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這話雖然是說給甄應嘉聽的,聲音也不大,不過周圍圍著一圈朝臣,都安安靜靜的,想必是都聽見了。
甄應嘉又跟太監客氣兩句,送了太監離開,回頭便看見這些朝臣們一臉的震驚還有無措。半晌,有人搖頭晃腦道:“傅大人這官丟的……唉。”
傅大人便是上次說過若是太子死在任上,康和這繼承權才明證言順的那一位,不用說,肯定是被帝後兩個遷怒了。
只是這個不算什麼大事兒,關鍵問題是義忠親王怎麼死的。
不小心跌入池塘淹死?這話說出來怕是沒幾個人會信……眾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甄應嘉匆匆跟這些人告辭,出了皇宮。
義忠親王在自己家裡,進出有侍衛,左右有太監有宮女,就算是不小心失足掉進河裡去,最多便是喝兩口水就能被救上來,直接淹死了……
甄應嘉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康和跟他說過的話,什麼義忠親王日夜飲酒不停,什麼這親王府馬上就要成康和的……
他心裡閃現一個念頭,義忠親王怕是借著醉酒……自己跳進池塘里自殺了。
甄應嘉嘆了口氣……誰能想到他最後是這麼個結局呢。
只是這樣也好,人死燈滅。義忠親王這一死,他身上的污點就全部煙消雲散了,康和通往皇位之路上的最後一點阻隔也都消失了。
義忠親王最後還是給他做了點什麼的,只是這代價……而且裡頭還隱隱約約夾雜了一點不懷好意的報復。
甄應嘉又是一聲嘆氣,真盼著這場奪嫡快些落下帷幕。
義忠親王死後,雖然不是太子了,但是畢竟占著嫡子這一條,他生母還好好的在皇位上坐著,皇帝心裡怕也是感慨良多,總之他這葬禮比一般的親王都要厚上三分。
康和因為是義忠親王唯一的嫡子,主持了整個儀式,送葬那一天,甄應嘉時隔十四天又見到了康和。
康和瘦了些,整個人越發的內斂了,跟甄應嘉交接之際只說了一句話,“他們倒是團圓了。”
甄應嘉知道他說的是義忠親王,趙氏還有康全三個,不由得伸手在他手臂上拍了拍,略覺心酸。
康和又道:“我沒事。他這一死……”康和閉了閉眼睛,“我得借著這股勁兒加快腳步了。”
從義忠親王死到他下葬這一段時間,皇帝缺了所有的朝會,政務都是內閣幾位學士合併六部尚書在拿主意。
等到義忠親王下葬完畢,第二天的早朝上,皇帝再次出現了。
只是這一出現,叫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皇帝整個人都腫了,也許是因為臉腫了將不少皺紋都撐開,整個人看著蒼白無比,很是憔悴。
“眾位愛卿,今日早朝——”皇帝忽然皺了皺眉頭,聽了片刻才繼續道:“朕——”
這個字說出來,皇帝忽然晃了晃鬧腦袋,直接在龍椅上暈了過去!
“陛下!”
第102章
皇帝這一暈將所有人都嚇了個半死,幸虧太醫及時趕到救治,說陛下是太過勞累,身心俱疲,這才暈了過去。
只是皇帝再次醒來精神依舊不好,甚至還添了鼻塞的毛病。
他靠在床邊,不知道想了些什麼,道:“去宣甄應嘉來。”
甄應嘉得到消息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只是皇帝宣召誰也不敢延遲,他略略收拾衣裝,便跟著太監又回到了皇宮。
皇帝在寢宮歇著,甄應嘉從院子門口進去的時候,偏殿等著的幾人都出來看了看他。
幾位皇子都在,甚至連斷了腿,報復過四皇子之後再不怎麼出現的五皇子都拄著拐杖來了。
甄應嘉心裡一沉,如果真的像太醫所說皇帝並的不重,那這些人來做什麼?
