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不錯!安慶緒若是知曉徐歸道用兩萬人和八大金剛,還有他自己的命來換……嗯,安慶緒必定不滿!令狐傷對安慶緒這樣的人早就有所不滿,將帥不合,我們若抓緊機會反攻,不是不可能大敗叛軍!”
穆玄英這時才說話:“幾位前輩都是身經百戰,考慮必然周全,就這麼辦吧!不過……不過我有一點疑惑一直未解。”
“穆少俠但說無妨!”蔣方文道。
“我想問於姐姐。”
於睿道:“請問,知無不言。”
“那就好。裴元先生曾托你帶給我的玉繭,你還記得嗎?”穆玄英頓了頓,“今日玉繭打開了。裡面的話我不再提,但裴元先生好似早就知道此行會有埋伏,此事,於姐姐你知道嗎?”
此話一出,眾人都頗為驚訝。
穆玄英早料到會如此,但他想看於睿的反應。沒想到,於睿的神情證實了。
穆玄英道:“於道長,你不回答嗎?”
於睿看向穆玄英,又看了看其他人,最後看著火堆,說道:“裴元對你說了什麼,那便是什麼。你無須來問我,我縱然告訴你又能如何?有些事,縱然明知不可為,也還是會有人去做的。我如此,裴元如此,你師父謝淵亦如此。”
第317章 第十六章
【大結局(七)】
一日後,鄴城。
義軍的隊伍遠遠便能見著,鄴城的百姓早早就在城外城內聚集,等著迎接義軍入城。而城樓上普通人不得上去,平日裡只有哨兵和衛兵,今日,城樓正中還站了一個人。
建寧王李倓。
他一個人在城樓上站了好一會兒,風不算大,但他覺得頭很疼。
不大會兒,楊逸飛來了。
“拜見建寧王。”
“人呢?”
楊逸飛稍作猶豫,還沒回答,李倓就說:“無妨,本王也猜到了。他們不肯來,也罷。”
“李承恩與謝淵交情頗深,他執意在城門迎接,也無可厚非,可天策和蒼雲列隊迎接,加上老百姓,的確有些惹眼。”楊逸飛道。
“由他們去吧。”李倓說完,用手揉著太陽穴,“靈堂布置得如何?”
“都安排好了。”
靜了很久,義軍隊伍抵達城門處,李倓突然說:“裴元呢?他也來了嗎?”
“沒有,回谷了。”楊逸飛說完又補了一句,“您也知道的,他的性子不喜喧鬧。”
“是了,這樣的時候,他怕是也不想見本王。”
————————————————————
剛剛落腳驛站,穆玄英還未來得及喝口水,莫雨進了屋,徑直關了門。
“你的傷好多了嗎?”穆玄英自顧自倒茶。
莫雨沒回答。
“回去休息吧,後面……你恢復的越好,我越放心。”穆玄英回頭,“這樣我才能放手一搏。”
“你不需要放手一搏,我會幫你。”莫雨上前摟住穆玄英的腰,將他拉近,“殺了令狐傷,我們就離開,去杭州,如何?”
“不論勝敗?”穆玄英反問。
“戰事沒有七八年是停不了的,要我提心弔膽過七八年,我可能沒有這樣的耐心了。”莫雨沉著聲音說,“擔心你,這一件事就足夠叫我夜不能寐,若是七八年如一日,我大概會耗盡心神,早早……”
“不要胡說!”穆玄英嘖了一聲,抓著莫雨的手臂,“你不許再離開我!我和小月,是我唯一的親人了。”
“所以,你該明白我的心情。”
穆玄英陷入沉思中。
莫雨打量著他的臉,好一會兒,突然說:“若是我與你做個買賣,如何?”
穆玄英哭笑不得道:“都什麼時候了?”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笑?也許聽我說完我的賭注,你就笑不出來了呢?”莫雨反將一軍。
可穆玄英這幾日以來,這是第一次笑。
“說來聽聽。”穆玄英推開莫雨,往桌邊一靠,抱著雙臂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莫雨凝神,稍作緩和便開了口。
他講的不疾不徐,脈絡清晰,仿佛在講故事。可這個故事,對穆玄英來說太殘忍了,中間幾次被穆玄英打斷,幾次講不下去。
可莫雨不知為何,一直堅定地講,好像不將這故事講完就不行似的。
“這就是我知道的所有事。”莫雨講完這一句也重重呼出一口氣,如釋重負般道:“我從未向人坦白過我心中的惡,哪怕是你,我也沒有嘗試過。這一次……這一次我想講出來不是因為我自責內疚,而是我希望你不要內疚和自責。沒有你我,他們也一樣會死。”
“呵呵……”穆玄英後退一步,踉蹌著坐下,“還有誰知道?”
