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她本是終南山下一棄嬰,被雲遊歸來的執劍長老收養。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叫“師父”,讀的第一句書是“道可道,非常道”,收到的第一句來自本門天機長老的判詞是“此女資質之佳,實屬五百年一遇。只是外具冰雪之操,內秉雷霆之性,看似清漠淡泊,實則七情熾沸。一旦稍涉世途,為是非正邪所牽擾,便難以保身自持啊!”
她如枝頭山果,於山風嵐霧間長大。師父驚懼於天機長老的那張師門第一神準的烏鴉嘴,下死力教她靜心寧志、收束七情,終於極盡所能的將她教成了一座冰山,方才放心的放她出師門歷練。
她在門派之中的席位一挪再挪,終於成了可與掌門並坐議事堂的執法長老。而她的師父、原執劍長老則在卸任後入洞府閉關,舉修真界皆知,以他的境界、資質、修為,再出關便是歷劫飛升之時。
明,嘉靖二十四年,江浙。
倭寇洗掠過後,昔日繁華富庶鄉,化作了殘垣斷壁瓦礫場。房屋被大火燒成了余煙未盡的嗆人殘害,堆積的屍體大多焚燒成灰,沒有被燒盡的或是無頭,或是被砍做兩截,或是只剩下殘肢斷臂。女子的遺體尤為悽慘,無論老婦還是幼女,一應赤身裸體,一名孕婦甚至被剖開了肚子。她拖著漏出的血和臟器朝某個方向趴著,一手盡力的前伸,被血泥弄污的臉上滿是撕心裂肺的憤恨與恐懼。
元瑤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見前方的竹竿上穿著一個胎兒,皮膚嫩紅,眉眼幼小,看樣子不過七八個月大。
森羅地獄,不過如是。
她踏著遍地屍骸,垂首沉思。那一刻,一貫冷靜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麼。記憶之所及,是她當天滅二十八寨倭寇,搜神取念榨取情報間的滿目猩紅。翌日,她將採到的九陰蛇花草交予門中弟子帶回,大殺四方。
倭寇,屠。
與倭寇合作的商人、奸細,屠。
非倭寇卻行倭寇之舉的海盜賊匪,屠。
貪官污吏者,屠。
恃強凌弱者,屠。
……
修行者不得以神通凌欺凡人的戒律被她徹底棄於腦後,於是最後一戰,她的對手換成了各大宗門的執戒者。所有人都在質問她:“元瑤!你已入魔道,你可知罪!”她悍然回道:“我無悔!”言畢,自爆元嬰,傾城血雨。
她本以為自己會就此死去,卻沒想到再睜眼時,自己居然已回到了終南山上熟悉的居所之中。而對面的蒲團之上,端坐著闔目不動的師父。修行有成之人,除非有意保持鶴髮雞皮的衰朽之態,無一不是色若孺子、風華萱茂之狀。而師父從來都是瀟閒洒然的,肌如冰玉,發似玄墨,眸若點漆。這般的樣貌,若是不知他是活成了老古董的太清門太上長老,放出去一站,不知能騙取多少懷春少女的芳心。
師父的樣貌元瑤自小看到大,實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她清楚的記得他入定時清肅的面容,記得他揮劍時衣帶飄起的弧度,記得他啞口無言時無奈的輕笑……而記憶最深切的,還是他這一刻的模樣。
身如朽木,鬚髮如雪,枯槁的面容意態平和而安詳——已然失去了氣息。
掌門師弟說,當日太上長老感應到她有性命之劫,匆匆出關將命懸一線的她帶回。彼時她元嬰已散,肉身鼎爐行將潰散,縱使強行以靈丹妙藥保住性命,一身修為也將毀於一旦,成為一個畢生無法再踏上修行之路的廢人。太上長老耗盡一生修為替她重塑元嬰,自己卻油盡燈枯,坐化當場。
生若木樹,死若槁枝,有即感通,無常寂滅[王玄覽《玄珠錄》]。師父,您曾不止一次的教導過我,修行乃是逆天求生,故而修行者惟求心無掛礙,利己保身,危難關頭,只需謹記一個“舍”字。可倘若真是如此,您老人家又何苦為徒兒做到那等地步?