六皇子七皇子兩個還能說是住在宮裡,先得到了消息,三皇子有心爭皇位,自然不會放過侍疾這等又能跟皇帝單獨相處,又能長臉的好機會。
但是四皇子跟五皇子呢?他們兩個皇位無望,也不怎麼關注皇宮,甚至跟義忠親王一樣,過起了深居簡出的宅男日子。只是現在,他們全部等在了偏殿裡。
甄應嘉心頭一震,皇帝病重,主事的便是皇后,這麼說是皇后專門派人去將他們都請了來。
只是這一點跟太醫所謂的“病並不嚴重”略有衝突……而且皇后此舉,有點分寸大亂的跡象,似乎是皇帝真的不好了,皇后情急之下也顧不得掩飾,便將他所有的兒子都招了來。
甄應嘉又一想,前些日子義忠親王身亡,皇后身為生母肯定是要比皇帝更加的傷心,怕是就為了這個才失了心神,否則按照她的立場……還是康和當皇帝對她利益最大。
不過這樣也有一點好處,皇帝雖然生病,但是神志未失,皇后此舉怕是能讓皇帝越發的相信她沒有私心,今後若是再出什麼事情,才能在關鍵時刻致勝。
甄應嘉想了許多,但是不過一瞬間的事情,主意打定,他到了皇帝寢宮門口。
小太監掀了帘子讓他進去。
四月份的天氣已經有點炎熱了,皇帝宮裡門窗又都關著,甄應嘉一進去便被一股熱氣哄了一下。
他略略停步穩了穩身子,這才往前頭龍床邊上去。
皇帝昨天早上暈了,現如今已經是一天過去,整個人顯得越發的憔悴和乾癟了。
“是你來了啊。”皇帝嘆了口氣,身邊服侍的太監拿了小扎子讓甄應嘉坐。甄應嘉做了半個身子,微微前傾看著皇帝。
“陛下這次生病,還得好好休養才能好的快。”
皇帝嘴角略翹了翹,難得露出一絲疲態來,道:“年紀大了,生病一次比一次好得慢了。”
甄應嘉知道皇帝叫他來,肯定不是為了說什麼生病後的脆弱,只是皇帝不開口提別的,他也只能慢慢敷衍著。
兩人閒扯了幾句,太監又端了茶來,甄應嘉裝作抿茶的樣子,又仔細打量了皇帝。皇帝很是疲憊,說了這幾句話便微微喘氣了。
甄應嘉想他體力有限,就算是閒扯也說不了多少了。
果然,等他放下茶杯,皇帝立即上了正戲,“朕這兩日宣召了內閣學士,還有六部尚書……”皇帝停下來喘了兩口氣,甄應嘉心裡越發的警惕了,皇帝下頭要說的事情……多半要跟皇位歸屬有關了!
“問了他們究竟立誰為太子好。”
甄應嘉猛然間抬起頭來,皇帝眼裡精光一閃一閃的,臉上因為激動似乎也浮現了一絲紅暈,連說話聲音都有了底氣。
“可是他們顧左言他,幾個皇子說了個遍,就是不肯說究竟立誰為好……朕今日也來問一問你,你覺得立誰為好。”
這不過短短三五息的功夫,甄應嘉心裡想了許多。
比方內閣幾位學士還有六部尚書究竟會不會像皇帝說的那樣,沒有一個章程出來,又或者是他們也沒有想好究竟立誰對自己最有利,所以才隱忍不發,等著消息出去之後皇子們的許諾。
還有就是皇帝為什麼要問他,以及皇帝明明知道他同康和交好,還要來問他這個問題,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以及他能不能利用皇帝對他的這點寵愛,給康和謀求一點福利呢?
“嗯?怎麼不說話了。”皇帝問道。
甄應嘉裝出一副如夢初醒的樣子,道:“臣方才在想,內閣幾位學士在朝中多年,又對朝政知之甚祥,甚至還給幾位皇子當做老師,按理說應該不會……”
皇帝道:“是啊,他們究竟為什麼拿不定主意呢?”
多半還是為了找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這也是皇帝為什麼找自己來的原因,官位越高,就越束手束腳。
想明白這一點,甄應嘉反而不著急了。
“臣倒是覺得正是因為他們對幾位皇子知之甚祥,反而越發的不好挑了。”
皇帝來了興致,“嗯?此話怎講。”
“幾位皇子皇孫都是人中龍鳳,幾位大人怕是看這個覺得好,哪個也覺得不錯,因此選不出來了。”
皇帝發出幾聲沉悶的笑聲,想起那幾位朝臣的言論,的確是將所有皇子都誇了個遍,連勢頭正旺的康和也沒放過,只是甄應嘉這麼說雖然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皇帝覺得不管是他還是自己,都是知道那些人不是為了這個理由。
皇帝以幾聲咳嗽結束了笑聲,又問:“那該怎麼辦好呢?”
