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王憐花微微搖頭,宮九是去找人玩了。“竹屋在東面,西側是一間石屋。那裡有人隱居,名為石之軒,他說幾十年前曾經扮作過裴矩,在西域遇過樓神醫。”
此前,石之軒聽到宮九念叨找木婁石見才誤入此地,則說他也還記得忽而失蹤的樓硯。
那已經是前隋楊廣剛剛繼位之際的往事,誰想再回首,廟堂江湖其中竟是發生過那麼多事情。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哪怕不談國家大事,且說小家有何改變,他的女兒石青璇也嫁給了徐子陵。
“是他。”樓京墨想起了被仍在記憶角落裡的那個人,兜兜轉轉之間,她竟是回到了這個來過的地方。只是王老恐怕失算了,李唐不存,又何談武代李興。“看來,外面一定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才會有這樣一番變化。”
王憐花牽著樓京墨的手走向竹屋,“既然你來了,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外頭的新鮮事。”
兩人肩並肩穿過了竹林,稍作休息幾日就走出深山。
這一路會走得很遠,從此出發先往長安。至於終點,即便遙望不見,但身邊人則是心上人,又何懼路遙無窮盡。
——正文完。
第104章 番外一
裴真腦子有病。裴真就是石之軒假扮裴矩時弄出的化名。
這個關係聽上去有些繞,卻改變不了石之軒腦子曾經有病的事實。
樓京墨記得對裴真的初步診斷,是他在精神方面出現了問題。但再見石之軒,他已經完全穩定了下來。以八個字來形容,兩袖一揮,清風月明。
“匆匆二十五載,誰又能想到江山易主,人世驟變。”
石之軒或許對此最有感慨。他出自魔門桀驁不馴,扮作過裴矩出仕為官經略西域成功分裂突厥,作為楊廣手下能臣卻又不甘居人下,而後成功顛覆大隋。
只是哪怕人稱邪王自創不死印法,卻也因此間接害死了妻子碧秀心。如非女兒石青璇的存在,或許多年前他選的就不是閉關悟道以求克制心魔,而是血洗慈航靜齋大開殺戒了。
樓京墨一出深山就打聽了二十多年的大勢變化。寇仲與徐子陵的傳奇自是讓人們津津樂道,但其中又怎麼少得了邪王的戲份。
石之軒藏身楊公寶庫奪得邪帝舍利的事情過去了七八年,但當時鬧得是天翻地覆無人不知。
想到這裡,樓京墨決定這段時間多做些王憐花喜歡吃的,王憐花隱居蜀中的三年真的不容易。
鄰居是嚴重精神分裂患者,儘管看著已經痊癒,但總要預防其復發。同來的宮九一個不留神就迷路了,又有嚴重受虐傾向。雖然宮九想挨鞭子的次數頻率漸漸少了,可必須留神其不定時抽風。
“聽說慈航靜齋山門緊閉,百年內不會再有人出世了?”
樓京墨自然不會哪壺不開提哪壺,她沒有八卦慈航靜齋的碧秀心,想問的只是寇仲戰勝李閥的內情。哪怕此世與正史相差甚遠,但寇仲一個白手起家的混小子能在門閥割據中逐鹿稱雄,這也足夠引人好奇。
原來慈航靜齋派出的師妃暄手持和氏璧代天擇主,她選擇了李世民之事為天下所知。後來,和氏璧被寇仲與徐子陵盜走,據說玉璽被他們摔碎了,難道說沒了玉,慈航靜齋就沒了名正言順支持李家的理由?
市井之中有各種傳聞,空穴來風則事出有因。
不過,樓京墨想要知道更多的鬥爭經過,只有詢問參與到亂世之爭定計者,何況石之軒還是徐子陵的岳父。“石師,能否透露一二秘聞?恐怕不會只因當今娶了宋閥的三小姐吧?”