莫雨沒回答。
“裴元,於睿,還有呢?楊逸飛?謝……謝叔叔也知道嗎?”
莫雨道:“我不確定。他們知道也多半是猜出來的。”
“也許他們抱著一絲猜錯的期望,所以上路呢?”
莫雨又一次沉默了。
穆玄英苦笑道:“你跟我坦白後還指望我會陪你去杭州?當這些事沒發生過?你與他們聯手的時候,有沒有一瞬間想過我?想過那些人,他們是我的親人!”
“你想聽我……”
“我不想!”穆玄英道,“你出去。”
莫雨蹙眉道:“毛毛,我不是來惹你生氣,也不是希望你恨我,我只是……我……”頓了頓,莫雨忽然垂下頭,顯得十分無力,道:“我只是很愛你,而且很自私。自私到犯了錯還期望你能原諒我。”
“我想一個人靜一靜。”穆玄英扭開頭說。
————————————————————
一直到深夜,莫雨也沒再來找過穆玄英。
打更過後,外面突然傳出編鐘的聲音,穆玄英睡不著便出去看看,循著編鐘聲一路出了院子,在院門處站著才發現那聲音來自李倓落腳處。
曲子很恢弘大氣,但不像是在湊樂玩樂。
穆玄英靜靜聽了一曲,很快,曲調變得悲涼,穆玄英不善音律,但隱約記得這曲子講的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
是不是,他也在惦念故人?
穆玄英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正打算回屋,卻見著去靈堂添燈油的小廝,攔了那小廝,“我去吧。”
靈堂里沒有人看守,穆玄英進了靈堂也不點燈,徑直走到牌位前先拜了拜,說:“各位前輩,穆玄英來伺候你們。”說罷才點了一個蠟燭。
“聽說這長明燈要一直點著,我添一添燈油,可以到明日午後再加了。”穆玄英一邊說一邊加燈油,“本該燒些紙錢,可大戰在即,只好一切從簡,你們不會怪我吧?”
穆玄英這時才說話:“幾位前輩都是身經百戰,考慮必然周全,就這麼辦吧!不過……不過我有一點疑惑一直未解。”
“穆少俠但說無妨!”蔣方文道。
“我想問於姐姐。”
於睿道:“請問,知無不言。”
“那就好。裴元先生曾托你帶給我的玉繭,你還記得嗎?”穆玄英頓了頓,“今日玉繭打開了。裡面的話我不再提,但裴元先生好似早就知道此行會有埋伏,此事,於姐姐你知道嗎?”
此話一出,眾人都頗為驚訝。
穆玄英早料到會如此,但他想看於睿的反應。沒想到,於睿的神情證實了。
穆玄英道:“於道長,你不回答嗎?”
於睿看向穆玄英,又看了看其他人,最後看著火堆,說道:“裴元對你說了什麼,那便是什麼。你無須來問我,我縱然告訴你又能如何?有些事,縱然明知不可為,也還是會有人去做的。我如此,裴元如此,你師父謝淵亦如此。”
第317章 第十六章
【大結局(七)】
一日後,鄴城。
義軍的隊伍遠遠便能見著,鄴城的百姓早早就在城外城內聚集,等著迎接義軍入城。而城樓上普通人不得上去,平日裡只有哨兵和衛兵,今日,城樓正中還站了一個人。
建寧王李倓。
他一個人在城樓上站了好一會兒,風不算大,但他覺得頭很疼。
不大會兒,楊逸飛來了。
“拜見建寧王。”
“人呢?”
楊逸飛稍作猶豫,還沒回答,李倓就說:“無妨,本王也猜到了。他們不肯來,也罷。”
“李承恩與謝淵交情頗深,他執意在城門迎接,也無可厚非,可天策和蒼雲列隊迎接,加上老百姓,的確有些惹眼。”楊逸飛道。
“由他們去吧。”李倓說完,用手揉著太陽穴,“靈堂布置得如何?”
“都安排好了。”
靜了很久,義軍隊伍抵達城門處,李倓突然說:“裴元呢?他也來了嗎?”
