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得有此機會,後勝可不願錯過,“王上該早做決斷,相國不顧大局,豈能繼續總領朝政?”

  齊王建拿不定主意,臉色都有些發白,口中只不斷囁嚅:“這……相國……”

  公西吾伸手入袖,取出相國印來:“臣多年為齊國奔走,只此一事愧對王上,若王上不再信任臣,臣無話可說,就此辭去相國一職,絕無二話。”

  齊王建竟有些戰戰兢兢不敢去接,慌忙之中反倒擠出一句安慰之言來:“相國不必多想,本王也沒有猜忌你的意思。”

  後勝心中怒不堪言,上前一把奪了相國印,將齊王建拉去一旁低語:“公西吾手有軍權,又控制著朝政,如今王上已經走到了這步卻又不下手,他心中豈會毫無他想?待他日他反手過來,王上恐怕連王位也保不住。”

  齊王建心中猶如擔了兩桶水,一邊晃起一邊落下,起伏不定,毫無主張。

  公西吾心中微微嘆息,自古成大業者皆殺伐果決之人,君臣一心,自有快刀斬麻之效,而如今的齊王建是遠遠達不到這期望的。

  “那……那就……”齊王建終究接過了相國印。

  後勝看向公西吾,神色間不禁添了一絲得意:“王上雖然不多加追究,但易夫人此人是一定要追捕回來的,相國自詡忠心,應當沒有異議吧?”

  公西吾倏然抬眼,袖中手指捻動腰間佩玉,驀地扯了擲在地上。

  清脆的一聲響,殿門外霍然一聲高喝,驚得齊王建手掌一翻,險些將相國印丟在地上。

  萬千兵戈赫赫搗地之聲如同擂鼓一般震懾心扉,殿中的人都驚住了,不知何時宮中多了這麼多兵士,竟一無所覺。殿門外有人大步而至,一身鎧甲,手扶寶劍,面目森森冰寒。

  “武安君?”齊王建有些摸不著頭腦。

  後勝則皺緊了眉,田單忽然出現,佩戴兵器,恐怕來者不善。他伸手拽住齊王建的衣袖,有些畏懼地拉著他往後扯了扯,卻瞥見田單嘴角冷漠的笑意,心頭陡然一凜。

  “國舅聯結秦人陷害相國,該當何罪?”田單手中的劍抽了出來。

  後勝下意識縮了一下脖子:“胡、胡說八道!”

  “來人!”田單一聲呼喚,外面立即魚貫而入一隊士兵,將後勝拖出了殿門。

  後勝自然大呼小叫,扯著齊王建的衣袖不敢撒手,口中高呼:“謀反了!謀反了!”

  齊王建臉色煞白畏畏縮縮地抬眼去看公西吾,他面無表情。

  “相國,這是怎麼回事?”齊王建嚇得癱在了地上,後勝手中一空,人被拖了出去,半晌才想起來要破口大罵,但嘴被士兵及時堵住了,只能嗚嗚的嚎叫。

  公西吾彎腰扶起齊王建,順便取了他手中的相國印,“國舅才是與秦國聯手之人,王上不可縱容,臣與武安君今日是要讓王上認清他面目,並無其他意思。王上安心,臣有一事請求。”

  齊王建身子又一陣發軟,所幸被他穩穩托住才沒摔倒。這樣的架勢哪裡是請求,他已經不敢信了。

  公西吾語氣平淡:“臣想圈出齊趙邊境五十城作為封地,可否?”

  “五十城?”齊王建大驚,這是要做封地還是要自立為王?

  田單聞言不禁也皺起眉來:“相國此這是何意?”

  “王上,可否?”

  齊王建終究架不住,點了一下頭,經此一遭,他再也無法相信公西吾了。

  公西吾招手喚來士兵請他回寢殿休息,轉身出殿,田單跟了上來,低聲道:“我與相國共事多年,從不知相國是貪圖私利之人,今日此舉倒叫我後悔助你揭發國舅了。”

  公西吾在階下停步,抬頭看了看漫天亂舞的雪沫:“武安君放心,這五十城終究還是齊國的領土,我只不過是用來做一下餌罷了。”

  田單蹙了蹙眉,剛要追問,忽又聽他道:“眼下此舉不是大好時機嗎?武安君終於可以取代我獲得王上心目中的信任,他日齊國就要仰仗你了。”

  田單沒有做聲,但心中已經百轉千回。

  聃虧日夜兼程,但冬天趕路艱難,即使如此他還是比平常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到達雲夢山時,山下冰雪已有消融的勢頭,而山上還挑著積雪。

  易姜領著無憂在鍛鍊身體,他打小就跟公西吾學了劍,但易姜不通此道,只能在旁欣賞他舉著木劍練習,提不出什麼有用的建議。

  聃虧立在院門邊沒有做聲,他心中帶著憂慮,卻不知從何說起。

  還是易姜轉頭時發現了他,一見他臉色便察覺出不對,趕忙快步迎了上來,連無憂都被驚動了,沒再繼續練劍。

  “你怎麼忽然來了?”