天刀宋缺所統領的宋閥盤踞南方,在隋朝建立前就獨霸一方,當年慈航靜齋梵清惠勸降宋缺不與楊堅再戰,才有了隋朝一統南北。
幾十年後,隋滅而亂世起。寇仲能問鼎天下想來少不了宋閥的支持,但能對在抗朝堂與江湖有一大批堅定擁護者的慈航靜齋,其中必然還有旁的關鍵人物。
“一本《長生訣》一塊和氏璧造就寇仲與徐子陵的一段傳奇。你可能也聽說了如今朝堂的那些謀臣猛將,有的本是李世民麾下後來轉投少帥君。
我對少帥軍的崛起以及如今春風閣的組建知道得不算詳盡,畢竟聖門原本選中的並非寇仲。”
石之軒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說起聖門與慈航靜齋每逢亂世都會出山擇主輔佐。聖門兩派六道並不同心而各有各的謀算,但最初全都沒選擇一點後台都沒有的寇仲。
寇仲起初並無一爭天下的決心,他也曾與李世民交好。
可能李家大小姐選擇了嫁給能在金錢上幫扶李家的柴紹,而沒有選擇無權無勢的的寇仲,那種痛苦點燃了寇仲逐鹿中原的野心。
“亂世稱雄,誰都有試一試的機會。成王敗寇,最後的贏家勢必有一眾出色的謀臣,更有殺伐果決的狠心。據我所知,寇仲沒有那麼狠,他為人重義。這在帝王身上本是缺點,只能說他的運氣太好了,沒有遇到貪權的謀臣帝師。文臣之中以當朝宰相趙念為最。”
石之軒說到此處頓了頓,似乎有一些猶豫,“恰如樓先生所猜測,能助寇仲在群雄逐鹿中殺出重圍,更讓慈航靜齋元氣大傷必有內因。
你可能聽說過慈航靜齋與淨念禪宗並稱武林兩大聖地。前者全是尼姑,後者全是和尚,兩者關係很好,和氏璧就託付給淨念禪宗保管。區別在於淨念禪宗更為避世,從未有過門人參與到亂世之爭。”
此前,石之軒聽到宮九念叨找木婁石見才誤入此地,則說他也還記得忽而失蹤的樓硯。
那已經是前隋楊廣剛剛繼位之際的往事,誰想再回首,廟堂江湖其中竟是發生過那麼多事情。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哪怕不談國家大事,且說小家有何改變,他的女兒石青璇也嫁給了徐子陵。
“是他。”樓京墨想起了被仍在記憶角落裡的那個人,兜兜轉轉之間,她竟是回到了這個來過的地方。只是王老恐怕失算了,李唐不存,又何談武代李興。“看來,外面一定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才會有這樣一番變化。”
王憐花牽著樓京墨的手走向竹屋,“既然你來了,我們就一起出去看看外頭的新鮮事。”
兩人肩並肩穿過了竹林,稍作休息幾日就走出深山。
這一路會走得很遠,從此出發先往長安。至於終點,即便遙望不見,但身邊人則是心上人,又何懼路遙無窮盡。
——正文完。
第104章 番外一
裴真腦子有病。裴真就是石之軒假扮裴矩時弄出的化名。
這個關係聽上去有些繞,卻改變不了石之軒腦子曾經有病的事實。
樓京墨記得對裴真的初步診斷,是他在精神方面出現了問題。但再見石之軒,他已經完全穩定了下來。以八個字來形容,兩袖一揮,清風月明。
“匆匆二十五載,誰又能想到江山易主,人世驟變。”
石之軒或許對此最有感慨。他出自魔門桀驁不馴,扮作過裴矩出仕為官經略西域成功分裂突厥,作為楊廣手下能臣卻又不甘居人下,而後成功顛覆大隋。
只是哪怕人稱邪王自創不死印法,卻也因此間接害死了妻子碧秀心。如非女兒石青璇的存在,或許多年前他選的就不是閉關悟道以求克制心魔,而是血洗慈航靜齋大開殺戒了。
樓京墨一出深山就打聽了二十多年的大勢變化。寇仲與徐子陵的傳奇自是讓人們津津樂道,但其中又怎麼少得了邪王的戲份。
石之軒藏身楊公寶庫奪得邪帝舍利的事情過去了七八年,但當時鬧得是天翻地覆無人不知。
想到這裡,樓京墨決定這段時間多做些王憐花喜歡吃的,王憐花隱居蜀中的三年真的不容易。
鄰居是嚴重精神分裂患者,儘管看著已經痊癒,但總要預防其復發。同來的宮九一個不留神就迷路了,又有嚴重受虐傾向。雖然宮九想挨鞭子的次數頻率漸漸少了,可必須留神其不定時抽風。
“聽說慈航靜齋山門緊閉,百年內不會再有人出世了?”