“沒有,回谷了。”楊逸飛說完又補了一句,“您也知道的,他的性子不喜喧鬧。”
“是了,這樣的時候,他怕是也不想見本王。”
————————————————————
剛剛落腳驛站,穆玄英還未來得及喝口水,莫雨進了屋,徑直關了門。
“你的傷好多了嗎?”穆玄英自顧自倒茶。
莫雨沒回答。
“回去休息吧,後面……你恢復的越好,我越放心。”穆玄英回頭,“這樣我才能放手一搏。”
“你不需要放手一搏,我會幫你。”莫雨上前摟住穆玄英的腰,將他拉近,“殺了令狐傷,我們就離開,去杭州,如何?”
“不論勝敗?”穆玄英反問。
“戰事沒有七八年是停不了的,要我提心弔膽過七八年,我可能沒有這樣的耐心了。”莫雨沉著聲音說,“擔心你,這一件事就足夠叫我夜不能寐,若是七八年如一日,我大概會耗盡心神,早早……”
“不要胡說!”穆玄英嘖了一聲,抓著莫雨的手臂,“你不許再離開我!我和小月,是我唯一的親人了。”
“所以,你該明白我的心情。”
穆玄英陷入沉思中。
莫雨打量著他的臉,好一會兒,突然說:“若是我與你做個買賣,如何?”
穆玄英哭笑不得道:“都什麼時候了?”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笑?也許聽我說完我的賭注,你就笑不出來了呢?”莫雨反將一軍。
可穆玄英這幾日以來,這是第一次笑。
“說來聽聽。”穆玄英推開莫雨,往桌邊一靠,抱著雙臂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莫雨凝神,稍作緩和便開了口。
他講的不疾不徐,脈絡清晰,仿佛在講故事。可這個故事,對穆玄英來說太殘忍了,中間幾次被穆玄英打斷,幾次講不下去。
可莫雨不知為何,一直堅定地講,好像不將這故事講完就不行似的。
“這就是我知道的所有事。”莫雨講完這一句也重重呼出一口氣,如釋重負般道:“我從未向人坦白過我心中的惡,哪怕是你,我也沒有嘗試過。這一次……這一次我想講出來不是因為我自責內疚,而是我希望你不要內疚和自責。沒有你我,他們也一樣會死。”
“呵呵……”穆玄英後退一步,踉蹌著坐下,“還有誰知道?”
莫雨沒回答。
“裴元,於睿,還有呢?楊逸飛?謝……謝叔叔也知道嗎?”
莫雨道:“我不確定。他們知道也多半是猜出來的。”
“也許他們抱著一絲猜錯的期望,所以上路呢?”
莫雨又一次沉默了。
穆玄英苦笑道:“你跟我坦白後還指望我會陪你去杭州?當這些事沒發生過?你與他們聯手的時候,有沒有一瞬間想過我?想過那些人,他們是我的親人!”
“你想聽我……”
“我不想!”穆玄英道,“你出去。”
莫雨蹙眉道:“毛毛,我不是來惹你生氣,也不是希望你恨我,我只是……我……”頓了頓,莫雨忽然垂下頭,顯得十分無力,道:“我只是很愛你,而且很自私。自私到犯了錯還期望你能原諒我。”
“我想一個人靜一靜。”穆玄英扭開頭說。
————————————————————
一直到深夜,莫雨也沒再來找過穆玄英。
打更過後,外面突然傳出編鐘的聲音,穆玄英睡不著便出去看看,循著編鐘聲一路出了院子,在院門處站著才發現那聲音來自李倓落腳處。
曲子很恢弘大氣,但不像是在湊樂玩樂。
穆玄英靜靜聽了一曲,很快,曲調變得悲涼,穆玄英不善音律,但隱約記得這曲子講的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
是不是,他也在惦念故人?
穆玄英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正打算回屋,卻見著去靈堂添燈油的小廝,攔了那小廝,“我去吧。”
靈堂里沒有人看守,穆玄英進了靈堂也不點燈,徑直走到牌位前先拜了拜,說:“各位前輩,穆玄英來伺候你們。”說罷才點了一個蠟燭。
“聽說這長明燈要一直點著,我添一添燈油,可以到明日午後再加了。”穆玄英一邊說一邊加燈油,“本該燒些紙錢,可大戰在即,只好一切從簡,你們不會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