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老皇帝猛地一顫,不敢置信地看著他。
小七笑得極為溫柔:「大哥和三哥被父皇親手處死,二哥被關了這麼久,已若廢人;四哥六哥重病在身,五哥曾被父皇厭棄幽禁,乃至如今神志不清……如此算來,父皇似乎沒有其他選擇了呢?」
老皇帝死死握住他的手,氣得雙眼突出,直喘氣道:「你、你殘害兄弟?」
小七收起笑意,目光冷淡地看著他,提醒道:「我只是給四哥和六哥下了服藥,比不得父皇心狠,這麼多的兒子,說關就關,說殺就殺。」
「父皇,您若傳位於我,我便保證四哥和六哥此病能痊癒,否則……」小七說著,輕輕吹了吹皇帝的耳朵,沒把後半句話說完。
皇帝赤紅著眼,怒道:「你可知你母親……」
小七食指壓在老皇帝的嘴上,打斷了他:「噓——我知道父皇不能傳位,但,此事如今除了你我,朝中無人知曉。如今這情形,若您不願下旨,難道要從旁支里挑人嗎?」
說著,七皇子不由面露委屈,可憐巴巴道:「兒臣好歹也是父皇的血脈,難道還比不得與父皇全無關係的旁人?」
老皇帝手一顫,直愣愣地看著這個兒子,心中一片荒涼。
*
老皇帝死了。
他至死,都不願下旨傳位於小七。
不過,正如小七所說,如今的皇室中,諸皇子病的病,死的死,瘋的瘋,數來數去也只剩下了他一個。
七皇子自然而然地登基了。
九五之尊,高高在上,小七看著跪了一地的大臣,心裡莫名覺得有些無聊。
登基大典的時候,他不由自主地開了小差,止不住想——如今的邊關,也不知是個什麼樣子?
與盛子裴分別這麼多年,對方的信他倒是沒少收。
而且隨著年紀漸長,看的事多了,他也就漸漸明白了盛子裴曾經看他的眼神。
幾年前,老皇帝還活著的時候,盛子裴曾回京述職。
宮宴上,隔著大半個宮殿,盛子裴遙遙看了他一眼——
炙熱,直白,卻又苦澀。
只是一眼,七皇子卻突然之間明白了過來,自此,情竅初開。
七皇子發著呆,默默地走完了全程。
回到寢宮後,他第一眼,先看到了盛子裴送來的賀禮。
新皇忍不住笑了一下。
老太監小心地打量著他的臉色,猶豫了片刻,終究還是大著膽子提了一句:「盛將軍好幾年沒回京了,皇上也要將他召回?」
新皇的笑容一下子消失得乾淨。
老太監心中有些後悔,卻又覺得此事不能不說:「盛將軍在軍中聲望頗高,又是舊朝人,皇上得早下決斷,到底該如何待他。」
老太監說的隱晦,但小七卻聽得明明白白。
——若以臣子相待,制衡之道在所難免,而若不以臣子相待……
小七垂下眼,心道,除了臣子,自己難道還真的能選出第二條路嗎?
*
新皇在位期間,多次讓盛子裴平定邊疆,楚朝版圖再三擴大,幾乎是百年來之最。
除軍事外,民間雖因戰事而負擔了較重的稅負,但因朝廷治理有功,又懂得安撫民心,百姓也反而顯示出一種安居樂業的安穩狀態。
朝中對新皇讚譽聲頗高,但唯一不滿的,就是新皇的身體不大好,導致其居然生不出皇子!
小七第八百次壓下大臣們提議娶親的摺子,看著邊疆來的書信,頭疼地按了按眉心。
為了不娶妻,他甚至都乾脆說自己不舉了,結果這些大臣還不死心,總想著讓他試一試。
想起盛子裴每年來朝見時,看著他越來越熾熱的目光,小七就忍不住頭疼。
更頭疼的是,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儲君之事怕是得提上日程。
儲君不難定,由於「不舉」,他早早便在宗室里找了個孩子,放在身邊悉心教導數年。
難的是,盛子裴這個聲名顯赫的大將軍到底該如何放置?
盛子裴對他必然是忠心的,但對於儲君,卻未必能心服口服。
更何況,即使盛子裴沒有二心,儲君對他想必也不敢過分倚重。
小七思來想去,也沒找到個好主意。
老太監聽著皇帝頻頻嘆氣,終於忍不住,問了一句:「陛下若難以決斷,奴才心中有一問,還望陛下解答。」
小七挑眉道:「你說。」
老太監:「陛下對盛將軍,到底是信也不信?」
小七愣了愣,過了一會兒,道:「自然是信的。」
老太監笑呵呵道:「依奴才看來,盛將軍對於功勳未必在意。若陛下信他,不如就讓他去守皇陵,也算圓了他的心愿。」
小七抿了抿唇,臉上有些發熱,自然沒問他是什麼心愿。
老太監一語點醒夢中人,小七想來想去,覺得自己這後半輩子為了江山兢兢業業,似乎也沒任性過幾回,不如就趁著死前,放肆那麼一回。
於是,小七下旨,把盛子裴叫進宮,對他說,希望他能替自己去找藥王珠。
——這一來麼,是為了支開盛子裴,免得他看見自己壽命將盡而失態;這二麼……
「美人珠,美人淚,美人幾度夢相會。阿爹阿娘來做媒,一紙聘書跨門楣。」
小孩子都會唱的歌謠,盛大將軍總應該明白他是什麼意思了吧?
