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紂王跟他對視良久,最後神色稍緩,淡笑道:“希望你記住自己的承諾。”
鴻鈞同樣笑道:“當然。”
紂王十七年,夏六月,北伯侯崇侯虎奉紂王之命征伐西岐,姜子牙深得文王信任,率領眾將士迎戰。崇侯虎手下大將黃元濟與南宮适大戰,未及三十回合便力不能支,欲要敗走被南宮适斬殺於馬下。崇侯虎之子崇應彪駕馬迎戰,陣繼貞、金成、梅德等大戰西岐四賢八俊,大勢人馬催動,戰馬相交,槍斧並舉,只殺的慘慘征雲,喊聲不絕,鼓角齊鳴。混戰半年有餘,崇兵大敗。崇侯虎大怒,親自上陣殺敵,卻力不敵眾,欲逃走被擒住,崇應彪上前解救其父亦陷入圍困之境。崇侯虎父子二人被俘虜,文王欲留其性命,姜子牙力勸文王斬糙除根,文武俱無異議,文王遂下令將崇侯虎父子斬首示眾。
紂王十八年初,北伯侯敗績傳入朝歌,聞太師上諫紂王,令汜水關韓榮兵探西岐事,後派青龍關張桂芳征伐西岐。張桂芳令手下先行官風林出戰,姜子牙派文王第十二子姬叔乾迎戰,不敵而戰死。張桂芳身懷奇術,手下將士亦驍勇善戰,且有汜水關韓榮相助,兩軍交戰一載有餘,西岐雖有四十萬大軍,然孤立無援,敗勢日漸明顯。太乙真人命哪吒下山助陣,哪吒因與雷震子交情甚好,對陣頗有怠慢,堪堪穩住西岐,戰事陷入僵持。
姜子牙見勢不妙,又思朝歌后有援兵,欲上崑崙求助,遂向文王辭別。文王年事已高,因戰事焦灼操勞過度,病勢日漸沉重,生命垂危之際向姜相託孤,令姬發拜其為亞父。時值紂王二十年仲冬,姬昌薨,亡年九十七歲,後諡為周文王。
西伯文王薨,姜尚立世子姬發為武王,後暫辭別西岐上崑崙。汜水關總兵官韓榮修本差官往朝歌奏事,紂王見西岐頑強如斯,思覺戰事不宜再久拖,遂命聞太師親征伐西岐。
且說紂王夢中曉事,預見西岐背後乃闡教助勢,心中震怒,又不動聲色暗中派人清查文武百官,上至朝廷大臣下至縣鎮官府無一倖免。繼闡教之後,又發現截教教徒遍布大江南北,其勢力根深蒂固讓紂王聞之心驚。
紂王靜靜坐在御書房,案前奏摺成堆,卻提不起半點精神,鴻鈞則默默地陪在他身邊。良久過後,紂王忽然輕笑出聲,漫不經心道:“女媧欲讓妖魅惑亂朝綱,孤未曾放在心上,姬昌有逆反之心,孤就斬糙除根。如今妖魅不敢入宮,姬昌已薨,然西岐還有武王,後又闡教助興,截教亦居心叵測。區區西岐孤還不放在眼裡,只是疑惑闡教為何要幫助西岐,僅僅是因為那莫須有的成湯氣數已盡而西周已生聖主?”
紂王冷笑道:“孤倒是想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出成湯氣數已盡的!”
鴻鈞沉默片刻,嘆道:“聖人打架凡人遭殃,不過是為了一己私慾罷了。”
紂王幽幽地看著他,眯眼道:“你知道很多事情。”
鴻鈞坦然承認道:“我知道所有的一切,如果你能記起我,我就把一切告訴你,甚至幫你保住天下。”
紂王聽罷,眸色微深,沉沉地看著他,半晌,忽然嗤笑道:“你想孤記起什麼?莫非前世孤與你相識?人生百載,不過黃土一y,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且不說有沒有轉世,就算有轉世,前塵往事不過雲煙,新的人生新的開始,何必要記起前世,徒增煩惱?再者,天下如何當隨孤之心意,孤可以讓天下太平,亦能讓天下覆滅,若是保不住……”紂王聲音微頓,“孤不介意毀了它。”
聞言,鴻鈞無奈道:“陛下真是任性啊。”
紂王伸了個懶腰,風輕雲淡道:“所以闡教如何截教又如何,孤會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鴻鈞嘆道:“闡教相助西岐,截教站在陛下這邊,兩教相爭勢必會引起天下動盪。闡教人多勢眾,且氣運偏頗,截教可能爭不過,這就意味著陛下想要除掉西岐會很難。”
紂王眸色加深,神色沉重道:“孤只想知道,闡教與截教的鬥爭為何拿孤的天下當犧牲品?”