百年難渡,身死道消。原來東方宗主所預言的師父的命劫,竟是應在了她的身上。
她在師父的遺骨前長跪,再起時,自行將九百九十九根斷念針打入靈台紫府,於終南山子虛洞閉了死關。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再出時,太清門的掌門已換成了師弟的不知道多少代徒孫清微道長。
“太上長老,如今的凡世與您的時代大不相同。可究竟是怎麼個不同法,晚輩又委實是一言難盡,還請太上長老前往凡世親眼一觀。”清微年紀不過八十歲,因自幼修行的緣故,看去不過三旬上下,在普通人看來已是活神仙一流的人物,可與面前仿若雙十年華的衣著樸素的女子相比,卻又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物。
這是自然的。太上長老元瑤,曾被譽為太清門史上排名前三的奇才,於明朝嘉靖年間因心魔而走火,一身雪衣浴血如緋,手持銀槍,睥睨無前,幾無人可擋,至今仍是華夏修真界的傳奇人物。可惜在那之後她便閉了死關,自此鶴歸雲隱,不知去處。如今這位傳奇人物活生生的立於眼前,怎能不讓後輩激動不已?
而她此番出關,正是為了搜羅天材異寶煉製法寶,以備飛升時降下的九九天劫。而曾備給師父渡劫的飛瓊凌仙劍膽一直被她養在元嬰之中,哪怕是身死道消,她也不願動用此物。
自宋以來,華夏修真界便再沒出過一名得道飛升的修真者。及至後世科技昌明,大多數人甚至懷疑,所謂的飛升成仙不過是不明科學的古人編出的一套迷信言論。故而元瑤的出關帶給華夏的,不僅僅是修真界的震動。聽說她要搜集靈寶煉製法器,自修真界到凡世,處處都為她大開方便之門。不少要人亦善意的提醒,還有什麼需要,可派專機送她前往世界各地的密地尋找機緣。
她如枝頭山果,於山風嵐霧間長大。師父驚懼於天機長老的那張師門第一神準的烏鴉嘴,下死力教她靜心寧志、收束七情,終於極盡所能的將她教成了一座冰山,方才放心的放她出師門歷練。
她在門派之中的席位一挪再挪,終於成了可與掌門並坐議事堂的執法長老。而她的師父、原執劍長老則在卸任後入洞府閉關,舉修真界皆知,以他的境界、資質、修為,再出關便是歷劫飛升之時。
明,嘉靖二十四年,江浙。
倭寇洗掠過後,昔日繁華富庶鄉,化作了殘垣斷壁瓦礫場。房屋被大火燒成了余煙未盡的嗆人殘害,堆積的屍體大多焚燒成灰,沒有被燒盡的或是無頭,或是被砍做兩截,或是只剩下殘肢斷臂。女子的遺體尤為悽慘,無論老婦還是幼女,一應赤身裸體,一名孕婦甚至被剖開了肚子。她拖著漏出的血和臟器朝某個方向趴著,一手盡力的前伸,被血泥弄污的臉上滿是撕心裂肺的憤恨與恐懼。
元瑤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看見前方的竹竿上穿著一個胎兒,皮膚嫩紅,眉眼幼小,看樣子不過七八個月大。
森羅地獄,不過如是。
她踏著遍地屍骸,垂首沉思。那一刻,一貫冷靜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麼。記憶之所及,是她當天滅二十八寨倭寇,搜神取念榨取情報間的滿目猩紅。翌日,她將採到的九陰蛇花草交予門中弟子帶回,大殺四方。
倭寇,屠。
與倭寇合作的商人、奸細,屠。
非倭寇卻行倭寇之舉的海盜賊匪,屠。
貪官污吏者,屠。
恃強凌弱者,屠。
……
