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徒阡握住林陌的手,與他十指相扣,這是這些年來,徒大王爺最喜歡做的事,就怕一個不注意,自家阿陌就被外頭的那些小妖精們給迷走了。
他抬頭,和周圍的人一樣,雙目炯炯的盯著巨輪看,笑道:「還是阿陌厲害!」
林陌聞言,抬抬下巴,神情得意。
「時候不早了,咱們登船吧。」
說著,林陌拉著徒阡,率先向著巨輪走去,身後的人紛紛跟上,不多時,便消失在了碼頭上。
周圍的人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一行人是這艘巨輪的主人呢,不少人的眼中浮現出渴望。如此巨輪,世所少見,他們也想上去乘坐一番呢。
可惜了,巨輪的主人並沒有接收到他們的想法,在這一行人全都上了巨輪後,一直安靜停在碼頭上的巨輪突然發生一聲長長的嗚鳴聲,緩緩的啟動,離開了刺桐港,向著遠處駛去,駛上未知的海域,開始他們環球之旅。
甲板上,林陌和徒阡十指相扣,並肩站在船舷處,眺望海面,迎著海風,笑得張揚……
第97章
姑蘇地處江南繁華之地, 魚米之鄉, 自古文風鼎盛,湧現出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美好詩篇, 更是有許多書香大族, 姑蘇雲家便是其中之一。
雲家乃是書香大族, 前朝進出現過不少進士,名列三甲的亦大有人在。幾代人中, 都不曾遠離廟堂。
只是自大晉立朝以來, 雲家逐漸家道中落,族中子弟凋零, 最後只餘下姑蘇這一支。
所幸, 雲老爺膝下一兒一女, 姑娘且不說,知書識禮, 所嫁之人也是姑蘇書香大族的林家。
長子名雲濤,自幼聰慧異常, 雲老爺常贊其有先祖之風。三歲開蒙,十歲進學, 十三歲中秀才, 十七歲中舉。第二年原是大比之年,誰知祖父母相繼離世, 雲濤連著守了兩年多的孝, 二十歲上, 出了孝,只匆匆看了眼才出生不久的外甥,便收拾好了行囊,辭別父母妹妹,帶著振興家族的希望,和書童一起,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船隻,沿著運河北上。
一路舟車勞頓,終於到了運河碼頭,雲濤這才鬆了一口氣,這一路上可真是夠累人的,終於是到了。
他啟程的時間早,此時距離春闈的時間還很早,雲濤並不著急趕往京城,反而頗有興致的在碼頭附近閒逛。
只是,等他路過一處人煙較少的巷子時,腦袋一痛,頓時人事不知。
等到雲濤再次醒來時,他的命運,已經發生了改變。
*
大晉立朝不足百年,經過三代帝王的勵精圖治,總算是把一個因戰亂而大亂的社會的秩序給穩定了下來。這幾年老天爺開恩,並沒有大的天災出現,讓經歷了幾十年動、亂的百姓們有了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難得過了幾個好年景。
然而,天災是沒有了,人、禍卻是越演越烈,不為別的,只是因為目前在位的那位皇帝老爺,史稱「仁德帝」的皇帝太能生了。
隨著一眾皇子們逐漸成年,皇子之間,大臣之間,勛貴之間,因為皇位的爭鬥,漸漸拉開了帷幕。基間,刀光劍影,明槍暗箭,不知凡已。
等到大晉武帝登基時,他的兄弟們,在那場爭鬥中,活下來的已經沒有幾個了。
就連武帝自己,都曾經親歷險境,如果當年不是遇到那個少年,只怕他早已經成為了一抔黃土了。
好在,一切都過去了,他是這場不見血的爭鬥的最終勝利者,他是這個諾大帝國的主人!
想到這裡,年輕的皇帝,俊美的臉上,難得出現了一抹志得意滿的微笑,在批閱奏摺時,時不時的還能聽到他忍不住輕笑幾聲。
然而,當他打開一份黑色封皮,繪金色龍紋的特殊奏摺時,臉色當時就變了。
奏摺是由特殊渠道送來的,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奉皇帝命南下江南處理鹽政的昭瑞親王遇襲,生死不知。
樂極生悲,不外如是。
*
京城,武昌侯府,武昌侯雲濤舊疾復發,頭痛欲裂,已經臥病在床多日,德陽長公主內心擔憂,面上卻是不顯,只是日日親自守在武昌侯的病榻前,默默的陪伴。
這幾日,武昌侯的頭痛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一日一日的睡不安穩,總是被夢境困住,驚醒時,冷汗涔涔,連太醫也都束手無策,甚至到了暗示侯府要為武昌侯辦理後事的地步,可見其中兇險。
這幾日,武昌侯的頭痛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一日一日的睡不安穩,總是被夢境困住,驚醒時,冷汗涔涔,連太醫也都束手無策,甚至到了暗示侯府要為武昌侯辦理後事的地步,可見其中兇險。
好在最危險的那段日子已經過去,武昌侯的身體肉眼可見的好轉。只是德陽長公主發現,隨著雲濤身體的好轉,他似乎越來越沉默了。
德陽長公主擔憂不已:「夫君這病已見好轉,為何反倒越發的憂慮?」
德陽長公主本是個巾幗不讓鬚眉的,遇事沉穩可靠,何曾這般憂心?
