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三梅注意到樂嘉在看自己,有些怪不好意思的,習慣性地抬手挽了一下自己的碎發,扯了一抹笑,「也好。」
於是,幾人便去了酒樓坐下,寒暄了幾句後,顧辭把他們來京城的事委婉地講了講,順便把小姑娘和家人相認的事也說了,不過還是沒有說實話,主要是怕嚇著人了。
一行人逛到人潮散了,也沒回去了,顧辭讓跟隨的侍衛給玲瓏閣送了信,在城裡的酒樓住了下來,翌日把三梅送回了玲瓏閣,他們幾人才回了皇宮。
等回宮換了衣服同女帝去請安的時候,顧辭和小姑娘才知道蘭貴妃昨晚離宮之後就沒回來了。
雖然早知會是如此結果,但女帝還是有些頹然,顧辭不會安慰人,只能呆站在寢殿內,讓小姑娘和人說了幾句體己話,姐妹兩人才沉默著回了自己寢宮。
到了晚間入睡時,顧辭滿腦子都是白日女帝失魂落魄的模樣,輾轉反側一番,還是開了口:「嬌嬌。」
小姑娘也有些自己的心思,應得有些心不在焉,「嗯?」
「我也要離開你一段時間。」
小姑娘愕然,立馬回過神來,「姐姐剛剛說什麼?」
顧辭看著她,「我答應了母皇,我要去西南。」
小姑娘杏眼惡狠狠的,翻身就把顧辭壓在了身下,「我不答應。你聽清楚了沒有,我不答應。」
第164章
顧辭眼波平靜地看著小姑娘,「嬌嬌, 你不願當公主, 可你的出生, 註定你要承擔作為公主的職責……」
小姑娘捂住她的嘴, 不讓她說了, 「那也是我的選擇,和你有什麼關係?」
顧辭拿開她的手, 「我是你的駙馬……」
小姑娘知道自己的力氣沒有顧辭大,手被顧辭攥在手裡掙脫不得, 只好低頭咬著她的唇瓣, 「我不聽這些,也不許你去。你是我的駙馬, 只能聽我的……」
說罷,小姑娘又親了下去。
兇狠、蠻橫……一場親吻仿佛變成了不滿的爭鬥。
一番雲雨過後,被她壓在身下的顧辭身上雖然紅紅紫紫的, 不過精神還好,倒是先折騰人的小姑娘筋疲力盡, 窩在她懷裡用又啞又乾的聲音威脅著她, 「我才不要獨守空房,你要是敢丟下我去西南, 我就紅杏出牆。」
顧辭翻身把她摟在懷裡,輕聲道:「我知道你不會的。」
「我會,我一定會的。」小姑娘惡狠狠的開了頭,可聲音卻是一個字比一個字低。
顧辭沒有說話了, 輕輕拍著小姑娘的後背,像從前一樣哄著她入睡。
女帝說得對,不管小姑娘願不願意跟她承認,她的骨血和她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註定她逃不開皇家的桎梏。
——安平不願意當儲君,但她會心繫大錦的百姓,他日即便你們離開京城,隱居山林田野了,只要國不太平,安平也不會真的過得自在開心。
——朕愛蘭貴妃,也願意捨棄江山和她策馬天涯。可是,朕不能置天下的黎民百姓於不顧。朕做不到,安平是朕的女兒,她也做不到。
——西南的叛軍是隱患,朕讓你去平定,並不是朕故意為難於你,說是考驗你,其實也是成全你和安平,如果你足夠有能力,把安平交給你,朕也能放心。而平定了西南的叛亂,也算解決了南安王這個隱患,朝政穩定下來了,到時安平也能真正放心跟著你走了。
女帝同她私底下說的那些話,顧辭其實都懂。這一世的小姑娘不再只是她的小嬌嬌了,從她說服她回京城來的那一刻起,小姑娘就是這個皇城裡高高在上的金枝玉葉。
她也懂小姑娘和她在一起的決心,懂小姑娘的所求——不在乎皇城裡的榮華富貴,只想做她的小嬌妻。
然而,安平是會心繫天下的,她不想給她任何後悔遺憾的餘地。
呼吸減緩,懷裡的小姑娘終於睡著了,顧辭低頭親了親她的眼角,吮了殘淚,「我會活著回來的。」
女帝重掌朝政後的第二年,廢除先前國號,沿襲她當年的國號,恢復舊曆,為永寧十三年。
永寧十三年的正月十六,女帝封駙馬顧辭為平南大將軍,另兩位朝中大將為左右將軍,率三萬兵馬去往西南平叛南安王餘黨。
西南氣候詭異,多沼澤瘴氣,再加上西南本就是南安王餘黨老巢,這場平叛並不容易,起初的一年,十回送往京城的消息,有九回都是不好的。朝臣都議論紛紛,皆指責安平公主的駙馬不中用。
直到永寧十四年秋,西北傳來捷報,趙堯棠率領三千精兵直搗敵軍軍營,取了敵軍首領的首級,從此一直騷擾邊疆百姓的外族自願俯首稱臣,退居三百里之外。
趙堯棠凱旋而歸時,在朝堂上接受女帝封賞時,卻請求女帝重賞駙馬顧辭。
「臣今日得勝歸來,全賴駙馬曾給臣的錦囊和地形圖。」
滿朝文武大驚,就連高位上的女帝都露出訝異之色來,「趙愛卿此話怎講?」
「早在駙馬離京去西南前,駙馬就私底下找過臣,主動和臣說起過西北作亂的外族來,並親手交給了臣一份敵軍那邊的地形圖,還給了臣幾個錦囊,錦囊里就是針對敵軍每次行軍作戰的應對之策。」
說起這事,趙堯棠也甚是疑惑,她還沒有細說的是,顧辭甚至把每次作戰會發生的一些意外都跟她說了,千叮萬囑她要切記。
