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滅亡的諸侯國怨恨嗎?

  若皇帝陛下並非秦國人,而是韓國人?燕國人?怕又是另一種情形。

  這麼一想更覺得天佑秦國,歷代君主雄才大略,臣子是為王佐之才,君君臣臣同心同德,秦之百年更是孕育出了一個震古爍今的帝王,因他一人成就一個帝國。

  隨著年齡、見識的增長悟元越發覺得那位皇帝陛下是再也不可能出現的人物。

  閒暇時忍不住想皇帝陛下是什麼樣的人?身高多少?相貌如何?性格又是什麼樣?

  還有那些帝國將領臣子又是什麼樣子?李斯、蒙恬、蒙毅、章邯、韓非、李信……

  但也只是想想,因為她這輩子都不可能見到那些傳說中的人物啊。

  悟元怎麼也沒想到她居然有這樣的運氣。

  原來這就是始皇陛下。

  *

  悟元是生活簡單的姑娘,她也不願意活的複雜,有的事就異常乾脆直接,嗨,她又沒什麼腦子也就不玩什麼你猜我猜大家猜的遊戲。

  但有的話,有的事她一輩子都不會跟人說起,比如她那明顯干下了不得大事的師父以及最後在禁地機關匣中發現的書信,還有……皇帝陛下的事。

  皇帝陛下是深沉隱忍的性格,她想像中是這樣,短暫的相處也是這樣,就連夢中他也永遠是抿著薄唇,隱忍寡言。

  但是只有悟元聽過他的夢話,只有一句,也只有四個字:我很抱歉。

  ——莊襄王也就是他的父親在死前召見了他,他們父子之間向來無話,燭影搖曳,沉默半晌後父親輕輕向著他招了招手。

  嬴政邁步向他走去,最後沉默著跪在父親的床榻前,少年低垂著眼睫,眉目漂亮的過分。

  莊襄王不喜歡他,趙姬……一個趙姬就是理由。

  但他也知道長子嬴政該為秦王,帶領秦國更為繁榮強大,甚至是統一這片大地。

  他沉默著看著自己的長子,他並不是合格的父親,到了最後也不必做一次合格的父親,意義不大。

  莊襄王伸出了一隻手,這麼多年批閱奏書使得他的手有了一層老繭,他沉聲道:“秦國交給你了。”

  嬴政抬眸,那雙眼睛深的令人心驚,他伸手握了過去:“好。”

  不像父子,而是秦國君主之間一代一代的接力傳承。

  我在位時做好我所能做到的一切,接下來的一切便交由你了。

  如您所願,如我所願。

  蒙恬曾笑著說過若有朝一日解甲歸田,就養些花花草草,沒事逗逗小狗小貓,想來又是不同的體驗。

  李斯道這一生能跟隨陛下建立不世之業是臣的幸運,等將來休息了不如開個茶鋪,想來不會有什麼人敢白吃白喝。

  還有他最看重的孩子。

  ——我很抱歉父親,秦不僅沒有千秋萬代,帝國不過二世,您和父輩所付諸全部心血建立的國家更是毀於一旦,而後世千秋萬代,想起秦便是一句殘暴嚴苛。

  ——我很抱歉蒙恬,你們為帝國付出了一切最後竟是那樣的結局。

  作者有話要說:  我的理智告訴我應該客觀冷靜去看,也要寫寫陛下的過嘛,但是……我想了一遍我真覺得陛下唯一的錯就是死的太早了,好多政策還未落實,我想了半天發現陛下沒啥錯啊,受爭議的焚書坑儒燒的是六國歷史,以及私藏的詩,坑的是四百術士,阿房宮並沒有建成。

  然後我放棄了,腦殘粉是做不到客觀的2333

  別說我這個小渣渣了,就連司馬遷寫史記不也有太多主觀認識嗎。

  ☆、番外六:年年歲歲

  這是另一世的結局,即便是一個不怎麼美滿的故事,但想來也是另一種經歷,便隨意提上兩句吧。

  ——始皇帝死而地分。

  這是某種預言也是所有人的期盼,應該說是所有六國舊部、叛逆分子的期盼。

  始皇帝不死他們只能蟄伏於黑暗之中,永無出頭之日。

  死而地分。

  蓋聶閉目沉默不語,他又有什麼資格開口?如今的他不僅是背叛秦國之人,更是反秦之人。

  人總會死的,再如何天縱之才也免不了,但蓋聶沒有想到這一天居然會這麼早,所有人在笑:那個暴君終於死了。

  天明有些奇怪問他:“大叔你怎麼了?”

  他一字一句慢慢道:“沒什麼。”藏在袖中的手要握出血來。

  這又有什麼用?帝王已經不在了,而所有的危機真正顯著出來,一切如墨家所願。但蓋聶卻開始覺得不對,他不是為了謀取天下、不是為了復辟山東六國……他又是為了什麼?最開始是故人相托?是俠義所在?還是天下大同的理想?

  墨家如今是為了什麼?

  蓋聶想到了一次皇帝陛下深深看他這麼評價:“蓋聶,你真天真。”

  天真嗎?

  的確是的,他為了自己和墨家共同的理想而去努力,兼愛非攻,建立和平的國家但是……眼下的混亂不正是他們帶來的嗎?

  他突然想到了很多年前秦王曾問他:先生為何流浪,家國不容嗎?

  那時他沒有回答,何來家國?而後來:是啊,家國不容,自作自受。

  *

  九地四十一郡。

  天下如此之大,風景自然多不勝數,在調養兩個月後一群人不帶煙火氣的揮了揮衣袖,就這麼雲遊天下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