雲濤握住她的手,內心無比愧疚:「讓公主擔心了。」
「你我本是夫妻,夫君何須如此客氣?只要你的病好了,比什麼都強。」
雲濤無言,他沉默良久,似乎舉棋不定,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
他遲疑道:「公主可還記得,當日我初上京城,被傷了頭部之事?當日公主救我時,我的頭因受傷,忘記了所有的事情,至今依舊記不起之前的事?」
他抬頭,和周圍的人一樣,雙目炯炯的盯著巨輪看,笑道:「還是阿陌厲害!」
林陌聞言,抬抬下巴,神情得意。
「時候不早了,咱們登船吧。」
說著,林陌拉著徒阡,率先向著巨輪走去,身後的人紛紛跟上,不多時,便消失在了碼頭上。
周圍的人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一行人是這艘巨輪的主人呢,不少人的眼中浮現出渴望。如此巨輪,世所少見,他們也想上去乘坐一番呢。
可惜了,巨輪的主人並沒有接收到他們的想法,在這一行人全都上了巨輪後,一直安靜停在碼頭上的巨輪突然發生一聲長長的嗚鳴聲,緩緩的啟動,離開了刺桐港,向著遠處駛去,駛上未知的海域,開始他們環球之旅。
甲板上,林陌和徒阡十指相扣,並肩站在船舷處,眺望海面,迎著海風,笑得張揚……
第97章
姑蘇地處江南繁華之地, 魚米之鄉, 自古文風鼎盛,湧現出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美好詩篇, 更是有許多書香大族, 姑蘇雲家便是其中之一。
雲家乃是書香大族, 前朝進出現過不少進士,名列三甲的亦大有人在。幾代人中, 都不曾遠離廟堂。
只是自大晉立朝以來, 雲家逐漸家道中落,族中子弟凋零, 最後只餘下姑蘇這一支。
所幸, 雲老爺膝下一兒一女, 姑娘且不說,知書識禮, 所嫁之人也是姑蘇書香大族的林家。
長子名雲濤,自幼聰慧異常, 雲老爺常贊其有先祖之風。三歲開蒙,十歲進學, 十三歲中秀才, 十七歲中舉。第二年原是大比之年,誰知祖父母相繼離世, 雲濤連著守了兩年多的孝, 二十歲上, 出了孝,只匆匆看了眼才出生不久的外甥,便收拾好了行囊,辭別父母妹妹,帶著振興家族的希望,和書童一起,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船隻,沿著運河北上。
一路舟車勞頓,終於到了運河碼頭,雲濤這才鬆了一口氣,這一路上可真是夠累人的,終於是到了。
他啟程的時間早,此時距離春闈的時間還很早,雲濤並不著急趕往京城,反而頗有興致的在碼頭附近閒逛。
只是,等他路過一處人煙較少的巷子時,腦袋一痛,頓時人事不知。
等到雲濤再次醒來時,他的命運,已經發生了改變。
*
大晉立朝不足百年,經過三代帝王的勵精圖治,總算是把一個因戰亂而大亂的社會的秩序給穩定了下來。這幾年老天爺開恩,並沒有大的天災出現,讓經歷了幾十年動、亂的百姓們有了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難得過了幾個好年景。
然而,天災是沒有了,人、禍卻是越演越烈,不為別的,只是因為目前在位的那位皇帝老爺,史稱「仁德帝」的皇帝太能生了。
隨著一眾皇子們逐漸成年,皇子之間,大臣之間,勛貴之間,因為皇位的爭鬥,漸漸拉開了帷幕。基間,刀光劍影,明槍暗箭,不知凡已。
等到大晉武帝登基時,他的兄弟們,在那場爭鬥中,活下來的已經沒有幾個了。
就連武帝自己,都曾經親歷險境,如果當年不是遇到那個少年,只怕他早已經成為了一抔黃土了。
好在,一切都過去了,他是這場不見血的爭鬥的最終勝利者,他是這個諾大帝國的主人!
想到這裡,年輕的皇帝,俊美的臉上,難得出現了一抹志得意滿的微笑,在批閱奏摺時,時不時的還能聽到他忍不住輕笑幾聲。
然而,當他打開一份黑色封皮,繪金色龍紋的特殊奏摺時,臉色當時就變了。
奏摺是由特殊渠道送來的,上面明明白白的寫著,奉皇帝命南下江南處理鹽政的昭瑞親王遇襲,生死不知。
樂極生悲,不外如是。
*
京城,武昌侯府,武昌侯雲濤舊疾復發,頭痛欲裂,已經臥病在床多日,德陽長公主內心擔憂,面上卻是不顯,只是日日親自守在武昌侯的病榻前,默默的陪伴。
這幾日,武昌侯的頭痛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一日一日的睡不安穩,總是被夢境困住,驚醒時,冷汗涔涔,連太醫也都束手無策,甚至到了暗示侯府要為武昌侯辦理後事的地步,可見其中兇險。
這幾日,武昌侯的頭痛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了,一日一日的睡不安穩,總是被夢境困住,驚醒時,冷汗涔涔,連太醫也都束手無策,甚至到了暗示侯府要為武昌侯辦理後事的地步,可見其中兇險。
好在最危險的那段日子已經過去,武昌侯的身體肉眼可見的好轉。只是德陽長公主發現,隨著雲濤身體的好轉,他似乎越來越沉默了。
德陽長公主擔憂不已:「夫君這病已見好轉,為何反倒越發的憂慮?」
德陽長公主本是個巾幗不讓鬚眉的,遇事沉穩可靠,何曾這般憂心?
雲濤握住她的手,內心無比愧疚:「讓公主擔心了。」
「你我本是夫妻,夫君何須如此客氣?只要你的病好了,比什麼都強。」
雲濤無言,他沉默良久,似乎舉棋不定,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
他遲疑道:「公主可還記得,當日我初上京城,被傷了頭部之事?當日公主救我時,我的頭因受傷,忘記了所有的事情,至今依舊記不起之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