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原來,根據蠻兵大本營三面環水,只有北面是陸地通道的地形特點,二帥事先把大軍一分為二:以一半兵力用於北部戰場正面破敵,以另一半兵力用於封鎖進出銀坑山大營的三方水道。為了確保有效管控,這三條水路方向各配有一員將軍負責指揮調度,在銀坑山通往瀘水、西城水、甘南水的渡口和碼頭上,到處都布滿了官兵的流動崗哨。
接著,蠻王說:“要不你出去與哥哥商量一下,雙方議和吧?”
石虎:兵臨城下,恐怕已不能叫議和了,現實一點,叫歸降吧。不過應該提出條件。
蠻王問:“什麼條件? ”
石虎答:“一、赦免這次我們聚眾鬧事頭領的所謂‘罪行’。二、今後逢災年,官府不得再向百姓征糧收稅。”
蠻王:提得好! 若能滿足這兩條,我們歸降也罷。你馬上去找哥哥,討個官方消息。
石虎:既已決定歸降,就沒必要太急了,我相信官方也會派人來探聽我們的口氣。
第四八章、三傑士建功
果然,第二天一早,聞龍奉二帥之命來到銀坑山蠻兵大營前,指名要見石虎。
兩人略一交談,居然一拍即合,代表雙方擬出如下三項條款:
一、雲番承諾:在滿足赦罪、荒年免糧的條件下,雲南八番各個洞寨的起事人馬全部歸降,並保證世世代代永不反叛,年年朝貢。
二、朝廷頒旨:赦罪、免賦、撤漢官。
三、 定於兩天後,在銀坑山北面戰址舉行受降儀式。屆時,朝廷派人正式宣讀天子詔書。
商定的條款雙方兄弟各執一份,回頭向上司復差。
蠻王見朝廷不但答應赦罪、免糧,還加了撤官一條,大喜過望,大誇元帥辦事得力。
他連忙寫下禮單一份,要求有司人等速速置辦,以備後日作為謝禮獻於王師。
石虎好奇,接過禮單來看,但見:珍珠若干;瑪瑙若干;金銀若干;丹漆若干;藥材若干;牛羊、戰馬各若干;等等。
一場震驚朝野的雲貴蠻夷叛亂就此消停。
後人點讚三俊傑平南的方略和智慧,可與前賢諸葛亮比肩。
詩云:
七擒七縱千古談,建言獻策驚朝堂。
文臣用兵亦制勝,撤官免糧百姓安。
第四九章、進京受皇封
過了兩天,受降之後。
蠻王奉朝廷旨意,出榜安民。同時又命石虎等人持榜文去曉諭和安撫大理、昆明、麗江等地軍民人等。終於,雲南全境平服。
二帥把蠻王所獻禮物珍品一分為二:珍珠,瑪瑙、金銀等貴重物品,上繳朝廷。牛羊馬匹、藥材等物品納入成都督撫府。
二帥又遵照朝廷旨意,留下三萬蠻兵供蠻王與石虎調用,其他所有的蠻兵就地解散。宗辰部下那二萬歸正的蠻兵,聽其自由選擇去留,離開者發給每人餉銀若干。
又告誡大小番王,要勤政為民,保護百姓按時狩獵,勿失農務,萬萬不可再借事生亂!番兵們諾諾連聲,歡呼雀躍而去。
臨別,聞龍又囑咐了石虎幾句。
二帥見了,心想:有石虎在蠻方,朝廷的心病可以完全消除了。
於是,下令犒賞三軍,隨後班師回四川。
正是: 喜孜孜鞭敲金鐙響,笑吟吟齊唱凱歌還。
且說二帥帶領征南大軍敲著得勝鼓,唱著勝利歌,回到兩川督撫府。把兵馬、品物交割完畢,又帶領立功將佐進京受封。
其時,朝中剛剛經歷了一場換血。
這位沉湎於酒色已久的君王,還頗似春秋時的那位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現在,他總算振作起來了。朝中閣老黃震元被罷免,一班佞臣賊子或關或殺。陸弘亮繼任了首輔,賢良忠直之臣上台,氣象為之一新。
皇帝見兩個少帥英氣勃發,不禁龍顏大喜。面向兩班文武,大聲贊道:“此次出征雲南,幹得漂亮!想不到朕之兩位儒將,竟有如此雄才大略。可謂是,奇謀追陸遜,投筆學班超。”
二帥連忙躬身施禮說:“不敢當,不敢當!僥倖獲得成功,也是托皇上洪福,賴三軍用命。”
於是,皇帝論功行賞:
賞征南元帥魏德金銀貳百錠,絹帛五十匹;敕封為兵部尚書。
賞征南二路元帥杜英金銀貳百錠,絹帛伍什匹;敕封為禮部尚書。
賞征南先鋒聞確金銀壹佰錠,絹帛伍什匹;敇封為兩川總督。
賞征南將軍郭胡桓金銀壹佰錠,絹帛叄什匹;敕封為江浙總督。
賞征南將軍宗辰金銀壹佰錠,絹帛叄什匹;敕封為武勝關總兵。
賞押糧將官盧天霸金銀壹佰錠,絹帛叄什匹;敕封為潼關總兵。
陸弘亮薦賢有功,賜黃馬褂一件;加太子太保銜。
聞龍勸降立功,賞金銀伍什錠,絹帛貳什匹,敕封為綿竹關守備。
其餘偏將校尉,據其戰功大小,亦各有晉升和賞賜。
皇上又下旨一道,著兵部與戶部差各有司官員到陣亡、傷殘將士家中送去撫恤金帛,以示關懷慰問。
唯獨聞勝傑,立有伏虎和建言之功,卻未見皇上有任何的賞賜。
答案很簡單,因為在古代是禁止女子上陣打仗的。違者即使立功,還是有罪。既然如此,二帥當然不便把聞勝傑的事跡上報給兵部,而兵部呈報的名單中沒有聞勝傑的名字,那麼皇帝當然也就不會封賞於她了。
接著,蠻王說:“要不你出去與哥哥商量一下,雙方議和吧?”
