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前輩看見了麼?」
「也沒有。」
「那就是了。」麥無銘噓出了一口氣說:「火燒地獄門,毒害老菩薩井非我們兄弟而是另有其人。」
「但有人言之鑿鑿。」
麥無銘據理以駁,他不卑不亢,不威不屈。
廖不一不住的觀察,不住的打量,因為,理虧心就虛,可是眼前這個少年人的臉上卻始終蘊著正氣。
他不由迷惑了,但仍強自地說:「地獄門隱秘,地獄門天險,除去了你們兄弟,誰會有這麼清楚,誰又有這個能耐?」
「晚來雖然未敢明指,但前輩可曾想到過古人所說的一句話?」
「什麼話?」
「播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這……」廖不一略一沉吟說:「但對方乃是望重武林,而你們……」
麥無銘隨即接口說:「司馬懿中途變卦,洪承疇老來失節。」
廖不一搖一搖頭,他繼續著未竟的話說:「而你們畢竟是少年心性,有道是『嘴上無毛,做事不牢。』若沒有確切的人證,我老人家可相信不過,只有錯殺……」
「阿彌陀佛!」
山崖口忽然響起廣一聲嘹亮的佛號,緊接著,掠上一條黃色的人影來。
這條人影乃因身穿黃衫,面蒙黃紗,看他的樣子,聽他的語聲,倒有些僧俗不分,當然,口喧佛號的也不一定全是出家人。
還有,黃紗蒙面人身形快速,姿態美妙,上沖時,像黃鶴凌霄,接著,一停一頓,旋迴層起,身翻、勢轉,下瀉時如蒼鷹攫食,然後停立在山巔之上。
「雲龍三現!」
站在一邊的「矮和尚」潘松秋脫口地呼了出來。
黃巾蒙面人單掌憑胸,說:「老衲乃是一個出家人。」
如此說,他果真是一個和尚了。
「你……」
潘松秋略一遲疑,他旋即改口說:「大師何來?」
「老衲牒度黃山。」
潘松秋見對方錯會已意,於是剖切地說:「大師來此何故何因?」
「喔!阿彌陀佛。」黃巾蒙面的和尚又喧了一聲佛號道:「老衲只為這兩位少施主作個人證。」
潘松秋見來人神態安詳,氣度恢宏,而口中所說的話也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他不由踏上兩步,暗暗運起功力,眸子中精光直逼對方面幕。
奈何,面幕雖薄,他仍看之不透。
若是直截了當的教人卸裝,格於身份,礙於禮貌,似乎有所不妥,於是唯有深入的探套說:「大師法號?」
「老衲無果。」
無果,這個法號聽起來有些怪異,不知是他在人生的旅途上沒有成就,還是出家的人都沒有結果?恐怕是兩者皆有吧!不然,又何來「四大皆空」的佛語?「無果大師?」潘極秋的心中還是沒有一點印象,他再次地說:『難道大師目擊了地獄門中所發生的一切?「「不止如此,老衲原本也是當事人之一。」
「你……你究竟是誰?」
廖不一瞠起雙目,戟起手指,一臉肅然的說著。
「我們也曾經朝夕相處,乃多年的故人。」
蒙面人雙臂齊抬,緩緩的取下系扣在帽沿上的面紗,廬山雲清,真面目頓時就顯現了出來。
「啊,果然是殿主座駕降臨。」
廖不一和潘松秋一見之下,立時抱拳躬身,俅然的揖了下去。
麥小雲兄弟見了亦不例外,他們照樣地拱起雙手,說:「地獄門巡行特使,麥小雲、麥無銘見過殿主。」
巡行特使,陰府中並無這個編制,以故地位超然,他們直屬於菩薩座下,不受其他的人管轄。
但十殿閻羅畢竟是天庭所封,陰司所尊,名既顯,權亦隆,再說麥無銘生性謙沖,對方輩份高,對方年事劭,因此就以晚輩、下屆之禮覲之。
那位殿主究竟是誰呢?他,他是徐至瑜,江湖上威名赫待,早期以輕功見長於武林,人稱「雲龍三現」的徐至瑜。後被延入地獄門,委為第十殿閻羅「轉輪王」。
而如今,如今業已剃度皈依佛門,出家在「祥符寺」做了和尚,法名「無果」即是。
「喔!不敢,四位少禮,少禮……」
無果大師慌不及的口中說著,二手比著,最後他才想到乃是一個出家人,於是又改以雙掌合什答禮了。
廖不一不明究里,他必須要弄個明白,遂開口探詢了。
「殿主,地獄門中究竟遭到什麼樣的變故?」
「唉!真是說來話長啊……」
