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一步蓮華喜歡這樣的眼神。無論是那錯亂的另一時空還是當下,無論是魔心怒恚的魔尊者襲滅天來還是佛心祥和的聖尊者一步蓮華,皆是如此。
於是他開口發問:“赦生童子,你因何而來?”
“吾名銀鍠赦生,並非佛門童子。”不及思索對方為何會知曉自己的名字,滿腔愁苦便被白衣僧人奇特的稱呼一滯,赦生心中十分茫然。
一步蓮華微笑,卻是不理會他強調的語氣,將適才的問題重複了一遍:“赦生童子,你因何而來?”
彼為母后尚且稱許不已的佛門尊者,自然不會耳背,更不會將無意義的發問兩度說出。是以面對他的二度發問,赦生忽然斂盡了周身戾氣。誰也不知道在這彈指可度的寸光陰間,他想了些什麼,只能看見他本自清亮銳利的雙眼沉寂,一如兩塊枯硬而粗糲的冰涼的山岩:“赦生童子此來,只為求佛眼指點迷津之路,摘取一瓣掌心花。”
以蓮華為號的僧人溫然而笑的容態似極了淨月蓮花,他緩緩闔目,頃刻之後,兩道瑩金光華穿透空間而去:“若去迷津,必先取道含光霧海。於你,此處並無兇險,你只管尋此光前去,屆時必有有緣者指引。”
一步蓮華探手,輕輕扶起赦生,腕間香珠搖曳,佛語恢弘清聖,迴蕩於青天白雲、碧波和風之間:“求得掌心花後,吾會親往天魔池,接引護法童子入我門來。”
赦生咬緊牙,起身。只是跪了一小會兒的功夫,他卻似已跪了數千年的光陰,起身之際甚至有些暈眩,乃至於他下意識的咬破舌尖,才使得自己的眼神重歸清明。他回頭一望,但見金色佛光直直探入青冥高天的不可覺知之處。褐色的發縷在菩提天池的風間翻卷沉浮,他沉沉靜靜地一笑,殺生道結界翕張,將他慘澹的身影吞沒。
在此之前,赦生從未自任何典籍中閱得“含光霧海”一名。無論是魔界的,還是黛玉所在的世界的。然而當他踏上此地芳草漫漫的土地,縱目四顧,但見滿目皆是七色雲霞,輝燦而明熹,如龍蜷,似奔馬,變幻萬千,令人目眩神移,蕩蕩然不止何去何從。
如此清和,如此曠遠,而又如此蕭寂。
一步蓮華說,此地於赦生並無兇險。
觀此境沖虛淡靜之狀,想有兇險也難。只是雲霞炫目,填滿了視野,不辨路途;耳邊靜廖,除了自己的呼吸,聽不見半點聲息。極致的五色迷離與極致的五音皆空,足以引燃所有生靈埋藏心底的孤獨與落寞。
一步蓮華還說,必有有緣者相助。
赦生胡亂走著,在即將徹底迷亂了感知之前,忽然雲散霧開,露出了碧青無垠的天穹。直接著天與地的,是一棵無法形容的龐然巨樹,落英繽紛,儘是墨白之色的梅花。未等赦生看清眼前奇象,那梅樹便化作一道玄光遁去。天空、地面一時皆隱,整個空間惟餘一色空蕩蕩的虛白,獨有一瓣墨萼素蕊的梅花凝於虛空,似是無聲的等待。
赦生猶豫了一下,向那梅花踏進了一步。那朵虛白之花立即向前飄去。赦生跟著它,也不知走了多久時間、多遠路徑,直走得神智將渾噩之際,驟然聽見潮聲如雷,一道黑溪橫亘前途,不需任何說明,他已認識到了一個事實——迷津已至。
赦生停步,望著黑溪沉思半晌,毫無徵兆的倏然回頭。
身後,之間七色雲光斑斕殊妙,一縷墨白色倩影衣袂飄颻的淡入了其中,即使擁有如電巨目,也再無法將之分辨而出。
