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景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梅長蘇,縱然再不放心我們二人,也知道目前要以大局為重,半響,他輕啟薄唇道:“好吧,但我要聽藺閣主親口說你們可以去,我才能同意。”
我與梅長蘇相視一笑,內心都有了數。
回到蘇宅,不出我所料,梅長蘇去問藺晨冰續丹,藺晨雖然生氣,但也給了他,畢竟給他的已經不是冰續丹,而是護心丹。
而當我讓藺晨給我做偽證,告訴景琰我身體很好時,藺晨反常的淡定;本以為他會向說蘇哥哥那樣把我教育一頓,但是他沒有。
他沒問我為什麼這麼做,只是說了句:“剩下的日子,你做什麼我都陪你。”
我看著藺晨失落的背影,心中很是愧疚;這輩子,我最對不起的,就是你與琅琊閣了。
九月十六,藺晨進宮親自證明我與梅長蘇並無大礙,可以帶兵出征。
景琰雖心有不願,但一言既出駟馬難出,縱然他萬般不願,也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懿旨批了下去。
梅長蘇任命為主帥,蒙摯為副帥,帶十萬精兵前往大渝;同時任命藺晨為主帥,梅鳶清陪同,帶五萬兵將前往北狄;穆霓凰帶穆青回到南境整兵七萬對峙南楚。
而衛錚重回朝廷,以鄭衛之名任大將軍之職,掛主帥,蕭景睿副帥,帶五萬兵將前往東海;聶鋒改名為聶原,任總兵之職,掛主帥,夏冬陪同,言豫津為副帥,帶十萬精兵前往北燕。
第二百一十章【與君長決】
第二百一十章【與君長決】
出征前一夜,我與景琰相約在城門口見;一同將同心鎖掛在了城門上,然後在城牆上將鑰匙扔了出去。
我看著消失在夜色中的鑰匙,將頭靠向他的肩膀。
今日的月亮真的很圓,圓的就像那年在演武場一般,不知不覺濕潤了眼眶。
我輕輕將淚水控回去,緩緩開口道:“景琰,還記得我之前給你唱的那首歌嗎?”
沒等他回答,我便開口緩緩的唱道:“我怕來不及,我要抱著你,直到感覺你的皺紋,有了歲月的痕跡,直到肯定你是真的,直到失去力氣,為了你,我願意……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棄,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我們好不容易,我們身不由己,我怕時間太快,不能將你看仔細……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那裡。”
景琰摟著我的肩膀,輕聲道:“小瑾,有爾存焉,得之我幸;此次你定要平安歸來,你若歸來,我必娶之。”
我微微一笑,原來,這就是有緣無份啊;但有你這句話,此生足矣。
第二日,出兵之日。
人山人海的城門口,承載著我多年的記憶;而他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目送著我們所有人。
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見他了吧;我騎在馬背上,抬頭仰望著他。
待兵馬集結完畢,一行人,從這裡開始,分向四處。
十月初,我與大哥到達北狄戰場,此戰一戰便是一月。
十一月初,聶將軍來信,北燕已收兵和解,他與夏冬正趕來支援。
一直都健康的我,在十一月十五這一日,終於倒了下去。
藺晨陪了我一整天,說了一天的話,我看得出來他內心的不舍。
我躺在床上,靠著他的肩膀,望著窗外的夕陽正慢慢落下,輕輕開口道:“大哥,你說我的大嫂長什麼樣子啊?她一定會很漂亮,很溫柔,對嗎?”
“嗯。”
“大哥,你能不能答應我一些事?”
藺晨有些哽咽的應道:“嗯。”
我指著不遠處的盔甲輕聲道:“金陵城的城門上有一對同心鎖,而我的鎧甲內袋中有一把鑰匙,待我走後,能否將那同心鎖打開,不要讓它們鎖在一起?”
“好,我答應你。”
“桌子的左邊抽屜中,有一封信,能否幫我交給景琰?”
“好,我答應你。”
“大哥,我好久沒回琅琊閣了,阿才他們都還好嗎?一會兒我們回家好不好?”
