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梅長蘇皺著眉看著藺晨的背影,藺晨這些年一直待在江左盟,那“瘋女人”怎麼和他接觸?聽藺晨的話似乎他倆交情頗深,而且剛剛藺晨幾乎脫口而出,那不是自己和她有密切關係,也是與赤焰之案有關。
不過剛剛藺晨失口說出,有立刻迴避,顯然是不想說的。藺晨這人雖然看著不正經,芯子很是重情重義,他不願意說,估計是套不出什麼。
算了,梅長蘇輕嘆口氣,要操心的已經夠多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聶鋒大哥。
☆、譽王造反
君璃將手中紙條攥在手心,黑夜中的眼睛異常明亮“終於要結束了。”
這段日子君璃一直在給譽王施壓,同時利用楊柳心的人旁敲側擊的說上幾句,只怕早就憋屈到點的譽王就自己忍不住想起兵造反。
有太子表弟,慶曆軍都督徐安謨的兵力支持,還有夏江的內應,梁帝又不在京中,只剩一個弱質女流撐著,譽王很快就下定決心。
譽王或許會忌憚君璃的謀算,可這在絕對兵力下根本不堪一擊,有著身旁人或好意或惡意的慫恿。譽王擁兵造反。
在發動政變的第一天,君璃就被譽王帶兵軟禁在郡主府。君璃本就是等著他造反,也就面上反抗了一下,就乖乖待在郡主府,不理會外面風雨。帝都現在以皇后詔令為尊,禁軍就這樣被兵不血刃的解決了。
整個京都現在都在譽王手中,當然這只是譽王和梁帝的人這樣認為。
在春獵以前,蕭景琰,梅長蘇,君璃曾有過一次長談。等譽王自己犯下大錯被梁帝厭棄不怎麼可能,而他們也不能看著譽王恢復元氣。於是設了一個局請君入甕。
先狠狠打擊,然後故意示弱,將兵力送上跟前,再偷偷慫恿幾句,譽王這個利慾薰心的人會造反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為盟友的夏江以前或許會發現貓膩,可現在他不過是被囚禁的階下囚罷了,他比任何人更想擺脫現在這個境地。
不過這個局風險與利益共存。若譽王真真造反成功,等著蕭景琰他們的只怕生不如死。但若成功了,譽王,夏江,太子……都不可能翻身,也就說蕭景琰坐穩了太子之位。
剩下的,就看蕭景琰了。君璃將紙條燒毀,懶懶喚道“聽雨,備一盅燕窩吧,我有些餓了。”
我要做的只是等待結果。
———————————————————————
梅長蘇站在門外正等著藺晨,今天是他醫治聶鋒的第一日,梅長蘇有些不放心,還是親自等著。
“宗主,帝都傳來消息。”
梅長蘇目光一閃,回到自己房間接過從帝都傳來的紙條,上面金鉤鐵馬寫著幾個字:譽王造反。
梅長蘇面上也不由地露出一份興奮,這一天他等了好久,也謀劃了好久。
“謀而後動,一切小心。”梅長蘇將字條捲成一小條遞給通信的人,“送回去吧。”
“殿下,我們還需要等。”梅長蘇快步走到蕭景琰營里,向他稟告帝都之事。見蕭景琰目露不解,梅長蘇輕聲解釋道“陛下多疑,我們所說他未必全信,若他信了,事後也會懷疑我們的消息竟比他的還靈通。”
蕭景琰皺眉,私心他不想把自己父皇想像成一個多疑容不下人的帝王,可他也知道梅長蘇說的沒錯,畢竟當年就是個很好的證明“我知道了,照我對譽王的認識,他一定會派重兵攔住我,在我未趕到陛下和娘娘身邊,還請蘇先生多為照顧。”
梅長蘇聽到蕭景琰生分的叮囑,心中苦味蔓延“主君的親人,做臣子的自然會全力保護,殿下不必憂心。還請殿下多多小心自身,這一仗,譽王是窮途末路,瀕臨絕境下他會有什麼舉動我們難以預料,請殿下一定保重自己。”
蕭景琰頷首,轉身去準備。譽王既然造反,就要趁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際,一舉奪下。那他一定不會繞過幾個必經之路的警哨,而他要做的就是直接迎敵,同樣殺他個措手不及。
作者有話要說: 不會描寫戰爭謀算(╥╯﹏╰╥)?感覺自己詞窮……所以短小一篇奉上。
☆、救兵
京都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梁帝耳中,因為譽王率大軍已經逼近了。
“父皇,譽王已經奪了第二座烽火台了。”蕭景琰跪在地上,沉聲稟報戰況。
梁帝氣得發抖,這些年他最寵的就是譽王“逆子!”梁帝從嘴裡冷冷吐出幾個字“景琰,你現在立刻去調禁軍,絕對不能讓他得逞。”
蕭景琰疑遲了一刻“父皇,禁軍叛了。父皇若信得過我,將虎符給兒臣,兒臣領兵救駕。”
梁帝聽到禁軍都被譽王掌控了,臉色一個扭曲,粗喘了一口氣,又恢復了身為帝王的威儀“景琰,朕知道你是個好孩子,這一切都靠你了。”
“兒臣領命。”蕭景琰事不宜遲,接過虎符匆匆出發。
梁帝拿起一杯已經有些涼了的茶水,眯起了已經渾濁的眼睛:君璃,你在京中都幹了什麼?
