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車已經到了王府門口,康和道:“如此我便安安生生等著便是了……況且還有皇祖母幫我……我愁什麼。”說著,他捏了捏甄應嘉的手,道:“下回沐休我再來找你。”

  甄應嘉先是點頭嗯了一聲,又吩咐車夫趕車,等到馬車動了起來,這才又伸出頭來衝著康和道:“王爺,你忘了一件事。”

  康和疑惑道:“什麼?”

  甄應嘉笑道:“你現在已經搬出皇宮了。”

  康和一愣,只是馬車已經遠去,留下來的只有甄應嘉揶揄的笑聲,康和聽了心頭一陣冒火,急忙回到府里吩咐道:“備車!去甄府拜訪!”

  不過馬車還沒備好,康和又想起甄府門口滿是人的場景,甄應嘉才封了伯爵又加封太子太師,這會兒他也不得不稍稍考慮避嫌的問題了……康和長嘆一聲,“先放過你這一次!”

  甄應嘉回到家裡,便被守在門口的家人請到了甄母屋裡。

  “我兒是越發的出息了。”甄母看著甄應嘉,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才不過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她還是個白丁的兒子,中了狀元,去了翰林院,又去了都察院,現在更是封了伯爵又加封太子太師。

  甄母想起方才禮部的官員恭恭敬敬的來商量選個什麼日子換門牌,想起她們府上的牌子很快就要變成伯爵府,又想起她身上的誥命又要加一加,高興的幾乎都想哭了。

  “發月錢!這月月錢加倍!”甄母還拉著甄應嘉的手,現在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好在她身邊的丫鬟婆子都是伶俐人,笑眯眯的都記下了。得寵的那個還不忘又說了一句,“要是再別人家裡,這封了伯爵得有一個月的月錢,加封太子太師還得是一個月的,我們老爺倒是會給家裡省銀子,兩次和在一起了。”

  甄母聽了十分高興,道:“誰家缺這點銀子?這月發三倍的月錢。”

  幾人連忙向甄母道謝。

  甄應嘉只看著她笑,也不多說什麼。

  不一會,家裡的孩子們得知父親回來了,也都一一來道賀。

  芷音笑著跟甄應嘉行禮,道:“恭喜父親。這下可好了。”

  甄應嘉聽她後半句隱隱約約還有點嘆息,也能猜到一些她的心事,早先她進宮是去伺候人的,雖然最後拖了康和的關係,到了太子妃屋裡當了女官,也算是漲了漲臉面,但是在京城這地方,那是處處都能攀比的,芷音有了這等身世,雖然她表面上鎮定的似乎什麼都不在乎,但是心裡……還是有點不自在的。

  不過眼下甄應嘉封了伯爵,她的身份也水漲船高,早先那段在宮裡伺候人的經歷,也逐漸能放下了。

  甄應嘉衝著她點頭一笑,承諾道:“總是要給你們也得個封賞才是。封妻蔭子,鐘鳴鼎食,哪一條都少不了。”

  芷音的眼睛一瞬間亮了。

  甄母笑道:“正是。”說著看見正行禮的寶玉,道:“蔭子!早先你父親是個正四品的官兒,我還擔心將來你去不了國子監,現如今他封了伯爵,我們家裡也能有一個去國子監讀書的名額了。”

  寶玉有點不以為然,道:“我自然是能自己考進去的。”

  “那怎麼能一樣?”甄母道:“要是你考進去,得等到中舉才行,有了你父親,你現在就能進去讀書。”

  甄應嘉笑道:“還是等過了童生試再去,現在進去怕是他也跟不上。”

  這一句話說出來,大的小的兩個都不開心了。

  甄母責備的看著他,一幅寶玉是天底下最聰明最上進的孩子。

  寶玉也道:“師傅天天誇我,我怎麼可能會跟不上?”

  芷琦也附和道:“我今天下午收了不少請柬,光是請我踏春的,我數數——就有七八封了。”

  只是終究少了一人,想起芷蘭來,甄母臉上有點暗淡,不過畢竟眼前的大喜事更加的重要,她又看著芷音道:“先頭已經要給這孩子議親了,現在你父親又升了,前頭看得那幾個怕是就有點低了。”

  甄應嘉也道:“不急,好好挑著。”說完又笑了一聲,道:“母親看得這樣慢,興許沒等定下來,我又生了呢?這麼一來,我閨女豈不是嫁不出去了?”

  甄母跟著笑了幾聲,又來捶甄應嘉,“你這孩子。”只是她心裡難免也在想,究竟是拖一拖看看甄應嘉還能不能升官,還是快刀斬亂麻給芷音定個親事呢?

  只是芷音年紀畢竟不大,而且她也想著先給甄應嘉找一個再讓芷音出門好看些,因此拿定主意道:“既然如此我便不著急了,回頭讓你父親在翰林院裡看看,有沒有才做官的青年才俊,這才配得上我孫女兒。”

  眾人又吃了一頓其樂融融的晚飯,這才一一散去。

  第100章

  晚飯過後,甄母左思右想心裡還有件事兒放不下,便叫了嬤嬤還有幾個丫鬟,一起往芷蘭屋裡去了。

  原先她們姐妹三個住在一個院子裡頭,後來芷蘭攪得闔家不寧,甄母便跟甄應嘉商量,將她挪到了花園子另一邊的院子裡住下。

  一來是讓大家都清靜清靜,二來這新地方開了窗戶就能看見花園的景致,想著能讓她心胸再寬闊些,不過誰都沒想道,芷蘭並沒有如了他們的願。甚至連請安也三天兩頭的告假了。

  甄母嘆了口氣,現在她也有點不想管了。

  推開門,雖然院子丫鬟天天都收拾,甄母卻生生的看出來一股子破敗感來。

  正巧出來端銀耳湯的小丫鬟看見甄母來了,驚喜道:“老太君來了。”又將手裡的東西放在一邊的台子上,來給甄母行禮。

  裡頭聽見動靜的丫鬟也都一個個提著燈出來,又掀了門帘請甄母進來。

  甄母一進來便看見芷蘭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沖她行禮,說是攙扶,但是看見芷蘭臉上的表情,似乎有點不太甘願,多半是被丫鬟硬扶著出來的。