鴻鈞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道:“陛下很快就會知道了。”
紂王眯著眼,忽然傳隨侍官宣申公豹入宮覲見。
鴻鈞疑惑道:“怎麼?”
紂王勾唇,面色微冷道:“申公豹身為國師,又是闡教中人,該是為孤解憂的時候了。”
且說姜子牙上崑崙山,元始天尊得知來意,嘆道:“凡間之事,本尊怎管得你盡,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有何畏懼。事到危急之處,定有高人相助,此事不必再問我。今日你來得正好,命南極仙翁取‘封神榜’與你,然後往西岐造一封神台,台上掛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畢了。”
姜子牙拿到封神榜與南極仙翁告別,南極仙翁臨前道:“上天數定,終不能移。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回應。”
姜子牙不明所以,拿著封神榜剛走到麒麟崖準備離去,果真聽到身後有人叫自己,姜子牙聽得南極仙翁囑咐,不曾回頭,豈知那聲音一直不停,姜子牙忍不住回頭,卻見是申公豹,心裡鬆了口氣。
第131章
對喜歡看熱鬧的申公豹來說,他雖然很想看姜子牙的笑話,也樂得落井下石,但並不意味著他喜歡主動去挑撥。然而自從兩隻腳踏進朝歌后,除了嘲笑落魄的姜子牙時大快人心,其餘時候都過的不太順心,因為他得看紂王的臉色行事。申公豹自然不會怕區區一凡間帝王,然而詭譎的是每次面對對方都有一種被看穿的感覺,讓他心裡連小算盤都不敢打,氣勢強大的讓他下意識選擇退避三舍。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不久前紂王宣他入宮討論攻打西岐之事,表面上是向自己徵求意見,實則話里話外都在敲打自己。他最初未多想,後來才意識到,對方可能知道的比自己想像中還多,恐怕也猜到了他來朝歌的目的。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申公豹身為殷商國師尚無法輕易脫身,如今被迫跟紂王綁在一根繩子上,紂王要他幹什麼他根本無法違抗。戰事持續兩年有餘,姬昌已薨,然而姬發自立武王,又有姜尚輔佐之,雖有敗象,卻仍然頑強抵抗,紂王已經感到不耐煩了。所以身為姜子牙的同門師兄,對付姜子牙的事情就落到他身上了。
申公豹堵在姜子牙下山必經之地,見姜子牙一個人,手中拿著東西,笑問道:“師兄手裡拿著是甚麼東西?”
姜子牙警惕地看著他,沒有回答。
申公豹自顧笑道:“應該是‘封神榜’吧。師兄,你當真選擇西岐而跟殷商作對?”
姜子牙沉聲道:“朝歌天子不容賢臣,雖未昏庸卻已現敗象,成湯氣數將盡,西周已生聖主,況我如今身居相位,文王託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已得一分,正應上天垂象。”
申公豹搖頭嘆道:“為何東南西北四大君侯,唯獨西伯侯為紂王忌憚,你我心知肚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自西伯侯自立文王,西岐已坐實反叛之罪,滅掉西岐亦是名正言順,天下民心所歸。西伯侯乃賢臣不假,犯臣亦為真,沒人願意為了西岐而得罪當今天子,你們早已陷入孤立無援、窮途末路的境地了。”
姜子牙冷哼道:“你莫不是忘了我教站在西岐這邊?”