藺晨側過臉掉了兩滴淚水,道:“好,我帶你回家,回琅琊閣,阿才他們都在等你呢。”
我微微一笑,抬手將頭上的髮簪抽出,鈴蘭銀簪,我一生的執念。
時間真快,我還記與他相見的那一日,他為我擋下那致命的一劍,還記得在雪地中,他為救我,倒在血泊之中,過往的點點滴滴像倒帶一般,在我眼前不停的回顧著。
我將銀簪高高舉起,讓夕陽灑在上面,真美啊。
“情不知所起,故一往情深;景琰,若有來世,再相見。”
話畢,我呼出最後一口氣,帶著笑意的閉上了雙眼,藺晨一把接住我的的手,銀簪滑落在地,發出清脆的聲音。
藺晨緊緊的抱著我,無聲的落著淚,陽光從我的身上移走,終落山了;整個屋謐靜的就像不存在一般。
十二月初,北狄平復;藺晨帶著我的骨灰,繞過琅琊閣來了金陵城。
景琰站在東宮門口,看著藺晨一人歸來,緊握著雙手。
藺晨將骨灰與信件遞給他,道:“我把小瑾帶回來了,我猜她想去的不是琅琊山,而是你身旁。”
景琰顫抖著打開信件,只有四個字:“錦水湯湯,與君長決。”
“不,她答應過我會回來的,你說過她身體無恙的!”景琰一把抓住藺晨的衣領;眼中的血絲暴露了他幾日未眠的事實。
藺晨搖了搖頭,道:“還望你能親手將她撒向天空,這是我們琅琊閣的規矩。”
景琰一邊喃喃著不會,一邊鬆開手往外走去。
小瑾,你答應過我的,你是在怪我沒有娶你嗎?還是怪我沒法讓你做回藺懷瑾?你回來,只要你回來,我什麼都答應你。
走著走著,景琰不知被什麼絆倒了,靜貴妃遠遠的站著,看著適合魂落魄的他,不住的嘆息。
“藺懷瑾你給我回來!我命令你回來!小瑾,十五年前你就這樣一走了之,你知不知道我這兒真的很痛!”
他一邊捶著自己的胸口,一邊哭喊著;他已經許久沒有這般放肆過了。
隔日清晨,他已經在城牆上站了一整晚了,他想著那首歌,想著離別的那晚;原來,是真的不在了。
景琰輕輕打開盒子,生怕會弄痛我一般,讓清晨的冷風一絲絲的將我帶走,吹散,然後拿出我給他的那封信件,上面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行字: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貞平三十九年,二月十八,梁帝駕崩,七皇子蕭景琰登上皇位,整頓兵馬,為兵隊命名為“長林軍”。
並向全國下旨,從此以後,皇家子嗣,在年滿十歲之後,均要到琅琊閣求學問道,直至通過琅琊閣的考試,才可回朝任職。
三年後
林殊與霓凰隱歸山林,藺晨娶了宮羽,生了一個兒子,名為藺子燼。
(金陵城,皇宮)
景琰在昭陽宮批奏摺,突然颳了陣風,將桌上的紙都吹了起來,一滴墨滴在宣紙上,暈了開來。
我與梅長蘇相視一笑,內心都有了數。
回到蘇宅,不出我所料,梅長蘇去問藺晨冰續丹,藺晨雖然生氣,但也給了他,畢竟給他的已經不是冰續丹,而是護心丹。
而當我讓藺晨給我做偽證,告訴景琰我身體很好時,藺晨反常的淡定;本以為他會向說蘇哥哥那樣把我教育一頓,但是他沒有。
他沒問我為什麼這麼做,只是說了句:“剩下的日子,你做什麼我都陪你。”
我看著藺晨失落的背影,心中很是愧疚;這輩子,我最對不起的,就是你與琅琊閣了。
九月十六,藺晨進宮親自證明我與梅長蘇並無大礙,可以帶兵出征。
景琰雖心有不願,但一言既出駟馬難出,縱然他萬般不願,也只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懿旨批了下去。
梅長蘇任命為主帥,蒙摯為副帥,帶十萬精兵前往大渝;同時任命藺晨為主帥,梅鳶清陪同,帶五萬兵將前往北狄;穆霓凰帶穆青回到南境整兵七萬對峙南楚。
而衛錚重回朝廷,以鄭衛之名任大將軍之職,掛主帥,蕭景睿副帥,帶五萬兵將前往東海;聶鋒改名為聶原,任總兵之職,掛主帥,夏冬陪同,言豫津為副帥,帶十萬精兵前往北燕。
第二百一十章【與君長決】
第二百一十章【與君長決】
出征前一夜,我與景琰相約在城門口見;一同將同心鎖掛在了城門上,然後在城牆上將鑰匙扔了出去。
我看著消失在夜色中的鑰匙,將頭靠向他的肩膀。
今日的月亮真的很圓,圓的就像那年在演武場一般,不知不覺濕潤了眼眶。
我輕輕將淚水控回去,緩緩開口道:“景琰,還記得我之前給你唱的那首歌嗎?”