  “公子營救夫人的事被告發了,如今恐怕全天下都知道你還活著的消息了。”聃虧將已經在胸口捂得溫熱的信拿出來交給她。

  易姜匆匆展開,帛布上密密麻麻寫了公西吾的字,他竟然在信中通篇分析了一遍時事,字跡分外冷靜,如他這個人一般。

  天下大局已定,唯齊秦有能力一統,秦國內政滯而不亂,誠如之前所言,後勁很足。齊國漸有趕超之勢,卻內政有荏弱之態,王不果斷,臣不齊心。他在這朝堂,既壓制著齊王的動作,又阻礙著秦國的進展,終究引來這一場後勝與秦國的合謀。既然如此,不如推動一把。

  易姜心中感覺不妙,他要如何推動?

  她將信收起,高聲喚來東郭淮,一面對聃虧道:“先下山看看。”

  聃虧擋住她:“夫人不擔心秦國嗎?”

  “你真以為嬴政派人來中原是為了請我入秦?”易姜搖搖頭:“他必然是來確認內侍的話是真是假,若真要請我早就派人來了,為何叫內侍入齊來指證公西吾?”

  聃虧一想也是。

  易姜早已想透。一旦知曉是公西吾救了自己,秦國未必還會再信任她,又談何用她?嬴政入齊尋她之後確定了她沒死,那麼在秦國眼中,她在秦國幾年為相的經歷很可能會為齊國提供便利,所以她早早帶著無憂入了雲夢山,即使被查到,也是無心政事了。

  但公西吾還在時局之中,又走了這麼出人意料的一步,不得不防。

  春日正濃烈,窗外的桃枝灼灼其華,簡直快要從窗口探入室內來。

  公西吾在書案後奮筆疾書,巨大的一張漁網鋪排了這麼多年,到如今卻要緩緩收起,每一步都要凌而不亂。

  童子輕手輕腳地進來,沒有打攪他,將一封信放在案頭便又退了出去。

  公西吾書寫了許久,告一段落,終於注意到那封信,拿過來一看,信封上銜著一枚紫糙,展開後內里卻只有一句話:“師兄,一切是否都好?”

  只這一句話他也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

  他已經得知易姜和無憂下了山,卻沒有入齊,只在距離最近的魏國鄴城等著他的消息。易姜是個再敏感不過的人,這一句話問出時心情究竟如何,他無從深究。但這句話叫他分外滿足,他有事,她便來了,極有分寸的守望。

  柔軟的絹帛似乎成了她的髮絲,但他終究還是引火燒了,而後提筆回了封信:最後這一步,非得借師妹的手不可。

  ☆、第101章修養一百

  天黑時,童子又回到書房裡來,仔仔細細安置了小案軟席,不多時,遺老們三三兩兩入了府,一個個在公西吾面前就座。

  公西吾忙碌到此時才抬頭,眾人這才見禮。

  “今日請諸位來,是為了報答諸位幼年養育之恩。”他將地圖展開,在趙燕兩國交界之處圈了一下:“這裡的城池,諸位可以任選一塊作為自己的封地。”

  眾人錯愕不已,面面相覷。其中一個老者忍不住問:“公子既然已經把持了齊國大權,何不自立為王呢?有您庇護,我們才敢領受封地啊。”

  眾人附和稱是。

  公西吾道:“趙燕二國交界處是被齊國攻占的城池,暫未有人接手,給了諸位,等同占城為王,難道自己做王不比扶持他人做王更好?”

  眾人一時神色各異,有人連忙表示光復晉國才是畢生所願,然而語氣聽起來未免有些中氣不足。

  最終還是有人按捺不住上前挑揀了,一旦開了頭,其他人便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擠了過來,屋中頓時嗡嗡聲一片,哪有之前的半點推讓矜持。

  公西吾知道他們不會拒絕,辛苦忙碌這麼多年當真是因為忠於晉國?未必,只不過是為了那點權勢財富罷了。

  復國算什麼,他們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了,恐怕比原先計劃的還要更多。

  秦國近來不安生,子楚病入沉疴,難以分心東顧,自然也就顧不上齊國。嬴政卻在此時收到了易姜的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