申公豹笑道:“話雖如此,但師兄忘了,站在哪邊無所謂,關鍵是闡教、截教相爭,哪方占上風,而紂王與西岐的較量只是給這場封神之戰提供了一個鬥法場地罷了,是紂王失了天下還是西周奪得天下,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
姜子牙沉默,暗忖,當今天子修身德政,西岐反商確實名不正言不順,西伯侯雖有賢名,亦有西岐百姓擁戴,然判臣之罪無法擺脫,如今兵火已起,若戰火繼續延綿,絕對會背負天下罵名。
思及此,姜子牙心裡嘆了口氣,到底時機未成熟,師尊雖讓自己帶回封神榜,卻也不肯出手幫自己,畢竟這天下之亂不該由教派引起。然而事到如今又該如何是好?紂王明顯已經容忍不下西岐,西岐也沒有回頭之路,若連他也放棄了,西岐將士肯定守不住,西岐就真的完了。
申公豹見姜子牙神色動搖,又道:“成湯氣數未盡,西周不是正統,教中同門不會輕易出手相助西岐,反觀截教教徒早已滲入殷商王朝,隨時可以應戰,西岐毫無勝算。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其一。師兄,趁現在還來得及,跟我一同去朝歌吧。”
姜子牙閉了閉眼,搖頭嘆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急功近利未能穩住西岐,如今西岐氣數黯淡,終是不能輔佐武王奪取天下,亦不能完成畢生封神之事。罷,事已至此,不如放手一搏,能做多少是多少吧。”
申公豹沒想到姜子牙這麼執拗,心裡一陣氣悶,道:“師兄冥頑不靈,我也不想多費口舌,且看你如何保那西岐,又如何成就封神大業!”說罷,拂袖而去。
封神榜之事並非秘密,得知姜子牙為那封神之人,申公豹心裡一直不服,被連累下山後更是對姜子牙不滿,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誰又知道殷商依舊繁榮昌盛,而西周還未崛起卻將覆滅?
申公豹慶幸自己還能隨時抽身,又嘆師尊不靠譜,估計姜子牙未曾想到師尊關鍵時候撂騾子,把難題留給他自己去解決,然而師尊不出手,闡教其他人更不可能輕易出手相助西岐――除非西岐反商乃民心所歸。
申公豹一身輕鬆地回去復命了,雖然沒能勸降姜子牙,但知道姜子牙無後援也算有所收穫了。
朝歌皇宮,紂王眯著眼,戲謔地看著鴻鈞,似笑非笑道:“闡教似乎放棄了西岐。”
鴻鈞淡笑道:“這不是很好嗎?陛下沒有後顧之憂了。”
紂王道:“孤想不明白。”
鴻鈞眸色深沉,若有所思地望向崑崙山玉虛宮,而後收回視線,低聲笑道:“大概,怕了吧。”
紂王不解地眨了眨眼:“恩?”
鴻鈞笑而不語。
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似乎感受到鴻鈞注視的目光,渾身一僵,身邊童子察覺元始天尊異樣,小心翼翼問道:“師尊,怎麼了?”