沒等他回答,我便開口緩緩的唱道:“我怕來不及,我要抱著你,直到感覺你的皺紋,有了歲月的痕跡,直到肯定你是真的,直到失去力氣,為了你,我願意……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棄,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我們好不容易,我們身不由己,我怕時間太快,不能將你看仔細……你掌心的痣,我總記得在那裡。”
景琰摟著我的肩膀,輕聲道:“小瑾,有爾存焉,得之我幸;此次你定要平安歸來,你若歸來,我必娶之。”
我微微一笑,原來,這就是有緣無份啊;但有你這句話,此生足矣。
第二日,出兵之日。
人山人海的城門口,承載著我多年的記憶;而他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目送著我們所有人。
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見他了吧;我騎在馬背上,抬頭仰望著他。
待兵馬集結完畢,一行人,從這裡開始,分向四處。
十月初,我與大哥到達北狄戰場,此戰一戰便是一月。
十一月初,聶將軍來信,北燕已收兵和解,他與夏冬正趕來支援。
一直都健康的我,在十一月十五這一日,終於倒了下去。
藺晨陪了我一整天,說了一天的話,我看得出來他內心的不舍。
我躺在床上,靠著他的肩膀,望著窗外的夕陽正慢慢落下,輕輕開口道:“大哥,你說我的大嫂長什麼樣子啊?她一定會很漂亮,很溫柔,對嗎?”
“嗯。”
“大哥,你能不能答應我一些事?”
藺晨有些哽咽的應道:“嗯。”
我指著不遠處的盔甲輕聲道:“金陵城的城門上有一對同心鎖,而我的鎧甲內袋中有一把鑰匙,待我走後,能否將那同心鎖打開,不要讓它們鎖在一起?”
“好,我答應你。”
“桌子的左邊抽屜中,有一封信,能否幫我交給景琰?”
“好,我答應你。”
“大哥,我好久沒回琅琊閣了,阿才他們都還好嗎?一會兒我們回家好不好?”
藺晨側過臉掉了兩滴淚水,道:“好,我帶你回家,回琅琊閣,阿才他們都在等你呢。”
我微微一笑,抬手將頭上的髮簪抽出,鈴蘭銀簪,我一生的執念。
時間真快,我還記與他相見的那一日,他為我擋下那致命的一劍,還記得在雪地中,他為救我,倒在血泊之中,過往的點點滴滴像倒帶一般,在我眼前不停的回顧著。
我將銀簪高高舉起,讓夕陽灑在上面,真美啊。
“情不知所起,故一往情深;景琰,若有來世,再相見。”
話畢,我呼出最後一口氣,帶著笑意的閉上了雙眼,藺晨一把接住我的的手,銀簪滑落在地,發出清脆的聲音。
藺晨緊緊的抱著我,無聲的落著淚,陽光從我的身上移走,終落山了;整個屋謐靜的就像不存在一般。
十二月初,北狄平復;藺晨帶著我的骨灰,繞過琅琊閣來了金陵城。
景琰站在東宮門口,看著藺晨一人歸來,緊握著雙手。
藺晨將骨灰與信件遞給他,道:“我把小瑾帶回來了,我猜她想去的不是琅琊山,而是你身旁。”
景琰顫抖著打開信件,只有四個字:“錦水湯湯,與君長決。”
“不,她答應過我會回來的,你說過她身體無恙的!”景琰一把抓住藺晨的衣領;眼中的血絲暴露了他幾日未眠的事實。
藺晨搖了搖頭,道:“還望你能親手將她撒向天空,這是我們琅琊閣的規矩。”
景琰一邊喃喃著不會,一邊鬆開手往外走去。
小瑾,你答應過我的,你是在怪我沒有娶你嗎?還是怪我沒法讓你做回藺懷瑾?你回來,只要你回來,我什麼都答應你。
走著走著,景琰不知被什麼絆倒了,靜貴妃遠遠的站著,看著適合魂落魄的他,不住的嘆息。
“藺懷瑾你給我回來!我命令你回來!小瑾,十五年前你就這樣一走了之,你知不知道我這兒真的很痛!”
他一邊捶著自己的胸口,一邊哭喊著;他已經許久沒有這般放肆過了。
隔日清晨,他已經在城牆上站了一整晚了,他想著那首歌,想著離別的那晚;原來,是真的不在了。
景琰輕輕打開盒子,生怕會弄痛我一般,讓清晨的冷風一絲絲的將我帶走,吹散,然後拿出我給他的那封信件,上面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行字: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貞平三十九年,二月十八,梁帝駕崩,七皇子蕭景琰登上皇位,整頓兵馬,為兵隊命名為“長林軍”。
並向全國下旨,從此以後,皇家子嗣,在年滿十歲之後,均要到琅琊閣求學問道,直至通過琅琊閣的考試,才可回朝任職。
三年後
林殊與霓凰隱歸山林,藺晨娶了宮羽,生了一個兒子,名為藺子燼。
(金陵城,皇宮)
景琰在昭陽宮批奏摺,突然颳了陣風,將桌上的紙都吹了起來,一滴墨滴在宣紙上,暈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