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我正想再問,前面突然傳來胖子的吼聲,混在源源不絕的回音里,根本聽不清在喊什麼。我們嚇了一跳,急忙趕過去,遠遠就看到他在對我們揮手。
“你們看,快看這個!”胖子晃著手電直跳腳,“門!門!門!這他媽的有個門!”
我一開始還以為他在喊悶油瓶,因為私底下我沒少跟他開玩笑,要是一緊張喊了出來可有點尷尬。走過去才明白他說的竟然是門——本來很常見的東西,但出現在這自然山體的深處,卻太突兀了。
那是一扇巨大的雙扇門,橫在裂隙的盡頭,四周的門框都切到岩石里,好像一把鍘刀把整條岩縫斬斷,粗略一算竟足有八、九層樓高。要不是上面布滿了幾何花紋,我絕不會想到那充斥整個視野的黑暗,竟然就是我在找的東西。
“不對,這肯定是牆!哪可能是門?誰能打開這麼大的門?”我有些混亂地說,“我是說,這應該是一堵修成門形狀的牆,一定有什麼宗教含義,比如天國之門或者地獄之門之類的。”
胖子眨眨眼睛,回頭看看大門說:“那你們覺得,後面是什麼東西?”
不管是門還是牆,哪怕是貼著岩石修的,後面都肯定有空間,而且看岩石的走向,這道縫離終點還有很遠。繼續往前能通到什麼地方呢?我走到門邊摸了摸,觸手冰冷,竟然通體都是青銅鑄成的。
用力推了推,當然紋絲不動,我估計這傢伙得有好幾米厚,不然本身的重量都能把它壓塌,“回頭吧,我們走錯了。就算真是門也不可能打得開。”
“那這門是誰修的?”胖子抓了抓頭皮,“那群藏族人?”
“不可能!”我退了幾步,看到悶油瓶也在摸門上的雕花,“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這比三峽最大的船閘門還要大,在幾千年前,什麼人能有這個技術?”
不管是春秋戰國還是上古洪荒,這麼宏偉的工程都超出了人類的極限,就算是現代,有各種大型機械的幫助,要在大山深處鑄造這麼一扇金屬巨門,又談何容易。
“那依你的意思,這是外星人修的?”胖子嘖了聲,仰著頭往上看。青銅門表面應該做過氧化,光滑溫潤,在氙燈下呈現出漂亮的墨綠色,簡直就像玉石一樣,“‘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門,其誰從焉?’《天問》里這兩句話,就是寫崑崙仙境的,該不會這就是‘四方之門’吧?”
看不出他也能掉書袋,我笑著罵了句,“那你可開心了,裡頭住的是西王母,乾脆去當個上門女婿吧。”
“哎喲,她那模樣我可無福消受。”胖子齜牙道,“誰知道呢,說不定古人真的見過什麼,不是有人說神仙全都是外星人嗎?”
我從背包的最裡層找出相機,還好沒什麼損傷,趕著把大門整個拍了下來。有趣的是這雖然是扇金屬門,卻故意模仿了木門的結構,上下都有獸首包葉,還有兩個直徑接近兩米的門環,估計能拉得動的只有盤古了。
雖然我不記得這種形制的門是什麼朝代的風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中原文化的產物,那時候的西藏人可不認識什麼椒圖蟠螭之類的東西。
144
除了有些工業化味道的巨大花棱外,門的表面還刻有大量的畫面,風格和湖底類似,全是各種修建和祭祀場景。不過可能是工具不夠堅硬,刻痕非常淺,需要借著反光從側面才能看清。
看得出他們經常舉行血祭,不過並沒有找到類似剛才那樣用活人餵屍蟞的儀式。巫苯的舞蹈也刻在上面,服飾和那個所謂的“巫苯首領”不太一樣,看來並不是一個年代的東西。
而關於這扇門的來歷浮雕上也有提到,說原本這裡只是一片茂盛的草原,突然有一天電閃雷鳴,地面開裂,露出了巨門。原來它的鑄造者真不是藏民,怪不得刻痕如此粗糙,和大門的鑄造術不可同日而語。
“你們信不信有毀滅的遠古文明?”我摸著青銅光滑的表面,很難相信它修建於幾千年前。地球經歷的歲月太漫長了,人類歷史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渺小,“或者沒那麼玄幻,只是失傳的技術?古人也許比我們想像中厲害得多。”
悶油瓶沒回答我的問題,一長身就抓著花楞的轉角翻了上去。這些棱應該是鑄造時就有的,看起來精緻,其實都非常巨大,人站在上面毫無問題,他在上面如履平地,轉眼就上去了十多米。
為了測量大門的具體寬度,我沿著門從右往左數著步數,突然感到腳底吹出一縷冷風。
有縫?我趴在地上,用手電往裡照,雖然還是看不到對面,但有約五毫米高的縫隙,能看到地面基本是平的,被人很仔細地打磨過。
難道這真是一扇能打開的門?我有點不太相信,跑到盡頭想找找有沒有軸承之類的結構,卻發現胖子早在那了,對著手電不知道在看什麼。
“啥玩意?”我朝他走過去,猛地看到他旁邊竟然還坐著個人,一動不動像石雕似的。
我大叫一聲,把胖子嚇得一哆嗦,他看了我一眼,反應極快,“怎麼,有鬼?”