直到那道視線離去,元始天尊才鬆了口氣,摸著砰砰跳的心臟,暗嘆自己之前明智的決定,正了正色,起身道:“待本尊去找女媧娘娘一敘。”
元始天尊為何拒絕姜子牙請求,這事要從不久前女媧娘娘突然造訪崑崙山說起。且說女媧發現紂王身邊有師父相助,頓時什麼心思也沒有了,本來不想再管那些糟心之事,然而元始天尊對此一無所知,天天盼著凡間亂起來。紂王是不是師伯轉世尚未可知,但是師父的態度很明顯,他就是站在紂王那邊,顯然跟紂王作對就是跟師父作對。眼見西岐處於危難之際,姜子牙必定會上崑崙山求助,同為道友,女媧實在看不得元始天尊作死的行為,這才匆匆去往崑崙山提醒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身為聖人,原本就不該插手凡間之事,因此雖然對女媧的話將信將疑,但還是將姜子牙打發下山了,結果沒過多久就察覺到鴻鈞探究的目光,驚得一身虛汗,當即就要去找女媧商議,按下不提。
鴻鈞同樣笑道:“當然。”
紂王十七年,夏六月,北伯侯崇侯虎奉紂王之命征伐西岐,姜子牙深得文王信任,率領眾將士迎戰。崇侯虎手下大將黃元濟與南宮适大戰,未及三十回合便力不能支,欲要敗走被南宮适斬殺於馬下。崇侯虎之子崇應彪駕馬迎戰,陣繼貞、金成、梅德等大戰西岐四賢八俊,大勢人馬催動,戰馬相交,槍斧並舉,只殺的慘慘征雲,喊聲不絕,鼓角齊鳴。混戰半年有餘,崇兵大敗。崇侯虎大怒,親自上陣殺敵,卻力不敵眾,欲逃走被擒住,崇應彪上前解救其父亦陷入圍困之境。崇侯虎父子二人被俘虜,文王欲留其性命,姜子牙力勸文王斬糙除根,文武俱無異議,文王遂下令將崇侯虎父子斬首示眾。
紂王十八年初,北伯侯敗績傳入朝歌,聞太師上諫紂王,令汜水關韓榮兵探西岐事,後派青龍關張桂芳征伐西岐。張桂芳令手下先行官風林出戰,姜子牙派文王第十二子姬叔乾迎戰,不敵而戰死。張桂芳身懷奇術,手下將士亦驍勇善戰,且有汜水關韓榮相助,兩軍交戰一載有餘,西岐雖有四十萬大軍,然孤立無援,敗勢日漸明顯。太乙真人命哪吒下山助陣,哪吒因與雷震子交情甚好,對陣頗有怠慢,堪堪穩住西岐,戰事陷入僵持。
姜子牙見勢不妙,又思朝歌后有援兵,欲上崑崙求助,遂向文王辭別。文王年事已高,因戰事焦灼操勞過度,病勢日漸沉重,生命垂危之際向姜相託孤,令姬發拜其為亞父。時值紂王二十年仲冬,姬昌薨,亡年九十七歲,後諡為周文王。
西伯文王薨,姜尚立世子姬發為武王,後暫辭別西岐上崑崙。汜水關總兵官韓榮修本差官往朝歌奏事,紂王見西岐頑強如斯,思覺戰事不宜再久拖,遂命聞太師親征伐西岐。
且說紂王夢中曉事,預見西岐背後乃闡教助勢,心中震怒,又不動聲色暗中派人清查文武百官,上至朝廷大臣下至縣鎮官府無一倖免。繼闡教之後,又發現截教教徒遍布大江南北,其勢力根深蒂固讓紂王聞之心驚。
紂王靜靜坐在御書房,案前奏摺成堆,卻提不起半點精神,鴻鈞則默默地陪在他身邊。良久過後,紂王忽然輕笑出聲,漫不經心道:“女媧欲讓妖魅惑亂朝綱,孤未曾放在心上,姬昌有逆反之心,孤就斬糙除根。如今妖魅不敢入宮,姬昌已薨,然西岐還有武王,後又闡教助興,截教亦居心叵測。區區西岐孤還不放在眼裡,只是疑惑闡教為何要幫助西岐,僅僅是因為那莫須有的成湯氣數已盡而西周已生聖主?”
紂王冷笑道:“孤倒是想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出成湯氣數已盡的!”
鴻鈞沉默片刻,嘆道:“聖人打架凡人遭殃,不過是為了一己私慾罷了。”
紂王幽幽地看著他,眯眼道:“你知道很多事情。”
鴻鈞坦然承認道:“我知道所有的一切,如果你能記起我,我就把一切告訴你,甚至幫你保住天下。”
紂王聽罷,眸色微深,沉沉地看著他,半晌,忽然嗤笑道:“你想孤記起什麼?莫非前世孤與你相識?人生百載,不過黃土一y,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且不說有沒有轉世,就算有轉世,前塵往事不過雲煙,新的人生新的開始,何必要記起前世,徒增煩惱?再者,天下如何當隨孤之心意,孤可以讓天下太平,亦能讓天下覆滅,若是保不住……”紂王聲音微頓,“孤不介意毀了它。”
聞言,鴻鈞無奈道:“陛下真是任性啊。”
紂王伸了個懶腰,風輕雲淡道:“所以闡教如何截教又如何,孤會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鴻鈞嘆道:“闡教相助西岐,截教站在陛下這邊,兩教相爭勢必會引起天下動盪。闡教人多勢眾,且氣運偏頗,截教可能爭不過,這就意味著陛下想要除掉西岐會很難。”
紂王眸色加深,神色沉重道:“孤只想知道,闡教與截教的鬥爭為何拿孤的天下當犧牲品?”