石虎:兵臨城下,恐怕已不能叫議和了,現實一點,叫歸降吧。不過應該提出條件。
蠻王問:“什麼條件? ”
石虎答:“一、赦免這次我們聚眾鬧事頭領的所謂‘罪行’。二、今後逢災年,官府不得再向百姓征糧收稅。”
蠻王:提得好! 若能滿足這兩條,我們歸降也罷。你馬上去找哥哥,討個官方消息。
石虎:既已決定歸降,就沒必要太急了,我相信官方也會派人來探聽我們的口氣。
第四八章、三傑士建功
果然,第二天一早,聞龍奉二帥之命來到銀坑山蠻兵大營前,指名要見石虎。
兩人略一交談,居然一拍即合,代表雙方擬出如下三項條款:
一、雲番承諾:在滿足赦罪、荒年免糧的條件下,雲南八番各個洞寨的起事人馬全部歸降,並保證世世代代永不反叛,年年朝貢。
二、朝廷頒旨:赦罪、免賦、撤漢官。
三、 定於兩天後,在銀坑山北面戰址舉行受降儀式。屆時,朝廷派人正式宣讀天子詔書。
商定的條款雙方兄弟各執一份,回頭向上司復差。
蠻王見朝廷不但答應赦罪、免糧,還加了撤官一條,大喜過望,大誇元帥辦事得力。
他連忙寫下禮單一份,要求有司人等速速置辦,以備後日作為謝禮獻於王師。
石虎好奇,接過禮單來看,但見:珍珠若干;瑪瑙若干;金銀若干;丹漆若干;藥材若干;牛羊、戰馬各若干;等等。
一場震驚朝野的雲貴蠻夷叛亂就此消停。
後人點讚三俊傑平南的方略和智慧,可與前賢諸葛亮比肩。
詩云:
七擒七縱千古談,建言獻策驚朝堂。
文臣用兵亦制勝,撤官免糧百姓安。
第四九章、進京受皇封
過了兩天,受降之後。
蠻王奉朝廷旨意,出榜安民。同時又命石虎等人持榜文去曉諭和安撫大理、昆明、麗江等地軍民人等。終於,雲南全境平服。
二帥把蠻王所獻禮物珍品一分為二:珍珠,瑪瑙、金銀等貴重物品,上繳朝廷。牛羊馬匹、藥材等物品納入成都督撫府。
二帥又遵照朝廷旨意,留下三萬蠻兵供蠻王與石虎調用,其他所有的蠻兵就地解散。宗辰部下那二萬歸正的蠻兵,聽其自由選擇去留,離開者發給每人餉銀若干。
又告誡大小番王,要勤政為民,保護百姓按時狩獵,勿失農務,萬萬不可再借事生亂!番兵們諾諾連聲,歡呼雀躍而去。
臨別,聞龍又囑咐了石虎幾句。
二帥見了,心想:有石虎在蠻方,朝廷的心病可以完全消除了。
於是,下令犒賞三軍,隨後班師回四川。
正是: 喜孜孜鞭敲金鐙響,笑吟吟齊唱凱歌還。
且說二帥帶領征南大軍敲著得勝鼓,唱著勝利歌,回到兩川督撫府。把兵馬、品物交割完畢,又帶領立功將佐進京受封。
其時,朝中剛剛經歷了一場換血。
這位沉湎於酒色已久的君王,還頗似春秋時的那位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現在,他總算振作起來了。朝中閣老黃震元被罷免,一班佞臣賊子或關或殺。陸弘亮繼任了首輔,賢良忠直之臣上台,氣象為之一新。
皇帝見兩個少帥英氣勃發,不禁龍顏大喜。面向兩班文武,大聲贊道:“此次出征雲南,幹得漂亮!想不到朕之兩位儒將,竟有如此雄才大略。可謂是,奇謀追陸遜,投筆學班超。”
二帥連忙躬身施禮說:“不敢當,不敢當!僥倖獲得成功,也是托皇上洪福,賴三軍用命。”
於是,皇帝論功行賞:
賞征南元帥魏德金銀貳百錠,絹帛五十匹;敕封為兵部尚書。
賞征南二路元帥杜英金銀貳百錠,絹帛伍什匹;敕封為禮部尚書。
賞征南先鋒聞確金銀壹佰錠,絹帛伍什匹;敇封為兩川總督。
賞征南將軍郭胡桓金銀壹佰錠,絹帛叄什匹;敕封為江浙總督。
賞征南將軍宗辰金銀壹佰錠,絹帛叄什匹;敕封為武勝關總兵。
賞押糧將官盧天霸金銀壹佰錠,絹帛叄什匹;敕封為潼關總兵。
陸弘亮薦賢有功,賜黃馬褂一件;加太子太保銜。
聞龍勸降立功,賞金銀伍什錠,絹帛貳什匹,敕封為綿竹關守備。
其餘偏將校尉,據其戰功大小,亦各有晉升和賞賜。
皇上又下旨一道,著兵部與戶部差各有司官員到陣亡、傷殘將士家中送去撫恤金帛,以示關懷慰問。
唯獨聞勝傑,立有伏虎和建言之功,卻未見皇上有任何的賞賜。
答案很簡單,因為在古代是禁止女子上陣打仗的。違者即使立功,還是有罪。既然如此,二帥當然不便把聞勝傑的事跡上報給兵部,而兵部呈報的名單中沒有聞勝傑的名字,那麼皇帝當然也就不會封賞於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