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張永連忙問道:“抓到了?”
沐朝夕說道:“還沒有,不過,也並非一無所獲。”
谷大用問:“可是有人來劫獄,中了圈套?抓了活口?”
沐朝夕和白朮相視一眼,沐朝夕輕咳一聲,說道:“目前有些眉目,我們有了新線索,正在往下查,太晚了,天氣又冷,兩位公公年事已高,別熬壞了身體,先回去休息,一有消息,我們會派人通知兩位——只是侍衛和船夫要留下來,以免泄露消息,我向應天府尹和魏國公借了一萬兵士,由他們護送兩位回去。”
張永問道:“你們放我走,不懷疑我了?”接風宴是他擺的,刺客也是他新收養的乾兒子。
白朮說道:“張公公被人算計了,也是受害者。何況我和張公公一起在宮廷為官十年,無冤無仇,張公公現在還有求於我,為何還要殺我呢?我信公公。”
張永很是感慨,“沒想到我淪落如斯,白司藥居然還信我。我不走了,在事情弄清楚之前,我哪都不去,如此,方能保證我的清白。勞煩沐僉事弄一床被褥過來,我就在這裡睡。”
張永不肯走,白朮和沐朝夕琢磨不透,他到底清白無辜,還是惺惺作態?
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白朮假死的消息並沒有傳出去——否則沐邵貴的手就不會伸進棺材裡,還極力說服沐朝夕把棺材挪動到沐府靈堂。
倒是谷大用站起來說道:“我有擇床之癖,換了地方就睡不著,年紀大了,熬不住,我得回去歇一歇。放心,我會配合你們尋找兇手,明日一早,我就回來陪著張公公。”
臨走的時候,谷大用朝著白朮使了個眼色。
白朮會意,特意去送谷大用。外頭的積雪已經淹沒靴子了,踩上去發出咯吱聲。
屏退眾人,谷大用說道:“白司藥,你真信得過張公公?”
白朮說大實話,“咱們都是宮裡頭出來的人,誰信得過誰呀,只是面子上不能捅破,捅破就沒意思了,對吧。”
谷大用訕笑道:“白司藥真是通透人,難怪得了兩代帝王的聖眷,正德朝風光無限,嘉靖朝還能再嫁良人。我瞧著白司藥有當年五朝尚宮胡善圍的本事,真是左右逢源,誰當皇帝,你都屹立不倒。”
白朮笑道:“別拍馬屁了,我頂著風雪出來,不是聽奉承話的。”
谷大用說道:“到這個地步,我就不瞞你了。白司藥,我懷疑張公公有問題。”
白朮一挑眉毛,“此話怎講?”
谷大用說道:“前年寧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謀反,手中有張太后密召,說張太后已經過繼了寧王世子為皇嗣,這密召後來被王守仁王大人繳獲,說密召為假,其實是真的——這事估計白司藥是知道的,先帝有事,幾乎不瞞著白司藥。”
白朮不置可否。
谷大用瞧著白朮的神色,便知是知情人,繼續說道:“我當時執掌西廠,監視天下,包括錦衣衛和東廠。其實這個密召,張公公也有份,是張公公暗中為寧王和張太后牽線搭橋,促成了過繼寧王世子為太子的密召。”
白朮沉默了一會,說道:“張永是先帝的老伴。”
谷大用用白朮剛才說的話回答她,“宮裡頭出來的人,誰信得過誰呀。張永老謀深算,皇上一直沒有子嗣,性格乖張,廢除了彤史女官,宮裡即使有人生下兒子,也是不作數的,不能記入宗室玉碟。但是大明總得有一個朱家人接任皇位不是?寧王一直給張永送錢,要張永在張太后面前說好話,過繼他的兒子為太子。”
“張永是先帝老伴,是掌印太監,天下太監之首,我當年掌西廠的時候,都對他恭恭敬敬的,可是人掌控的權力越大、越久,就越怕失去權力。皇上整天花天酒地,有損壽數。如果能提前押寶押對了,將來大明換了皇帝,張永憑著擁立之功,還能繼續當一屆掌印太監。”
“所以,張永和寧王一拍即合,兩人暗通曲款,最終說服了張太后立下過繼寧王世子為太子的密召。”
“可是,寧王這個人沉不住氣,沒等先帝病重,他就按捺不住的起兵造反,自以為憑著張太后過繼詔書,一呼百應,哼,真是愚蠢啊,起兵四十三天就讓王守仁一個文臣給滅了。還以為自己是永樂大帝呢,能以藩王之位逆襲皇帝。”
谷大用低聲道:“我手上有張永當年和寧王暗地來往的文書,就藏在我家裡,你隨我一起回去,我把證據都給你。”
這是個意外的收穫。
不過,白朮並不感興趣,“谷公公,你別把我當小孩子哄呀。我猜你們八虎的人,寧王應該都送過錢。只是張永身為掌印太監,權力最大,說的話管用,寧王給他行賄的錢財最多罷了。你獨獨留下張永的通信,不過是想關鍵時刻拿出來邀功。更何況,這都改朝換代了,當年寧王和張永的通信有什麼用?張永不可能為這事設一個賊喊捉賊的局殺我。早就不是正德朝了啊。”
如果還是正德朝,張永有足夠的理由殺白朮,但現在都嘉靖一年了,張永沒有必要動手。
谷大用一愣:“白司藥來南京,不可能只是祭祀這麼簡單吧?一定有秘密任務在身。”
沐朝夕說道:“還沒有,不過,也並非一無所獲。”
谷大用問:“可是有人來劫獄,中了圈套?抓了活口?”