於是,幾人便去了酒樓坐下,寒暄了幾句後,顧辭把他們來京城的事委婉地講了講,順便把小姑娘和家人相認的事也說了,不過還是沒有說實話,主要是怕嚇著人了。
一行人逛到人潮散了,也沒回去了,顧辭讓跟隨的侍衛給玲瓏閣送了信,在城裡的酒樓住了下來,翌日把三梅送回了玲瓏閣,他們幾人才回了皇宮。
等回宮換了衣服同女帝去請安的時候,顧辭和小姑娘才知道蘭貴妃昨晚離宮之後就沒回來了。
雖然早知會是如此結果,但女帝還是有些頹然,顧辭不會安慰人,只能呆站在寢殿內,讓小姑娘和人說了幾句體己話,姐妹兩人才沉默著回了自己寢宮。
到了晚間入睡時,顧辭滿腦子都是白日女帝失魂落魄的模樣,輾轉反側一番,還是開了口:「嬌嬌。」
小姑娘也有些自己的心思,應得有些心不在焉,「嗯?」
「我也要離開你一段時間。」
小姑娘愕然,立馬回過神來,「姐姐剛剛說什麼?」
顧辭看著她,「我答應了母皇,我要去西南。」
小姑娘杏眼惡狠狠的,翻身就把顧辭壓在了身下,「我不答應。你聽清楚了沒有,我不答應。」
第164章
顧辭眼波平靜地看著小姑娘,「嬌嬌, 你不願當公主, 可你的出生, 註定你要承擔作為公主的職責……」
小姑娘捂住她的嘴, 不讓她說了, 「那也是我的選擇,和你有什麼關係?」
顧辭拿開她的手, 「我是你的駙馬……」
小姑娘知道自己的力氣沒有顧辭大,手被顧辭攥在手裡掙脫不得, 只好低頭咬著她的唇瓣, 「我不聽這些,也不許你去。你是我的駙馬, 只能聽我的……」
說罷,小姑娘又親了下去。
兇狠、蠻橫……一場親吻仿佛變成了不滿的爭鬥。
一番雲雨過後,被她壓在身下的顧辭身上雖然紅紅紫紫的, 不過精神還好,倒是先折騰人的小姑娘筋疲力盡, 窩在她懷裡用又啞又乾的聲音威脅著她, 「我才不要獨守空房,你要是敢丟下我去西南, 我就紅杏出牆。」
顧辭翻身把她摟在懷裡,輕聲道:「我知道你不會的。」
「我會,我一定會的。」小姑娘惡狠狠的開了頭,可聲音卻是一個字比一個字低。
顧辭沒有說話了, 輕輕拍著小姑娘的後背,像從前一樣哄著她入睡。
女帝說得對,不管小姑娘願不願意跟她承認,她的骨血和她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註定她逃不開皇家的桎梏。
——安平不願意當儲君,但她會心繫大錦的百姓,他日即便你們離開京城,隱居山林田野了,只要國不太平,安平也不會真的過得自在開心。
——朕愛蘭貴妃,也願意捨棄江山和她策馬天涯。可是,朕不能置天下的黎民百姓於不顧。朕做不到,安平是朕的女兒,她也做不到。
——西南的叛軍是隱患,朕讓你去平定,並不是朕故意為難於你,說是考驗你,其實也是成全你和安平,如果你足夠有能力,把安平交給你,朕也能放心。而平定了西南的叛亂,也算解決了南安王這個隱患,朝政穩定下來了,到時安平也能真正放心跟著你走了。
女帝同她私底下說的那些話,顧辭其實都懂。這一世的小姑娘不再只是她的小嬌嬌了,從她說服她回京城來的那一刻起,小姑娘就是這個皇城裡高高在上的金枝玉葉。
她也懂小姑娘和她在一起的決心,懂小姑娘的所求——不在乎皇城裡的榮華富貴,只想做她的小嬌妻。
然而,安平是會心繫天下的,她不想給她任何後悔遺憾的餘地。
呼吸減緩,懷裡的小姑娘終於睡著了,顧辭低頭親了親她的眼角,吮了殘淚,「我會活著回來的。」
女帝重掌朝政後的第二年,廢除先前國號,沿襲她當年的國號,恢復舊曆,為永寧十三年。
永寧十三年的正月十六,女帝封駙馬顧辭為平南大將軍,另兩位朝中大將為左右將軍,率三萬兵馬去往西南平叛南安王餘黨。
西南氣候詭異,多沼澤瘴氣,再加上西南本就是南安王餘黨老巢,這場平叛並不容易,起初的一年,十回送往京城的消息,有九回都是不好的。朝臣都議論紛紛,皆指責安平公主的駙馬不中用。
直到永寧十四年秋,西北傳來捷報,趙堯棠率領三千精兵直搗敵軍軍營,取了敵軍首領的首級,從此一直騷擾邊疆百姓的外族自願俯首稱臣,退居三百里之外。
趙堯棠凱旋而歸時,在朝堂上接受女帝封賞時,卻請求女帝重賞駙馬顧辭。
「臣今日得勝歸來,全賴駙馬曾給臣的錦囊和地形圖。」
滿朝文武大驚,就連高位上的女帝都露出訝異之色來,「趙愛卿此話怎講?」
「早在駙馬離京去西南前,駙馬就私底下找過臣,主動和臣說起過西北作亂的外族來,並親手交給了臣一份敵軍那邊的地形圖,還給了臣幾個錦囊,錦囊里就是針對敵軍每次行軍作戰的應對之策。」
說起這事,趙堯棠也甚是疑惑,她還沒有細說的是,顧辭甚至把每次作戰會發生的一些意外都跟她說了,千叮萬囑她要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