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他還說什麼了?」溫珩好不容易平靜了些語氣又問。
「歸監正說……他實在是不想讓陛下看他吐血而亡的慘狀,希望陛下能夠允許他找個地方獨自離開。他還說……」侍從說到這裡吞吞吐吐,似乎不敢再說下去。
「快說!」溫珩道。
「歸監正還說……他的一生都在被人利用,他想要用最後的時間,去看看大好山河……」
「是嗎。」溫珩站起身來,他想從歸雁徊留下的幾句話中,淘出一點點對自己的留戀和不舍來,但任溫珩再怎麼品再怎麼嘗,那之中都沒有一絲的情誼在。帝王想,如果他此時發全國的通緝,說歸雁徊大不敬,想要找到這個人也必定十分容易,到時候那個人就會被迫回到他的身邊,無論剩下的歲月多少,都是屬於他的,屬於他一個人的。
可是溫珩到底是捨不得。
他捨不得歸雁徊受那一點點的委屈,哪怕這個委屈是來自於自己的。
「就這樣吧。」溫珩心中想。
只要歸雁徊在他最後的日子是快樂的,就足夠了。
「朕又被拋棄了。」溫珩苦笑著道。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掌心,當年也就是在這裡,歸雁徊在他的手心中寫上了那個「君」字,如今他坐擁江山萬里,卻再無偕老之君。
在遠處的歸雁徊,靜靜地看著溫珩自他的家中出來,又跨上了駿馬,此時望著他的家的溫珩,背影顯得那樣的孤獨。
「陛下……」歸雁徊死死攥著溫珩給他的玉佩。
臣終將會化為這山河中的一膏白草,每當陛下睜眼看這江山時,便能見到臣的身影。
公元1488年4月,洪德帝四子溫珩,於燕京登基,成為大燕名正言順統御四方的帝王。
其父洪德帝,諡為「貞」,意其大慮是非,坦然無私。
追認其叔父景承帝皇帝之位,諡號「元」,謂其以義為主,行德政。
同時下詔為顧鉞初平反,立忠傑祠。
萬愔、溫浚守衛燕京有功,著萬愔為兵部侍郎,入內閣,加建極殿大學士。溫浚為吏部侍郎,入內閣,加文華殿大學士。
但參知政事之位始終未定,內閣之中首輔之位空懸,似乎在等待他心中唯一可與之相配之人。
作者有話說:
如果想要BE的話可以考慮止步於此_(:з)∠)_
第48章 終章(正文完)
「陛下。」
坐在精舍中的延光帝默默地站起身,看得出來,今日聖上的心情並不是很好。方河有些奇怪,明明是與和碩簽訂盟約的整周年,為什麼陛下會這麼低落。
「陛下,和碩派使節遞來了文書。」方河恭敬地道:「他們想要對大燕稱臣了。」
聽到這件事,溫珩好像並不驚訝,他慢慢走出來,接過方河手中的文書。
「聽說,去年剛剛簽訂了盟書,耶律旻出了別宮就吐了一口血,在回和碩的半路上便氣急身亡了。」方河將文書中的內容簡要地複述道:「自那次戰敗後,和碩便起了內亂,整個和碩部落分裂為東西兩部。耶律盛率領的部族西遷,而其他的和碩部落無力納貢,希望能夠稱臣,就此歸順。」
「比想像的要快。」
溫珩只幾眼便把這文書看完了,方河一見趕快將文書接了回去,問道:「陛下是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事?當時才以不稱臣為條件要求納貢?」
「耶律旻再怎麼說畢竟不是可汗,他舉國而出,大敗而歸,和碩怎麼可能不亂。」溫珩對方河解釋道。
「陛下真乃神機妙算!」方河由衷稱讚。方河突然想起,延光帝小時候就孤苦無依,不受太皇太后喜愛,能夠最終鬥倒簡王,說明聖上一定自幼便心機深沉,這神機妙算、未雨綢繆的讚揚,想必聖上也聽過許多遍了吧。
可溫珩對這樣的頌揚卻沒什麼態度,他只說:「朕沒什麼神機妙算的,不過是照貓畫虎罷了。」
「陛下太過謙遜了,陛下若是貓,恐怕只有高祖皇帝才是虎了。」方河又道,「能從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陛下定是有過人之處。」
兄弟嗎,溫珩自嘲地笑了笑。
他忽然想起來,他剛剛回宮的時候,曾與元皇后一同去看望溫璃,僅僅兩年未見,溫璃卻完全變了個人一樣。
「長兄。」遠遠的,溫珩向以前那般喚了一聲他的兄長。
「溫珩!溫珩你終於來了!你快把這些逆賊都殺了!立我為太子!」喜出望外的溫璃從裡面快步跑出來,結果一見到身著龍袍的溫珩就頓住了。
他整個人一愣,而後恍然大悟一般,跪在了地上,高聲道:「兒臣拜見父皇!」
他竟然是瘋了,竟然是將溫珩認為了洪德帝。
溫珩心中湧起無數愧疚,壓得他幾乎說不出話來。
「父皇!」溫璃有些欣喜地抬起頭:「兒臣為父皇準備了一份賀禮,為了這份賀禮兒臣苦練了許久,相信父皇一定能夠喜歡!」
說著溫璃就去取旁邊的那柄木劍,聽說原本溫璃一直要一把真劍,可是沒了拇指的他根本就沒辦法握住劍,身上添了許多傷疤,宮人這才強行將那真劍拿了去,換成了木劍。
不過雖然是木劍,卻不影響溫璃此時的表演心情,他拿起劍,身形一動,飄逸灑脫,倒真的是有些樣子。只是一挽劍花,木劍砰得掉在地上,就像砸在溫珩心上一樣。