連綿於終南山道場多年不去的風雪,今夜停了。風雪已歇,氣溫卻更冷得摧肌裂膚,元瑤飄身酷寒之中,步法玄妙,時不時以奇異的韻律揮指成劍。劍風定處,便有一盞青燈瑩瑩亮起。一盞,兩盞……一座燈陣漸漸成型。七七四十九盞環繞外圈,內圈七盞,中央卻供奉著兩盞大燈,奇光清熒閃爍,若是注目得久了,甚至會生出身陷銀漢的錯覺。
中央大燈的燈身上刻著黛玉與寶玉的生辰八字。黛玉病勢已至垂危關頭,而赦生帶走通靈寶玉的當天,搬進了智覺寺的寶玉亦是長病不起。元瑤看的明白,黛玉之病實因逆天道而耗盡了氣運,寶玉出借通靈寶玉,無形中又將自身氣運與黛玉相連,自身生機也隨之消損將近。
此方天道規則所定,要令天下女子長眠屈身,凡敢於這萬古沉寂的長夜中張目發聲者皆為逆天。故而天道要黛玉死,連帶著也要寶玉同亡。然則道法無上,凌駕陰陽是非,與澒溟太玄共生,從來便無世界之分。元瑤也從來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北斗七星主眾生壽命,與其困坐等待不知道是成是敗的銀鍠赦生的消息,不如放手嘗試,祈請北斗神力為二玉續命。
星燈禳命,燈燃一夜,便可續命十二載。
最後一盞星燈吐出了湛青的光焰,元瑤凝神而立,注視著燈焰悄然燃燒著象徵生機的清妙光華。玉兔西沉,繁星漸晦,天邊隱有初紅浮現,黎明將至。元瑤眼露笑意,慢慢的放鬆了發僵的身體。
驟然,黑雲滾滾而來。大風攜著蕭殺的力道呼嘯而來,燈陣霎時搖搖欲墜。元瑤不可置信的一怔,旋即凜冽了目光。
“二位前輩,”她衣袖連揮,張開結界,在八方涌動的狂風中護住燈陣,清聲道,“我從未想過與天道為敵,更從未與兩位前輩為敵。只求給條活路。”
於是他開口發問:“赦生童子,你因何而來?”
“吾名銀鍠赦生,並非佛門童子。”不及思索對方為何會知曉自己的名字,滿腔愁苦便被白衣僧人奇特的稱呼一滯,赦生心中十分茫然。
一步蓮華微笑,卻是不理會他強調的語氣,將適才的問題重複了一遍:“赦生童子,你因何而來?”
彼為母后尚且稱許不已的佛門尊者,自然不會耳背,更不會將無意義的發問兩度說出。是以面對他的二度發問,赦生忽然斂盡了周身戾氣。誰也不知道在這彈指可度的寸光陰間,他想了些什麼,只能看見他本自清亮銳利的雙眼沉寂,一如兩塊枯硬而粗糲的冰涼的山岩:“赦生童子此來,只為求佛眼指點迷津之路,摘取一瓣掌心花。”
以蓮華為號的僧人溫然而笑的容態似極了淨月蓮花,他緩緩闔目,頃刻之後,兩道瑩金光華穿透空間而去:“若去迷津,必先取道含光霧海。於你,此處並無兇險,你只管尋此光前去,屆時必有有緣者指引。”
一步蓮華探手,輕輕扶起赦生,腕間香珠搖曳,佛語恢弘清聖,迴蕩於青天白雲、碧波和風之間:“求得掌心花後,吾會親往天魔池,接引護法童子入我門來。”
赦生咬緊牙,起身。只是跪了一小會兒的功夫,他卻似已跪了數千年的光陰,起身之際甚至有些暈眩,乃至於他下意識的咬破舌尖,才使得自己的眼神重歸清明。他回頭一望,但見金色佛光直直探入青冥高天的不可覺知之處。褐色的發縷在菩提天池的風間翻卷沉浮,他沉沉靜靜地一笑,殺生道結界翕張,將他慘澹的身影吞沒。