樓京墨自然不會哪壺不開提哪壺,她沒有八卦慈航靜齋的碧秀心,想問的只是寇仲戰勝李閥的內情。哪怕此世與正史相差甚遠,但寇仲一個白手起家的混小子能在門閥割據中逐鹿稱雄,這也足夠引人好奇。
原來慈航靜齋派出的師妃暄手持和氏璧代天擇主,她選擇了李世民之事為天下所知。後來,和氏璧被寇仲與徐子陵盜走,據說玉璽被他們摔碎了,難道說沒了玉,慈航靜齋就沒了名正言順支持李家的理由?
市井之中有各種傳聞,空穴來風則事出有因。
不過,樓京墨想要知道更多的鬥爭經過,只有詢問參與到亂世之爭定計者,何況石之軒還是徐子陵的岳父。“石師,能否透露一二秘聞?恐怕不會只因當今娶了宋閥的三小姐吧?”
天刀宋缺所統領的宋閥盤踞南方,在隋朝建立前就獨霸一方,當年慈航靜齋梵清惠勸降宋缺不與楊堅再戰,才有了隋朝一統南北。
幾十年後,隋滅而亂世起。寇仲能問鼎天下想來少不了宋閥的支持,但能對在抗朝堂與江湖有一大批堅定擁護者的慈航靜齋,其中必然還有旁的關鍵人物。
“一本《長生訣》一塊和氏璧造就寇仲與徐子陵的一段傳奇。你可能也聽說了如今朝堂的那些謀臣猛將,有的本是李世民麾下後來轉投少帥君。
我對少帥軍的崛起以及如今春風閣的組建知道得不算詳盡,畢竟聖門原本選中的並非寇仲。”
石之軒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說起聖門與慈航靜齋每逢亂世都會出山擇主輔佐。聖門兩派六道並不同心而各有各的謀算,但最初全都沒選擇一點後台都沒有的寇仲。
寇仲起初並無一爭天下的決心,他也曾與李世民交好。
可能李家大小姐選擇了嫁給能在金錢上幫扶李家的柴紹,而沒有選擇無權無勢的的寇仲,那種痛苦點燃了寇仲逐鹿中原的野心。
“亂世稱雄,誰都有試一試的機會。成王敗寇,最後的贏家勢必有一眾出色的謀臣,更有殺伐果決的狠心。據我所知,寇仲沒有那麼狠,他為人重義。這在帝王身上本是缺點,只能說他的運氣太好了,沒有遇到貪權的謀臣帝師。文臣之中以當朝宰相趙念為最。”
石之軒說到此處頓了頓,似乎有一些猶豫,“恰如樓先生所猜測,能助寇仲在群雄逐鹿中殺出重圍,更讓慈航靜齋元氣大傷必有內因。
你可能聽說過慈航靜齋與淨念禪宗並稱武林兩大聖地。前者全是尼姑,後者全是和尚,兩者關係很好,和氏璧就託付給淨念禪宗保管。區別在於淨念禪宗更為避世,從未有過門人參與到亂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