如何都不能上升真人,並且《大德雲》中每一位的名字都是台上藝名,與真人無關,希望各位清醒。就如同聽相聲一般,他們台上說的與文中一樣,但台下的他們與《大德雲》無關。
閱文集團在我寫《大德雲》初的時候與我簽約,成為了簽約作家。
作家每個月都有滿勤,條件是簽約後,每天在0點之前更新四千字,30天缺一不可。——我是學舞蹈的,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趕在0點前更新。
但為了不讓熬夜等更新的書粉失望,我仍舊每天下課之後熬夜到凌晨三點左右,現編現碼字。
2018.9.5~2019.2.10
《大德雲》的稿費?所有書粉的打賞,最後我收到的酬勞一共是:人民幣538.16元。
寫《大德雲》的過程中,我有四次請假停更。第一次是生病,上吐下瀉後昏睡;第二次是舞蹈畢業考試,體力不支時間不充裕;第三次是去北京看《清風亭》;第四次是爺爺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照顧老人。
從前他們只覺得師父是個傳統老派的讀書人,書里寫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他們心裡頭就是說師父的。
後來,西北動亂,南境守衛權,盛京內亂,一樁樁一件件都逼著孩子們在心頭好與家國道之間做選擇。
孩子們長大了,從前年少時不上心的回憶都湧上了心頭;從前師父也像他們一樣,需要為了少年之志去努力,努力活著。最後師父熬過了所有的黑暗等到了黎明,等到可以“只讀聖賢書”的一日。
今年德雲書院的典藝日格外的盛大,倒不是說往年有什麼不好,而是今年這一開春就歷經變故再想想年前的盛京動亂與西北有異,那幾番風雨下這半山院牆堅不摧。外出的別家的都想過來看看。
孩子們都想給大先生行個禮,謝謝他,保住了一眾人的信仰。
大先生今兒一早就來了書院,坐在內堂主位上,一旁還空著於先生的位置。
原本用不著這麼早就過來的,只是自從祭台事之後,先生就更是沉默寡言了一些,有時目光沉沉盯著硯台半天也不說一句話。
這都一個多月了,楊九都抱著孩子從蘇州回盛京來了,夫人抱著倆孩子說不清是喜極而泣還是難得心安,一下就掉了淚下來。
唯獨大先生,一直沉默寡言著悲喜不明。其實這也不是頭一回了,於大爺說過一回,先生一副樣子幾十年前有過一回。
侯老先生逝世的那幾年,先生還是年少之時;舉步維艱且嫉惡如仇。
如今不同,多了一個詞兒,心灰意冷。
對這現世,對這眾生。
時辰一到,於先生坐上了左主位,大先生於右,高先生與史先生等幾位教習依次坐下,臉上都帶著少見的笑意。
怎麼說也是大劫之後的盛典,怎麼說也為這一年開開運啊。
孩子們該上前行禮了,按著規矩這雲字輩的兒徒得是頭一批上來的,可今兒是典藝日又不是院慶,一會兒外頭還得比賽呢,費不得時辰。
索性呢就倆科一塊兒上前行禮,省省時辰。
少爺與陶陽站在了最前頭,二爺和岳師哥各立一側,三人先是拱手一鞠;三哥燒餅在右側,堂主和九良在左側緊隨著的就是九齡和大楠,九芳幾個九字輩的爺。
兄弟人,右腿一踢撩袍橫掃,屈膝一跪,這動作行雲流水。
“師父,先生,福壽安康。”
——————————————
抱拳拱手願諸位,招財進寶,日進斗金。
——民間有一小曲,名為《大實話》
第一百九十九章 番外
沒有番外。
————————
《大德雲》全屬虛構,勿上升真人。
2018年9月5號~2019年2月10號。
感謝每一位書粉陪伴著《大德雲》的每一個夜晚,從起初的三四個到如今的無數個還有未來的每一個,誠懇致謝。
感恩相遇,謝謝大家。
這一篇算是告別,算是致謝,剩下的就是解答。這就當做是大伙兒坐一塊兒,煮茶閒話吧。
我從小愛好寫文,又因為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而喜歡戲劇和詩詞等古文化。最初寫《大德雲》的時候也是一時興起,只在備忘錄寫了一個小篇章而已;原因是看了歡樂喜劇人第四季,當時覺得楊九郎先生很可愛,一時靈感上頭。
在此之前,我對相聲的記憶只有郭老師與於老師兩位,其他時間聽京劇、潮劇多一些。
當那一時興起的小篇章上傳之後,我在抖音有了兩個小書粉,私信多次希望我能多寫一些;於是,2018年9月5號《大德雲》正式開書。
當時張雲雷先生的粉絲是120萬+
孟鶴堂先生還沒有參加相聲節目
秦霄賢先生的粉絲不超過10萬
張九齡先生和王九龍先生還沒辦專場。
以上是寫《大德雲》的原因,初衷就是因為有兩位高考的小姑娘喜歡而去堅持。
寫文之後,我聽到了許多面的評價,能力有限,不敢討賞賜,但是言語指責我侮辱兄弟情,這我就不敢苟同了。
相聲界有句話:台上無大小,台下立規矩。
無論文中如何都不能上升真人,並且《大德雲》中每一位的名字都是台上藝名,與真人無關,希望各位清醒。就如同聽相聲一般,他們台上說的與文中一樣,但台下的他們與《大德雲》無關。
閱文集團在我寫《大德雲》初的時候與我簽約,成為了簽約作家。
作家每個月都有滿勤,條件是簽約後,每天在0點之前更新四千字,30天缺一不可。——我是學舞蹈的,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趕在0點前更新。
但為了不讓熬夜等更新的書粉失望,我仍舊每天下課之後熬夜到凌晨三點左右,現編現碼字。
2018.9.5~2019.2.10
《大德雲》的稿費?所有書粉的打賞,最後我收到的酬勞一共是:人民幣538.16元。
寫《大德雲》的過程中,我有四次請假停更。第一次是生病,上吐下瀉後昏睡;第二次是舞蹈畢業考試,體力不支時間不充裕;第三次是去北京看《清風亭》;第四次是爺爺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照顧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