無果大師緩緩地吐出了一口氣,然後繼續地說:「憶當年,特使麥無銘為全孝思,四處探訪父蹤,一日終於被他摸進了地獄門。由於雙方名有所持,干戈就此而起,經過了數場鏖戰,當然,第六殿主卓小倫依舊步上了前數殿的後塵,不敵而負了傷。
「自此,他心中就生起疙瘩,存下芥蒂,與特使有了嫌隙。」
無果大師略一駐歇,他又說:「老衲獲知以後,就加以勸解,加以開導,並借石家莊和沈家莊紛爭事體,還特地攜帶卓小倫共同齊往處理,誰知,他依舊是耿耿於懷。」
廖不一接口說:「那後來呢?」
「後來,後來石鏡濤父子進入了地獄門,後來,後來洪振傑和龔天佑他們也被巡行特使相繼地拘入了地獄門。」
「那又怎麼樣呢?」
「卓小倫不良的念頭就開始在萌芽了。」
「難道他沒有在石鏡濤等人的飲食中下『孟婆湯』?」
「下了,但時下時解,並且分量不重。」
「殿主當時都全知道?」
「不,我是在最後才知道的。」
「喔,喔,那最後呢?」
「最後,他與石鏡濤交談,與尤建庭閒聊,起先是有意無意,不著邊際,結果竟然是志趣相投,深入地,認真地討論起來了。」
「那怎與九殿殿主扯上關係呢?」
「卓小倫利用尤建庭燦花之口,如簧之舌,試探,待對方心活了,意動了,遂進行遊說。」
「這麼說。九殿殿主平時必有什麼怨言或者牢騷之詞,不然,卓小倫怎會想到他?找上他?」
「是的。」無果大師感慨地說:「『平等王』確是不甘人下,不滿現實。」
「在大雪飄飛的一個清晨,膳堂中早膳剛畢,九殿殿主『平等王』說燉就了一支百年以上的老山人參,請我賞光共同品嘗,老衲不疑有他,與之前往,誰知一盅飲下,真氣受阻,功力難提。」
廖不一急口地說:「人參湯中下了孟婆湯?」
「不錯,但藥量不重,因為他欲邀我入伙。」
「殿主拒絕了?」
「是的。」無果大師雙眼一閉,神容一黯說:「可是老衲當時受制於他,眼看著他們胡作非為,眼看著他們殺人放火……」
麥無銘不由吁出了一口氣。
他接口說:「就是這樣,殿主遭人誤會了。」
「凡事但憑我心,豈能全合人意。」無果大師雙眼倏地一睜,眸子中精光湛湛,他說:「遭人誤會,老衲並不在意,只不知二位特使何以那麼快就趕到了地獄門?」
「也沒有。」
「那就是了。」麥無銘噓出了一口氣說:「火燒地獄門,毒害老菩薩井非我們兄弟而是另有其人。」
「但有人言之鑿鑿。」
麥無銘據理以駁,他不卑不亢,不威不屈。
廖不一不住的觀察,不住的打量,因為,理虧心就虛,可是眼前這個少年人的臉上卻始終蘊著正氣。
他不由迷惑了,但仍強自地說:「地獄門隱秘,地獄門天險,除去了你們兄弟,誰會有這麼清楚,誰又有這個能耐?」
「晚來雖然未敢明指,但前輩可曾想到過古人所說的一句話?」
「什麼話?」
「播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這……」廖不一略一沉吟說:「但對方乃是望重武林,而你們……」
麥無銘隨即接口說:「司馬懿中途變卦,洪承疇老來失節。」
廖不一搖一搖頭,他繼續著未竟的話說:「而你們畢竟是少年心性,有道是『嘴上無毛,做事不牢。』若沒有確切的人證,我老人家可相信不過,只有錯殺……」
「阿彌陀佛!」
山崖口忽然響起廣一聲嘹亮的佛號,緊接著,掠上一條黃色的人影來。
這條人影乃因身穿黃衫,面蒙黃紗,看他的樣子,聽他的語聲,倒有些僧俗不分,當然,口喧佛號的也不一定全是出家人。
還有,黃紗蒙面人身形快速,姿態美妙,上沖時,像黃鶴凌霄,接著,一停一頓,旋迴層起,身翻、勢轉,下瀉時如蒼鷹攫食,然後停立在山巔之上。
「雲龍三現!」
站在一邊的「矮和尚」潘松秋脫口地呼了出來。
黃巾蒙面人單掌憑胸,說:「老衲乃是一個出家人。」
如此說,他果真是一個和尚了。
「你……」
潘松秋略一遲疑,他旋即改口說:「大師何來?」
「老衲牒度黃山。」
潘松秋見對方錯會已意,於是剖切地說:「大師來此何故何因?」
「喔!阿彌陀佛。」黃巾蒙面的和尚又喧了一聲佛號道:「老衲只為這兩位少施主作個人證。」
潘松秋見來人神態安詳,氣度恢宏,而口中所說的話也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他不由踏上兩步,暗暗運起功力,眸子中精光直逼對方面幕。