「歸監正說……他實在是不想讓陛下看他吐血而亡的慘狀,希望陛下能夠允許他找個地方獨自離開。他還說……」侍從說到這裡吞吞吐吐,似乎不敢再說下去。
「快說!」溫珩道。
「歸監正還說……他的一生都在被人利用,他想要用最後的時間,去看看大好山河……」
「是嗎。」溫珩站起身來,他想從歸雁徊留下的幾句話中,淘出一點點對自己的留戀和不舍來,但任溫珩再怎麼品再怎麼嘗,那之中都沒有一絲的情誼在。帝王想,如果他此時發全國的通緝,說歸雁徊大不敬,想要找到這個人也必定十分容易,到時候那個人就會被迫回到他的身邊,無論剩下的歲月多少,都是屬於他的,屬於他一個人的。
可是溫珩到底是捨不得。
他捨不得歸雁徊受那一點點的委屈,哪怕這個委屈是來自於自己的。
「就這樣吧。」溫珩心中想。
只要歸雁徊在他最後的日子是快樂的,就足夠了。
「朕又被拋棄了。」溫珩苦笑著道。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掌心,當年也就是在這裡,歸雁徊在他的手心中寫上了那個「君」字,如今他坐擁江山萬里,卻再無偕老之君。
在遠處的歸雁徊,靜靜地看著溫珩自他的家中出來,又跨上了駿馬,此時望著他的家的溫珩,背影顯得那樣的孤獨。
「陛下……」歸雁徊死死攥著溫珩給他的玉佩。
臣終將會化為這山河中的一膏白草,每當陛下睜眼看這江山時,便能見到臣的身影。
公元1488年4月,洪德帝四子溫珩,於燕京登基,成為大燕名正言順統御四方的帝王。
其父洪德帝,諡為「貞」,意其大慮是非,坦然無私。
追認其叔父景承帝皇帝之位,諡號「元」,謂其以義為主,行德政。
同時下詔為顧鉞初平反,立忠傑祠。
萬愔、溫浚守衛燕京有功,著萬愔為兵部侍郎,入內閣,加建極殿大學士。溫浚為吏部侍郎,入內閣,加文華殿大學士。
但參知政事之位始終未定,內閣之中首輔之位空懸,似乎在等待他心中唯一可與之相配之人。
作者有話說:
如果想要BE的話可以考慮止步於此_(:з)∠)_
第48章 終章(正文完)
「陛下。」
坐在精舍中的延光帝默默地站起身,看得出來,今日聖上的心情並不是很好。方河有些奇怪,明明是與和碩簽訂盟約的整周年,為什麼陛下會這麼低落。
「陛下,和碩派使節遞來了文書。」方河恭敬地道:「他們想要對大燕稱臣了。」
聽到這件事,溫珩好像並不驚訝,他慢慢走出來,接過方河手中的文書。
「聽說,去年剛剛簽訂了盟書,耶律旻出了別宮就吐了一口血,在回和碩的半路上便氣急身亡了。」方河將文書中的內容簡要地複述道:「自那次戰敗後,和碩便起了內亂,整個和碩部落分裂為東西兩部。耶律盛率領的部族西遷,而其他的和碩部落無力納貢,希望能夠稱臣,就此歸順。」
「比想像的要快。」
溫珩只幾眼便把這文書看完了,方河一見趕快將文書接了回去,問道:「陛下是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事?當時才以不稱臣為條件要求納貢?」
「耶律旻再怎麼說畢竟不是可汗,他舉國而出,大敗而歸,和碩怎麼可能不亂。」溫珩對方河解釋道。
「陛下真乃神機妙算!」方河由衷稱讚。方河突然想起,延光帝小時候就孤苦無依,不受太皇太后喜愛,能夠最終鬥倒簡王,說明聖上一定自幼便心機深沉,這神機妙算、未雨綢繆的讚揚,想必聖上也聽過許多遍了吧。
可溫珩對這樣的頌揚卻沒什麼態度,他只說:「朕沒什麼神機妙算的,不過是照貓畫虎罷了。」
「陛下太過謙遜了,陛下若是貓,恐怕只有高祖皇帝才是虎了。」方河又道,「能從眾多兄弟中脫穎而出,陛下定是有過人之處。」
兄弟嗎,溫珩自嘲地笑了笑。
他忽然想起來,他剛剛回宮的時候,曾與元皇后一同去看望溫璃,僅僅兩年未見,溫璃卻完全變了個人一樣。
「長兄。」遠遠的,溫珩向以前那般喚了一聲他的兄長。
「溫珩!溫珩你終於來了!你快把這些逆賊都殺了!立我為太子!」喜出望外的溫璃從裡面快步跑出來,結果一見到身著龍袍的溫珩就頓住了。
他整個人一愣,而後恍然大悟一般,跪在了地上,高聲道:「兒臣拜見父皇!」
他竟然是瘋了,竟然是將溫珩認為了洪德帝。
溫珩心中湧起無數愧疚,壓得他幾乎說不出話來。
「父皇!」溫璃有些欣喜地抬起頭:「兒臣為父皇準備了一份賀禮,為了這份賀禮兒臣苦練了許久,相信父皇一定能夠喜歡!」
說著溫璃就去取旁邊的那柄木劍,聽說原本溫璃一直要一把真劍,可是沒了拇指的他根本就沒辦法握住劍,身上添了許多傷疤,宮人這才強行將那真劍拿了去,換成了木劍。
不過雖然是木劍,卻不影響溫璃此時的表演心情,他拿起劍,身形一動,飄逸灑脫,倒真的是有些樣子。只是一挽劍花,木劍砰得掉在地上,就像砸在溫珩心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