在此之前,赦生從未自任何典籍中閱得“含光霧海”一名。無論是魔界的,還是黛玉所在的世界的。然而當他踏上此地芳草漫漫的土地,縱目四顧,但見滿目皆是七色雲霞,輝燦而明熹,如龍蜷,似奔馬,變幻萬千,令人目眩神移,蕩蕩然不止何去何從。
如此清和,如此曠遠,而又如此蕭寂。
一步蓮華說,此地於赦生並無兇險。
觀此境沖虛淡靜之狀,想有兇險也難。只是雲霞炫目,填滿了視野,不辨路途;耳邊靜廖,除了自己的呼吸,聽不見半點聲息。極致的五色迷離與極致的五音皆空,足以引燃所有生靈埋藏心底的孤獨與落寞。
一步蓮華還說,必有有緣者相助。
赦生胡亂走著,在即將徹底迷亂了感知之前,忽然雲散霧開,露出了碧青無垠的天穹。直接著天與地的,是一棵無法形容的龐然巨樹,落英繽紛,儘是墨白之色的梅花。未等赦生看清眼前奇象,那梅樹便化作一道玄光遁去。天空、地面一時皆隱,整個空間惟餘一色空蕩蕩的虛白,獨有一瓣墨萼素蕊的梅花凝於虛空,似是無聲的等待。
赦生猶豫了一下,向那梅花踏進了一步。那朵虛白之花立即向前飄去。赦生跟著它,也不知走了多久時間、多遠路徑,直走得神智將渾噩之際,驟然聽見潮聲如雷,一道黑溪橫亘前途,不需任何說明,他已認識到了一個事實——迷津已至。
赦生停步,望著黑溪沉思半晌,毫無徵兆的倏然回頭。
身後,之間七色雲光斑斕殊妙,一縷墨白色倩影衣袂飄颻的淡入了其中,即使擁有如電巨目,也再無法將之分辨而出。
連綿於終南山道場多年不去的風雪,今夜停了。風雪已歇,氣溫卻更冷得摧肌裂膚,元瑤飄身酷寒之中,步法玄妙,時不時以奇異的韻律揮指成劍。劍風定處,便有一盞青燈瑩瑩亮起。一盞,兩盞……一座燈陣漸漸成型。七七四十九盞環繞外圈,內圈七盞,中央卻供奉著兩盞大燈,奇光清熒閃爍,若是注目得久了,甚至會生出身陷銀漢的錯覺。
中央大燈的燈身上刻著黛玉與寶玉的生辰八字。黛玉病勢已至垂危關頭,而赦生帶走通靈寶玉的當天,搬進了智覺寺的寶玉亦是長病不起。元瑤看的明白,黛玉之病實因逆天道而耗盡了氣運,寶玉出借通靈寶玉,無形中又將自身氣運與黛玉相連,自身生機也隨之消損將近。
此方天道規則所定,要令天下女子長眠屈身,凡敢於這萬古沉寂的長夜中張目發聲者皆為逆天。故而天道要黛玉死,連帶著也要寶玉同亡。然則道法無上,凌駕陰陽是非,與澒溟太玄共生,從來便無世界之分。元瑤也從來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北斗七星主眾生壽命,與其困坐等待不知道是成是敗的銀鍠赦生的消息,不如放手嘗試,祈請北斗神力為二玉續命。
星燈禳命,燈燃一夜,便可續命十二載。
最後一盞星燈吐出了湛青的光焰,元瑤凝神而立,注視著燈焰悄然燃燒著象徵生機的清妙光華。玉兔西沉,繁星漸晦,天邊隱有初紅浮現,黎明將至。元瑤眼露笑意,慢慢的放鬆了發僵的身體。
驟然,黑雲滾滾而來。大風攜著蕭殺的力道呼嘯而來,燈陣霎時搖搖欲墜。元瑤不可置信的一怔,旋即凜冽了目光。
“二位前輩,”她衣袖連揮,張開結界,在八方涌動的狂風中護住燈陣,清聲道,“我從未想過與天道為敵,更從未與兩位前輩為敵。只求給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