奈何,面幕雖薄,他仍看之不透。
若是直截了當的教人卸裝,格於身份,礙於禮貌,似乎有所不妥,於是唯有深入的探套說:「大師法號?」
「老衲無果。」
無果,這個法號聽起來有些怪異,不知是他在人生的旅途上沒有成就,還是出家的人都沒有結果?恐怕是兩者皆有吧!不然,又何來「四大皆空」的佛語?「無果大師?」潘極秋的心中還是沒有一點印象,他再次地說:『難道大師目擊了地獄門中所發生的一切?「「不止如此,老衲原本也是當事人之一。」
「你……你究竟是誰?」
廖不一瞠起雙目,戟起手指,一臉肅然的說著。
「我們也曾經朝夕相處,乃多年的故人。」
蒙面人雙臂齊抬,緩緩的取下系扣在帽沿上的面紗,廬山雲清,真面目頓時就顯現了出來。
「啊,果然是殿主座駕降臨。」
廖不一和潘松秋一見之下,立時抱拳躬身,俅然的揖了下去。
麥小雲兄弟見了亦不例外,他們照樣地拱起雙手,說:「地獄門巡行特使,麥小雲、麥無銘見過殿主。」
巡行特使,陰府中並無這個編制,以故地位超然,他們直屬於菩薩座下,不受其他的人管轄。
但十殿閻羅畢竟是天庭所封,陰司所尊,名既顯,權亦隆,再說麥無銘生性謙沖,對方輩份高,對方年事劭,因此就以晚輩、下屆之禮覲之。
那位殿主究竟是誰呢?他,他是徐至瑜,江湖上威名赫待,早期以輕功見長於武林,人稱「雲龍三現」的徐至瑜。後被延入地獄門,委為第十殿閻羅「轉輪王」。
而如今,如今業已剃度皈依佛門,出家在「祥符寺」做了和尚,法名「無果」即是。
「喔!不敢,四位少禮,少禮……」
無果大師慌不及的口中說著,二手比著,最後他才想到乃是一個出家人,於是又改以雙掌合什答禮了。
廖不一不明究里,他必須要弄個明白,遂開口探詢了。
「殿主,地獄門中究竟遭到什麼樣的變故?」
「唉!真是說來話長啊……」
無果大師緩緩地吐出了一口氣,然後繼續地說:「憶當年,特使麥無銘為全孝思,四處探訪父蹤,一日終於被他摸進了地獄門。由於雙方名有所持,干戈就此而起,經過了數場鏖戰,當然,第六殿主卓小倫依舊步上了前數殿的後塵,不敵而負了傷。
「自此,他心中就生起疙瘩,存下芥蒂,與特使有了嫌隙。」
無果大師略一駐歇,他又說:「老衲獲知以後,就加以勸解,加以開導,並借石家莊和沈家莊紛爭事體,還特地攜帶卓小倫共同齊往處理,誰知,他依舊是耿耿於懷。」
廖不一接口說:「那後來呢?」
「後來,後來石鏡濤父子進入了地獄門,後來,後來洪振傑和龔天佑他們也被巡行特使相繼地拘入了地獄門。」
「那又怎麼樣呢?」
「卓小倫不良的念頭就開始在萌芽了。」
「難道他沒有在石鏡濤等人的飲食中下『孟婆湯』?」
「下了,但時下時解,並且分量不重。」
「殿主當時都全知道?」
「不,我是在最後才知道的。」
「喔,喔,那最後呢?」
「最後,他與石鏡濤交談,與尤建庭閒聊,起先是有意無意,不著邊際,結果竟然是志趣相投,深入地,認真地討論起來了。」
「那怎與九殿殿主扯上關係呢?」
「卓小倫利用尤建庭燦花之口,如簧之舌,試探,待對方心活了,意動了,遂進行遊說。」
「這麼說。九殿殿主平時必有什麼怨言或者牢騷之詞,不然,卓小倫怎會想到他?找上他?」
「是的。」無果大師感慨地說:「『平等王』確是不甘人下,不滿現實。」
「在大雪飄飛的一個清晨,膳堂中早膳剛畢,九殿殿主『平等王』說燉就了一支百年以上的老山人參,請我賞光共同品嘗,老衲不疑有他,與之前往,誰知一盅飲下,真氣受阻,功力難提。」
廖不一急口地說:「人參湯中下了孟婆湯?」
「不錯,但藥量不重,因為他欲邀我入伙。」
「殿主拒絕了?」
「是的。」無果大師雙眼一閉,神容一黯說:「可是老衲當時受制於他,眼看著他們胡作非為,眼看著他們殺人放火……」
麥無銘不由吁出了一口氣。
他接口說:「就是這樣,殿主遭人誤會了。」
「凡事但憑我心,豈能全合人意。」無果大師雙眼倏地一睜,眸子中精光湛湛,他說:「遭人誤會,老衲並不在意,只不知二位特使何以那麼快就趕到了地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