沐朝夕和白朮相視一眼,沐朝夕輕咳一聲,說道:“目前有些眉目,我們有了新線索,正在往下查,太晚了,天氣又冷,兩位公公年事已高,別熬壞了身體,先回去休息,一有消息,我們會派人通知兩位——只是侍衛和船夫要留下來,以免泄露消息,我向應天府尹和魏國公借了一萬兵士,由他們護送兩位回去。”
張永問道:“你們放我走,不懷疑我了?”接風宴是他擺的,刺客也是他新收養的乾兒子。
白朮說道:“張公公被人算計了,也是受害者。何況我和張公公一起在宮廷為官十年,無冤無仇,張公公現在還有求於我,為何還要殺我呢?我信公公。”
張永很是感慨,“沒想到我淪落如斯,白司藥居然還信我。我不走了,在事情弄清楚之前,我哪都不去,如此,方能保證我的清白。勞煩沐僉事弄一床被褥過來,我就在這裡睡。”
張永不肯走,白朮和沐朝夕琢磨不透,他到底清白無辜,還是惺惺作態?
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白朮假死的消息並沒有傳出去——否則沐邵貴的手就不會伸進棺材裡,還極力說服沐朝夕把棺材挪動到沐府靈堂。
倒是谷大用站起來說道:“我有擇床之癖,換了地方就睡不著,年紀大了,熬不住,我得回去歇一歇。放心,我會配合你們尋找兇手,明日一早,我就回來陪著張公公。”
臨走的時候,谷大用朝著白朮使了個眼色。
白朮會意,特意去送谷大用。外頭的積雪已經淹沒靴子了,踩上去發出咯吱聲。
屏退眾人,谷大用說道:“白司藥,你真信得過張公公?”
白朮說大實話,“咱們都是宮裡頭出來的人,誰信得過誰呀,只是面子上不能捅破,捅破就沒意思了,對吧。”
谷大用訕笑道:“白司藥真是通透人,難怪得了兩代帝王的聖眷,正德朝風光無限,嘉靖朝還能再嫁良人。我瞧著白司藥有當年五朝尚宮胡善圍的本事,真是左右逢源,誰當皇帝,你都屹立不倒。”
白朮笑道:“別拍馬屁了,我頂著風雪出來,不是聽奉承話的。”
谷大用說道:“到這個地步,我就不瞞你了。白司藥,我懷疑張公公有問題。”
白朮一挑眉毛,“此話怎講?”
谷大用說道:“前年寧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謀反,手中有張太后密召,說張太后已經過繼了寧王世子為皇嗣,這密召後來被王守仁王大人繳獲,說密召為假,其實是真的——這事估計白司藥是知道的,先帝有事,幾乎不瞞著白司藥。”
白朮不置可否。
谷大用瞧著白朮的神色,便知是知情人,繼續說道:“我當時執掌西廠,監視天下,包括錦衣衛和東廠。其實這個密召,張公公也有份,是張公公暗中為寧王和張太后牽線搭橋,促成了過繼寧王世子為太子的密召。”
白朮沉默了一會,說道:“張永是先帝的老伴。”
谷大用用白朮剛才說的話回答她,“宮裡頭出來的人,誰信得過誰呀。張永老謀深算,皇上一直沒有子嗣,性格乖張,廢除了彤史女官,宮裡即使有人生下兒子,也是不作數的,不能記入宗室玉碟。但是大明總得有一個朱家人接任皇位不是?寧王一直給張永送錢,要張永在張太后面前說好話,過繼他的兒子為太子。”
“張永是先帝老伴,是掌印太監,天下太監之首,我當年掌西廠的時候,都對他恭恭敬敬的,可是人掌控的權力越大、越久,就越怕失去權力。皇上整天花天酒地,有損壽數。如果能提前押寶押對了,將來大明換了皇帝,張永憑著擁立之功,還能繼續當一屆掌印太監。”
“所以,張永和寧王一拍即合,兩人暗通曲款,最終說服了張太后立下過繼寧王世子為太子的密召。”
“可是,寧王這個人沉不住氣,沒等先帝病重,他就按捺不住的起兵造反,自以為憑著張太后過繼詔書,一呼百應,哼,真是愚蠢啊,起兵四十三天就讓王守仁一個文臣給滅了。還以為自己是永樂大帝呢,能以藩王之位逆襲皇帝。”
谷大用低聲道:“我手上有張永當年和寧王暗地來往的文書,就藏在我家裡,你隨我一起回去,我把證據都給你。”
這是個意外的收穫。
不過,白朮並不感興趣,“谷公公,你別把我當小孩子哄呀。我猜你們八虎的人,寧王應該都送過錢。只是張永身為掌印太監,權力最大,說的話管用,寧王給他行賄的錢財最多罷了。你獨獨留下張永的通信,不過是想關鍵時刻拿出來邀功。更何況,這都改朝換代了,當年寧王和張永的通信有什麼用?張永不可能為這事設一個賊喊捉賊的局殺我。早就不是正德朝了啊。”
如果還是正德朝,張永有足夠的理由殺白朮,但現在都嘉靖一年了,張永沒有必要動手。
谷大用一愣:“白司藥來南京,不可能只是祭祀這麼簡單吧?一定有秘密任務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