甄應嘉道:“既然從裡頭挑不好挑,不如從裡頭選不合適的。”
皇帝沉默了一會,“你覺得哪個不合適?”
甄應嘉道:“那臣便按照順序說一說。”等到皇帝嗯了一聲,甄應嘉道:“三王爺這些年已經失了銳氣,在朝堂上遇見什麼事兒都是回去想想,只是想了幾天也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這樣一看,三王爺手底下似乎也沒有什麼能人。”
皇帝點了點頭,臉上的笑容有點淡了,“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甄應嘉知道這說的雖然是皇位,不過從他嘴裡說出來的缺點一個個都是皇帝兒子的,須得小心謹慎才是。特別是下頭這一位六皇子,身體不好,正巧皇帝現在也生病,所以就算挑刺也不能從身子不好上頭挑。
“六皇子……從今年年初開始上朝,許是因為年紀小的關係,臣也同他接觸不多,不過倒是能看出來六皇子心善,而且善於納諫,不管是哪一位大臣找上他,他都能好好聽人將話說完,面上沒有分毫不耐。”
皇帝一聲輕笑,“怎麼聽起來你像是在誇他了。”
甄應嘉正色道:“陛下勞累,臣也是看在眼裡的,雖然陛下是天子,卻也沒精力將所有事情事事過問,因此才有了我們這些大臣,有了內閣學士,有了六部尚書。所以六皇子這個性子,倒是適合做些具體的精細活。”
皇帝道:“那老七呢?”
七皇子就更不行了,年紀太小,怎麼壓得住這些老臣?況且連學還沒上完呢,朝政一點不知,他要是相當皇帝,還得好好培養幾年。
但是話不能這麼說,這話說出來就是在說皇帝活不了幾年了。
甄應嘉想了想,道:“七皇子還未曾上朝,臣跟他倒是沒什麼接觸,不過聽幾位給七皇子講過課的大臣們說,七皇子最是尊師重道,見了他們都是禮遇有佳。”
甄應嘉悄悄抬頭看皇帝的臉色,皇帝看起來像是已經明白了他的暗示。
七皇子還沒長成,很有可能會受這些曾當過他老師的大臣們的影響。
甄應嘉又跟太監客氣兩句,送了太監離開,回頭便看見這些朝臣們一臉的震驚還有無措。半晌,有人搖頭晃腦道:“傅大人這官丟的……唉。”
傅大人便是上次說過若是太子死在任上,康和這繼承權才明證言順的那一位,不用說,肯定是被帝後兩個遷怒了。
只是這個不算什麼大事兒,關鍵問題是義忠親王怎麼死的。
不小心跌入池塘淹死?這話說出來怕是沒幾個人會信……眾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甄應嘉匆匆跟這些人告辭,出了皇宮。
義忠親王在自己家裡,進出有侍衛,左右有太監有宮女,就算是不小心失足掉進河裡去,最多便是喝兩口水就能被救上來,直接淹死了……
甄應嘉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康和跟他說過的話,什麼義忠親王日夜飲酒不停,什麼這親王府馬上就要成康和的……
他心裡閃現一個念頭,義忠親王怕是借著醉酒……自己跳進池塘里自殺了。
甄應嘉嘆了口氣……誰能想到他最後是這麼個結局呢。
只是這樣也好,人死燈滅。義忠親王這一死,他身上的污點就全部煙消雲散了,康和通往皇位之路上的最後一點阻隔也都消失了。
義忠親王最後還是給他做了點什麼的,只是這代價……而且裡頭還隱隱約約夾雜了一點不懷好意的報復。
甄應嘉又是一聲嘆氣,真盼著這場奪嫡快些落下帷幕。
義忠親王死後,雖然不是太子了,但是畢竟占著嫡子這一條,他生母還好好的在皇位上坐著,皇帝心裡怕也是感慨良多,總之他這葬禮比一般的親王都要厚上三分。
康和因為是義忠親王唯一的嫡子,主持了整個儀式,送葬那一天,甄應嘉時隔十四天又見到了康和。
康和瘦了些,整個人越發的內斂了,跟甄應嘉交接之際只說了一句話,“他們倒是團圓了。”
甄應嘉知道他說的是義忠親王,趙氏還有康全三個,不由得伸手在他手臂上拍了拍,略覺心酸。
康和又道:“我沒事。他這一死……”康和閉了閉眼睛,“我得借著這股勁兒加快腳步了。”
從義忠親王死到他下葬這一段時間,皇帝缺了所有的朝會,政務都是內閣幾位學士合併六部尚書在拿主意。
等到義忠親王下葬完畢,第二天的早朝上,皇帝再次出現了。
只是這一出現,叫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皇帝整個人都腫了,也許是因為臉腫了將不少皺紋都撐開,整個人看著蒼白無比,很是憔悴。
“眾位愛卿,今日早朝——”皇帝忽然皺了皺眉頭,聽了片刻才繼續道:“朕——”
這個字說出來,皇帝忽然晃了晃鬧腦袋,直接在龍椅上暈了過去!
