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主有所不知。」王超不疾不徐,「揚州城裡多商賈,起初那些流民湧進城來時,下官都安排了人修建臨時避難所,組織人施粥,但隨著聞訊而來的難民越來越多,送過來的災銀也不過是杯水車薪,這些難民就成群結隊去城中的商行打劫,讓城中的那些大戶都苦不堪言,下官也是迫於無奈,不得不把這些難民趕出城外。」

  小姑娘聞言眉頭一蹙,和顧辭對視了一眼,沉默了片刻才看向王超,「是所有難民都是如此,還是只是某一批人如此?」

  王超愣了一下,「下官這倒沒有注意,當初揚州城裡的難民實在太多,府衙白日就沒安寧過。」

  「莫不是這幾年日子安逸,王大人連這點防範的心思都沒有了?」小姑娘的杏眼微微眯著,冷著臉,倒透出了幾分陰冷的感覺,「今年本就是個多事之秋,遇到這種事,一味的堵只會積累民憤,讓小暴動變成大暴動,京城如今是個什麼局勢,本宮就不相信王大人不知情?王大人,你是當真失誤沒有注意,還是受了有心人唆使,故意而為之,趁機作亂?」

  「還請公主明察。」王超背上起了一層冷汗,忙跪了下來,「下官是當真沒注意,對聖上絕沒有二心……」

  小姑娘垂著眼,一手端著茶盞,一手用蓋子刮著茶盞里浮在上面的茶葉,那不發一言威嚴清冷的模樣,讓顧辭仍舊有些不習慣。

  稍許,小姑娘才放下了茶盞,看著跪在地上的王超,淡淡道:「雲門城的難民也多,但朝廷並沒有送去災銀,但云門城難民和百姓相處地十分和諧。」

  王超依舊垂著頭,「是下官無能。」

  「那王大人可要加把勁了。」小姑娘這話說得十分意味深長。

  王超暗自擦了擦額上沁出的虛汗,忙應道:「是。下官這就去查。」

  查自然要查的,小姑娘瞥了他一眼,「若是有預謀的,全部壓入大牢,嚴懲不貸。若只是民眾瞎起鬨,把帶頭人揪出來,關幾天,以儆效尤。今晚便去城門口貼公告,明日午時就在城門口施粥和饅頭,先在安分守己的那些人家中挑選出老人和孩子,放進城,好生安置。」

  「下官謹遵公主吩咐。」

  「行了,起來吧。」小姑娘擺了擺手,上位者要懂得恩威並施,立了威,自然也要說幾句好話的,「這兩年天災不斷,王大人定也要受了不少累的,眼下又年關將近,本宮也知你諸事纏身,確實有很多地方顧及不到。但,越是這樣的檔口,越容易讓有心人鑽空子,謹慎行事,總歸不會出岔子的。」

  王超早先對這個公主也有所耳聞,但中間沒了音訊,原以為流落到了民間的公主怕是沒了從前的那等風姿,如今才知自己小瞧了人,「公主所言甚是,是下官思慮不周。」

  小姑娘下巴點了點,該提點的提點了,該敲打的也敲打了,她也不再多言。

  揚州城外的難民扎堆,顧辭和小姑娘頭一次去施粥有些狼狽,這些難民並沒有雲門城中的那些人這般井然有序,也不抱著感恩之心,相反還有些不滿和憤懣,認為他們忍凍挨餓,揚州城裡的人卻大魚大肉,怨老天爺不公,也怨朝廷不公。

  顯然,這些難民會有這樣的心思,是被人煽動過。

  顧辭和小姑娘一時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只能學當初阿寶的做法,不管這些難民如何抱怨,他們依舊按照原定計劃安排,一面繼續給那些安分守己的人施粥和饅頭,一面武力鎮壓那些作亂的人。

  另一邊,王超也在順著這些作亂的人往下查,最後還真查到了不少東西,這些帶頭起鬨的人都是受過人指使。

  小姑娘收到王超上稟的消息後,就當機立斷做了決定,「先把人壓入大牢,讓其招出到底是誰居心不良。等到他們招供了,在把這些人壓到城外,讓他們親口去同城外的百姓說,讓城外的難民都知道他們是受了有心人的挑唆。另外,你再帶頭捐些糧食和衣物出來,目的是讓城中的大戶以你為榜樣,那些難民本就因自己受了人挑撥心存愧疚,城中的大戶再一示好,短時間內,他們怕只會感激涕零了。」

  王超在心裡琢磨了一番,神情甚是恭敬,「還是公主想得周全。」

  「這一招倒不是本宮想出來的。」小姑娘挑了挑眉,偏頭看著顧辭,唇角一樣,語氣立馬就變了,「是駙馬的弟弟想出來的。」

  顧辭來了府衙幾日,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且他又一直沒聽說這駙馬過多的事跡,王超原本也沒多注意,眼下看到小姑娘說起來了,這才不動聲色地仔細打量了顧辭兩眼,看著顧辭那劍眉星目,微微一愣,反應過來才笑著道:「駙馬瞧著是個女中豪傑一般的人物,令弟定然也是人中龍鳳。」

  這個話,小姑娘愛聽,「這是自然。」

  王超暗自垂眸,心裡琢磨這公主怕是個極護短的人。

  又閒聊了幾句,這才各自散了。

  有了公主親自監督,王超辦事自然十分利落,兩日後,就逼得那些小混混招供了,順藤摸瓜往下查,矛頭直指南安王舊部。

  這事算在小姑娘意料之中,但如今南安王囚在宮中,大勢已失,短時間內翻不出什麼大浪,小姑娘把這事暫且壓後,一門心思都在安撫城外的難民身上。

  隨著連續幾日的施粥,每日都有安分守己的人被接入城中,這些抱團蹦躂的難民慢慢也各自有了小心思,施粥一日比一日輕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