別人不知道,梁帝可不會不知道這個女人是怎麼一路踏著屍身血海爬上來的,她怎麼會會這麼輕易被譽王軟禁。可事實是,她就這麼輕易得到被關起來了。
不過現在還是把眼前的事處理好。
三日血戰,梁帝直系親衛幾乎覆滅,譽王也直逼梁帝所在之地。
靜妃,梅長蘇陪在梁帝左右。蒙摯,飛流護在營外,阻擋他們前進一步。
“陛下,據殿下最新的消息,靖王殿下還需要一日時間才能帶援兵回來。”梅長蘇的聲音飄散在幾乎凝滯的空氣中。
靖王殿下還需要一日,可叛軍已經打到門了!隨時的宮女內侍都不由自主的露出絕望的情緒。
“鏘!”寒劍出鞘。
一直以溫柔示人的靜妃收斂了臉上的笑,顯得嚴肅無比。她穩穩握著寶劍,目光堅定站在梁帝面前“陛下,我會成為你的盾。”
梅長蘇一愣,然後也邁步向前“怎需要娘娘,蘇某既是一介糙莽,雖不會武功,還是有些手段的。”
靜妃看著梅長蘇目光顫了顫,終還是抿住嘴握緊了手中的劍。
外面的喧囂漸漸逼近,伴隨著無數人的慘叫嘶吼。梅長蘇身子站的很直,目光沉沉盯著帳門口。
一隻袖箭無聲劃出,狠狠扎入舉著刀的敵軍。“啪嗒”屍體軟軟倒在地上,殷紅的鮮血汩汩流出,浸染這片已經吸夠血液的土壤。
這般狠厲的動作震懾後面想衝進來的人,就這幾息疑遲,他們的腦袋就叫飛流取走了。
“靖王殿下來了!”一士兵在帳外喊叫,語氣十足欣喜。
“景琰果然不負朕所託。”梁帝鬆了口氣,臉上也有了笑意“靜妃,我們養了個好兒子。”
梅長蘇背對著梁帝的臉上也浮現輕快,這一步險棋,還是走對了。太子之位,蕭景琰唾手可得。
不過剛剛藺晨失口說出,有立刻迴避,顯然是不想說的。藺晨這人雖然看著不正經,芯子很是重情重義,他不願意說,估計是套不出什麼。
算了,梅長蘇輕嘆口氣,要操心的已經夠多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聶鋒大哥。
☆、譽王造反
君璃將手中紙條攥在手心,黑夜中的眼睛異常明亮“終於要結束了。”
這段日子君璃一直在給譽王施壓,同時利用楊柳心的人旁敲側擊的說上幾句,只怕早就憋屈到點的譽王就自己忍不住想起兵造反。
有太子表弟,慶曆軍都督徐安謨的兵力支持,還有夏江的內應,梁帝又不在京中,只剩一個弱質女流撐著,譽王很快就下定決心。
譽王或許會忌憚君璃的謀算,可這在絕對兵力下根本不堪一擊,有著身旁人或好意或惡意的慫恿。譽王擁兵造反。
在發動政變的第一天,君璃就被譽王帶兵軟禁在郡主府。君璃本就是等著他造反,也就面上反抗了一下,就乖乖待在郡主府,不理會外面風雨。帝都現在以皇后詔令為尊,禁軍就這樣被兵不血刃的解決了。
整個京都現在都在譽王手中,當然這只是譽王和梁帝的人這樣認為。
在春獵以前,蕭景琰,梅長蘇,君璃曾有過一次長談。等譽王自己犯下大錯被梁帝厭棄不怎麼可能,而他們也不能看著譽王恢復元氣。於是設了一個局請君入甕。
先狠狠打擊,然後故意示弱,將兵力送上跟前,再偷偷慫恿幾句,譽王這個利慾薰心的人會造反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作為盟友的夏江以前或許會發現貓膩,可現在他不過是被囚禁的階下囚罷了,他比任何人更想擺脫現在這個境地。
不過這個局風險與利益共存。若譽王真真造反成功,等著蕭景琰他們的只怕生不如死。但若成功了,譽王,夏江,太子……都不可能翻身,也就說蕭景琰坐穩了太子之位。
剩下的,就看蕭景琰了。君璃將紙條燒毀,懶懶喚道“聽雨,備一盅燕窩吧,我有些餓了。”
我要做的只是等待結果。
———————————————————————
梅長蘇站在門外正等著藺晨,今天是他醫治聶鋒的第一日,梅長蘇有些不放心,還是親自等著。
“宗主,帝都傳來消息。”