“嗯。”倀鬼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我拉著他退到遠處,接過他手上的東西,是一疊皺巴巴的格子紙,寫滿了字,好像是從本子上撕下來的,“是個現代人,估計是和潘子一起來的,死在這了。”
“你們看,快看這個!”胖子晃著手電直跳腳,“門!門!門!這他媽的有個門!”
我一開始還以為他在喊悶油瓶,因為私底下我沒少跟他開玩笑,要是一緊張喊了出來可有點尷尬。走過去才明白他說的竟然是門——本來很常見的東西,但出現在這自然山體的深處,卻太突兀了。
那是一扇巨大的雙扇門,橫在裂隙的盡頭,四周的門框都切到岩石里,好像一把鍘刀把整條岩縫斬斷,粗略一算竟足有八、九層樓高。要不是上面布滿了幾何花紋,我絕不會想到那充斥整個視野的黑暗,竟然就是我在找的東西。
“不對,這肯定是牆!哪可能是門?誰能打開這麼大的門?”我有些混亂地說,“我是說,這應該是一堵修成門形狀的牆,一定有什麼宗教含義,比如天國之門或者地獄之門之類的。”
胖子眨眨眼睛,回頭看看大門說:“那你們覺得,後面是什麼東西?”
不管是門還是牆,哪怕是貼著岩石修的,後面都肯定有空間,而且看岩石的走向,這道縫離終點還有很遠。繼續往前能通到什麼地方呢?我走到門邊摸了摸,觸手冰冷,竟然通體都是青銅鑄成的。
用力推了推,當然紋絲不動,我估計這傢伙得有好幾米厚,不然本身的重量都能把它壓塌,“回頭吧,我們走錯了。就算真是門也不可能打得開。”
“那這門是誰修的?”胖子抓了抓頭皮,“那群藏族人?”
“不可能!”我退了幾步,看到悶油瓶也在摸門上的雕花,“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這比三峽最大的船閘門還要大,在幾千年前,什麼人能有這個技術?”
不管是春秋戰國還是上古洪荒,這麼宏偉的工程都超出了人類的極限,就算是現代,有各種大型機械的幫助,要在大山深處鑄造這麼一扇金屬巨門,又談何容易。
“那依你的意思,這是外星人修的?”胖子嘖了聲,仰著頭往上看。青銅門表面應該做過氧化,光滑溫潤,在氙燈下呈現出漂亮的墨綠色,簡直就像玉石一樣,“‘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門,其誰從焉?’《天問》里這兩句話,就是寫崑崙仙境的,該不會這就是‘四方之門’吧?”
看不出他也能掉書袋,我笑著罵了句,“那你可開心了,裡頭住的是西王母,乾脆去當個上門女婿吧。”
“哎喲,她那模樣我可無福消受。”胖子齜牙道,“誰知道呢,說不定古人真的見過什麼,不是有人說神仙全都是外星人嗎?”
我從背包的最裡層找出相機,還好沒什麼損傷,趕著把大門整個拍了下來。有趣的是這雖然是扇金屬門,卻故意模仿了木門的結構,上下都有獸首包葉,還有兩個直徑接近兩米的門環,估計能拉得動的只有盤古了。
雖然我不記得這種形制的門是什麼朝代的風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中原文化的產物,那時候的西藏人可不認識什麼椒圖蟠螭之類的東西。
144
除了有些工業化味道的巨大花棱外,門的表面還刻有大量的畫面,風格和湖底類似,全是各種修建和祭祀場景。不過可能是工具不夠堅硬,刻痕非常淺,需要借著反光從側面才能看清。
看得出他們經常舉行血祭,不過並沒有找到類似剛才那樣用活人餵屍蟞的儀式。巫苯的舞蹈也刻在上面,服飾和那個所謂的“巫苯首領”不太一樣,看來並不是一個年代的東西。
而關於這扇門的來歷浮雕上也有提到,說原本這裡只是一片茂盛的草原,突然有一天電閃雷鳴,地面開裂,露出了巨門。原來它的鑄造者真不是藏民,怪不得刻痕如此粗糙,和大門的鑄造術不可同日而語。
“你們信不信有毀滅的遠古文明?”我摸著青銅光滑的表面,很難相信它修建於幾千年前。地球經歷的歲月太漫長了,人類歷史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樣渺小,“或者沒那麼玄幻,只是失傳的技術?古人也許比我們想像中厲害得多。”
悶油瓶沒回答我的問題,一長身就抓著花楞的轉角翻了上去。這些棱應該是鑄造時就有的,看起來精緻,其實都非常巨大,人站在上面毫無問題,他在上面如履平地,轉眼就上去了十多米。
為了測量大門的具體寬度,我沿著門從右往左數著步數,突然感到腳底吹出一縷冷風。
有縫?我趴在地上,用手電往裡照,雖然還是看不到對面,但有約五毫米高的縫隙,能看到地面基本是平的,被人很仔細地打磨過。
難道這真是一扇能打開的門?我有點不太相信,跑到盡頭想找找有沒有軸承之類的結構,卻發現胖子早在那了,對著手電不知道在看什麼。
“啥玩意?”我朝他走過去,猛地看到他旁邊竟然還坐著個人,一動不動像石雕似的。
我大叫一聲,把胖子嚇得一哆嗦,他看了我一眼,反應極快,“怎麼,有鬼?”
“嗯。”倀鬼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我拉著他退到遠處,接過他手上的東西,是一疊皺巴巴的格子紙,寫滿了字,好像是從本子上撕下來的,“是個現代人,估計是和潘子一起來的,死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