“陛下!”
第102章
皇帝這一暈將所有人都嚇了個半死,幸虧太醫及時趕到救治,說陛下是太過勞累,身心俱疲,這才暈了過去。
只是皇帝再次醒來精神依舊不好,甚至還添了鼻塞的毛病。
他靠在床邊,不知道想了些什麼,道:“去宣甄應嘉來。”
甄應嘉得到消息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只是皇帝宣召誰也不敢延遲,他略略收拾衣裝,便跟著太監又回到了皇宮。
皇帝在寢宮歇著,甄應嘉從院子門口進去的時候,偏殿等著的幾人都出來看了看他。
幾位皇子都在,甚至連斷了腿,報復過四皇子之後再不怎麼出現的五皇子都拄著拐杖來了。
甄應嘉心裡一沉,如果真的像太醫所說皇帝並的不重,那這些人來做什麼?
六皇子七皇子兩個還能說是住在宮裡,先得到了消息,三皇子有心爭皇位,自然不會放過侍疾這等又能跟皇帝單獨相處,又能長臉的好機會。
但是四皇子跟五皇子呢?他們兩個皇位無望,也不怎麼關注皇宮,甚至跟義忠親王一樣,過起了深居簡出的宅男日子。只是現在,他們全部等在了偏殿裡。
甄應嘉心頭一震,皇帝病重,主事的便是皇后,這麼說是皇后專門派人去將他們都請了來。
只是這一點跟太醫所謂的“病並不嚴重”略有衝突……而且皇后此舉,有點分寸大亂的跡象,似乎是皇帝真的不好了,皇后情急之下也顧不得掩飾,便將他所有的兒子都招了來。
甄應嘉又一想,前些日子義忠親王身亡,皇后身為生母肯定是要比皇帝更加的傷心,怕是就為了這個才失了心神,否則按照她的立場……還是康和當皇帝對她利益最大。
不過這樣也有一點好處,皇帝雖然生病,但是神志未失,皇后此舉怕是能讓皇帝越發的相信她沒有私心,今後若是再出什麼事情,才能在關鍵時刻致勝。
甄應嘉想了許多,但是不過一瞬間的事情,主意打定,他到了皇帝寢宮門口。
小太監掀了帘子讓他進去。
四月份的天氣已經有點炎熱了,皇帝宮裡門窗又都關著,甄應嘉一進去便被一股熱氣哄了一下。
他略略停步穩了穩身子,這才往前頭龍床邊上去。
皇帝昨天早上暈了,現如今已經是一天過去,整個人顯得越發的憔悴和乾癟了。
“是你來了啊。”皇帝嘆了口氣,身邊服侍的太監拿了小扎子讓甄應嘉坐。甄應嘉做了半個身子,微微前傾看著皇帝。
“陛下這次生病,還得好好休養才能好的快。”
皇帝嘴角略翹了翹,難得露出一絲疲態來,道:“年紀大了,生病一次比一次好得慢了。”
甄應嘉知道皇帝叫他來,肯定不是為了說什麼生病後的脆弱,只是皇帝不開口提別的,他也只能慢慢敷衍著。
兩人閒扯了幾句,太監又端了茶來,甄應嘉裝作抿茶的樣子,又仔細打量了皇帝。皇帝很是疲憊,說了這幾句話便微微喘氣了。
甄應嘉想他體力有限,就算是閒扯也說不了多少了。
果然,等他放下茶杯,皇帝立即上了正戲,“朕這兩日宣召了內閣學士,還有六部尚書……”皇帝停下來喘了兩口氣,甄應嘉心裡越發的警惕了,皇帝下頭要說的事情……多半要跟皇位歸屬有關了!
