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周邊各國,無論是三韓,還是東瀛,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他們的國土狹小,大城市沒有幾座,被詛咒金幣一搞,加已經是人心惶惶,現在,糧食都被控制在別人的手裡!

  可以想像那樣的結果。@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東瀛人最先發難,他們的中下層武士、浪人和地方大名聯合起來,幹掉了幕府將軍,然後帶著天皇親筆的國書入洛陽朝見趙宋王朝。

  東瀛人本來就對大宋的歸屬感很高,當他們來到洛陽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再現的大宋,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為首的五攝家出身的使節對趙宋非常恭敬,也因此他們得到了兩個光屬性的魔力球。東瀛的使節回去之後,東瀛境內再度掀起了對華族和華夏的崇拜,天皇乘機把權力收到了手中。

  對比之下,三韓的反應就有趣多了。

  他們是典型的兇悍的弱者,依賴著來自東土的口糧苦苦地抵禦著妖鬼的折騰,他們的王一面派出使節向趙宋稱臣一面卻在國內宣傳趙宋的可怕。

  如果是前明或者是滿清,也許不會理會,因為前明不會在乎海外番邦諸國,而滿清則無暇顧及他們只要他們定時往宮廷送女人就完了,基本不會理會三韓民間的聲音。

  當然,這裡面也歷史因素。

  可是趙宋可不是滿清。趙宋是從海陸攻打下滿清的疆土完成復國任務的,他們會不在意周邊的反應?

  不過,趙宋眼下沒有足夠的人口去做多餘的事,而且激起三韓的民變也不符合趙宋的利益。所以趙宋拿出來的應對策略就是置之不理。

  ——不好意思,我們的人手不足,中原剛剛經過戰亂,百廢待興,實在沒有多餘的人手幫助你們。

  三韓的國王年年派人來中原哭,苦求宗主國的援助,背後繼續煽動百姓,說宗主國冷酷,不肯幫他們……

  可是他們不知道,趙宋不是滿清,也不是前明,得知了他們國內的輿論之後,趙宋內部一些主張幫助的大臣立刻閉上了嘴巴。

  剛開始的幾年,三韓的國王還時不時地派遣使節過來,可是五六年過去之後,洛陽也好,燕京也好,都看不到他們的使節了,當時趙宋也忙著國內的各種建設,根本就沒顧得上他們,等趙宋反應過來——主要是幾位殿下要開始選妃了,有滿清留下的中下層官員就忍不住提了一句前朝的舊例,然後大家才愕然發現:三韓人已經很久沒有聽說了。

  再派人跨海去一看,朝鮮半島上已經沒有幾個村子了。

  本來,三韓的王城就很小,城牆也矮,很多富貴人家的院牆,乃至他們的王宮的宮牆,甚至還不過人的脖子那麼高!這麼一點點高的宮牆,怎麼可能擋得住亡靈大軍?

  沒錯,就是成片成片的骷髏組成的亡靈大軍。

  因為朝鮮半島的戰略位置,趙宋還是派人把這塊半島清理了一下,並且遷了一些人口過去。@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朝鮮半島成了華夏的一個行省,雖然琉球等藩屬國的遺屬在背後不是沒有嘀咕,但是攝於趙宋的強大,他們在人前一個字都不敢吐露。

  趙宋有趙宋的傳承,比方說,君權高而虛,宰相低而實。

  這樣的模式並沒有改變多少,只是這一次,趙宋依舊重文,卻不再輕武。樞密院跟唐時的折衝府的結合,讓華夏再度恢復了擴張的活力。

  大約是趙廷瑜二十歲的時候,受西方的影響,東土,尤其是趙宋群臣對趙長卿的稱呼由陛下升為了冕下,而趙廷瑜兄弟四個則先後入主政事堂和樞密院。

  他們兄弟四人沒有一個成為陛下,直到趙廷瑜的兒子上位,徵求了神宮方面的首肯,這才登記為皇帝,並且追封了自己亡父。

  至於趙長卿,神宮的產業全部屬於他,而跟舊時不同的是神宮的產業一樣納稅,而且時不時地,他會出現在神宮的各處。只是他見或者不見他的子子孫孫,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世界到處都是華夏的印記。

  對於趙長卿來說,這很平常,而對於何文秀和李東霖這對老搭檔&老對手來說,沒有比這個更加令他們欣慰的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了。撒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