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賈環琢磨著怎麼去找賈璉開口的時候,這皖南兩個國公的人就找到他這裡來了。

  侯家和尹家的人不是直接找到賈環的,而是先找到了寧國府的人,與寧國府的人談妥之後,便希望寧國府的人找個機會與賈璉聯絡一下。

  這會兒林澗正在嶺南同林鴻一起整頓兵務,都中駐防都在賈璉等人的掌管之下,按說四大營也不全歸賈璉調遣,但除了賈璉之外,旁人更是沒有什麼希望的,他們就將賈璉給盯上了。

  派去與賈璉聯絡的人便是他們七拐八彎找上的賈環,他們給賈環和賈璉承諾,事成之後,少不得賈璉同賈環的好處。到時候改朝換代,換了他們自己這邊的人做皇帝,四王八公的榮耀照舊可以延續下去,到了那時,賈家就能做四王八公的領頭人,新帝還會冊封賈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這是個巨大的誘/惑。

  但賈璉和賈環也不是傻/子。這巨大的誘/惑之後便是巨大的風險。

  要說這賈環也是有些小心思的,他假意答應了此事,穩住侯家和尹家還有寧國府的人後,他就將這些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了賈璉,同時將所有事情在私下寫信去了皖南,又原原本本告訴了探春。

  事發得早,但也事發的突然,侯家與尹家起事的時間訂立的極早,賈璉根本來不及告知蕭煜,只能先假意應承下來,於是,這便有了皖南兩個國公的叛亂。

  這事若是不將計就計,提起發出來的話,皖南那邊只怕還是要亂的,而且還會更亂。

  因此,不如讓他們將事情發出來,還叫他們照著原計劃謀反,而白毅這邊因為賈環的書信而早有準備,也就不至於釀成太大的禍事。

  事情倒是都準備的很妥當,只是賈環終究不是皖南謀反的核心人物,即便賈璉和賈環應了侯家和尹家的話,要同他們一起裡應外合將都中拿下,但侯家和尹家終究還是防著他們的,不能完全的信任他們,因此並沒有將整個的計劃告訴他們。

  是以白毅就算知道起事的具體時間,但對於計劃並沒有那麼的了解,所以在應對上難免有所疏漏。侯家與尹家勢力不弱,又有外邦幾個小國的起兵干擾,白毅勉強應付了局面,可他自己卻因為幾方的暗算而受了重傷,現如今,皖南局勢危急,探春寄信過來,是來同林澗求援的。

  當今天下,能繼續在皖南領兵抗衡侯家尹家及外邦小國的人,唯有林澗了。

  探春寫了一封長信來說明情況,將賈環寫給她的書信都一併寄了過來,坦誠相告的意思非常明確。

  林黛玉與林澗一同看過厚厚一匝的書信,林黛玉問林澗:“皖南的兵亂,夫君可要插手?”

  與林澗相伴數月,林黛玉也是知道的,白毅與林澗之間曾經份屬上下級的關係,如今雖不在一處,但也是情誼深厚的。照著林澗的性子,他應當是要去皖南的。

  林澗將手中書信放在桌案上:“這信剛剛送來不久,但想必就這兩日,皖南的事情聖上應當已經知情了。我縱想插手,也不能擅自行動,必得有聖旨調遣,方能往皖南一行。但我若真是要去,頂著這個京畿大營統領的頭銜是去不成的。”

  林澗早前入都中,為的便是要給皖南的駐軍爭得生機。他原本就是沒有想要在都中久待的,不過是因著後來頻頻出事,他才要留在都中善後,以至於做到了如今這個京畿四大營統領的位置。

  要說論起私心,他還是想要去皖南,去有他根基的地方,去為蕭煜鎮守皖南,去實現他的理想。

  當晚,夜深之後,林澗瞧著林黛玉睡了,便至書案前給蕭煜寫了一封密折,寫完後交由他的人,秘密呈送蕭煜跟前。

  蕭煜知道皖南兵亂的時候,林澗的這封密折就送到了蕭煜的手中。

  朝中還在廷議要派何人往皖南接白毅的差事,帶兵清剿侯家和尹家的余亂時,蕭煜即下旨,將林澗派往皖南,接替白毅出任皖南將軍,帶兵平亂。

  白毅重傷昏迷不醒,即令在皖南軍中休養,軍中一切庶務皆由林澗掌管處置。待白毅重傷痊癒後回京述職,蕭煜會另行安排給白毅的差事的。

  這聖旨上雖然沒有明言,但蕭煜的心裡卻已有了主意,白毅重傷不宜再留在皖南駐守,可他實打實是有本事的人,林澗既領了皖南將軍的差事,蕭煜便打算遂了他的心愿讓他留在嶺南,而讓白毅接替京畿四大營的統領一職,留在他身邊效力。

  林澗接了聖旨要往皖南平亂,自然便不能留在嶺南協助林鴻整頓嶺南兵務了。

  這請來的大夫走到半道上,被林澗遣人直接送到了皖南軍中,這邊林澗和林黛玉又與林鴻及喬氏告別,匆匆趕赴皖南平亂。

  夫妻兩個入皖南不久,剛剛安頓下來,林澗在去營中之前,便將那給林黛玉請來看診的大夫帶到了皖南侯府上給林黛玉瞧身子。

  這次回皖南正值冬日,外頭天氣不好,林澗也不願意委屈林黛玉隨住在營中,更怕在營中/出事會波及林黛玉,便將人安置在他的侯府里。

  這外頭鬧兵亂,他的皖南侯府卻安全得很,將林黛玉安置在這裡,他是最為放心的。

  原本只是想著林黛玉現下/身體漸好是原本的舊病都痊癒了,卻不想這個在江南與齊耀齊名的大夫給林黛玉把脈過後,竟給夫妻兩個帶來了更好的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