修行者不得以神通凌欺凡人的戒律被她徹底棄於腦後,於是最後一戰,她的對手換成了各大宗門的執戒者。所有人都在質問她:“元瑤!你已入魔道,你可知罪!”她悍然回道:“我無悔!”言畢,自爆元嬰,傾城血雨。
她本以為自己會就此死去,卻沒想到再睜眼時,自己居然已回到了終南山上熟悉的居所之中。而對面的蒲團之上,端坐著闔目不動的師父。修行有成之人,除非有意保持鶴髮雞皮的衰朽之態,無一不是色若孺子、風華萱茂之狀。而師父從來都是瀟閒洒然的,肌如冰玉,發似玄墨,眸若點漆。這般的樣貌,若是不知他是活成了老古董的太清門太上長老,放出去一站,不知能騙取多少懷春少女的芳心。
師父的樣貌元瑤自小看到大,實在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她清楚的記得他入定時清肅的面容,記得他揮劍時衣帶飄起的弧度,記得他啞口無言時無奈的輕笑……而記憶最深切的,還是他這一刻的模樣。
身如朽木,鬚髮如雪,枯槁的面容意態平和而安詳——已然失去了氣息。
掌門師弟說,當日太上長老感應到她有性命之劫,匆匆出關將命懸一線的她帶回。彼時她元嬰已散,肉身鼎爐行將潰散,縱使強行以靈丹妙藥保住性命,一身修為也將毀於一旦,成為一個畢生無法再踏上修行之路的廢人。太上長老耗盡一生修為替她重塑元嬰,自己卻油盡燈枯,坐化當場。
生若木樹,死若槁枝,有即感通,無常寂滅[王玄覽《玄珠錄》]。師父,您曾不止一次的教導過我,修行乃是逆天求生,故而修行者惟求心無掛礙,利己保身,危難關頭,只需謹記一個“舍”字。可倘若真是如此,您老人家又何苦為徒兒做到那等地步?
百年難渡,身死道消。原來東方宗主所預言的師父的命劫,竟是應在了她的身上。
她在師父的遺骨前長跪,再起時,自行將九百九十九根斷念針打入靈台紫府,於終南山子虛洞閉了死關。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再出時,太清門的掌門已換成了師弟的不知道多少代徒孫清微道長。
“太上長老,如今的凡世與您的時代大不相同。可究竟是怎麼個不同法,晚輩又委實是一言難盡,還請太上長老前往凡世親眼一觀。”清微年紀不過八十歲,因自幼修行的緣故,看去不過三旬上下,在普通人看來已是活神仙一流的人物,可與面前仿若雙十年華的衣著樸素的女子相比,卻又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物。
這是自然的。太上長老元瑤,曾被譽為太清門史上排名前三的奇才,於明朝嘉靖年間因心魔而走火,一身雪衣浴血如緋,手持銀槍,睥睨無前,幾無人可擋,至今仍是華夏修真界的傳奇人物。可惜在那之後她便閉了死關,自此鶴歸雲隱,不知去處。如今這位傳奇人物活生生的立於眼前,怎能不讓後輩激動不已?
而她此番出關,正是為了搜羅天材異寶煉製法寶,以備飛升時降下的九九天劫。而曾備給師父渡劫的飛瓊凌仙劍膽一直被她養在元嬰之中,哪怕是身死道消,她也不願動用此物。
自宋以來,華夏修真界便再沒出過一名得道飛升的修真者。及至後世科技昌明,大多數人甚至懷疑,所謂的飛升成仙不過是不明科學的古人編出的一套迷信言論。故而元瑤的出關帶給華夏的,不僅僅是修真界的震動。聽說她要搜集靈寶煉製法器,自修真界到凡世,處處都為她大開方便之門。不少要人亦善意的提醒,還有什麼需要,可派專機送她前往世界各地的密地尋找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