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俞厷民心已失,溫辛安又是飽讀詩書的人,怎麼會不理解。

  溫姝嬋不敢再耽擱時間,將莫塵垚之前給她的一個早就沒了香味的香囊,遞給溫辛安道:“大哥快去攔住大伯父吧,他若是直闖宮門,溫家便真的要分了!”

  溫辛安沒有半分猶豫,快步跑去馬房,直追溫實淵。

  這邊還未緩口氣兒,就見莫塵垚著急忙慌跑到溫府,拉住溫姝嬋便耳語道:“赤巾軍快要攻進洛京了,快隨我去地下暗閣。”

  溫姝嬋叫萃茶去和溫實誠打了聲招呼,便趕緊跟著莫塵垚離開了。

  赤巾軍的目標是皇宮,進城之後他們並不會為難百姓,可這次赤巾軍領頭的便是於炎,莫塵垚怕他們追究起當初的事來,所以不敢掉以輕心,便帶著溫姝嬋藏到了早就準備好的暗閣當中。

  另一邊,被溫辛恆派人拖住的溫實淵,已被溫辛安追上。

  父子倆見面,溫實淵嚴厲呵斥,溫辛安卻不僅不退開,反而直接下馬跪在他面前,二人沒有直接挑明,而是在暗暗較勁。

  暗閣中,溫姝嬋握著莫塵垚的手,有些不可思議地道:“夫君如何提前知曉大哥會幫咱們?”

  莫塵垚道:“我身後那道疤痕,就是當年在邊漠替安大哥擋的刀,當年我死裡逃生,他將那個繡有福字的香囊放在我手中……”

  那是大伯母在溫辛安出行前繡給他的,溫辛安將香囊贈予莫塵垚,承諾憑藉此物,他可以無條件答應幫莫塵垚做一件事,來償還救命之恩。

  說完,莫塵垚輕嘆道:“安大哥這是信得過我啊。”

  想到莫塵垚後背上那條醒目的疤痕,溫姝嬋不由心裡一緊,她靠在他肩上,低聲問道:“你當時不過才十多歲啊,就有勇氣在戰場上替別人擋刀,你沒有考慮過後果麼?”

  莫塵垚將她摟在懷中,笑著道:“誰讓我當初答應過別人,定要護安大哥平安呢?”

  溫姝嬋微微發怔,思緒不由飄去了許多年前。

  那時的她只是一股腦的因前幾世而怨恨莫塵垚,可現在仔細回想,忽覺這一世的莫塵垚不管是明是暗,或大或小,為她做過太多太多。

  這一世,他值得她愛,值得她信。

  而皇城外,溫實淵最終沒有拗過兒子,這當中多少也是他心裡著實對俞厷有怨,他索性將懷中的一包東西丟給溫辛安,便調轉馬頭而歸。

  令人意外的是,這包袱當中,除了忠國公令,竟然還有大俞的傳國玉璽。

  俞厷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他身邊已無人能信,他雖然對溫良忠極度厭惡,可打心眼裡他知道,溫良忠不會眼睜睜看著他死,可讓他沒料到的是,天底下只有一個溫良忠是不夠的,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溫辛安拿著忠國公令入宮見到溫辛恆後,立刻將玉璽交給了他,臨走時他沒有說話,只是意味深長的在他肩頭上重重拍了兩下。

  集報不停入宮,洛京東城眼看守不住時,雲氏的人頭終於出現在了城樓上。

  城內百姓大呼叫好,城外的赤巾軍也沒了造反的緣由,但打紅眼的他們,並沒有立刻作罷,好在李曻帶足兵力及時趕回,將赤巾軍一網打盡。

  於炎卻趁亂逃走,魯叔被他故意留下,帶了口信給莫塵垚:背叛約定會付出代價。

  龍榻上俞厷聽到外面喧譁,有氣無力地問道:“為何如此吵鬧?”

  殿內無人回答,門卻忽然打開,李婉卿身著鳳袍,緩步入內。

  俞厷又一次重複了問題,李婉卿淡淡道:“妖后已死,叛軍已滅,滿城百姓皆在歡呼。”

  此時的俞厷已經顧不得雲氏,他聲音微微發顫道:“對,她是妖后,她該死,那她死了,你該高興才是……”

  李婉卿面容平靜地立在榻邊,冷冷地看著俞厷道:“昏君當道,卻將所有罪責推給一介女流,簡直令人可笑。”

  俞厷連連應和著道:“對、對,是朕無能,是朕昏庸。”

  他現在不敢觸怒李婉卿,便是在拖延時間等溫良忠來救他,所以不管李婉卿說什麼,他都會應和。

  李婉卿見到他副擔驚受怕的嘴臉,終於是忍不住笑了。

  她從袖中掏出祥龍玉軸聖旨,緩緩打開念了起來。

  這上面的內容是俞厷的遺照,他死後太子俞埝繼位,太后李婉卿垂簾聽政,溫辛恆為攝政王輔政。

  還未念完,俞厷便氣得不停咳嗽,他憋了許久,喘著粗氣道:“沒、沒有玉璽,這遺照不能作數,不能作數……咳咳……”

  李婉卿將遺照鋪在桌上,看著咳得極為痛苦的俞厷,輕笑道:“陛下不說,臣妾差點忘了。”

  她從袖中掏出玉璽,刻意在俞厷面前揚了揚。

  俞厷看到後當場一口鮮血噴出,滿面的震驚與恐懼,他想要咒罵,想要質問,卻奈何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掐著一般,怎麼也開不了口,只能不停的咳著,仿佛要把胸口震裂。

  他伸著手要去抓那玉璽,明明近在眼前,他卻怎麼也夠不到……

  最終,俞厷那支枯槁的手,重重地砸在了榻邊,而那雙猩紅的雙目,卻始終沒有闔上。

  俞埝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開庫放糧用來救濟難民,同時消減賦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