鴻鈞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道:“陛下很快就會知道了。”
紂王眯著眼,忽然傳隨侍官宣申公豹入宮覲見。
鴻鈞疑惑道:“怎麼?”
紂王勾唇,面色微冷道:“申公豹身為國師,又是闡教中人,該是為孤解憂的時候了。”
且說姜子牙上崑崙山,元始天尊得知來意,嘆道:“凡間之事,本尊怎管得你盡,西岐乃有德之人坐守,有何畏懼。事到危急之處,定有高人相助,此事不必再問我。今日你來得正好,命南極仙翁取‘封神榜’與你,然後往西岐造一封神台,台上掛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畢了。”
姜子牙拿到封神榜與南極仙翁告別,南極仙翁臨前道:“上天數定,終不能移。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回應。”
姜子牙不明所以,拿著封神榜剛走到麒麟崖準備離去,果真聽到身後有人叫自己,姜子牙聽得南極仙翁囑咐,不曾回頭,豈知那聲音一直不停,姜子牙忍不住回頭,卻見是申公豹,心裡鬆了口氣。
第131章
對喜歡看熱鬧的申公豹來說,他雖然很想看姜子牙的笑話,也樂得落井下石,但並不意味著他喜歡主動去挑撥。然而自從兩隻腳踏進朝歌后,除了嘲笑落魄的姜子牙時大快人心,其餘時候都過的不太順心,因為他得看紂王的臉色行事。申公豹自然不會怕區區一凡間帝王,然而詭譎的是每次面對對方都有一種被看穿的感覺,讓他心裡連小算盤都不敢打,氣勢強大的讓他下意識選擇退避三舍。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偏偏不久前紂王宣他入宮討論攻打西岐之事,表面上是向自己徵求意見,實則話里話外都在敲打自己。他最初未多想,後來才意識到,對方可能知道的比自己想像中還多,恐怕也猜到了他來朝歌的目的。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申公豹身為殷商國師尚無法輕易脫身,如今被迫跟紂王綁在一根繩子上,紂王要他幹什麼他根本無法違抗。戰事持續兩年有餘,姬昌已薨,然而姬發自立武王,又有姜尚輔佐之,雖有敗象,卻仍然頑強抵抗,紂王已經感到不耐煩了。所以身為姜子牙的同門師兄,對付姜子牙的事情就落到他身上了。
申公豹堵在姜子牙下山必經之地,見姜子牙一個人,手中拿著東西,笑問道:“師兄手裡拿著是甚麼東西?”
姜子牙警惕地看著他,沒有回答。
申公豹自顧笑道:“應該是‘封神榜’吧。師兄,你當真選擇西岐而跟殷商作對?”
姜子牙沉聲道:“朝歌天子不容賢臣,雖未昏庸卻已現敗象,成湯氣數將盡,西周已生聖主,況我如今身居相位,文王託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已得一分,正應上天垂象。”
申公豹搖頭嘆道:“為何東南西北四大君侯,唯獨西伯侯為紂王忌憚,你我心知肚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自西伯侯自立文王,西岐已坐實反叛之罪,滅掉西岐亦是名正言順,天下民心所歸。西伯侯乃賢臣不假,犯臣亦為真,沒人願意為了西岐而得罪當今天子,你們早已陷入孤立無援、窮途末路的境地了。”
姜子牙冷哼道:“你莫不是忘了我教站在西岐這邊?”