  芷蘭身邊的丫鬟,這兩個月也逐漸換得差不多了,只是耳濡目染下,依舊沒將芷蘭擰過來,甄母見狀一皺眉頭,使了個眼色,丫鬟都出去,屋裡只剩下甄母和芷蘭兩個人。

  甄母道:“你父親今日得皇帝恩寵,封了伯爵,又加封太子太師,我來跟你說一聲,也高興高興。”

  芷蘭嗯了一聲,道:“恭喜父親。”只是臉上的笑容卻有幾分敷衍,“下午她們一個個都笑著,說這個月的月錢怕是又要發雙份的了,那時候我便知道了。”

  甄母道:“你倒是有心。”說完看了芷蘭兩眼,雖然她現如今不太出門了,不過畢竟是花骨朵一般的年紀,又是整日好東西吃著喝著養著,臉上倒是跟從前一樣嬌嫩。

  甄母暗自點頭,跟拉家常一樣道:“唉,前頭給你姐姐看的幾個年輕公子,怕是又要不作數了,雖說是高娶低嫁,可這家室也不能差太多了。”說完她見芷蘭沒什麼反應,又道:“你父親說要去翰林院看看,沒兩年又是科舉年了,想找個才高中的青年學子配給你姐姐。”

  這下芷蘭總算是有了反應,只是這反應一點都不符合甄母的設想。

  “祖母,您也別拿這話來試我,姐姐願意高嫁或者低嫁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就算她能進宮當了娘娘,我除了薛家,哪兒都不去。”

  甄母一下子被噎得喘不上氣來,“你這是來討債的不成?薛家哪兒是什麼好人家?那孩子我也看了,要是過得去我也能點頭,可是你看看他!男女葷素不忌,都二十好幾歲了,還在賈家的私塾里混著,才學別說你爹了,怕是連你弟弟都不如!整日遊手好閒只去茶館酒樓里閒逛,這哪兒是能託付終生的人!”

  芷蘭卻把頭一撇,不聽了,“祖母也別拿話來堵我,你們看不上他也別編排人家的不是。總之我還是那句話,要麼是薛家,要麼——就讓花轎抬著我的牌位出門!”

  “你!你!你!”甄母指著芷蘭,“你這是被鬼迷了心竅啊!”

  外頭丫鬟聽見裡頭動靜不對,進來便看見甄母漲紅了一張臉,指著芷蘭都氣得說不出話來,幾人連忙上前,順氣的順氣,又有給掐虎口人中的,不多時甄母緩過勁來,急忙站起身子。

  “再不能在你這兒待了,這是要生生氣死我。”

  丫鬟急忙道:“老太君快別說這樣的話,正是老爺的好日子,別說什麼死啊活的。”

  甄母又喘了兩口,道:“你愛怎麼怎麼,我是管不了了!”說著,伸手給了丫鬟,一行人又出了小院子。

  一路上甄母還在後悔,“我就該聽我兒的,根本就不該來看她,晾上三五個月,晾上她三年五年,我看她還怎麼著!”

  婆子急忙勸道:“您都是超一品的誥命了,別為了這等小事兒傷腦筋。姑娘們年輕的時候都沒見過男人,一時半會扭了也是難免的事兒,讓下頭人慢慢勸著便是,您舒舒服服的過您的日子,等她們來回話了再去看看也行。”

  甄母點頭又嘆氣,“我不過是想著這都是一家人。唉……”

  過了沒兩日甄應嘉也聽說這事兒,想了想又將她屋裡的丫鬟減了兩個,又專門吩咐了不許再在她面前說教,她想做什麼便由著她去,下頭人又來回了甄母,見甄母聽了也沒什麼反應,便都依著甄應嘉的意思做了。

  再說朝堂上的事情,自打甄應嘉被封了太子太師,不少朝臣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按捺幾日總算是等到二皇子謀反這事兒處理的差不多了,雖然有人察覺到處死的人裡頭加了一個康字輩兒,但是似乎是義忠親王兒子的人,只是現如今太子之位才是有力可圖的,朝臣們便不約而同放過了這等事情,一個個都忍不住上書請立太子了。

  甄應嘉是覺得皇帝潛意識裡是想立康和的,也跟康和交流過這一點,兩人都贊同在占了優勢的時候,不用太過激進,因此這一輪上書,康和的人參與的並不多。

  充其量只能說不要顯得太過突出而已。

  皇帝收了一大堆請立太子的摺子,回復一概都是留中不發。又過了幾日到了大朝會,皇帝掃了一眼下頭群情激昂的朝臣們,提起了這個話茬,“這些日子收了不少立太子的摺子。”

  下頭立即安靜了。

  “只是請立太子,卻無具體人選,不知道眾位愛卿怎麼看?”

  依舊沒人說話,誰都不肯當這個出頭鳥。

  半晌,內閣裡頭資歷最老的一位學士出來,沖皇帝行禮,開始了他的上篇大論,從上古說到先朝,又說到本朝,從立嫡說到立長,又說了立賢,但是洋洋灑灑一炷香的功夫過去,甄應嘉能出來這一位學士學富五車,然而就是沒有聽出來他的主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