梅長蘇目光一閃,回到自己房間接過從帝都傳來的紙條,上面金鉤鐵馬寫著幾個字:譽王造反。
梅長蘇面上也不由地露出一份興奮,這一天他等了好久,也謀劃了好久。
“謀而後動,一切小心。”梅長蘇將字條捲成一小條遞給通信的人,“送回去吧。”
“殿下,我們還需要等。”梅長蘇快步走到蕭景琰營里,向他稟告帝都之事。見蕭景琰目露不解,梅長蘇輕聲解釋道“陛下多疑,我們所說他未必全信,若他信了,事後也會懷疑我們的消息竟比他的還靈通。”
蕭景琰皺眉,私心他不想把自己父皇想像成一個多疑容不下人的帝王,可他也知道梅長蘇說的沒錯,畢竟當年就是個很好的證明“我知道了,照我對譽王的認識,他一定會派重兵攔住我,在我未趕到陛下和娘娘身邊,還請蘇先生多為照顧。”
梅長蘇聽到蕭景琰生分的叮囑,心中苦味蔓延“主君的親人,做臣子的自然會全力保護,殿下不必憂心。還請殿下多多小心自身,這一仗,譽王是窮途末路,瀕臨絕境下他會有什麼舉動我們難以預料,請殿下一定保重自己。”
蕭景琰頷首,轉身去準備。譽王既然造反,就要趁眾人沒有反應過來之際,一舉奪下。那他一定不會繞過幾個必經之路的警哨,而他要做的就是直接迎敵,同樣殺他個措手不及。
作者有話要說: 不會描寫戰爭謀算(╥╯﹏╰╥)?感覺自己詞窮……所以短小一篇奉上。
☆、救兵
京都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梁帝耳中,因為譽王率大軍已經逼近了。
“父皇,譽王已經奪了第二座烽火台了。”蕭景琰跪在地上,沉聲稟報戰況。
梁帝氣得發抖,這些年他最寵的就是譽王“逆子!”梁帝從嘴裡冷冷吐出幾個字“景琰,你現在立刻去調禁軍,絕對不能讓他得逞。”
蕭景琰疑遲了一刻“父皇,禁軍叛了。父皇若信得過我,將虎符給兒臣,兒臣領兵救駕。”
梁帝聽到禁軍都被譽王掌控了,臉色一個扭曲,粗喘了一口氣,又恢復了身為帝王的威儀“景琰,朕知道你是個好孩子,這一切都靠你了。”
“兒臣領命。”蕭景琰事不宜遲,接過虎符匆匆出發。
梁帝拿起一杯已經有些涼了的茶水,眯起了已經渾濁的眼睛:君璃,你在京中都幹了什麼?
別人不知道,梁帝可不會不知道這個女人是怎麼一路踏著屍身血海爬上來的,她怎麼會會這麼輕易被譽王軟禁。可事實是,她就這麼輕易得到被關起來了。
不過現在還是把眼前的事處理好。
三日血戰,梁帝直系親衛幾乎覆滅,譽王也直逼梁帝所在之地。
靜妃,梅長蘇陪在梁帝左右。蒙摯,飛流護在營外,阻擋他們前進一步。
“陛下,據殿下最新的消息,靖王殿下還需要一日時間才能帶援兵回來。”梅長蘇的聲音飄散在幾乎凝滯的空氣中。
靖王殿下還需要一日,可叛軍已經打到門了!隨時的宮女內侍都不由自主的露出絕望的情緒。
“鏘!”寒劍出鞘。
一直以溫柔示人的靜妃收斂了臉上的笑,顯得嚴肅無比。她穩穩握著寶劍,目光堅定站在梁帝面前“陛下,我會成為你的盾。”
梅長蘇一愣,然後也邁步向前“怎需要娘娘,蘇某既是一介糙莽,雖不會武功,還是有些手段的。”
靜妃看著梅長蘇目光顫了顫,終還是抿住嘴握緊了手中的劍。
外面的喧囂漸漸逼近,伴隨著無數人的慘叫嘶吼。梅長蘇身子站的很直,目光沉沉盯著帳門口。
一隻袖箭無聲劃出,狠狠扎入舉著刀的敵軍。“啪嗒”屍體軟軟倒在地上,殷紅的鮮血汩汩流出,浸染這片已經吸夠血液的土壤。
這般狠厲的動作震懾後面想衝進來的人,就這幾息疑遲,他們的腦袋就叫飛流取走了。
“靖王殿下來了!”一士兵在帳外喊叫,語氣十足欣喜。
“景琰果然不負朕所託。”梁帝鬆了口氣,臉上也有了笑意“靜妃,我們養了個好兒子。”
梅長蘇背對著梁帝的臉上也浮現輕快,這一步險棋,還是走對了。太子之位,蕭景琰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