“問了他們究竟立誰為太子好。”
甄應嘉猛然間抬起頭來,皇帝眼裡精光一閃一閃的,臉上因為激動似乎也浮現了一絲紅暈,連說話聲音都有了底氣。
“可是他們顧左言他,幾個皇子說了個遍,就是不肯說究竟立誰為好……朕今日也來問一問你,你覺得立誰為好。”
這不過短短三五息的功夫,甄應嘉心裡想了許多。
比方內閣幾位學士還有六部尚書究竟會不會像皇帝說的那樣,沒有一個章程出來,又或者是他們也沒有想好究竟立誰對自己最有利,所以才隱忍不發,等著消息出去之後皇子們的許諾。
還有就是皇帝為什麼要問他,以及皇帝明明知道他同康和交好,還要來問他這個問題,究竟是個什麼意思。
以及他能不能利用皇帝對他的這點寵愛,給康和謀求一點福利呢?
“嗯?怎麼不說話了。”皇帝問道。
甄應嘉裝出一副如夢初醒的樣子,道:“臣方才在想,內閣幾位學士在朝中多年,又對朝政知之甚祥,甚至還給幾位皇子當做老師,按理說應該不會……”
皇帝道:“是啊,他們究竟為什麼拿不定主意呢?”
多半還是為了找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這也是皇帝為什麼找自己來的原因,官位越高,就越束手束腳。
想明白這一點,甄應嘉反而不著急了。
“臣倒是覺得正是因為他們對幾位皇子知之甚祥,反而越發的不好挑了。”
皇帝來了興致,“嗯?此話怎講。”
“幾位皇子皇孫都是人中龍鳳,幾位大人怕是看這個覺得好,哪個也覺得不錯,因此選不出來了。”
皇帝發出幾聲沉悶的笑聲,想起那幾位朝臣的言論,的確是將所有皇子都誇了個遍,連勢頭正旺的康和也沒放過,只是甄應嘉這麼說雖然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皇帝覺得不管是他還是自己,都是知道那些人不是為了這個理由。
皇帝以幾聲咳嗽結束了笑聲,又問:“那該怎麼辦好呢?”
甄應嘉道:“既然從裡頭挑不好挑,不如從裡頭選不合適的。”
皇帝沉默了一會,“你覺得哪個不合適?”
甄應嘉道:“那臣便按照順序說一說。”等到皇帝嗯了一聲,甄應嘉道:“三王爺這些年已經失了銳氣,在朝堂上遇見什麼事兒都是回去想想,只是想了幾天也沒有什麼獨到的見解,這樣一看,三王爺手底下似乎也沒有什麼能人。”
皇帝點了點頭,臉上的笑容有點淡了,“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甄應嘉知道這說的雖然是皇位,不過從他嘴裡說出來的缺點一個個都是皇帝兒子的,須得小心謹慎才是。特別是下頭這一位六皇子,身體不好,正巧皇帝現在也生病,所以就算挑刺也不能從身子不好上頭挑。
“六皇子……從今年年初開始上朝,許是因為年紀小的關係,臣也同他接觸不多,不過倒是能看出來六皇子心善,而且善於納諫,不管是哪一位大臣找上他,他都能好好聽人將話說完,面上沒有分毫不耐。”
皇帝一聲輕笑,“怎麼聽起來你像是在誇他了。”
甄應嘉正色道:“陛下勞累,臣也是看在眼裡的,雖然陛下是天子,卻也沒精力將所有事情事事過問,因此才有了我們這些大臣,有了內閣學士,有了六部尚書。所以六皇子這個性子,倒是適合做些具體的精細活。”
皇帝道:“那老七呢?”
七皇子就更不行了,年紀太小,怎麼壓得住這些老臣?況且連學還沒上完呢,朝政一點不知,他要是相當皇帝,還得好好培養幾年。
但是話不能這麼說,這話說出來就是在說皇帝活不了幾年了。
甄應嘉想了想,道:“七皇子還未曾上朝,臣跟他倒是沒什麼接觸,不過聽幾位給七皇子講過課的大臣們說,七皇子最是尊師重道,見了他們都是禮遇有佳。”
甄應嘉悄悄抬頭看皇帝的臉色,皇帝看起來像是已經明白了他的暗示。
七皇子還沒長成,很有可能會受這些曾當過他老師的大臣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