小七笑得極為溫柔:「大哥和三哥被父皇親手處死,二哥被關了這麼久,已若廢人;四哥六哥重病在身,五哥曾被父皇厭棄幽禁,乃至如今神志不清……如此算來,父皇似乎沒有其他選擇了呢?」
老皇帝死死握住他的手,氣得雙眼突出,直喘氣道:「你、你殘害兄弟?」
小七收起笑意,目光冷淡地看著他,提醒道:「我只是給四哥和六哥下了服藥,比不得父皇心狠,這麼多的兒子,說關就關,說殺就殺。」
「父皇,您若傳位於我,我便保證四哥和六哥此病能痊癒,否則……」小七說著,輕輕吹了吹皇帝的耳朵,沒把後半句話說完。
皇帝赤紅著眼,怒道:「你可知你母親……」
小七食指壓在老皇帝的嘴上,打斷了他:「噓——我知道父皇不能傳位,但,此事如今除了你我,朝中無人知曉。如今這情形,若您不願下旨,難道要從旁支里挑人嗎?」
說著,七皇子不由面露委屈,可憐巴巴道:「兒臣好歹也是父皇的血脈,難道還比不得與父皇全無關係的旁人?」
老皇帝手一顫,直愣愣地看著這個兒子,心中一片荒涼。
*
老皇帝死了。
他至死,都不願下旨傳位於小七。
不過,正如小七所說,如今的皇室中,諸皇子病的病,死的死,瘋的瘋,數來數去也只剩下了他一個。
七皇子自然而然地登基了。
九五之尊,高高在上,小七看著跪了一地的大臣,心裡莫名覺得有些無聊。
登基大典的時候,他不由自主地開了小差,止不住想——如今的邊關,也不知是個什麼樣子?
與盛子裴分別這麼多年,對方的信他倒是沒少收。
而且隨著年紀漸長,看的事多了,他也就漸漸明白了盛子裴曾經看他的眼神。
幾年前,老皇帝還活著的時候,盛子裴曾回京述職。
宮宴上,隔著大半個宮殿,盛子裴遙遙看了他一眼——
炙熱,直白,卻又苦澀。
只是一眼,七皇子卻突然之間明白了過來,自此,情竅初開。
七皇子發著呆,默默地走完了全程。
回到寢宮後,他第一眼,先看到了盛子裴送來的賀禮。
新皇忍不住笑了一下。
老太監小心地打量著他的臉色,猶豫了片刻,終究還是大著膽子提了一句:「盛將軍好幾年沒回京了,皇上也要將他召回?」
新皇的笑容一下子消失得乾淨。
老太監心中有些後悔,卻又覺得此事不能不說:「盛將軍在軍中聲望頗高,又是舊朝人,皇上得早下決斷,到底該如何待他。」
老太監說的隱晦,但小七卻聽得明明白白。
——若以臣子相待,制衡之道在所難免,而若不以臣子相待……
小七垂下眼,心道,除了臣子,自己難道還真的能選出第二條路嗎?
*
新皇在位期間,多次讓盛子裴平定邊疆,楚朝版圖再三擴大,幾乎是百年來之最。
除軍事外,民間雖因戰事而負擔了較重的稅負,但因朝廷治理有功,又懂得安撫民心,百姓也反而顯示出一種安居樂業的安穩狀態。
朝中對新皇讚譽聲頗高,但唯一不滿的,就是新皇的身體不大好,導致其居然生不出皇子!
小七第八百次壓下大臣們提議娶親的摺子,看著邊疆來的書信,頭疼地按了按眉心。
為了不娶妻,他甚至都乾脆說自己不舉了,結果這些大臣還不死心,總想著讓他試一試。
想起盛子裴每年來朝見時,看著他越來越熾熱的目光,小七就忍不住頭疼。
更頭疼的是,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儲君之事怕是得提上日程。
儲君不難定,由於「不舉」,他早早便在宗室里找了個孩子,放在身邊悉心教導數年。
難的是,盛子裴這個聲名顯赫的大將軍到底該如何放置?
盛子裴對他必然是忠心的,但對於儲君,卻未必能心服口服。
更何況,即使盛子裴沒有二心,儲君對他想必也不敢過分倚重。
小七思來想去,也沒找到個好主意。
老太監聽著皇帝頻頻嘆氣,終於忍不住,問了一句:「陛下若難以決斷,奴才心中有一問,還望陛下解答。」
小七挑眉道:「你說。」
老太監:「陛下對盛將軍,到底是信也不信?」
小七愣了愣,過了一會兒,道:「自然是信的。」
老太監笑呵呵道:「依奴才看來,盛將軍對於功勳未必在意。若陛下信他,不如就讓他去守皇陵,也算圓了他的心愿。」
小七抿了抿唇,臉上有些發熱,自然沒問他是什麼心愿。
老太監一語點醒夢中人,小七想來想去,覺得自己這後半輩子為了江山兢兢業業,似乎也沒任性過幾回,不如就趁著死前,放肆那麼一回。
於是,小七下旨,把盛子裴叫進宮,對他說,希望他能替自己去找藥王珠。
——這一來麼,是為了支開盛子裴,免得他看見自己壽命將盡而失態;這二麼……
「美人珠,美人淚,美人幾度夢相會。阿爹阿娘來做媒,一紙聘書跨門楣。」
小孩子都會唱的歌謠,盛大將軍總應該明白他是什麼意思了吧?