申公豹笑道:“話雖如此,但師兄忘了,站在哪邊無所謂,關鍵是闡教、截教相爭,哪方占上風,而紂王與西岐的較量只是給這場封神之戰提供了一個鬥法場地罷了,是紂王失了天下還是西周奪得天下,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
姜子牙沉默,暗忖,當今天子修身德政,西岐反商確實名不正言不順,西伯侯雖有賢名,亦有西岐百姓擁戴,然判臣之罪無法擺脫,如今兵火已起,若戰火繼續延綿,絕對會背負天下罵名。
思及此,姜子牙心裡嘆了口氣,到底時機未成熟,師尊雖讓自己帶回封神榜,卻也不肯出手幫自己,畢竟這天下之亂不該由教派引起。然而事到如今又該如何是好?紂王明顯已經容忍不下西岐,西岐也沒有回頭之路,若連他也放棄了,西岐將士肯定守不住,西岐就真的完了。
申公豹見姜子牙神色動搖,又道:“成湯氣數未盡,西周不是正統,教中同門不會輕易出手相助西岐,反觀截教教徒早已滲入殷商王朝,隨時可以應戰,西岐毫無勝算。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其一。師兄,趁現在還來得及,跟我一同去朝歌吧。”
姜子牙閉了閉眼,搖頭嘆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急功近利未能穩住西岐,如今西岐氣數黯淡,終是不能輔佐武王奪取天下,亦不能完成畢生封神之事。罷,事已至此,不如放手一搏,能做多少是多少吧。”
申公豹沒想到姜子牙這麼執拗,心裡一陣氣悶,道:“師兄冥頑不靈,我也不想多費口舌,且看你如何保那西岐,又如何成就封神大業!”說罷,拂袖而去。
封神榜之事並非秘密,得知姜子牙為那封神之人,申公豹心裡一直不服,被連累下山後更是對姜子牙不滿,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誰又知道殷商依舊繁榮昌盛,而西周還未崛起卻將覆滅?
申公豹慶幸自己還能隨時抽身,又嘆師尊不靠譜,估計姜子牙未曾想到師尊關鍵時候撂騾子,把難題留給他自己去解決,然而師尊不出手,闡教其他人更不可能輕易出手相助西岐――除非西岐反商乃民心所歸。
申公豹一身輕鬆地回去復命了,雖然沒能勸降姜子牙,但知道姜子牙無後援也算有所收穫了。
朝歌皇宮,紂王眯著眼,戲謔地看著鴻鈞,似笑非笑道:“闡教似乎放棄了西岐。”
鴻鈞淡笑道:“這不是很好嗎?陛下沒有後顧之憂了。”
紂王道:“孤想不明白。”
鴻鈞眸色深沉,若有所思地望向崑崙山玉虛宮,而後收回視線,低聲笑道:“大概,怕了吧。”
紂王不解地眨了眨眼:“恩?”
鴻鈞笑而不語。
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似乎感受到鴻鈞注視的目光,渾身一僵,身邊童子察覺元始天尊異樣,小心翼翼問道:“師尊,怎麼了?”
直到那道視線離去,元始天尊才鬆了口氣,摸著砰砰跳的心臟,暗嘆自己之前明智的決定,正了正色,起身道:“待本尊去找女媧娘娘一敘。”
元始天尊為何拒絕姜子牙請求,這事要從不久前女媧娘娘突然造訪崑崙山說起。且說女媧發現紂王身邊有師父相助,頓時什麼心思也沒有了,本來不想再管那些糟心之事,然而元始天尊對此一無所知,天天盼著凡間亂起來。紂王是不是師伯轉世尚未可知,但是師父的態度很明顯,他就是站在紂王那邊,顯然跟紂王作對就是跟師父作對。眼見西岐處於危難之際,姜子牙必定會上崑崙山求助,同為道友,女媧實在看不得元始天尊作死的行為,這才匆匆去往崑崙山提醒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身為聖人,原本就不該插手凡間之事,因此雖然對女媧的話將信將疑,但還是將姜子牙打發下山了,結果沒過多久就察覺到鴻鈞探究的目光,驚得一身虛汗,當即就要去找女媧商議,按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